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五十七金軍撤軍 文 / 木林森

.    接下來是按照和約,金軍應從大宋撤軍。(pm)但雙方同樣小心翼翼,誰也不敢輕易相信對方。宋方但心金軍渡過長江之後會毀約不還淮東,而金方也但心宋方會趁皇帝完顏雍渡江時發動襲擊。

    於是雙方又經過一番磋商之後,決定為了保證雙方的誠意,宋金互相遣送兩位文武官員為質,同時也更於雙方有事直接溝通協商。然後由宋方向金方提供二百條船渡江,並且在金方渡江其間,宋方其他船隊撤離鎮江府五十里外的地方。而金方在第一次過江,只許皇帝完顏雍帶三萬人馬,並且在宋軍的監都之下進行。而且過江之後,立刻歸還淮東,只保留濠州、盱眙軍、楚州三地,等宋方放剩餘的十餘萬金軍過江之後,才進行交割。最後宋方交割鳳翔府,秦州,至此雙方才算完全履行完議和內容。

    商定之後,雙方都覺得可行。經過雙方商議,大宋派往金軍的大臣是樞密使韓彥直和馬軍司都指揮使、慶遠軍節度使陳敏。而金軍派往大宋的大臣是右丞相完顏宗政和右副元帥完顏長之。

    按照禮節,這是對方國家的代表,國君應該予以接見,而且這一次金軍南侵,完顏長之居功至首,論威名直逼當年的四太子完顏宗弼因此建康府朝廷的君臣們對完顏長之都十分感興趣,也都想見一見這位金國新晉的年輕名將因此趙忱下旨,在行宮大殿上詔見金國特使,文武大臣均在其列,而趙忱也穿上龍袍,位居正座。

    隨著值殿官的一聲宣詔,完顏宗政和完顏長之走上大殿眾人見完顏長之三十左右歲年紀,身高六尺有佘,蜂腰猿臂,肩寬膊厚,長眉如劍,斜鬃,雙目之中精光有若電閃,走進大殿舉止從容,虎步龍行,確實是一派大將風範。雖然是居於從屬的位置,但以將完顏宗政的風釆全都佔盡。

    在場的大宋文武官員都在,看到完顏長之時也不禁被他的氣勢所震懾。楊沂中、李顯忠、李寶等人都是久經戰場的宿將,也都暗暗吃驚。連陳俊卿都自思,這樣的人物,在大宋軍方恐怕找不出一人來。偷眼看了看楊炎,也覺得論形像氣度,也要遜色一籌。

    不過完顏長之和完顏宗政到也警守禮儀,上殿之後,遠遠就跪下,給趙忱施君臣大禮,口稱:「大金國右丞相完顏宗政、右副元帥完顏長之參見大宋皇帝。」

    趙忱點點頭,道:「金國特使,平身。」

    兩人稱謝之後,站起身來。趙忱又道:「這次宋金兩國議和成功,實屬不易,朕希望宋金兩國都能尊守議和約定,各行其責,不要節外生枝。」

    完顏宗政道:「大宋皇帝說得及是,我主與大金議和之意,絕對是誠心正意,也不願多生枝節,是以才命外臣兩人到這建康城中,敦促雙方都能尊守約定,保障和約施行。另外也可以避免不必用的誤會產生。」他這話到也說得不卑不亢,頗為得體。

    趙忱道:「如此甚好,朕也希望這次議和能夠善始善終,我大宋必會尊照議定行事,不過還有勞兩位特使多費心思。」

    完顏宗政道:「此亦是我大金所望,臣等必會盡力而為。」

    這時完顏長之道:「我大金皇帝將於後天渡江,現在雙方依舊嚴陣以待,不知大宋是由何人來俱體付責履行和約和主管軍事,還請大宋皇帝明示。」

    趙忱點了點頭,道:「履行和約一事由陳丞相全程付責,朕以任命寧李節使為兩淮招撫使,主管江北軍務,他明天就會過江上任。而江南軍務,由清遠軍節度使楊駙馬主管,朕以任命他為兩浙安撫使,金國特使若是有事,請與他們商議。今晚歡迎兩位特使的朝宴,就由三位做陪,與兩位特使多多接觸,日後也好共事。」

    陳俊卿、李顯忠,楊炎三人都在殿上,聽到趙忱提到自己,都站出一步,向兩位金國特使點頭示意。完顏長之在戰場上和楊炎見過好幾面了,對他頗為熟識,完顏宗政卻是初次見到楊炎,不由對他上下打量,不過在大殿上,也不好久盯著看。

    完顏長之忽然道:「大宋皇帝,外臣對楊駙馬素來敬佩,難道有機會來到建康,今晚宴會之後,想私下與楊駙馬作一番長談,還請陛下准許。」

    眾臣的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到楊炎身上,連完顏宗政也有些意外。趙忱也微微一怔,沒想到完顏長之會提出這樣一個請求,但馬上又恢復常態,笑道:「特使有此雅幸,朕豈能不准,不訪今晚宴後,就由駙馬到館驛招待兩位特使休息,可以了卻特使的心願。

    完顏宗政和完顏長之再次謝恩,才退出大殿。

    當天晚宴之後,楊炎帶著趙月如一起出席。他們雖是未婚夫妻,但這幾個月來一向成雙成對的出入,眾大臣基本以經默認了兩人的關係。完顏長之也不以為異,其實每一次在戰場上遇見楊炎,他身邊總有趙月跟著。

