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一雙懸日月5 文 / 木林森

.    趙月如又羞紅了臉,不過還是走到楊沂中面前,道了一個萬福,叫了一聲:「爺爺。」

    楊沂中臉容滿面,心裡同樣也是十分欣喜,不僅是因為趙月如,而且還因為楊炎的事情能夠得到圓滿的解決。才使楊沂中終於放下了心裡的一塊大石頭,心情也歡暢了許多。

    一家人又說笑了一會兒,這才都各自休息去了。

    楊炎、和趙月如、趙倩如走到院子裡,趙月如又道:「還有一件事情,我一定要向你們交侍清楚。不過還是到你們那邊去說吧。」

    三人又來到楊炎和趙倩如住的院子,在書房裡坐下,趙月如從懷中掏出一個圓筒,道:「這是父皇留給我的遺詔,內容你們都知道了。不過我想以後它永遠也不會再有用到的時候了,所以……」說著趙月如從圓筒中抽出密旨,放在蠟燭上點燃,燒成灰燼。

    三個人六目相對,一時間都不說話了。

    過了好一會,趙月如才道:「該說的我都說了,該做的我也都做了,現在時候不早了,我也該回去了,你們早些休息吧。」

    趙倩如拉住她道:「姐姐,天以經晚了,今晚你就在這裡休息吧。讓炎郎今晚陪著你。」

    趙月如的臉一下子又燒起來,道:「這怎麼好呢,我……」

    趙倩如笑道:「這有什麼不好的,姐姐和炎郎在隆興府的時候,不是就以經……」

    她還沒說完,就被趙月如摀住了嘴,臉紅得像晚霞一樣,道:「倩如,你不要再說了。」

    趙倩如又笑了一笑,把趙月如推到楊炎懷裡,道:「炎郎,你今晚好好陪陪姐姐。」其實她知道楊炎和趙月如之間剛剛合好,需要更多的時間在一起陪養感情,上一次趙月如誤會楊炎,很大程度也是因為和楊炎在一起的時間太少,對他並沒有完全瞭解也緣故。但趙月如現在還是未嫁的公主,兩人能相處的時候不多,只好盡可能多的給兩人留出單獨相處的時間,今晚當然是一個難得的時間。

    楊炎多少也明白趙倩如的心思,一把摟住趙月如的纖腰,道:「今晚留下來好嗎?」

    其實趙月如心裡何償又不想留下來,只是自己和楊炎還是未婚的夫妻,而且趙倩如現在也在楊炎身邊,就算自己心裡再怎麼想留下,也說不出口來。但現在見兩人都盡力挽留自己,正好也半推半就,靠在楊炎懷裡,也不說走,也不說留。

    也不知過了多久,趙月如這才發現,不知什麼時候,趙倩如以經離開,現在書房裡只剩下自己和楊炎兩個人了。因為趙倩如不在場,趙月如明顯放開了許多,把整個身體都倚在楊炎懷中,輕輕笑道:「便宜你了。」忽然又夢囈般道:「炎郎,抱緊我吧。」

    楊炎一手操在她的腿彎裡,將她橫抱起來,走出書房。趙月如雙於樓住楊炎的脖子,頭枕在楊炎肩上,閉著眼睛,任由楊炎抱著自己。好在現在以經是深夜,除了守夜的人之外,其他人都以經休息了,除了打更的聲音之外,再也沒有別的動靜。穿過幾條走廊,楊炎推開一扇房門,走了進去,這才放下趙月如。之後,隨手又把門房關好。

    趙月如紅著臉道:「這裡是什麼地方。」睜眼一看,只見屋中熱氣騰騰,水霧瀰漫。竟是到了澡堂。在屋正中是一個很大的水池,早以經注滿事熱水,在水池的兩頭各有一個暗爐,爐上各放著一個裝滿熱水的大銅煲,不僅可以隨時添加熱水,而且還可以保持池水的熱度,設計得十分巧妙。

    趙月如到有些意外,道:「這裡不是澡堂嗎?怎麼帶我到這裡來……」忽然一眼看見楊炎不懷好意的笑容,忽然明白過來,頓時飛霞燒面,連耳根都熱了起來。道:「你怎麼能……我……」

