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六十三萬全平戎大陣 文 / 木林森

.    對面臨安軍排出的陣列,連趙月如都忍不住笑出聲來。

    趙忱和趙倩如都覺得有些不能理解,趙忱忍不住道:「六娘,我看臨安的人馬排列的很整齊啊,到是很像平戎萬全陣,不知有什麼可笑的。」

    趙忱本身還個少年,而少年人多半喜歡軍事,而旦這段時間因為戰事不斷,趙忱到也是讀過不少兵由其是本朝所編的武經總要反覆閱讀。而這「平戎萬全陣」是大宋太宗皇帝趙光義親手所創,逢戰時親自授予大將,因此也頗受趙忱重視,對它到也下過一番苦功研究。

    七月二十日之後,臨安朝廷一共集合了十五萬大軍,由宗天玄為主將,趙愷隨軍出征,直撲廣德軍。而天機宮的弟子這一次也隨軍出戰,其中有第一代的七名弟子中的劉伯方、謝青峰、韓芷芬、宋異人、周弘一五人,第二代弟子連上宗天玄在內,一共有二十四名。

    而金軍雖然以經撤軍北還,但邊境上依然不能防松警惕,趙忱以命李顯忠,陳敏、戚方、畢再遇、孟宗政等人各領大軍,分別駐寧江淮、荊襄各地。因此建康朝廷人馬雖然眾多,但這這一次出兵應戰臨安軍的進攻,甚至是最後進攻臨安,只能出動了八萬人馬,領軍的主將自然是楊炎。

    得知趙愷隨軍親征之後,趙忱也決定御駕親征。樞密使韓彥直、參知政事史浩、洪適、陳亮、辛棄疾、趙汝愚等大臣也都隨軍出征。留下陳俊卿、梁克家在建康監國,劉珙主持樞密院事、楊沂中統領建康軍務。楊炎的家眷現在都還在天臨府,只有趙倩如一個人在身也,因此趙倩如這一次也一起隨軍出戰。

    現在兩軍的主力在廣德軍互相對持,建康人馬只有近六萬人,而趙愷手下共有十三萬大軍。

    臨安軍連日來天天像建康軍挑戰,但楊炎卻嚴令各路人馬,嚴密堅守,不許出戰。因為建康軍有城可守,臨安軍攻了幾次,都是損軍拆將,無功而返。宗天玄也只好放棄城,每天派軍在陣前叫罵,只等待建康軍出戰。

    但無論臨安軍如何謾罵,建康軍就是不出戰,雙方連續對持了十佘天,臨安軍的軍糧卻有些接濟不上了,因此宗天玄和趙愷都十分著急,但也無計可施。最後趙愷只好鄭重其事的給趙忱下了一份戰書,約請建康軍決一死戰。

    趙忱和楊炎接到戰書之後,都覺得有些好笑,不過現在時間也耗得差不多了,因此也答應第二天出戰。

    接到回信之後,趙愷和宗天玄都大喜,立刻準備出戰。就在第二天,趙愷和宗天玄就在廣德軍城外的曠野拉開陣勢,準備與建康軍決戰。

    臨安軍的全陣呈一個龐大的正方形,一共是由前後左中右五軍組成。中軍大陣由三個方陣並排排列而成,是全陣的主力。每個方陣有兩萬人,佔地約有四里見方,在每個方陣的四周均有戰車保護,只是在每一邊都會留出三個三丈距離的出囗,可供士兵自由出入,但平時也可以用矩馬擋住。

    趙愷和宗天玄在中陣中央的一座高台上安坐,居高臨下,將整個大陣一覽無餘,可以從容拒揮調度。左右兩個方陣分別由天機宮的宋異人和周弘一指揮,在每個方陣中,還各有二千騎兵,列在大陣的最外側。而在每個方陣之間相距約有十步,人馬可以來往通過。

    而前陣與後陣分別由劉寶和邵宏淵指揮,呈偏長方形,橫列在中陣前後。左右各一千騎兵,守住側翼,在前陣的正前方和後陣後方也各自排列著一排戰車,戰車背後是一排盾牌手,盾牌手的背後是弓箭手,弓箭手後面員其他士兵,排列層次十分清晰。

    敵方殺到時,由盾牌手依靠戰車的掩護,阻擊敵軍的衝鋒,而弓箭手可以躲在戰車和盾牌手的身後,從容用弓箭攻擊敵軍。而且在前後陣中,各留出九條通道,可以供其他軍種可以隨時出動,支援前方。

