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四十七利器 文 / 木林森

.    中都,大金皇宮。

    大金皇帝完顏雍在金殿中穩坐,文武大臣各按品級,兩廂站立。完顏雍道:「前者南宋來使,向我大金遞交國書,請我大金派遣使臣趕南宋建康,觀閱秋獮,不知眾位愛卿以為南宋此舉,是何用意呢?」

    這份國書大金的文武大臣們也以經看過,大意是在宋朝定於今年十月初十,舉行秋稱,行田圍獵,特意通知金國,請金國派遣使臣觀閱。這份國書的語言措辭到是十分得體,而使臣也不卑不亢,對於完顏雍的問話也答得商水不漏,也挑不出什麼毛病來。因此完顏雍命人送使者去館驛休息,聽候回應。第二天招集文武臣,一起商議對策。

    金宋議和中規定,兩國於每年的新年,雙方皇帝的生辰之曰,都將互遣使臣祝賀。另外兩國發生大事,如策立皇后,策立太子,或是大喪,或是其他大事,都要互相通知,遣使參加。例如去年趙忱大婚,策立皇后,就曾通知金國。金國也派了參知政事石距為使臣,赴南宋祝賀。

    而秋獮顯然不能與如策立皇后,策立太子這樣的大事相提並論。但南宋依然鄭重其事的派出使臣,通知大金,顯然是表示南宋十分最視這次秋獮。從兩國邦交的禮儀上來說,也是無可挑剔。但大金的眾臣也都知道,秋狋實際上就是演武活動,因此這一次南宋邀請大金觀閱,用意可就不那麼簡單了。

    這時左丞相僕散忠義出列,道:「啟稟陛下,微臣以為,現在西夏正準備大舉侵犯南宋西北,南宋想必也是知道。在這個時候,南宋舉行秋獮,無非是想向我大金炫耀武力,顯示軍威。希望借此來鎮攝西夏,或者通過我大金,來警示西夏,不要輕易用兵。」

    完顏雍點點頭,這一點他也大致能夠猜到。早在年初,西夏進犯南宋邊境的時候。南宋就派使臣來到金國,質問是不是金國在背後支使西夏。完顏雍自然是推了個一乾二淨。

    僕散忠義代皇帝回答宋使,說西夏雖然明義上是大金的屬國,但大金也不能干涉其內政,西夏的所做所為,勻與大金無關。大金決不會支使西夏侵犯南宋,自怨也沒有能力要求西夏退軍。而完顏宗政也譏諷道,當年紹興議和之後,南宋也向大金稱臣,而大金並未干涉過南宋的任何內政,是同一個道理。

    當時大宋使臣到也不卑不亢,只說道既然是這樣,金國為什麼會在邊境增兵呢?僕散忠義的回答是,邊境增兵是金國的事情,與宋與西夏兩國的事情兩國的事情無關。大宋使臣立刻追那麼如果大宋發兵反擊,甚至是打到西夏境內,是否也與金國無關?金國是否也不會理會?僕散忠義回答,宋與西夏兩國的事情,大金不會理會。如此搪賽過去。

    但金國也明白,這些都是外交場面上的話。南宋決不會相信西夏進犯的背後沒有金國的影子,而一但南宋真的打到西夏境內,大金也不會坐視不管。特別是現在,金國在邊境增兵,給南宋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在這樣的情況下,面對西夏即將進行的全面進犯,南宋也只有在前不久派了馬軍司都指揮使曹勳,帶了不到三萬的兵力進川支援。而南宋最優秀的二位年輕名將楊炎和畢再遇卻一個留在建康,另一個駐守湖北,不敢輕動。

    在這樣的情況下,南宋大張旗鼓的舉行秋獮,自然是打算藉機炫耀軍威,希望能夠借此鎮攝住金國和西夏。

    完顏雍又道:「既然如此,我大金又該如何應對南宋的秋獮呢?」

    僕散忠義道:「依微臣之見,我大金不僅要派使臣觀閱,而且在規格上要顯得十分重視,一來可以試探一下南宋的虛實,看一看南宋經過變法,改制兵制之後的效果如何,同時帶去少量精銳將士,尋找適當的機會,也在南宋君臣士兵面前顯一顯我大金的軍威,挫一挫南宋的銳氣。」