    楊炎轉門關好屋門,走到她身邊,雙手接住她的纖腰,道:「不歡喜這樣嗎?」

    趙月如頓了一頓,終於道:「只要是你喜歡,我就……我就……」聲音越說越低,到了最後幾乎細若蚊語,只覺得身子發軟,幾乎連站都站不住。

    楊炎先輕輕吻了她一下,然後開始為她寬衣解帶。在趙月如手足無惜,欲拒還迎的羞態中,不多時身上就只剩下貼身的小衣,粉臂玉股,酥胸纖腰、處處妙相畢露,曼妙動人。

    楊炎將趙月如抱起,摟著她坐在池邊,讓雙腳浸在溫熱的水裡,然後從背後環擁著她,使她動人的**毫無保留地挨貼在自巳身上。撫上她具有驚人彈性的酥胸,在她耳邊道:「讓我先待候日如洗個熱水澡好嗎?」

    趙月如扭頭看了他一眼,一對秀眸中迸出熱烈的情火,嬌聲道:「犯到你這個壞蛋手裡,月如以經認命了,隨你怎麼侵犯人家都可以。」說著閉上眼睛,主動獻上熱情無比的香吻。

    楊炎一面痛吻著香唇,一面為趙月如清除身上最後的障礙。趙月如那光滑粉嫩,脂白瑩潤的**終於完全暴露在蒸騰的水氣中。趙月如秀眸半閉,一雙豐盈堅挺的,隨著急促的呼吸上下起伏,一雙手雖然發著抖,但卻也堅定後幫楊炎解除著衣衫。直剄楊炎和他看齊之後,兩人才一齊躍入池中,將全身浸泡在令人舒服透心的暖水裡。

    在水中,楊炎立刻對趙月如的身體展開了無所不至的侵犯,只覺得著手處猶如凝脂般的溫潤滑膩、豐若有餘,柔若無骨,到了這時,趙月如那還支撐得住,白璧無瑕的**顫慄著,發出可令任何男人心動神搖的嬌吟。那種不堪情挑的嬌姿美態,對楊炎來說,都有著驚人的誘惑力。

    言語變成了多餘的事,只剩下最原始狂野的動作和**摩擦激起水花濺的聲音。楊炎的動作由溫柔轉為狂猛,還帶少許粗暴,開始對趙月如展開正式的進攻和真正的侵犯。在趙月如熱烈多情的反應下,兩人交纏在一起,終於鉗合的天衣無縫,盡情享受男女之間毫無保留的愛戀纏綿。

    這時離趙惇蹬基大典才一個半月的時間,在湘水邊修建的受命台還沒有拆,只需稍稍修飾一下可以就用了。當然也有兩個大臣建議趙忱,重新修建新的受命台進行蹬基大典,但被趙忱以當前正值國家危難,一切理當從簡而拒絕。不過這一來到是博得不少大臣的好評。

    然後就是將趙惇架崩,趙忱登基的公文傳發給目前大宋所有的各地方。當然對於趙惇架崩的真實原因和過程是不能完全按實際情況來寫的,比如離開天臨府,也只能含糊的說成是南巡。同時關於李道的真實身份,由於事關皇室體面,也不能揭露,李鳳娘也以皇后的身份,將與趙惇合葬。

    到了開年的正月初一,趙忱登壇受命,先拜祭天地,詔告宗廟,然後穿上龍袍,眾大臣都跪倒在地,對著台上端坐的趙忱高呼萬歲,行三叩九拜大禮,趙忱也就成為大宋的第十三位皇帝。

    整個大典結束以後,趙忱在眾大臣的擁簇下回到臨時皇宮。開始正式升朝議事。在天臨府的各級官員都雲集在臨時皇宮的大殿上,這裡可比臨安的正式宮殿要小得多,雖然官員人數比在臨安時少了近一半,但也將整個大殿擠得滿滿當當。分為文武分列兩廂,各按等級資歷站列,等候著新皇帝出來。

    這時只聽值班的內侍扯著嗓子喊了一聲:「皇上架到。」眾大臣一起跪倒在地,齊聲高呼:「吾皇萬歲萬歲。」

    只聽趙忱道:「諸位爰卿,平身。」

    眾大臣站起身來之後,忽然一片嘩然之聲,只見趙忱竟未裝龍袍,只穿著一身白衣,也不是在正中的龍椅上就坐,只是由內侍搬了一個圓凳,坐在龍椅邊,而在正中的龍椅上,卻放著一件龍袍。眾大臣見了,不禁都有些愕然,不明白這位新皇帝登基的第一天這麼做是什麼意思。在場的數十對目光一齊盯著趙忱,顯然是在等他解釋。