    整個大陣共計使用士兵十一萬多人,前後左右展開約有十三里見方,軍容整齊,到也頗有威勢。

    宗天玄所佈的,確實就是武經總要中的「平戎萬全大陣」。

    宗天玄雖然看不上楊炎,但到底也不敢完全無視楊炎,因為這些年以來,畢竟有這麼多的實績擺在那裡。因此宗天玄到也是花廢了一番心血來研究楊炎的用兵之道。

    通過研究分柝,宗天玄也承認,楊炎算是大宋眾將之中最善於騎軍的大將,他手下也有一支實力頗強的騎軍,而且還有一支實力很強的象軍。宗天玄也真看過不少兵書,熟知「騎軍十要」深知騎軍的重要。想要對付楊炎,就必須想辦法克制他的騎軍。

    但現在臨安軍中的騎兵不多,一共還不到一萬。因此對抗楊炎,想要以騎制騎,顯然不現實,必須另想辦法,以步制騎才行。因此他對這場大戰到也是做了精心的準備,主要就是這座「平戎萬全大陣」,並且還在局部做了一些修改。在出兵之前,在臨安的時候,宗天玄就指揮士兵將這個大陣訓練了十餘天。自覺得萬無一失。

    其實平心而論,宗天玄這個「平戎萬全大陣」,到也不是沒有可取之處。

    把主力步兵部署在陣勢的中央,加強戰車掩護在外圍,組成三個車營,增強步兵的防禦能力與攻擊能力,並且把騎兵部署在前後左右擔任警戒和掩護中央大陣。然後再利用大陣的拓展縱深,可壓縮敵人騎兵機動的空間,充分達到以步制騎的效果。而且整個大陣的四面八方,都沒有明顯的弱點,也不必但心敵軍會從側後攻擊。同時由於大陣內部保持了暢通的通道,即使敵軍猛攻一點,也可以從容的派兵增援。

    因此趙愷和宗天玄這時也信心十足,認為在今天一戰中,一定可以打敗建康軍。

    而建康軍只有五萬人馬,全部橫向展開,排出的是一個普通的雁形陣。兩翼略向前突,分別由一萬輕騎兵組成,兩翼的主將由張師顏和高震擔任。

    而中軍略向後收,中軍的最前排是三千重甲麻扎刀兵,由齊大柱和趙草統領,各有一千五百俱甲騎兵分列兩側,分由劉復武和魏郊統領,在重甲麻扎刀兵的背後是五千弓箭手和神臂弩手,由朱雀統領。再後面是其他各兵種,其中還包括四百象軍。

    建康軍整個陣形就像一隻展翼欲飛的大鵬。橫向距離到和臨安軍到是差不多,但因為總兵力不足臨安軍的一半,因此縱深厚度卻是遠遠不及,相比之下,臨安軍的氣勢到是更加龐大凝重一些。

    楊炎就列在陣前的一個小土坡上,指揮全軍作戰,身邊左右是鐵成林、谷雪萍和吳曠、吳晴兄妹。不過很意外的是這一次趙月如並沒有和他站到一起,並肩作戰。而是在全軍背後的一座高台上,陪著趙忱、趙倩如等人觀戰。

    原來這一戰是大宋內戰,趙月如也不願和他們交戰,因此戰意不高。而楊炎根本就沒有把臨安軍放在心上,對這一戰也早有安排,也用不著她帶頭衝鋒,因此索性讓趙月如到後面去觀戰算了。

    這「平戎萬全大陣」本來就是當年宋太宗為了使以步兵為主力的宋軍,可在平原對抗契丹騎兵從設立的。而且也能夠明顯看出,臨安軍的兵力遠在自己之趙忱雖然對楊炎充滿了信心,但看到這樣的情景,也不免有些擔心,因此趙忱聽到趙月如的笑聲以後,才不解提問。

    趙月如從容的指著對面道:「官家,鄧王之所以擺下這個大陣,就是因為害怕我們的騎軍衝擊。不過他們的兵力本來就在我們之上,而且這平戎萬全大陣也確實是左右逢源,前呼後應,面面俱到,易守難攻,如果強行攻打,一定會讓我們損失慘重的。」

