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九戰象5 文 / 木林森

.    烏戈突怔了一怔,道:「那麼交趾呢?聽說交趾正打算向高建銘派援軍,交趾軍總不會也是烏僉之眾吧。\\」

    楊炎笑道:「說得對,其實我就是在等交趾的人馬到來。交趾人馬一到,我們馬上出兵。」

    這話一說,在場的三人都怔住了,劉仁先道:「楊大人,在下不解,自古以來用兵之道都是乘致人兵力未集中的時候,逐個擊破,而大人卻似乎有意給時間讓高建銘集中軍隊,這是有違用兵之道,不知大人為什麼要這麼做?」

    楊炎這才道:「即然劉將軍問到了這裡,我就據實相告,我是奉令來援助大理,理當速戰速決,如果現在攻下了大理城,高建銘必會逃到其他地方,繼續負隅頑抗,甚至逃到交趾去躲避,等我們走後,再來為難大理,永無寧日。現在高建銘把他所有的兵力連同交趾援軍,全都調到了大理城,集中起來,我們正好可以畢其功於一役,這一戰不僅要消滅高建銘的全部勢力,並且還可以重重打擊交趾,此戰成功之後,大理可以永絕後患。我們也可以安心回到大宋去。諸位明白嗎?」

    三人這才明白楊炎的用意,這樣做確實是可以畢其功於一役,撤底消滅高建銘的勢力,但也十分冒險,因為對手以經集結了最大的兵力,可不是那麼好被擊敗的。不過楊炎敢這麼做,說明他對自己的能力有絕對的信心。

    劉建赫知道楊炎決心以定,自己即使反對也是沒用的,不過也總算明白了楊炎的用意,在段智興那星也有個交代,而烏戈突連連搖頭,但也沒有說話。

    這時楊炎才道:「劉老將軍,我看你們還是快先回去看看,以免阿會南族長真的一氣之下,領兵離開了。」

    這一下果然提醒了劉建赫,緊忙告辭回到東岸大營,果然見阿會南正在整軍,準備離開。劉建赫趕忙上去阻攔,烏戈突也在一邊幫著勸說。

    其實阿會南為人雖然急燥,但必竟也是一部的族長,心裡也清楚,烏蠻部本來就和高氏有仇,而且現在的局勢也漸漸倒向段氏這一邊來,他們先前一再要求出戰,其實只是想借進攻高建銘的機會,擴大自己的勢力,這個時候一走確實是不智之舉。不過剛才實在有些下不來台,因此也不得不做出一個要領人離開的樣子,現在劉建赫和烏戈突過來一勸,正好藉機下台,還是留下來了。

    ******************************

    而這時交趾國內也在為是否繼續援助高建銘爭論不休。

    阮酋近回到交趾之後,也不敢隱瞞,把兩次大敗的經過詳細向交趾國王李天祚述說一遍。李天祚聽完之後也嚇了一大跳,本來以經快打下大理了,萬萬沒有想到宋軍一出兵,只用了兩戰,就把交趾和高氏聯軍殺得大敗,三四萬人馬幾乎全軍覆沒。李天祚立刻招集眾大臣,商議是否應該繼續援助高建銘。

    為了掩飾自己的敗績,阮酋近在述說的時候還誇大其辭,把宋軍說得強大無比,難以戰勝。他的話到也嚇到了不少交趾大臣,紛紛向李天祚進言,現在大宋以經干涉了大理的事務,以交趾的國力怎麼能與大宋相抗衡,再支持高建銘己是不智之舉,應該撤回交趾人馬,等待其他的時機。不過這些人大多都是交趾的文官。

    而以交趾太子李全成和大將黎玄德為的一批武將卻不以為然,李全成認為,宋朝這些年一直南北用軍,國力也十分疲憊了,援助大理的軍隊一共才三萬多人,說明宋朝現在也沒有力量大舉援助大理,以交趾的實力完全可以對付。這一次失敗大部份原因是高建銘和阮酋近指揮無能造成。而且交趾在大理也投入了不少力量,一但不管商建銘,以前的投入就全部白費了,因此無論如何也要拼這一陣,一但擊敗宋軍,拿下了大理,交趾的國力可以增漲一倍,從而也可以和宋朝相抗衡了。

    同時太子李全成還主動請令,要求親自領軍,去援助高建銘,和宋軍決戰。兩派各抒己見,爭論不下。

    李天祚思考再三,終於決定還是繼續援助高建銘。因為他也知道,宋朝這幾年來一直南北用軍,這次援助大理以經十分免強了,一但等宋朝恢復了國力,再想找這樣的機會可就難了,因此這一次無論如何也要拼一把。

    決定之後,李天祚立刻安排出兵,交趾傾國之兵也只有十萬人馬左右,上一次阮酋近以經帶走了兩萬人馬,國內至少要留三四萬人馬防守邊境、保衛都升龍和各地的安全。

    而且現在曹勳已經奉楊炎之令,在宋交兩國邊境的永平砦、諒山一線陳兵。雖然只有一萬多人,卻紮下一座可容五萬大軍的寨子,在寨子裡紮了三萬多個草人湊數。但交趾國內不知虛實,自然也不敢大意。李天祚命大將阮守捷領一萬五千大軍去諒山,防備宋軍。因此現在交趾國內可以派出援助高建銘的人馬只有兩三萬。

    不過經過了李天祚十餘年的積累,交趾到是攢下了一支超過千頭的象軍。這也是李天祚最大的倚仗。這十餘年來,交趾能在西南一帶稱雄,也全仗著這支象軍了。不過在先前交趾曾經買給了高建銘一百頭大象,這一次派阮守捷去守諒山也拔給他一百頭大象。目前國內的象軍數量還有八百多頭。但這仍然是一支不容小視的兵力。

    經過一番商議決定,領兵的主帥自然是太子李全成,副帥是黎玄德,大將韓義、張殿臣、矯知卷、阮酋近等。率領一萬五千人馬,戰像二百頭先進入大理,援助高建銘。然後李天祚又下旨,在國內緊急擴軍三萬,以防不測之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