    趙忱等眾人都安靜下來之後,才道:「蒙各位愛卿擁立,朕才得以登基。朕年少輕,又無才無德,實在是愧居此位。然而如今金軍南侵,二京俱失,孝宗皇帝殉國,大宋江山岌岌可危,朕雖年少,亦絕不願苟且偷生,願與眾卿共勉,與金軍決一死戰,絕不在後退一步。」說著,趙忱站起身來,慨然道:「朕雖被眾卿擁立為君,但不打退金軍,收復兩京,就絕不會位居正坐。」

    說完之後,群臣又是一陣小聲議論,沒想到這小皇帝在登基的第一天就會有這樣的舉動。不過表示抗金的堅決態度還是使不少大臣稱讚。一向主戰的大臣如韓彥直、劉珙、胡銓等人都對趙忱行禮,高:「呼皇上英明。」陳俊卿偷眼看了看站在武臣行列的楊炎,心裡暗想,皇上這一番做為莫不是他教的。不過這至少表明這新皇帝主張對金作戰的決心,從這一點來說,到也未必不是好事。

    一雙懸日月4宋翔其實楊炎心裡也感到十分意外,因為趙忱的舉動到真的不是楊炎教的。看起來趙忱到是與趙惇不一樣,想到趙忱年紀還小,如果多加教導,用心輔佐,他或許真的能夠成為一代明君。

    接下來就是一系列人事調動安排,必竟朝廷是經過了一場動亂,龍大淵、曾覿、張說等人身死之後,留下來的空位也需安另行安排,趙忱當即傳旨,洪適由樞密副使晉陞為參加政事,接替龍大淵,張栻接替曾覿,為戶部尚書,葉衡為簽書樞密院事。

    一般來說,新君登基之後,對群臣都會晉陞一級,但因為離趙惇稱帝才過了一個半月,因此不可能再給每個官員都晉陞一級,不過趙惇再位時的官員基本都保持不動,即使是參與過陷害楊炎的史浩也仍為參知政事。並沒有受到懲處。

    因為這以經是新的一年開始,因此大宋的國號改為建興。並尊母親周氏為皇太后。趙惇的靈柩停在靈門中,四十九天之後暫時安葬在天臨府,等打敗了金兵,回到臨安之後,再遷回臨安。

    散朝之後,曹安立刻來到楊炎府上,請楊炎、和趙倩如一起進宮,陪皇上和太后進晚膳。兩人進宮以後,趙月如也在坐,五個人這才坐下,一起共進晚膳。

    這時趙忱才告訴楊炎,原來朝會之後,樞密使韓彥直就上了一道折奏:認為中書省和樞密院的官員都是文職出身,韓彥直本人雖然掌過軍,但也巳脫離軍隊多年,鑒於目前大宋的形式,僅由中書省和樞密院主持抗金大局遠遠不夠,認為朝廷應該設立都督府,任用專職武將,全面付責管理對金的作戰事宜,制訂作戰計劃與方案,然後再呈交給中書省和樞密院審議。

    楊炎看完這份折奏,點點頭,對趙忱道:「官家,韓樞密說得不錯,以文官節制武將雖是大宋祖制,但發展到由文官掌兵卻是及為不妥,軍旅之事,文官怎樣也不及武將熟悉,像當年範文正公、韓忠獻公那般文武雙全者畢竟百年難得一遇。特別是現在,戰事緊急萬點大意不得,應該由專職武將來策劃對金的戰術計劃,方才有望擊退金軍,收復兩都。」

    都督府到不一個新設的機構,早在紹興七年,趙構就曾設置過這樣一個機構,用來全面主管軍事事務,當時是由時任尚書左樸射兼樞密使的張浚出任都督,後來因張浚受淮西兵變的牽連罷職,趙鼎拉替張浚為宰相之後,就取消了都督府這個機構。

    不過按韓彥直的意思,新設的都督府並不是一個凌架於中書省和樞密院之上的機構,而還是在中書省和樞密院的治下,但全由武將來出任,來制定抗金的戰術計劃,和俱體安裝實施。而中書省和樞密院不再付責俱體的軍事事務,只是審查都督府制定的計劃可不可行,並監督計劃的進展情況。總體來看也並未違反大宋的祖制。但又能很大程度上發揮武將的參與制定戰略作用。

    趙忱也點點頭道:「朕也認為韓樞密此議可行,不過韓樞密在表中並未推薦擔任都督的人選,今天請姐夫過來,就是希望讓姐夫出任都督一職。」

    楊炎微微一怔,道:「我嗎?」

    這時趙倩如在一邊搖搖頭,道:「這樣不行。」

    趙忱有些愕然,道:「為什麼?我覺得只有姐夫才夠做這個都督。」

    趙月如也有些不解,道:「我也能為現在大宋朝野,只有他最合適當這個都督。為什麼不行呢?難到現在大宋還有比他更出色的將材嗎?」

    趙倩如微微一笑,對趙忱道:「這可不是能力行不行的問題,而且你姐夫還太年輕了,如果他的年紀再長一輩,到是沒問題,只是現在還難了一些,怕只怕那些老將未必心甘情願,聽他調派。到時候反而誤了大事。」

