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十九撤軍之議 文 / 木林森

.    而這時在臨安,金國的君臣為是率軍北還,還是繼續留在江南,又陷入一片爭議之中。

    如果這時淮西尚未失守,完顏雍或許會採用完顏長之所獻之策,決定暫時放棄江南之地,率軍退回江北,轉攻京西、湖北之地,那樣如能佔盡江北之地,與南宋隔江而對,這次南征也算是大有收穫。同時也為日後再攻江南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但現在淮西以失,淮東必難保全,再想攻盡江北之地以是不可能。如果這時退兵,那就等於就將所得之地幾乎全部拱手還給南宋。那麼這一次出動了五十餘萬人馬,耗費大量人力物的南征也將以徹底失敗而告終。南征出現這樣的結局,完顏雍是絕不會答應的。

    目前金軍在江南還有二十餘萬大軍,淮東乃有萬人馬,南陽尚有五萬多人馬,共計約有三十五萬大軍,另外孛撒回到南京之後,又徵集了約十萬左右的後備人馬,不日即可增援南征。而且金軍現在依然深入南宋腹地,佔領著大片的地方,而人馬的糧草供應也基本能夠就地徵調解決。因此完顏雍不信金軍真的到了山窮水盡,必需要退兵的地步了嗎?

    但現在不僅僅只是南征的戰事不利,連國內的局勢也開始出現動盪。近兩個月以來,留守中都的太師張浩以經連續發來十餘道公文,像完顏雍報告目前大金的國內局勢,以經明確告訴完顏雍,大金國內以經支持不了這場戰爭了。

    前不久,張浩甚至派右丞相完顏宗政和參知政事蔡松年兩人到臨安,當面說明大金國內所面臨的困堍,勸完顏雍盡快停止戰爭。

    完顏雍召見兩人之後,才知道國內所面臨的危急,以經遠遠超出了自己的預想。因為先遭宋軍北伐,後來又有紅襖軍叛亂,在這次南征開始時,大金的國力就有些準備不足。而在八個月後,國庫以經全部耗空不說,現在才只是四月,為了支持這場南征,大金甚至連今年的秋稅都提前徵收上來。而就是這樣,最多也只能再支撐大軍三個月。

    而且為了保障五十萬大軍的後勤供應,大金國內徵集了一百六十餘萬民夫勞力,這些民夫勞力絕大多數都是壯年農民,為了負擔運輸。結果卻導至了耽誤今年的春耕。大金國內大部份地方都是老人和婦女在耕種,可以預見今年秋收必然會大大減產,饑荒恐怕再所難免了。

    同時在山東地方,因為生活負擔加重,以經被平定下去的紅襖軍又在蠢蠢欲動,大有死灰復燃之勢。今年以經連續發生七八起暴動事件,雖然人數都不足百人,因此都被官府迅速鎮壓下去。但現在大金的大軍都在南征,一但暴發大規模的暴動,以國內目前的兵力,恐怕難以控制。

    因此完顏雍聽完完顏宗政和蔡松年的陳述之後,也猶豫不決。連日都招集群臣商議,應不應該撤軍。但商議了數日,文武官員各執一辭,誰也說服不誰。一派是以都元帥,尚書左丞相僕散忠義為首,認為現在這麼好的局面,大有掃平江南的希望,無論如何也該堅持下去,一但撤軍,就前功盡棄了。而另一派是以剛到臨安的完顏宗政和蔡松年為首,認為現在大金的國力以經難以維持,這仗根本沒法再打下去,如果不盡快撒軍,只怕會釀成大禍。

    正在群臣爭論不下的時候,內待進來稟報,完顏長之和紇石列志寧都以經回到臨安,正在皇宮外候旨。完顏雍一聽,立刻下令詔兩人進見。

    兩人走上金殿,見完顏雍施禮以畢之後,完顏雍立刻將連日爭論的內容,和目前國內的局勢告訴兩人,然後道:「長之,依你之見,我大金是應該撤軍,還是繼續進軍呢?」

    雖然對金國國內的局勢並不太瞭解,但完顏長之也能估計出一二來,因此在回軍的路上,他和張鵠兩人商議數日終於想好了對策,見完顏雍問起,立刻道:「回稟陛下,臣以為無論是進軍撤軍,目前都不可行。」

    完顏雍一怔,有些不解道:「長之,這又是為何呢?」其實不僅是他不理解,連在場的文武大臣都不明白完顏長之的意思,都等著完顏長之回答。

    完顏長之不慌不忙道:「如今南宋新君繼位快半年,而譚州的小朝廷以經上下一心,群臣用命,將士用力,不可小視。而且現在四川內亂以定,南宋非但無後顧之憂,還能得到川中豐富的兵力物資相助,又有楊炎,畢再遇這樣善能用兵,而且深得新君信任的將才領軍,現在又復奪了淮西,士氣正盛,因此在這個時候我們絕不可輕易進軍,與南宋力敵。」

