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三十再次交戰 文 / 木林森

.    就在宋金兩國的水軍在大海上追逐激戰的時候,在長江南北,大宋同樣對金軍佔領的地方發動了進攻。

    在淮西,李顯忠和陳敏分兵兩路,各領七萬大軍分頭進攻盱眙軍和滁州,李寶率六萬大軍,分水陸兩路進攻和州,拉開了宋軍在江北的攻勢。

    而在江南戰場上,楊炎派畢再遇隨水軍出戰之後,也立刻發動了收復臨安的戰鬥。江南的宋軍也分軍三戰,向金軍發動了攻擊。

    宋軍展開全面進攻的消息,自然很快就被臨安的金國君臣得知。完顏雍立刻招集文武大臣商議對策。其實宋軍的戰略意圖其實並不複雜,金國的君臣很快就能分析清楚,就是用少數兵力牽扯江南人馬,集中優勢兵力先收復淮東,然後再一起收復江南。

    而對金軍來說,同樣也有兩種選擇,一是立刻抽調一部分人馬去江北,支援江北的兵力。與宋軍在江北決戰。這樣做的好處在於,可以集中自己優勢兵力對宋軍的優勢兵力,而且因為主力都撤回江北,即使打不過,也能比較容易北撒回金國。但這樣做幾乎就等於放棄了江南,因為現在宋軍以經基本控制了長江水道,金軍主力一但過江,即使在淮東獲勝,但再想回到江南來,可就不那麼容易了。宋軍可以很從容的集中力量,掃平江南的付剩餘金軍,收復臨安與建康。

    另一個辦法就是保持現狀不動,宋金雙方都以上駟對下駟的方法,來決一死戰。就是看那一方的優勢兵力先擊潰對方的劣勢兵力,或者說是那一方的劣勢兵力能夠堅持得更長一些。

    這採用這一方法的好處在於,一但金軍獲勝,就等於消滅了江南的宋軍主力,金軍甚至有機會可以輕易的長驅直入,進取天臨府,消滅南宋。但壞處在於,一但失利,金軍連同皇帝完顏雍都會被困死在江南,永遠回不了大金。

    而且問題在於,現在江南的宋軍主將以不在是畢再遇,而是楊炎。面對楊炎,即使是擁有優勢兵力,誰又敢輕言獲勝呢。

    面對這兩種選擇,確實叫人難以決斷,在朝堂上,群臣一反常態的都沉默起來,誰都不敢輕易表示自己的態度。

    完顏雍背著雙手,在金殿上來回踱步,底下的文武大臣呆呆站著,連大氣都不敢出一口。一時間整個大殿上靜得駭人,只能聽到完顏雍的腳步聲。

    也不知過了多久,完顏長之突然出列跪伏於地,道:「陛下,臣有一言,願陛下聽從。」

    完顏雍停下了腳步,微笑道:「長之,你有什麼話,儘管」

    完顏長之道:「臣請陛下立刻幸架揚州,總督淮東戰事,而將江南兵馬盡付於臣率領,臣願與楊炎決一死戰。」

    其他文武大臣聽了,也都完顏長之的意思,他自然是主張選擇笫二條路,但皇帝留在江南實在太危險了,所謂「幸架揚州,總督淮東戰事」說得雖然好聽,實際上就是要皇帝渡過長江,回到江北去。這樣一來,即使江南戰敗,完顏雍也可以輕易逃回金國去,只要皇帝還在,大金就能保全下去。

    完顏雍沉默了片刻,才道:「你想和楊炎較量一下嗎?」

    完顏長之道:「三年以前,臣與楊炎在登州海邊一戰,最終讓他逃回大宋,為此臣一直耿耿於懷,此番南征,臣一直希望能與楊炎再較高下,只是事於願違,南征九個多月,臣卻一直未能和楊炎對陣,深以為憾,這一次臣實在不想錯過這個機會。」頓了一頓,完顏長之又道:「如果此番臣能擊敗楊炎,則南宋的軍心士氣必然大落,我大金可以乘勢進軍,一舉蕩平江南,統一天下。」

    他說的後一番話到也不錯,楊炎雖然年輕,但這幾年以來屢立奇功,由其是金軍南征,趙忱繼位之後可算屢戰屢勝,未償一敗。現在在南宋軍方的地位,楊炎隱然以經凌架於李顯忠之上,成為南宋軍中的主心骨。而且甚至是南宋皇帝的支柱,一但擊敗了楊炎,可以極大的打擊南宋的軍心士氣,進而蕩平江南,統一天下,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完顏雍緩緩道:「長之,你居實回答朕,你要與楊炎決一死戰,是因為武將的榮譽,還是你有把握,能夠打敗楊炎。」

