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四 四川驚變6 文 / 木林森

.    楊炎又問道:「宏明,四川的錢糧軍需都存放在那裡,三個御前駐軍司存放了多少錢糧?」

    周宏明道:「三個御前駐軍司自然存放了不少錢糧,不過也只是一小部份,四川大部份錢糧軍需都聚集在成都府。不過現在成都府以經全在吳曦的控制之中。而且興元府大部份將士的家屬都在成都府。」

    楊炎道:「那麼你知不知道,吳都統平時一般是住在成都府還是興元府。成都府的守軍又有多少人?」

    周宏明道:「回稟大人,據末將所知,吳都統一向都是住在興元府,但有時也會回成都府居住。不過他不在成都府的時候,是由族弟吳饌駐守,城中有守軍一萬五千人。」

    楊炎又點點頭,沉思了一會兒,才道:「宏明,你先去吧,有事情我在叫你。」

    周宏明答應一聲,立刻起身告辭。

    他走了之後,楊炎又陷入了沉思中,從心裡說,楊炎雖然十分尊崇岳飛,但對紹興年間其他幾位抗金名將:韓世忠、劉琦和吳氏兄弟等人也都十分敬佩。連帶著對他們的後人,如韓彥直、岳霖、吳拱也都比較尊敬,實在不願意看到抗金名將的後人中,會有人在大宋危難的時候背叛大宋。但從目前自己瞭解的這些跡像來看,王炎、楊朝光還有周宏明所說的話,並不像是謊言,因為這些事情太容易被揭穿了。那麼吳曦有意叛宋的形勢以經越來越明顯了。

    儘管現在還不能完全斷定,吳曦有意叛宋,但卻也不能不防了。吳氏一門三代都在四川駐守,可以說根深蒂固,勢力遍及川中,而且從周宏明所說的看,四川的三支御前駐軍中,以經有兩支掌握在吳曦手中,一但吳曦真的反叛,勢必是準備充份,一呼百應。這一次自己的四川之行必然會充滿了危險,稍微不瑾慎,不僅安定不了地方,就連自己恐怕都要葬送在四川。

    楊炎當然不會懼怕死亡,但要他這麼就死去,也絕對不會甘心。尤其是知道自已即將為人父,楊炎更不願連自已未出生,還不知是男是女的孩子都沒有見過,就這麼不明不白的死在大宋的內亂之中。何況雖然這一次川中之行充滿了危險,但絕對不會是沒有一點機會。

    當年後漢時定遠候班超,投筆從戎,為斷匈奴右臂,只帶著區區三十六騎,就可以深入西域,在諸國之間縱橫馳騁達二十餘載,取國三十六,號令西域諸國,自日之所入,莫不向化,大小欣欣,貢奉不絕。

    這一次自巳川中之行,怎麼樣也不會比當年班超面對的局面更困難吧。而且大宋畢竟還沒有到眾叛親離的地步,反叛仍然是不得人心的事情,如果能夠制定一個周密的計劃安排,加上自己臨場的隨機應變,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的。

    楊炎暗暗下定決心,這一次入川,不僅要穩定四川的局面,而且自己也一定平安的回來。

    經過了一夜的思考,楊炎終於擬定出一個完整的入川計劃。

    第二天他便拿著擬定好的計劃去見趙忱,由於事關機密,大臣之中也只有陳俊卿、韓彥直、楊沂中三人才知道這個計劃,其餘的執政大臣一概不知。眾人看了楊炎的計劃之後,也都認為確實可行,如果按楊炎的計劃行動,即使是吳曦真有反叛之心,也大有可能一舉平定。然後眾人對針對楊炎考慮不周全的地方又提出一些建議,使這個計劃更加完善。

    趙忱終於也決定下來,下旨任命楊炎為欽差大臣,名義上是巡視四川,督促西北戰事,並且調動軍馬出川助戰。然後又暗下一道詔書,命楊炎撫順地方,可以節制四川四路地方的軍、政、財大權;凡是楊炎認為有利之事,都可以自行處置,不必申報朝廷;四川各路三品以下官員,可以由楊炎自行任命免除;又賜給楊炎尚方寶劍一口,可以先斬後奏。同時也讓趙月如跟隨楊炎一起入川。趙月如的幾個同門師妹這一次也都跟隨著楊炎的大隊人馬同行。

