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五半路伏擊7 文 / 木林森

.    五半路伏擊7

    宋翔

    楊炎和趙月如互相看了一眼,都在猜測金州御前駐軍司的人來做什麼,是來迎接自己的嗎?楊炎道:「讓他們過來吧。」

    不多時周宏明領著一個人過來,指著楊炎對那人道:「這就是這次奉旨巡視四川的欽差楊節使,和永安公主。」

    那人立刻給兩人下拜,道:「金州御前駐軍司前軍正將李好義,參見楊節使,參見公主。」

    楊炎看了看這、李好義,還十分年輕,才二十七八歲年紀,道:「李正將,不必多禮,請起。」

    李好義卻跪在地上不起來,道:「請大人為我們作主,我們王都統是被吳曦害死的。」

    楊炎微微一怔,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你先站起來回話。」

    李好義起身之後,才道:「那是在兩個多月以前,吳曦請王都統到興元府去議事,回來之後,王都統就吐血不止,當天夜裡就去世了。據仵作驗屍,是中毒而亡。我們將李都統的死迅上報給宣撫使司,吳曦就帶著兩萬人馬來到金州,說是奉宣撫使司之命,由王喜代理都統制,然後將金州御前駐軍司四個軍的統制、統領全都撤換成他帶來的人。走的時候,還留下六千人馬,說是加強金州防務,其際是幫王喜監視我們金州的人馬。後來我們幾個人私下商議,將這些事情連糸在一起來想,王都統一定是被吳曦害死的。只是大家都職務低微,又被王喜看得緊,抽不出空向宣撫使司報告。後來聽說朝廷派節使為欽差,巡視四川,那王喜昨天夜裡調兵遣將,派兵在大人入川路上埋伏,要截殺大人。我們幾個人在城中商議,決定由我借巡城為名出城來向節使報信,請節使為我們作主,為王都統報仇。」

    趙月如「哼」了一聲,道:「他們好大的膽子。」其他聽了,也都變了臉色,沒想到真有人孕在前面埋伏,目光都看向楊炎,聽他來決定。

    楊炎沉思了一會兒,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幾乎可以斷定,吳曦確實是要反叛了。那麼自已也不能再有猶豫,必須決斷。道:「李正將,你知不知道,王喜的伏兵有多少人馬?在什麼地方埋伏?」

    李好義道:「回稟節使,王喜現在還不敢完全信任我們金州的人馬,伏兵全是興元府的人,一共有四千餘眾,就在前面叫上封谷的地方,離這裡不足三十里路。」

    楊炎拿過地圖展開一看,上封谷果然是通往金州官道的必經之路。想了一想,道:「李正將,除了官道之外,還有其他的路可以通過上封谷嗎?」

    李好義點點頭,道:「有的,再向前走七八里,就有一條小岔路可以繞過上封谷,直通金州。不過這條路十分狹窄,只夠一人一騎通行,而且要比官道遠了十多里路。」

    這時周宏明也在一邊道:「楊節使,李正將所說的小路末將也知道,確實可以繞過上封谷,直通金州。」

    楊炎點點頭,轉頭對趙月如道:「公主,你和魏郊仍然帶大隊人馬,繼續從官道前進,到了上封谷埋伏地點之後,先將谷口堵住,然後派人進到谷中放火燒林,逼伏兵顯身,然後用弓箭拒守。不過這都是我們大宋的官兵,如果可以,逼伏兵投降就行了,不必趕盡殺絕。」

    趙月如道:「那麼你呢?」

    楊炎道:「我和趙草帶少量人馬,由周正將和李正將領路,從小路繞到上封谷後面,兩面夾擊,就可以將伏兵一網打盡,而且這樣就不會有人逃回金州去送信,然後我們再合兵一起去取金州。只要抓住王喜,就可以把事情都問明白了。」

    這時李好義在一邊道:「如果楊節使去取金州,末將可以連絡金州的兄弟們,為大人做內應。其實除了王喜自己從興元府帶來的人馬以外,金州御前駐軍司許多士兵、副將、準備將都不服王喜,只是我們職微權小,又無人帶頭,節使大人一來,我可以保證大部份兄弟們都會唯大人馬首是瞻,聽從大人調遣。」

    楊炎點點頭,道:「好,那麼事不遲疑,我們馬上行動。」

    當下楊炎和趙草帶了二百騎兵,六百步兵共計八百人,並且帶上魏郊的白鷹,由周宏明和李好義兩人領路,出發走小路繞過上封谷,操伏兵的後路。這八百人每人只帶一枝長槍,一把單刀,一面圓盾,一張弓,兩壺箭,其他輜重都不帶,全是輕裝上陣。