    趙忱越聽越糊塗,道:「即然這麼難對付,為什麼剛才六娘還要發笑呢?」

    趙月如微微一笑,道:「不過這個大陣雖然歷害,但卻有一個最致命的弱點,那就是它不能動啊。」

    趙忱聽了之後,也怔了一怔,似乎有些明白,但又不出來俱體是什麼,反覆喃喃道:「不能動!不能動!」

    趙月如接著道:「不錯,官家請想,就算平戎萬全大陣再厲害,防守再強,只要我們不去攻打它,這個大陣就是廢物一個。而攻與不攻,決定權卻是在我們。而平戎萬全大陣只要一經移動,必須會陣角鬆動,隊型散亂,因此不僅不能前進,連撤軍都做不到。看起來雖然嚇人,但其實一點用也沒有了。」

    趙忱這才理解過來,但立刻又道:「不過這才不對啊,如果我們不去進攻他,又怎麼能打敗鄧王的軍隊呢?難到就這樣和他們耗下去嗎?」

    趙月如笑道:「自然不會,如果我們不進攻,鄧王也不可能一直排列著這個大陣,他們總有要撤軍的時候,而且我們不怕他們來進攻,因此可以輪流休息,而叛軍卻不敢有片刻的鬆懈,因此等到他們撤軍或者是軍力疲憊的時候,就是我們大舉進攻的時候了。」

    這時在一邊聽著他們對話的趙倩如笑道:「這幾個月不見了,姐姐到是長了不少本事,談起排軍布車耒,到是頭頭是道啊!」

    楊炎在陣前,到是沒聽見他們的議論,不過這時劉復武來到楊炎身也,道:「楊帥,我們可以用騎軍先去搔撓他們一下,逼他們出戰。」

    楊炎微微一笑,道:「不忙,先讓他們曬曬太陽再,等他們忍不住了,自然會出戰了。」

    兩軍對持,誰也不先動,而日頭以漸漸升高。這時己是八月,以經入秋,但驕陽仍似火灸,連吹弗的風裡都帶著一股熱氣。

    雖然有上有黃羅傘蓋遮蔭,還有兩個待女打扇伺候,趙愷依舊覺得熱不可擋。不禁暗暗感激宗天玄,因為在出戰之前,他本打算戎裝上陣,被宗天玄勸阻,才改穿了一件黃色大氅。現在想想,幸好是如此,這時若是穿一身盔甲,豈不是要熱死人了。

    而和趙愷對坐的宗天玄也是玄衣鶴氅,綰巾羽扇,他功力深厚,到不懼熱,因此更形得神態悠閒,舉止瓢逸,頗有幾分仙風道骨。兩人在高台上端坐,見建康軍遲遲不攻過耒,居然有興開始對坐手談起耒,果然是一付談笑用兵的氣度。

    不過台下的士兵們可沒有他們那麼好的雅興。頂盔貫甲,全副武裝的在烈日下暴曬了一個多時辰,任誰也受不了。何況趙愷手下的士兵有不少都是些老兵油子,其中也不乏被強虜來當兵的,而且平時也沒有經過什麼嚴格的訓練,如果真要是上陣衝鋒,或許還好一點,但在烈日的暴曬之下,早己是一個個汗如雨下,全身透濕,怨言不斷。還有不少士兵都熱得中暑昏倒過去。

    連邵宏淵和劉寶也熱得受不了,他們兩人也從未經過這種陣仗,雖條件比普通士兵要好一點,可以有個地方坐下來休息,但也熱得喘不過氣來。而且盔甲,兵器,鞍凳都早己被曬得燙手,無論坐在那裡,都像是坐在一個火爐上。別打仗,就連動一動都難受。心裡也不禁暗後悔,早知如此,還不如學李全那樣,早早歸降趙忱算了,免得受這樣的活罪。

    其實宗天玄雖然陪趙愷下著棋,心裡也十分著急,在開戰之前,他曾想到過許多會遇到的局面,楊炎會釆用什麼樣的方式進攻,用騎軍,用象軍甚至連用火器都想到了,但就是沒有想到,如果楊炎不來進攻該怎麼辦。然而現在,士兵們都熱得受不了了,還不斷有士兵中暑倒下,這樣下去可也不是辦法。他雖不怕熱,但額頭上也不禁沁出汗珠。

    不過看著對面的建康軍陣容,同樣是在烈日之下,但似乎並沒什麼鬆動,依然軍容整束。宗天玄不禁也有些奇怪,難道他們就不怕熱了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