    楊炎領旨之後,立刻開始著手準備入川的各項事宜。首先下令到隆興府,從背嵬軍中調出六千人馬,其中兩千騎軍、四千步軍。騎軍中還有一千是俱甲騎軍,全由魏郊率領,而且還叫魏郊帶上一隻白鷹、步軍由趙草率領,一起跟隨楊炎入川。而進川的道路,則選擇從東北部入川,先到金州。

    因為必須先確定吳曦是否真有反意,按照楊炎的計劃,到了金州,只要查明王彥的死因,就可以斷定吳曦是不是真有反意。而金州比鄰京西路,御前駐軍司只有一萬二千人馬,是四川三個御前駐軍司最弱的一個。以自已和趙月如的武功,找一個機會出奇不意,抓住王喜,就可一舉全面控制金州。如果能夠確定吳曦真要反叛,就立刻和興州的王炎、楊朝光聯繫,兩處合力對付吳曦。

    同時楊炎又讓凌翔、黃明霞和朱雀,還有阿里帶領一千僮族士兵,改裝成普通百姓、商販等人,改道從廣南暗中潛入四川,並且約好聯絡的暗號。廣西與四川東南部相連,在四川也有相當一部份僮族人定居,也有許多西域胡商來往,由他們改扮之後,不會引人注意。

    自從趙忱登基之後「江湖三奇」也一直留在天臨府,想找機會幫助楊炎。這一次正好也用得上,楊炎決定請萬顯聲跟著一齊入川。雖然在兩軍對戰時,個人的勇武著用並不是很大,但楊炎想到萬顯聲武功絕頂,有他在是查看地形、偵查敵人甚至暗中行刺的合適人選。而且他是行走江湖數十年,人脈極廣,往往也可以獲多許多別人難以獲得的信息。不過萬顯聲一伯獨來獨往慣了,並不跟大軍一起行動,而是先期入川,打探消息,一有動影,就立刻通知楊炎。

    趙倩如就留在天臨府,同時谷正揚、乙休和鐵成林、谷雪萍也全都留下。鐵成林和谷雪萍但任宮中的守衛,保護趙忱的安全,谷正揚和乙休則住在楊炎家裡,保護楊府的上下安全。

    這時李寶以經在江川上任,江州的御前駐軍都統制牛饌和鎮守池州的孟宗政都劃歸為李寶節制。楊炎又寫一封信到隆興府,在自己離開的期間,隆興府的軍務大權將由畢再遇付責,同時命曹勳、高震兩人為副,好好協助畢再遇,防守徽州、信州、處州等各外。

    曹勳、高震兩人一直長期擔任楊炎的副手,但一直都是並列平級,但主將只能由一個人來擔任,實在不好委任誰高誰底。而畢再遇雖然是才調入楊炎麾下,時間不長。但楊炎清楚,畢再遇的能力確實遠在曹勳、高震兩人之上,因此才將隆興府的軍務大權交給畢再遇指揮。

    這樣一番安排之後,楊炎也覺十分妥當了,只等隆興府的人馬一到,自己可以放心入川。

    而就在這時,臨安府的暗探發回急報:金國皇帝完顏雍的病以經大見全愈,金軍打算分兵江南、江北同時發動進攻。

    楊沂中接報之後,立刻招集都督府的人員商議如何對付金軍的攻勢,楊炎這時因為隆興府的人馬未到,還沒有出發,因此也列席參加。

    楊沂中道:「這一次金軍在臨安歇兵近兩個月,以經重新養成銳氣,而且也得到了國內運來的軍用物資的補充,必然來者不善,我們且不可輕敵。應該怎樣對付金軍的進攻,各位有什麼意見儘管直說。」

    楊炎立刻發言,道:「金軍是如何進軍的,現在知道嗎?」

    楊沂中道:「居探子來報,在江南的金軍分兵兩路,由紇石列志寧和孛撒兩人率領,分兵進攻池州和信州。而江北人馬由完顏長之和完顏陳和尚統領,現在正駐軍在廬州。暫時還不知如何進軍。」

    陳敏道:「現在信州一帶的防守頗為嚴密,金軍應該無機可趁。池州的人馬雖然稍顯單薄了一些,但可以派江州的李寶立刻發軍增援池州,應該也不會有問題。唯有江北防守,現在李顯忠正在進攻南陽,恐怕金軍從光州進軍,取信陽、隨州,攻襄陽府的側翼。因此最好下令李顯忠,暫時停至進攻南陽,退且襄陽府防守。」