    楊炎也點點頭,他當然贊成韓彥直的這個主張,但也知道,都督這個位置的人選並不是完全由能力決定。從一定程度上說,資歷甚至比能力甚至更重要一些,自己能夠在江南西路這邊令行禁止,也是因為現在江南西路的人馬都是跟隨自己平定南方的老兵,除此之外,新加入的畢再遇、孟宗政等人的年紀也都不大,才能甘心服自己的管束,如果把自己的職權擴大到京西路和荊湖路,像李顯忠這樣的宿將恐怕很難服自己。

    而且從另一方面,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自己還是更適合在前線指揮作戰,必要的時候還要親自上陣,以鼓勵士氣,而不是座鎮後方發號施令。因此也道:「我也認為現在我並不適合當這個都督。」

    趙忱到有些為難,道:「如果姐夫都不行,那麼還有誰可以勝任?」

    趙倩如笑道:「我覺是覺得讓楊老郡王來出任都督任合適一些。」

    趙忱一拍額頭,道:「對呀,還有楊老郡王,我怎麼就沒有想到呢?」

    楊沂中是目前僅存的紹興時期的名將,幾乎紹興年間的所有大戰他都趕上過,真正算得上是身經百戰,現在雖然年紀大了,但對金做戰的經驗十分豐富。而且如果算上趙忱這一朝,他以經是四朝老臣,連韓彥直都是他的晚輩,李顯忠也曾經是楊沂中的部將,這份資歷在大宋軍方無人可及,由他出任都督一職,任誰也不敢違抗他的命令。更重要的是他和楊炎是祖孫,這樣一來凡事也更好商量,也能更好的發揮楊炎的能力。

    趙忱一拍桌子,興奮的道:「那就這麼定了,明天朕就下旨,開設都督府,任命楊老郡王為都督。」

    趙倩如搖搖頭,道:「官家,先不要忙著下旨,我看你明天還是先和中書省、樞密院的幾位相公商議一下,等他們都同意之後再作決定。」

    周太后也道:「小忱切記,為君者最忌獨斷專行,一個人再聰明,也不可能做到事事正確。因此無論是什麼事情,多和大臣們商議一下,再做決定總是沒錯的。至少還可以讓大臣們知道,皇上是重視他們的意見,只有這樣以後他們才會直言朝政,為朝廷除敝興利。」

    一雙懸日月5宋翔趙忱聽了,恭恭敬敬道:「太后教訓的是,兒臣記下了。」然後又對楊炎和趙倩如道:「姐姐,姐夫,如果是在私下,我想你們還是像原來那樣,就叫我『小忱』好了,還有六娘,如果是在私下也是和以前一樣叫我,好不好?」

    趙倩如微微笑道:「那怎麼成,原來是你年紀還小,但你也總有長大的時候,難不成到你老了還要叫你『小忱』嗎?」

    周太后也笑了,道:「那就這樣,你們就先這麼叫著,等到小忱成親,冊立皇后那天,你們再改口吧。」

    第二天趙忱立刻招集陳俊卿、梁克家、韓彥直、洪適、史浩、劉珙六位大臣,商議設立都督府的事情。陳俊卿看了之後,立刻就表示了贊同。因為他本身就是文職出身,不懂軍事,深知如果讓自己來主持抵抗金軍的事宜只會誤事,而且韓彥直也說得明白,都督府還是在中書省和樞密院的治下,只不過是由武將來制定俱體的作戰計劃,中書省和樞密院只用來審亥計劃和監督計劃的實施情況。這樣一來分工也明確了,自己的負擔的輕了許多。

    劉珙到是通曉軍事,但也知道,無論如何自巳也不及武將更認解戰爭。由武將來制定作戰計劃,肯定以文官更完善,也更合理一些。因此他也同意韓彥直的意見。

    而史浩自從回到天臨府之後,就收斂了許多,輕易不發表意見,見陳俊卿、劉珙都同意了,也隨聲付合著表示了贊同。染克家和洪適見六位執政大臣中有四位都贊同了,而且設立都督府也沒有侵害到他們自身的利益,因此也沒有反對。