    李好義這一行一共有十二個人,留下一個叫李坤辰的副將和六名士兵,周宏明的部下也還有十來個人,也全都留下,給趙月如的大隊人馬領路。

    楊炎帶人馬走了以後,趙月如立刻傳令,人馬開拔,繼續前進,由李坤辰等人領路,向上封谷方向走去。

    大軍又走了兩個多時辰,日頭以經偏西。領路的李坤辰來到趙月如馬前,道:「公主,我們以經到了,前面就是上封谷,再向前走,轉個彎就進入伏軍的埋伏了。」

    趙月如在馬長身向前看去,藉著夕陽的餘暉可以看清,只見前方山勢起伏,一條道路延伸到群山之中,道路雖不算太窄,並排可以走六七匹馬,但兩側儘是高山,是一個山谷。如果在兩側高山中設下埋伏,一但走進山谷中,必然會全軍覆沒。

    趙月如計算了一下時間,估計楊炎的人馬以經繞到了上封谷的後面。宋軍入川以來行進的速度並不快,一天只走五六十里路。這是因為一面方讓其他喬裝改扮的人員有足夠的時間混進四川,各自就位,另一方面也是迷惑吳曦,一但情況有變,宋軍可以加快速度,倍道而行,一天可以把速度提高一倍,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趙月如立刻下令,大隊人馬全部停下,在谷口列陣駐守。然後調集了六百騎兵,從山道向山谷中飛奔而去。

    騎兵分為三騎一排並行,進谷之後,走三四百步的距離,全都進入了谷中,戰馬也都以經跑開了,一邊向前奔馳,一邊開始向兩側的叢樹中射出火箭。由中間的騎兵點著一個火把,給兩邊的騎軍點著引線。

    兩側的伏兵其實早己看見宋軍的大隊人馬到了谷口,正滿心歡喜以等著宋軍進入包圍圈。但見只有數百人馬衝進山谷,還以為只是進谷探路的先頭部隊,因此也沒在意,只是繼續埋伏,想等大隊人馬全部進谷之後,再發動進攻,全殲宋軍。那知這隊人馬不但沒有繼續前進,反而一邊奔馳,一邊向兩側發射火箭,頓時慌了手腳,那裡還顧得上進攻宋軍,都七手八腳的忙著撲火。

    上封谷並不長,只有十幾里路,戰馬全速奔跑,只只用了一柱香的時間,但就在這段時間裡,宋軍的每個士兵以經射出了十多輪火箭,左右各有兩千多支火箭落到兩側的山坡上,叢林裡。每一支火箭都經過特製,不僅火藥的燃燒時澗更長,而且箭頭ぞ帶有十字到勾,射到那裡勾住那裡。到也並未傷著幾個人,但火苗以經星星點點,滿山坡到處都是。

    火勢雖然還不算大,但立刻蔓延起來,而伏兵跟本沒有想到自己反會被宋軍用火攻,又沒有準備水桶,既使是有水桶,一時之間也無處找水源,那裡撲得滅火勢。這時正是初春季節,新枝嫩芽,水分頗多,燃燒雖然不快,但迅速產生了大量濃煙,只嗆得伏兵七竅生煙,雙眼流淚,咳喇不止。無可奈何,只得從叢林中顯身出來,紛紛向谷口逃命。

    而宋軍的大隊人馬以經迅速在谷口列好陣勢,弓箭手各自找高地戒備,只等伏兵被火逼出來。就是一陣亂箭射出,頓時又射倒百餘人。其他伏兵見宋軍用弓箭堵住了谷口,有些立刻找樹後,大石下躲蔽,還有些伏兵只好又冒著濃煙大火,退進谷去,想從另一頭逃走。

    這時趙月如才命令宋軍大喊:「扔下兵器,投降免死。」

    伏兵們一見大勢以去,也只得紛紛扔下手中的兵器,高舉雙手,大喊道:「我們投降,不要射箭,不要射箭。」

    眼看著一場遭遇伏擊,卻這樣輕鬆獲勝,趙月如十分高興,只是不知在上封谷那邊的楊炎怎麼樣了。這時只聽一聲鷹啼,一隻白鷹從空中盤旋落下,停在魏郊的手臂上。

    魏郊道:「公主,小白回來了,看來楊大人他們也順利過去了。」

    趙月如點點頭,這才完全放下心來。從谷中逃出的伏兵以有數百人,還不斷有伏兵陸繼從谷中逃了出來,都被宋軍繳下武器,脫下盔甲,其中找地方看押起來。但這時火勢以經大了起來,樹林燒得「辟啪」作響,半邊天空都被映紅了。整個山谷中熱浪灼人,看來只能等火勢小了以後再通過。

    趙月如把收拾殘局的事情交給魏郊處理,命令其他士兵支起帳篷,準備休息。

    這時洪淑兒跑到趙月如身邊,笑道:「師姐,你看誰來了。」趙月如抬頭一看,正是萬顯聲和自已的師父、師叔。不禁又驚又喜,趕忙給他們施禮,道:「外公,師父、師叔,你們怎麼來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