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七夜襲成都1 文 / 木林森

.    「嗚——嗚——嗚——」在高昂的號角聲中,金兵如潮水一般的退了下去。

    張師顏策馬來到畢再遇的身邊,道:「畢將軍,金軍退了,我們追擊嗎?」

    畢再遇未了一把臉上的汗水,搖了搖頭,道:「金軍雖然退卻,但旌旗不亂,人馬有序,可知不宜追擊。傳令下去,全軍就地休息,但兵不許解甲,馬不許摘鞍,準備等待金軍的下一次進攻。」

    張師顏傳令下去之後,畢再遇摘下頭盔,擦了擦汗水,又將戰斧上的血跡甩了甩,長長出了一口氣。:這是第四次還是第五次打退金軍的進攻了。

    他抬頭看了看天空,這時以經到了正午時分,激烈的戰鬥,從清晨一直延續至現在,以經有兩個多時辰。從戰鬥一開始就是金軍主攻,宋軍主守的局面。金軍將士對宋軍發動一波又一波持續不斷的連番猛攻,從遠距離的箭射到騎軍的突擊再到近身的肉搏,一直都此起彼繼,無休止地進行著。馬蹄軍靴踢起的塵土,遮天蔽日,雙方互有傷亡,血染沙場,屍橫遍野,戰況慘烈。

    但宋軍在畢再遇的指揮下,拚死抵抗住了金軍一輪又一輪的狂攻猛擊,始終未能讓金軍突破宋軍布下的陣勢,只能一次又一次無功而返。

    畢再遇回頭看了看城上,只見劉珙依然站在城樓上,為宋軍觀陣。這時正在向畢再遇頻頻點頭,以示嘉許之意。

    原來趙忱聽從韓彥直的意見,派劉珙代表朝廷到信州轉旨,並就在信州督戰。在聖旨裡,皇帝並沒有怪罪畢再遇等人失守徽州、處州之過,相反還極力勉力宋軍將士努力作戰,守住信州。

    聽到朝廷並沒有把徽州、處州失守的過失怪罪自己,畢再遇和信州的眾將都十分感激,立刻像劉珙表示,一定會死守信州,絕不後退半步。

    信州與蘄州,池州等地不同,沒有長江天險可以倚仗,因此無應採用防守蘄州、池州那樣,正面據城防守,靠水軍不斷襲擊金軍後方的辦法。只能與金軍進行硬碰硬正面攻防戰。而這時金軍在信州下以經聚集了十萬多大軍,而守城的宋軍只有三萬七千多人。不過城中的居民幾乎以經全部遷走,只留下了四萬多青壯年勞工,因此到不用但心百姓的傷亡。

    不過雖然有城牆可守,但信州本是大宋的內地城池,城牆不算太高,而且大部份都是土坯結構,加上這數月的時間裡,信州城己是宋金之間爭奪的焦點,幾經易手,城牆上以有多處受損,既使是守城,也未必能堅持多久。而且這時金軍剛剛攻下徽州、處州,士氣正盛,正要一鼓作氣攻下信州。

    因此在戰前,畢再遇思考良久才決定,先出城與金軍見上幾陣,挫一挫金軍銳氣,然後再退回城中堅守城池。這個意見也得到了全軍上下的一至支持,因為這一次敗退回來十分窩囊,跟本不是宋軍打不過金軍,而是被劉寶膽小怯戰連累了,不得以才退回信州。這支宋軍在楊炎的指揮下,屢戰屢勝,每名士兵的心氣都很足,跟本不懼怕金兵。因此將士們大多都憋著一口氣,想要和金軍拼上一陣,看看金軍到底有多厲害。

    劉珙雖是文官,但也頗知兵法,深知守城必戰的道理。這時見宋軍士氣高漲,求戰心切,也覺得士氣可用,因此同時了畢再遇的意見。並且承諾,宋軍出城與金軍交戰時,自已將親自在城樓上為宋軍將士觀戰助戰。

    於是第二天,畢再遇只帶了一萬五千人馬出城,背城列陣,與金軍交戰。

    儘管金軍的人數佔絕對的優勢,但由於宋軍是背城列陣,金軍無法施展其在野戰中善長的,使用左右拐子馬從兩翼包超的戰術,只能從正面硬衝宋軍的陣勢。人數的優勢也完全發揮不出來。而面對宋軍嚴密而有層次的陣形,金軍跟本難以突破。而且宋軍在信州的城牆上佈滿了弓弩手,居高臨下,箭矢的射程也比金軍遠得多,能夠非常得力的支援城下的宋軍。

    打了一個上午,宋軍陣亡了近兩千人,但金軍卻損失了三千五百多人。宋軍沒有讓金軍佔到絲毫的上風。

    這時孛撒也有些無計可施,原以為楊炎去了四川,不在這裡主持大局,池州、徽州、信州、處州等地還不是唾手可得的。那知紇石列志寧進攻池州,卻被宋軍的水軍攪得焦頭爛額,現在是進退兩難。而自已靠著宋將劉寶的怯戰,才攻佔了徽州和處州。原以為信州不靠長江,而自己集中了十餘萬人馬,拿下信州應該不難,誰知駐守信州的宋軍竟敢出動出城迎戰。打了一個上午,金軍半點使宜都沒有佔到,還沒有攻城,金軍就以經有些一籌莫展了。除了楊炎之外,南宋居然還有這樣出色的將材嗎?