    楊炎仔細看了看地圖,搖搖頭,道:「現在金軍的主力大軍都集中在江南,江北的人馬最多只有十餘萬,而南陽金軍至少有四五萬人,還要分兵守衛其他地方,我看完顏長之在廬州最多只能調動五萬人馬。而從廬州進攻襄陽府,不僅要繞過大別山,而且還要經過信陽、隨州,長途跋涉近千餘里,而且儘是河湖巷汊,只有五萬人馬,這戰線也拉得太長了,一但等他的大軍過去,我們由黃州出兵,攻取光州,就可以切斷他的後路,令他有來無回。我看以完顏長之的能力,他絕不會選擇進攻襄陽。」

    其他人對他的意見可不敢小視,一邊聽著他說,一邊看著地圖。都覺得十分有理。戚方道:「那麼依楊節度之見,金軍會如何進軍呢?」

    楊炎指著地圖,道:「如果我是完顏長之,一定不會進攻襄陽,或者會派出一支人馬,詐作進攻襄陽,然後集中大軍從廬州出兵,直接沿長江西進,攻取安慶府。而那一支詐作進攻襄陽的人馬到了光州之後,也會立刻調頭南下,進攻黃州,這樣南北夾攻,一舉攻下江北的黃州,蘄州、安慶府三地。」

    眾人看著地圖,黃州,蘄州、安慶府這三地與金軍佔領的地區之間,因為由西北至東南隔著大別山這樣一道天然的屏障,只有一南一北兩頭可通,因此守軍並不多,如果真按揚炎所說,金軍詐作進攻襄陽然後從南北夾擊,確實可以一舉佔領這三地。不過佔領這三地,對於金軍來說雖然擴大了一些地方,似乎並沒有什麼決定性的戰略意義。

    陳敏道:「黃州,蘄州、安慶府三地本來就孤懸江北,就算金軍佔領了,還是隔著長江,金軍也無法南渡,我看就是失了這三地,只要我們守往漢陽軍,也不怕金軍進攻襄陽。」

    楊炎搖搖頭,道:「金軍在南陽還有五萬守軍,如果完顏長之留下一部份人馬在漢陽軍與我軍對持,然後與南陽的守軍兩路夾攻,就算我們守得住襄陽府,德安、隨州、鄂州、荊門恐怕都難保全。而且……」楊炎停了一停,在地圖上順著長江一劃,道:「這樣一來,從長江入海口直到漢陽軍一帶,數千里江面都是我們與金軍隔江對持,這麼長的江岸跟本不可能完全守住,只要金軍突破長江沿線的任何一點,都可以長驅直入,突破長江防線。而且一但金軍再在江南攻破了池州,那麼自九江以下的長江兩岸的地方都在金軍的統制之下,數千里的長江沿岸將沒有一個地方可以立足。」

    雖然宋軍的水軍雖然強於金軍,但戰船不可能永遠停在江中,如果在長江沿岸沒有立足點,那麼水軍的覆蓋面也是有限。因此一但安慶和池州全都失守,那麼宋軍想控制長江跟本不可能。不僅楊炎提出的控制長江水道,切斷金軍的南北交通之計也不可能實現。而且金軍可以選擇在長江沿岸的任何一點突破宋軍的防守,從江北攻入江南。

    楊炎接著道:「所以現在看來,唯有守住江北三郡,才有可能守住目前的長江防線。」

    楊沂中想了一想,道:「但李顯忠現在正遠在襄陽,讓他立刻回兵守衛江北三郡恐怕是來不及了。」

    楊炎道:「江北三郡與金軍佔領的地方有大別山相隔,只需要守住一頭一尾即可。當務之急是立刻抽調江州的人馬去守住安慶,與池州隔江相應,互為犄角之勢,然後調李顯忠回兵,守住信陽軍,阻擋金軍從光州進軍,可保江北三郡的平安。金軍如果攻來,再命水軍沿長江出擊,不斷襲擊金軍在長江沿岸的各地,以牽制金軍的人馬。另外其他各人馬都駐守在原地,不得善自進攻,直到四川的援軍到了之後,再大舉反攻,就可以一舉擊退金軍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