    完顏長之霍然抬頭,道:「陛下請放寬心,這一次臣定可打敗楊炎。」

    完顏雍點點頭,彷彿也下定決心一般,道:「好,完顏長之,朕就命你立刻領軍出戰,迎戰楊炎。」他又將手一揮,「朕就在這裡,設下盛宴,等你凱旋歸來。」

    完顏長之怔了一怔,道:「陛下……」完顏雍的意思了,竟是要留在臨安,不去江北。

    完顏宗政急忙出列,道:「陛下,既然長之有信心戰勝楊炎,微臣以為陛下還是幸架揚州,總督淮東戰事為好。江南的戰事就交給長之處置,也就是了。」

    完顏雍微微一皺眉,還沒有說話,僕散忠義也出列,道:「陛下,臣以為完顏丞相之言有理,現在江北戰事吃緊,陛下在淮東督戰,可以激勵江北士兵的士氣,只等長之戰勝楊炎,江北再擊敗宋軍的進攻,我大金自然可以掃平江南,統一天下了。」

    僕散忠義和完顏宗政當然不是懷疑完顏長之說自已有把握戰勝楊炎是信口開河,只是戰場上的事情變數太大,誰也不敢說有絕對把握,因此皇帝到江北去還是保險一些。

    完顏雍搖搖頭,道:「你們誰都可以去淮東,唯獨朕不行。這一次關建還在江南一戰,軍心士氣,只可鼓,不可滅,朕若是就這麼一走,江南士兵的士氣怎麼辦。若軍無士氣,長之又怎麼戰勝楊炎。因此朕決定留在臨安,那裡也不去。」

    在場的大臣全都一震,僕散忠還想再勸一勸,道:「陛下……」

    完顏雍一擺手,道:「不用再多說了,朕意以決,南宋的趙慎都能做到『天子死社稷」朕為何不能留下與諸卿一齊同宋軍決一死戰。這一次朕就賭上一賭,看我大金是否有統一天下的天命?完顏長之。」

    完顏長之忙道:「臣在。」

    完顏雍道:「江南的軍務朕就全交給你,當年你父親搜山檢海,為我大金立下不世之功,望你不要辱沒他的名望。」

    完顏長之只覺熱血上湧,慨然道:「臣必當鞠躬盡瘁,以報陛下。」

    金軍在江南加上部份歸降的宋兵,共計接近二十五萬。其中本國的人馬約有二十二萬。但因為有廣大的地方需要駐守,同時南宋的兩座都城都需要駐守,特別是建康,現在宋軍的水軍以經可以毫無忌憚的在建康江面上來回航行。因此金軍至多只能出動十五六萬大軍,迎戰楊炎的宋軍,不過這個數字也比楊炎的人馬多了許多。

    完顏長之當下決定,由紇石列士寧為左路,率軍七萬,駐守寧,抵禦池州和徽州的宋軍,白彥敬為右路,率三萬人馬,從婺州出擊,進攻衢州的宋軍,完顏長之本人為中路,親率六萬大軍,駐紮在嚴州,抵擋楊炎。

    人馬分配之後,紇石列志寧卻皺了皺眉頭,對完顏長之道:「長之,你在中路抵擋楊炎,人馬是不是太少了一些,要不要再增加一些人馬。」

    完顏長之搖搖頭,道:「楊炎所率的人馬也不過只有五萬之眾,我的人馬以經足夠了。我會在嚴州盡力牽制住楊炎,右路的白監軍人馬不多,這一戰就看紇石列大人你在左路能否打開局面了。」

    紇石列志寧點點頭,道:「放心吧,長之,我會盡快在左路打開局面的。」

    兩天以後,探子來報,楊炎的人馬以經到了壽昌。逼進了嚴州。

    完顏長之到是有些意外,看楊炎的樣子到像是要迫使金軍決戰一樣。並非他也有些等不急了嗎?

    雖然南征以來,完顏長之一直沒有和楊炎正面交戰的機會,但卻把楊炎以前南方平亂,救援大理,以及這次平定四川的經歷、戰術都詳細打聽過,從這幾年的實戰看來,楊炎更多的是施用奇謀巧計,及少使用宋軍慣用的陣後而戰這種正面硬拚的戰術,那麼這一次莫非楊炎改變注意了嗎?

    當然完顏長之也明白,所謂出奇制勝,往往是建立在雙方主將用兵能力差距過大的時候,如果雙方都是精通兵法的人,一切的奇謀其實都排不上用場了,因為互相都能看透對方。最後決定勝負的還是正面的交鋒。因此楊炎有這個舉動也不能算是意外。而且善用奇謀,也並不意味著楊炎的正面作戰能力不足。

    不過完顏長之也注意到,楊炎到是有過幾次,也和對手排開陣式,彷彿是要當面硬戰一番,但實際上還是隱藏著奇謀妙計,最明顯所莫過於平南時的潯江邊背水一戰,和平定四川時的成都之戰,雖然也是正面作戰,其實還是靠奇謀獲勝。那麼這一次楊炎會不會又有什麼奇謀妙計呢?

    但是這一次即然是楊炎主動挑戰,完顏長之也不能不應戰,何況在他心裡也希望能與楊炎較量一場,而且完顏長之也不認為自己絕非摩尼教、吳曦那些對手可比,立刻下令,人馬出動,迎戰宋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