    主張撤軍的大臣們聽了都頻頻點頭,認為完顏長之說的非常有道理,僕散忠義卻心中不悅,皺著眉道:「依長之之見,那麼我們就應該撤軍嗎?」

    完顏長之微微一笑,道:「自然不是,我大金廢盡心血,耗盡無數錢糧才打到這一步,現在深入宋堍,佔其兩都,若是就這麼一撤軍,那麼我大金這大半年來的辛苦豈不是白費了嗎?日後再想有今日的機會恐怕是萬難了。」

    僕散忠義聽他這麼一說,臉色才稍稍緩合一些。完顏雍也不禁好笑,道:「進不能進,退又不能退,那該是怎麼辦才好呢?」

    完顏長之道:「淮西雖失,但江北有陳和尚坐鎮,又有南陽,南京為援,守住淮東應不是困難,而在江南建康、臨安都是南宋建都之地,城牆高大,易守而難攻,我們不妨以這兩城為核心,暫時守住現有的兩浙之地,暫時避一避宋軍的鋒芒,以待時機。」

    完顏宗政聽了,卻有些著急起來,完顏長之雖然是說不攻也不撤,但主守就必須留在南宋境內,只要留在南宋境內,說不定什麼時候就又要打起來,而且國內的負擔也不會減輕。忍不住道:「那麼依長之所說,要等待什麼時機呢?是否有個時限呢?」

    完顏長之道:「各位不要忘了,現在南宋兩君並立,豈能長久。我大金攻宋急則相援,緩則相攻,趟若我大金暫收鋒芒,退守兩浙,使宋軍久攻難下。再施以離間,不難使其自相殘殺,我大金正好可以從中漁利,如果有機可趁,即盡取江南之地,無機可尋,則可逼使南宋割讓江北之地求和,豈不比就此退軍要好嗎?」

    頓了一頓,完顏長之又道:「至於現在大軍所需的物資錢稂,不妨盡量在江南江北就地徵用,以減輕國內的負擔。只要我們堅持住,一定會有機會的。」

    完顏雍聽了之後,沉思了一會兒才道:「諸卿認為長之之議是否可行呢?」

    僕散忠義立即道:「微臣以為長之之議可行,請陛下從之。」

    僕散忠義也是精通兵法的人,自然知道現在確實不宜進軍。完顏長之所說的確實是個好辦法,暫時守住現有的地方,以現在金軍的兵力,進攻雖然有些力不從心,但想要守任臨安和建康還是足夠的,何況糧草物資補濟現在也可以在江南就地徵集。然後挑動宋朝內部的矛盾,等待南宋出現內亂時,再趁機伐。或是逼南宋割地賠款議和,都比現在立刻撤軍要強得多。因此立刻出言贊同完顏長之後主張。

    蔡松年忍不住道:「現在南宋兩君並立以有數月,但一直都相安無事,也沒見他們有過什麼爭鬥,豈能說打就打得起來。不知我們要等到什麼時候?」

    完顏長之道:「參政所言不假,如果就這麼等下去,他們也許永遠不會發生爭鬥,但我們卻可以派人從中挑拔,自然可以成事。」

    蔡松年皺了皺眉,道:「南朝豈無明理之人,只怕必未會中我們的挑拔之計吧。」

    完顏長之道:「如果是我們,自然是不行,但如果是由南朝人自已來說呢?」他轉向完顏雍,道:「陛下,現在臨安城中不是還有不少南宋的降官在我們大金為臣,我們不妨從中挑選幾人,投到趙愷那裡去挑動事非,讓他們互相攻擊。」

    完顏雍一直在聽著完顏長之和蔡松年的對話,他心裡也一直在想,如果才能挑動趙愷和趙忱之間的爭鬥,聽了完顏長之的話之後,也不由心中一亮,利用宋朝的降臣到真是一個好辦法。一方面可以那他們的家眷在臨安做為人質,同時底細也控制在金國手中,也不用怕到了趙愷那怕會背叛大金。

    至於他們能有什麼方法挑動趙愷和趙忱,那就不是完顏雍該操心的了,內鬥歷來都是南朝人的拿手好戲,總會想去法子來後。

    因此完顏雍哈哈大笑,道:「好,那麼就依長之之議,暫時收兵修整。等待時機。」

    完顏宗政張了張嘴,但沒有再說話了。因為他知道現在說什麼也沒用,完顏雍是不會同意撒軍的。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