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八十招之約3 文 / 木林森

.    這時在楊炎的眼中,普風的身形猛間變得高起來,充滿了壓迫感,就連普風削瘦的身軀也彷彿變得異常高大起來,楊炎暗吃一驚,知道對方在自己的刀氣攻擊下,也氣勢激增,由於雙方現在的精神互相緊鎖,自己才會產生這樣的幻覺。楊炎不由心中大凜,急忙繼續催動刀氣,「風林火山」竟通體發亮,耀出奪目的光芒。

    他身邊的趙月如見了,知道楊炎以經施展全力,催發刀氣,對抗普風的氣勢。急忙將手中的「碧血照丹青」遙遙指向普風,發出劍氣,幫助楊炎對抗普風。

    兩人合力之後,氣勢陡然增加了一倍,但普風依舊輕鬆悠閒,無論兩人怎樣催發勁氣,也不能動搖普風一分。水鏡、水月、凌翔這幾個人最然看不見楊炎和趙月如的表情,但見他們兩人的衣衫忽地霍霍飄拂,刀劍也開始緩緩移動,也知道在氣勢比拚上,兩人已經落在下風,故須以動作補其不足。

    而在楊炎和趙月如的看來,普風彷彿以經與當前整個環境融為一體,渾然天成,成為這守備司衙門院中的一部份,而楊炎和趙月如似乎成為多餘的部份,反而破壞了整個環境的和諧協調。這種感覺雖然難以用語言來形容,但在他們心裡卻是越來越強烈。

    就在這時楊炎忽然想到他們和獨孤癡第一次見面時的情景,那個時候獨孤癡給人所感覺也不是一個絕代的劍客,而與一個耕種的老農沒什麼兩樣。

    「從打一開始起,我就是一面能映出他人的鏡子,如果從我身邊經過的只是一個普通的農夫,那麼我也就只是一個鋤田耕作的老頭。所謂的殺氣,只不過是你們自己的影子罷了。你們太笨拙了,不要把每一個人都當成自己的敵人。」

    想起獨孤癡當時對自已說過的這一番話,當時還不能完全理解,但在眼下的環境中,楊炎猛地豁然開朗,立刻明白了是怎麼回事。達到普風這個層次的高手,其實追求的並不是俗世間的名利勝負,而是一種天人合一的境界,這種純粹的氣勢比拚,對普風來說,以經毫無用處。

    現在的普風,就像當時的獨孤癡一樣,就是一面能映出他人的鏡子,自己所感受的壓力,實際上不過就是從鏡子中反映出來的自己。

    想到這裡,楊炎頓時覺得心頭一片澄明,整個環境忽然一絲不漏的全部被自己掌握在寸心之間。無論是遠近,是敵人還是同伴,在場的每一個人,每一個細微的動作,乃至每一次呼吸,就能夠感覺得那麼清楚,就連眼前的普風,也與在場的每一個人沒有什麼兩樣,自己同樣能夠清晰的把握住他的每一個動作。

    這是一種楊炎從未體現過的奇妙感覺。用任何語言都難以形容。彷彿進入一個虛幻的世界是,天地之間只有自已一個人存在,其他一切都顯得無關僅要了。

    就楊炎自己也嚇了一跳,忽然一驚,立刻從這種感覺中回復過來。看看身邊的趙月如,也是一付無比驚訝的樣子,就像是剛從夢中驚醒一樣。因為兩人才智相當,而且這時正是聯手對抗普風,受到楊炎的情諸感染,趙月如頓時也進入了剛才那一種境界中。這麼看來,剛才自己並不是幻覺。

    普風輕輕道:「好,想不想你們年經輕輕,以經能夠領悟到『無』的境界。真是難得,不枉老納這一次川中之行。」

    楊炎這才明白過來,他過去和光衍交談過,知道佛教自漢朝傳入中土,流傳至今以有千餘年,雖然經過上千年的演變,形成了無數宗派,但在各宗之中,雖然主張各一,但最核心的思想卻就是一個「無」字。佛家常云:四大皆空。禪宗六祖慧能曾作謁云: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都是這個道理。

    以前楊炎還不明白這道理,現在卻能體會到,所謂「無」的境界,實際上就是一種人與天地萬物的完美結合,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人的心境如果完全到了這一步,俗世間的名利爭鬥確實以經算不了什麼了。雖然剛才自己只是偶然窺視到其中的奧密,但以經是受益非淺了。而普風是否完全達到這一步,楊炎並不知道,但楊炎確明白,普風無疑以經走上了這一條路,而且以經走了很遠。

    想到這裡,楊炎一聲長嘯,「風林火山」劃過一道藍光,直射向普風。而趙月如卻持劍原地站立,一動不動。

    在場眾人中,除了趙月如之外,凌翔對楊炎的武功最熟悉,但見楊炎的這一刀卻與以前大不相同。明明不像是血戰刀法中的任何一招,但卻又偏偏感覺就是血戰刀法,而且一改血戰刀法那種威猛無儔,一往無前的霸道氣勢,反而顯得刀勢全發乎天然,渾然無痕。