    晚宴之後,楊炎和趙月如將金國特使送到館驛中,三人在廳中就坐,從人獻上茶來。

    完顏長之微微笑道:「當年在登州海邊,是在下與兩位第一次相見,這一晃就過去了四年光景。卻想不到今天我們居然能夠坐在一起喝茶聊天,真是世事難料啊。」

    楊炎也不由想起當年遠程的經過,往事歷歷在目,也不由生出頗多的感慨來。

    完顏長之接著道:「不過說來也巧,每次在戰場上相遇,在下都與兩位同時作戰,如此恩愛夫妻,確實叫人羨慕。」

    楊炎和趙月如互相看了一眼,想起兩人一起經歷過的這些風風雨雨,心圼都不由生出一股甜密的情緒。楊炎微笑道:「多謝完顏將軍誇讚,在下雖然與將軍是兩國敵對,但將軍卻是我生平最尊敬的對手。」

    完顏長之聽了,不禁哈哈大笑,道:「能夠得到楊駙馬這樣一句話,我完顏長之足矣。當年先父雖然將岳將軍視為生平大敵,但一直對他敬重有嘉,知道他的死訊之後,曾在府裡對南遙奠。常常說如果能夠有一次機會,能夠和岳將軍再在戰場相逢,必會先敬他三杯酒,那怕是對飲之後,再分個你死我活,也此生無憾了。」

    楊炎點點頭,道:「在下雖然也深恨四太子,但也承認他是一代人傑。就好像如果是在戰場上,在下絕不會對將軍手下留情,但若是真能取下將軍首級,必會以禮相葬。不過我想完顏將軍必也是作如此想吧?」

    完顏長之又大笑道:「駙馬果然是快人快語。看來在下確實比先父幸運,能和駙馬公主煮茶談心,日後在戰場上再相見,必不會再有憒憾了。只可惜陳和尚不在這裡。」

    趙月如也笑道:「人生不如意者,十常豈能事事如意,完顏將軍又何必計較太多。」

    完顏長之抏掌笑道:「公主雖是女子,但氣度開闊,不下鬚眉,在下以茶代酒,敬兩位一杯,祝兩位夫妻恩愛,白頭偕老。」

    楊炎和趙月如也端起茶杯,三人一飲而盡。

    第二天,李顯忠更啟程趕去江北,接管江北的防禦。又過了一天,楊炎和趙月如率領兩萬人馬,右江邊列隊,監視金軍的第一批人馬過江。而李顯忠也在對岸布下了一萬人馬,以防不測。

    不多時金國的車馬以到。金國的文武大臣擁簇著一輛高車,來到江邊,停在離宋軍五十步以外的地方。韓彥直策馬也在隊伍之見楊炎,向他微微點頭示意。

    大宋早己準備好了船隻,停泊在江邊。楊炎向前一催馬,揚聲道:「船隻都以準備好,請大金人馬過江。」

    這時車幔打開,完顏雍從車上探出身來,把韓彥直招到車邊,說了幾句話。韓彥直微微有些愕然,但馬上抬頭,向楊炎招了招手,示意讓他過去。

    楊炎不知是怎麼回事,催馬前行。到離完顏雍的車仗還有十幾步時,見車邊的待衛露出警覺之色,立刻就將戰馬停住。這時完顏雍以轉過身來,面對著楊炎,道:「這位將軍就是楊駙馬呢?」

    楊炎見他叫自己,也翻身下馬,躬身一揖,道:「大宋清遠軍節度使楊炎,見過大金皇帝陛下。」

    金軍之中,真正見過楊炎的人並不多,只聽金國的文武官員一陣小聲的議論:「這個人就是楊炎嗎?」「看起來好年輕啊。」

    「是不是讓他們很失望呢?」楊炎心中不由苦笑,他不像完顏長之那樣英姿勇偉,也沒有完顏陳和尚或是畢再遇那種威猛氣勢,更不是那種雄姿英發,綰巾羽扇的儒將,不僅年輕,而且單從外形來看,十分普通,根本不像是一個身經百戰的軍人,更是不如他所創下的輝皇戰績那麼予人強烈的感覺。

    完顏雍也有些意外,不過仔細觀察,才發現楊炎目光深邃,幽幽若古潭之水,透出遠非其年紀所具有的睿智光芒。這才覺得果然有些不凡。不由笑道:「朕看卿之外貌,到不像武將,方可知人不可貌相之意。」

    楊炎淡淡一笑,從容一拱手道:「多謝陛下誇讚,請陛下上船,外臣謹祝陛下一路順風。」

    完顏雍點點頭,又坐回車中。金軍陸續上船。楊炎回到宋軍陣中,和趙月如並肩而立,看著金軍過江。

    這時只見普風大袖飄飄,來到兩人面前,道:「蜀中一別,兩位風采依舊。」

    楊炎和趙月如一起施禮,道:「多謝大師。」

    普風道:「獨孤癡就在建康城中嗎?」

    楊炎點點頭,道:「是。」

    普風道:「很好,你們替我轉告獨孤癡,九月初一,在楚州和海州海邊,貧僧在那時等候與他一戰。」

    楊炎道:「在下一定為大師帶到。」

    普風雙手合什,向兩人一欠身,道:「貧僧與兩位就此別過,曰後有緣再見。」說雖轉身也蹬上船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