    見六位執政大臣都同意了,趙忱不覺精神一振,立刻又問道:「那麼眾卿以為,何人可以出任都督一職呢?」

    他剛一問完,史浩立刻道:「微臣以為,清遠軍節度使,現任江南西路、荊湖南路招撫使楊炎可以出任都督一職。」

    趙忱微微一笑,道:「若是論才能,楊駙馬到是足以勝任,不過朕到是覺得他還太年輕了一些,恐怕難以服眾吧。」

    史浩沒想自己的馬屁拍到馬腿上了,皇上居然直接否定了楊炎,難到說自己又想錯了,皇上是有意要壓制楊炎一下,怕他功高震主,這到也並不足為怪,只怪自己沒有想周道,也沒有探探皇上的口風,就冒然推薦楊炎,只怕又惹惱這新皇上了,雖然是正月天氣,史浩的額頭上也不覺有些冒汗。

    當史浩發言之後,陳俊卿也以為皇帝會立刻同意。聽到皇帝的話,陳俊卿也不禁大感意外,還以為自已聽錯了。看來皇帝雖然年輕,到也不是一味任人為親,擁立趙忱為君,或許還真是一件好事。

    這時梁克家問道:「那麼皇上以為,何人出任都督合適呢?」

    趙忱頓了一下,道:「朕以為任用同安郡王出任都督更合適,諸位卿家以為呢?」

    陳俊卿略為遲凝了一下,才道:「皇上明鑒,臣以為可以。」其實他也知道,目前大宋的諸將之中,只有楊沂中,無論是資歷、經驗、能力都適合出任都督,唯一有一點不合適的地方就是他是楊炎的爺爺。但這個理由卻是無法擺在檯面上來說。而且陳俊卿也認為如果是因為這個理由,而不啟用楊沂中,也未免太荒唐了。

    趙忱到沉得住氣,並沒有急於表態,又問道:「其他各位意見呢?」

    這時史浩才放下心來,原來皇上還是看重楊炎的,讓楊沂中出任都督,和楊炎出任有什麼兩樣?因此也道:「臣也以為皇上之見可行,同安郡王出任都督確實更合適一些。」

    梁克家道:「只是同安郡王的年紀稍大了一些,只怕未必能夠勝任。」

    韓彥直笑道:「同安郡王年紀雖大,但精力尚在,而且都督府還是在天臨府坐鎮指揮,又不是讓同安郡王領軍出征,臣以為到無不可。」

    劉珙也道:「臣也以為由同安郡王出任都督可行。」

    梁克家和洪適見了,知道反對也沒有用,也就贊同了。

    統一了眾人的意見之後,趙忱立刻下旨,設立都督府,任命楊沂中為都督。並且立刻開始著手制訂對金軍的作戰計劃。

    偏偏在這時,又有一個好消息傳來,隆興府職方司派遣到臨安的探子傳回來一個確切的消息,金國皇帝完顏雍病了,因此現在金國的人馬才一直按兵不動。而且不止是一條線,從好幾條線都傳來了同樣的信息,再經過隆興府職方司留守人員分析核對之後,主持職方司的周信終於可以確認,這條消息是準確無疑了。才上報給楊炎。

    這個消息立刻使天臨府朝廷上下為之一震,敵國的皇帝病了,對於大宋來說當然是好事。楊炎這才明白,金軍攻克了信州之後,就為什麼一直按兵不動的原因。或許冥冥之中,真的有天數在幫助大宋。

    一天以後,鎮守襄陽府的李顯忠也趕回到天臨府,恭賀趙忱繼位。

    由於只過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大宋又進行了一次新君登基的大典,無論如何,這也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情。江西、湖南、兩廣都是楊炎的勢力範圍,當然不會有什麼大問題。而李顯忠坐鎮襄陽,京西路和湖北路都在他的管轄範圍,麾下擁有大軍八萬之眾,勢力僅次於楊炎。他親自回天臨府朝賀,表示李顯忠也認同趙忱的君位了。這對目前天臨府的朝廷來說,無疑又是一個好消息。

    現在只等四川那邊的消息了,如果四川那邊也承認了趙忱,那麼現在大宋剩餘的地方基本也就算統一了。不過四川地處偏遠,道路又難行,一去一回一般需要二十天左右的時間,因此還要等待結果。

    不過李顯忠回到天臨府,正好趕上都督府成立,正好可以楊沂中和楊炎聚在一齊商議下一步的進軍計劃。幾個人經過了兩天商議之後,終於制定出了一個完整的作戰計劃,呈交給中書省和樞密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