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四十三了結一 文 / 木林森

.    「這一次要不是姐夫的聲東擊西之計,要想這麼快就查命真像,恐怕不是那麼容易啊。」趙忱看著楊忱,頗為興奮的說著。

    今天在朝堂上解決了湖南路民變的大事,使趙忱心裡非常痛快,至少可以說明,新法施行本身並沒有問題。因此趙忱當夜又把楊炎招進宮來,商議下一步的打算。

    楊炎道:「官家,現在雖然湖南路民變問題雖然解決了,但也千萬不可掉以輕心。首先西北邊境只是暫時僵持,並非完全平息。依我看,如果西夏軍再次犯我邊境,就絕不會再像先前一樣只用小股人馬,搔擾邊境,劫掠一些人口物資,而是會調集大軍,直接攻城奪地。因此官家應該立刻下詔,讓王宣撫整兵備戰,絕不可大意。否則一但邊境再度告急,只怕又會在朝中引起變故。」

    趙忱想了一想,點了點頭,道:「還是姐夫想得周全,朕明天就立刻下旨去四川告戒王炎。」頓了一頓,趙忱又道:「現在湖南路的民變真像以經查清,國內也以經安定下來,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出動大兵進攻西夏呢?」

    楊炎搖搖頭,道:「目前還不行。現在金國在邊境增兵,雖然還沒有犯我大宋邊境之舉,但也不可不防。何況我們現在三衙禁軍雖然整編完畢,但訓練、裝也都還不齊全,而且湖北、京西、兩淮等地的御前駐軍的重新佈防,也因為這次湖南路的民變之事而耽誤了,江淮地區不穩,朝廷怎能出動大軍去進攻西夏呢。而且湖南民變的事情雖然以經平息下來,但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來穩定局面,因此現在我大宋還不宜對西夏用兵,還是應該防守為主。」

    聽楊炎又提到湖南路的民變,趙忱不禁來了氣,道:「都是這幫奸妄之臣誤國,這一次朕一定要好好懲治他們,讓其他人看看,以後還敢不敢在背後搞鬼了。」

    楊炎勸慰道:「官家到也不必把這件事情太放在心上。朝延施行新法,雖然目地是為了富國強兵,同時也利國益民,但新法施行,必然也會損害到一些人的切身利益,因此並不是對所有人來說,新法都是好的。比如這一次牽扯進來的孫知行和林長富等人,實施新法就會查實他們家裡所隱藏的田產和挾戶,這樣他們自身的利益就會受損,必然會想辦法逃脫避免,於是有些膽子大的人甚直就不惜鋌而走險,想盡辦法來阻擾新法施行。」

    趙忱皺著眉道:「難道他們就沒有想過,自己這樣的做法雖然會得益於一時,卻會使整個大宋無法富強起來,最終只能亡於金國之手,而覆巢之下,豈有全卵,趟若大宋亡滅了,他們自己又豈能倖免呢?」

    楊炎苦笑道:「官家,能夠做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人總是極少數,絕大多數人的心裡都是自私而又目光短淺,只能夠看到自己眼前的利益,而不會顧及到長遠。有時候為一己之私,甚至可以致江山社稷於不顧。這樣的人永遠都有,這一次抓住了孫知行和林長富,或許會使一些反對新法的人收斂一些,但只要一有時機,就還會有人又出來想辦法阻擾新法。」

    趙忱聽了,也不禁苦笑,道:「如姐夫所說,豈不是防不勝防嗎?那麼朕以後該怎麼辦才好呢?」

    楊炎笑道:「官家怎麼被繞住了,有反對的就必有支持的,若是不能曉之以理,則動之以利,只要讓大多數百姓體會到新法的好處,從新法中受益,他們就自然會支持新法。自古以來都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百姓總是佔了大多數的。而且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只為一己私心,就是在朝中,也有不少大臣是忠心許國,就算一開始曾經反對過新法,只要他們見到新法帶來的效果,能夠利國利民,也會遂漸接受新法,支持新法。等到大多數人都習慣新法之後,也就能夠形成慣例,到了那時既使再有人反對,也不能阻止了。」

    趙忱聽了,心裡這才放輕鬆了一些,笑道:「聽了姐夫一席話,才使朕茅塞頓開,也就放心3。」

    楊炎苦笑了一聲,道:「不過穩定新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千萬不能操之過急。而且在此其間,無論是行政還是動兵,都要十分謹慎,行政絕不能有大的過失,而出兵一定要有必勝的把握才,戰則必性。只有這樣,才能彰顯朝廷的威信,震懾人心,使任何人都不敢輕易反對朝廷的政令。官家請想,這一次查實湖南路民變,如果沒有西北邊境的捷報,又會是一個什麼樣子。恐怕就沒有那麼容易吧!」