    普風臉上依舊帶著平和的微笑,眼見刀芒到了自己身前,背在身後的右手伸出,揮拳擊出。

    在其他高手的眼中看來,普風的拳勢看起來極快,但又似極慢,這兩種極端的反差,令人覺得怪異之極。這也是稱雄天下數十年的絕頂高手,這近二十年來的首次出手。

    「轟!」經過了無數的變化之後,刀拳終於交擊在一起。

    勁氣從刀擊處如驚濤駭浪般四方飛散湧瀉,聲勢驚人。遠遠觀戰的水月、水鏡、凌翔等人都覺得勁風襲面。而楊炎被震得整個人都騰空而起,倒後到飛,普風雖然還是紋絲不動,但足下的青石板也出現了數道裂紋。可見兩人這一次交擊有多大的威勢。

    而這時趙月如一聲清叱,人劍合一,向普風速射過去。以前每一次作戰她和楊炎都配合的天衣無縫,這一次也不例外。正好是普風迎擊楊炎的全力一擊之後,時機把握的確實恰到好處。而且劍勢看似簡單,但卻暗藏著無方變化,使人無從定下應付之法。這一劍盡得獨孤癡的精骺,既使是獨孤癡親眼見了,也會道一個好。

    連在水月、水鏡、凌翔等人心裡都暗暗叫好。覺得普風再強,這時也只能先避其鋒芒,再施法反擊。而那樣一來,楊炎和趙月如就能搶佔先機,渡過這十招的機率也大大增加。

    但只見普風的右手又收回到身背後,左手一展,握在手中的那串念珠忽然激飛而出,全都射向趙月如,令人無從躲閃。這一招頓時大出趙月如的意料之後,迫不得以,只得回劍在自己週身上下舞出一團綠影,將自己全身護住。

    十八粒念珠如同密集的雨點錯雜擊打在芭蕉葉上一般,發出一連串清脆悅耳的金玉交擊聲音。趙月如只覺得每一顆念珠的力道都不一樣,有輕有重,有剛有柔,將這十八粒念珠全都擋下之後,只覺手腕一陣酸痛,差一點連劍都握不住了。

    幸好這時楊炎以經回過力來,見趙月如被普風的奇招所擋,自己經心設計的戰術被破,心知如果讓普風就此展開反擊,兩人跟本擋不過普風的十招,立刻揮刀再次搶上,刀芒暴張,最可怕的是每一刀都從不同的角度反射出月光,帶出一道道迴旋的氣流,發出尖銳的呼嘯聲,使他整個人這時看起來彷彿是舞動著一個巨大的光球,形成一個巨大的渦窩,狂風般往普風捲去。

    普風的右手依然背在身後,左手握拳,一拳向光球渦窩的中心猛擊而去。這一拳與上一拳的變化無窮不同,就是平平直直的一拳,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但偏偏就是這樣簡單的一拳,卻彷彿跟本不受刀勢影響一樣,硬生生從光球渦窩中穿過,直擊向楊炎的胸口。

    楊炎心中大驚,自然知道,如果自己被這一拳擊中,一定只會落得一個胸骨盡裂,氣絕身亡的結果。立刻光球盡散,長刀一立,一手握著刀柄,一手扶著刀背,擋在自己的胸前。恰好擋往普風這一拳。

    但就在光球消散的同時,趙月如突然從楊炎身後躍出,「碧血照丹青」如同一道綠色的閃電一般,直刺向普風的眉心。

    這一劍來得十分突然,而且兩人配合得實在太巧妙,首先楊炎用盡全力,以光影、聲音、勁力等等一齊攻擊普風,造成極具聲勢的攻擊,吸引普風的注意力,而趙月如就隱藏在楊炎身後,只等刀影一散,就立刻出劍,攻普風一個措手不擊。

    果然趙月如這一劍出手,普風顧不得在攻擊楊炎,立刻收拳回身,一直背在身後的右手也揮出,雙掌一合,「拍」的夾住了「碧血照丹青」。這名震天下數十年的大金前任國師,終於用上了雙手。

    擊向楊炎的拳頭雖然收回,但勁風以經擊在刀鋒上,楊炎也收不住腳,「蹬、蹬、蹬、蹬」連退數步,才收住腳,但一時無法再支援趙月如了。

    趙月如人尚在空中,一見「碧血照丹青」被普風雙掌夾住,想都沒想,左手立刻鬆開劍柄,並指如劍,仍舊向普風眉心點去。如果真要被趙月如點中,以普風的身份,只怕就要當場認輸了。

    只見普風的身形稍稍向後一揚,雙掌立刻鬆開「碧血照丹青」,迭在一齊,擋在自己的額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