    孛撤心裡也不禁有些焦急,照這麼下去,什麼時候攻下信州呢?如果耗等到楊炎從四川回去,那可就麻煩了,但現在沒有別的辦法,還是只能利用金軍人數上的優勢,輪番進攻,一直耗得宋軍筋疲力盡為此。

    不過畢再遇對金軍的這一招也早有準備,因此才始終堅持出城迎戰金軍的只有一萬五千人馬,其實也是為了能夠讓宋軍輪流出戰,總是保持充沛的體力。

    目前兩軍暫時罷手停戰。戰場上各有數百雜役人員收拾戰死的將士屍體,為下一次戰鬥準備。

    現在以經是正當午時,金軍就在陣前輪流吃飯。而畢再遇也下令,讓在城中吃過午飯,休息充足的宋軍出城,替換剛剛抵擋住金軍這一輪進攻的宋軍。

    宋軍的陣列是一個凸形陣,由於不用但心金軍從兩側迂迴,左右兩側各只設了三千人馬,而把宋軍的主力都集中在中路,共計在九千人馬,分為三列,而中路的第一列是三千手持麻扎刀的重裝步兵,之前幾次金軍的進攻都是這三千麻扎刀的重裝步兵在陣前頂住了金軍的攻勢,才使後面的宋軍能夠從容佈置,抵抗住金軍的進攻。

    而這三千麻扎刀的重裝步兵就是由張師顏率領的馬軍司中軍和齊大柱帶領的背嵬軍輪流擔當。背嵬軍一共有四名指揮,楊炎入川時,將凌翔、魏郊、趙草三名指揮都帶去了,只剩齊大柱一人,現在整個背嵬軍都是由齊大柱代管。這一次正好是輪到齊大柱領軍出戰。

    畢再遇也下了戰馬,坐在陣前,這時他以經用完餐,正在喝水。劉復武坐在他身邊,道:「畢將軍,什麼時候輪到我們選鋒軍出戰。」

    選鋒軍是跟隨楊炎最早的軍隊,除了守城戰派不上什麼用場之外,無論什麼樣的大仗,選鋒軍從來都是楊炎最依仗的隊伍,也屢立戰功。全軍上下也一直都以此為榮。但這一戰從清晨開戰一直殺到現在,宋軍輪番上陣,但只有選鋒軍一直都作壁上觀。全軍上下都不免有些著急,劉復武雖然嚴命手下的士兵聽從將令,但自已也有些坐不住,親自來找畢再遇。

    畢再遇看了他一眼,笑道:「劉統制,你急什麼?你沒有發現嗎?從清晨開戰以來,金軍一直沒有出動鐵浮圖。」

    劉復武也點點頭,道:「我也覺得奇怪,如果是在以往,鐵浮圖早就出來了。這一回孛撒是怎麼了?」

    畢再遇笑道:「孛撒這是在消耗我們。我們雖然能夠輪換成兩班,但金軍卻可以輪換成四輪,我們還是比金軍消耗得快,所以孛撒正是在等我們消耗累了,或是兵力少了的時候,再用鐵浮圖,給我們至命的一擊。所以我必須留著選鋒軍,來對付金軍的鐵浮圖。到時候你們可不能給楊帥丟臉了。」

    劉復武這才明白,立刻道:「大人放心吧,只要有我們選鋒軍在,就決不會讓鐵浮圖在戰場上呈狂。」

    他們正說著,只聽對面鼓聲大作,金軍陣中另一拔人馬,開始向宋軍的陣列推進,而退回去的那一部份人馬以經重新整好陣勢,坐在陣前吃飯,可隨時再投身戰場。

    不過這時宋軍也己重新列好陣式,畢再遇立刻翻身上馬,提起大斧來到陣前,大聲喝道:「兄弟們,金軍又攻上來了,你們怕不怕。」

    宋軍齊聲高喊:「不怕。」

    畢再遇哈哈大笑,道:「好,就讓金兵看一看我們大宋男兒的勇氣。」說著他撥轉馬頭,舉起大斧,對著不斷逼近的金軍,大聲喊道:「宋軍必勝。」

    全場士兵齊聲高呼:「宋軍必勝,宋軍必勝,宋軍必勝。」

    「好。」畢再遇再次高舉大斧,大聲喝道:「諸位儘管奮勇殺敵,只許前進,不許後遲,凡有退過指揮台者,必斬無赦。」

    站在城牆上觀陣的劉珙看了,頻頻點頭,對左右的隨行人員道:「我大宋有如此精兵猛將,何愁不能打退金人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