    趙忱也點點頭。正是因為西北的局勢逐漸穩定,朝廷才能集中精力,來對付反對新法的呼聲,才能從容的安排,查實民變的真像。事實當時邊境告急和反對新法的呼聲一齊襲來的時候,連趙忱自己都有些頂不住壓力,也曾經一度想過暫時停止新法,先安定局面再說。可見朝廷想要施行新法革新,也必須要有一個穩定的外部環境才行。所以楊炎反對現在對西夏用兵,也正是這個道理。

    因此趙忱道:「要說一心為國,還有誰比得上姐夫呢!朕有姐夫相輔,實在是太幸運了。」

    楊炎道:「官家實在是太過講了,微臣不過是盡人臣之本份,實在不敢愧受。朝中大臣,如陳相公、趙參政、韓樞密等人,都是忠正賢良的大臣,微臣萬萬不及。」

    趙忱搖搖頭,道:「姐夫太過謙了,他們確實都是大宋的忠臣,但在朕心裡,都無法與姐夫相比。朕與姐夫,雖然名為君臣,實為知己。朕視姐夫為兄長,相信姐夫必不會負朕,而朕亦絕不負姐夫。你我君臣當共同開創大宋的盛世。」

    楊炎心裡也不由一陣感動,道:「臣自當盡自所能,幫助官家實現這個願望。」

    「臣史彌遠參見萬歲。」史彌遠跪伏於地,對趙忱行三叩九拜之禮。

    「平身。」

    「謝萬歲。」

    趙忱看了看躬身站在金階之下的史彌遠,道:「史彌遠,你可知朕詔你回京有什麼事嗎?」

    「臣不知。」

    趙忱道:「湖南路民變之事你聽說了吧。」

    史彌遠恭恭敬敬答道:「臣有所耳聞。」

    趙忱道:「荊湖南路制置使魏杞和知潭州事孫濤有失職之罪,在建康協同刑部和大理寺審查此事。然而湖南路留下的爛攤子卻需要人來收拾。你在江西路上政績素著,朕非常心慰,如果現在朕派你去湖南路,收拾這個殘局,你可願意嗎?」

    雖然湖南路民變的原因基本明暸,但審察起來,卻因為牽扯太廣,而且還有相當一部份當事人還在湖南路,需要押解回建康受牢,雖然刑部和大理寺都以經十分努力了,但想要結案也不是能夠在短期內就能完成的事情。

    不過荊湖南路的制置使和潭州的知州現在都在建康協同調查,但荊湖路發生了這樣大的事情,也不能就這麼放任不管,急需要重新委任新的制置使,一邊安撫地方,一邊還要繼續推行新法。趙忱也責成吏部和中書省立刻確實新的荊湖南路制置使人選。

    而朝中的大臣也都清楚,魏杞和孫濤這一回是肯定脫不了干係的,無論審查的結果如何,兩人都絕對無法復職了。因此經過吏部和中書省的商議之後,認為荊湖南路的情況複雜,不能再出大問題了。而制置使的責任重大,因此最好是選用此前有過施行新法的地方行政官員中挑選為好。

    在有過施行新法的地方行政官員中,辛棄疾和岳霖在地方上的政績都很好,到都是合適的人選。但兩人現在都是兼任兩路的制置使,一但改任,朝廷又要重新選兩名官員接任,造成的動靜太大了。因此剩下的人選,就只有江南西路轉運使史彌遠和江南東路轉運使葉適兩人。相比之下,史彌遠的政績更好一些,而且江西路雖然也發生了反對新的聲音,但也迅速被史彌遠平息下去。因此吏部和中書省都認為,由史彌遠出任湖南路制置使比較合適。

    史彌遠雖然是史浩之子,但在趙忱與趙愷爭奪皇位時,就曾經主動請令勸降李全,對於瓦解趙愷的軍心也起了一定的作用,那時趙忱就有些注意史彌遠。後來朝廷推行新法,史彌遠也進上農田水利法,並且在擔任江南西路轉運使期間,到是做出一番成績。這些趙忱也都知道,雖然在心裡對史彌遠依舊有些芥蒂,但趙忱也覺得史彌遠還算是一個有能力的官員,至少比那些不問事非,一味反對新法的官員要好得多。

    因此吏部和中書省推薦史彌遠出任湖南路制置使,趙忱也認為比較合適。不過終究還是有些不放心,因此才把史彌遠招到建康,當面詢問。

    聽皇帝說了,史彌遠立刻道:「臣深受皇恩,朝廷有命,自當萬死不辭,竭盡所能,以報陛下爾。」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