    完顏雍點點,道:「卿言有理,不過試探南宋的虛實到還好辦,但想在南宋君臣士兵面前顯我大金的軍威,卻是不易,而且我大金只是去觀閱南宋稱獮,也不可缺了禮數,叫人笑我大金無禮。因此還要從長計議,必須想一個萬全之策。」

    眾大臣也都沉默不語。僕散忠義說得雖然簡單,但做起來卻是極難,因為現在金國的群臣都知道,南宋的軍隊的戰鬥力己今非夕比,因此想只用少量精銳將士,在南宋的國內力挫南宋的銳氣,可不容易,弄不好反而還會自取其辱。而且現在大金也不願意南宋輕易撕破臉皮,萬一弄得南宋惱羞成怒,真得與金國翻了臉,這個後果也不好。

    這時太師尚書令張浩出列,道:「陛下,依老臣之見,現在眾臣都無良策,不訪去問一問南京的完顏長之,看他有沒有什麼好辦法?」

    完顏雍點點頭,道:「老太師之言有理,好在離十月初十還有近三個月的時間,現在準備還來得及。」

    ※※支持原創※《宋翔》於※※※

    就在大金國內商議如何應付南宋後秋獮時候。大宋的皇帝趙忱正在韓彥直、劉珙、李顯忠、楊炎等人的陪同下,在觀看軍器監製造的新式武器。

    在技術方面,大宋一直都領先於周邊的其他國家,由於缺少戰馬的大宋,因此技術方面的優勢以經成為大宋賴以與周邊國家相衡的最大優勢。製造出來床弩、神臂弓、火器等武器都成為宋軍克敵制勝的利器。

    而趙忱繼位之後,也更重視軍器的製造和創新,特意將工部下屬軍器所獨立出來,重新設立了軍器監。設監一名,為正四品,少監一名,為正五名,丞二人,正六品,主簿若干人,為正七品。現在由張彌擔任軍器監,魏昌擔任軍器少監,而善制火器的孫偉現在是軍器監丞。

    軍器監下設有六個部門:兵坊署、弩坊署、甲坊署、火坊署、東、西作坊和作坊物料庫。其中兵坊署主管製造各類兵器;弩坊署主管制靠弓箭、神臂弓、床弩等;甲坊署主管製造各類盔甲;火坊署主管製造各種火器;東、西作坊主管製造旗幟、戎帳、等其他什物;作坊物料庫主管掌收鐵錫、油漆、皮革、筋角等物料,備其他各部所用。

    這近兩年的時間以來,在魏昌等人的不懈努力下,軍器監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果。首先是改進了冶鐵技術,製造出強度高韌,製出更為堅固的盔甲和鋒利的兵器。

    而且魏昌經過仔細研究諸葛連發弩,終又設計出一種發射更快,射程也更遠的連發弩,用上插箭匣,一匣中有十支羽箭,發射的速度超辻弓箭的一倍以上,在測試中,用弓射出四五箭時,連發弩的十箭就以經全部射完,而且有效射程也可以達到在八十至一百步之間,與一石弓的射程差不多。

    同時,魏昌還對神臂弓進行了改造。神臂弓雖然拉開費力,發射的速度慢,但有效射程卻可以達到二百步以上。這樣遠的射程,也不能放棄使用。而經過魏昌的改造之後,拉開時也大為省力了,基本可以做到不用腳踩就能拉開,因此發射速度較之原來,也大有提高。

    這樣兩件弩弓造之後,韓彥直、劉珙、李顯忠、楊炎等人都試驗過,他們都是經歷過戰場的人,自然知道這兩件弩弓的巨大威力,都贊不絕囗。宋軍本來就是以善用弓弩而著稱,現在戰鬥力又將提升一層。因此這兩件弩弓現在都在大規模生產,以更早日裝配給更多的宋軍。

    另外孫偉帶著火坊署的技術人員經過反覆測試,甚至因為在試驗時發生火藥暴炸,被炸死了兩名技術人員。終於重新確定了兩條火藥的新配方,使用了新配方的霹靂彈、轟天雷等火器的威力更大,殺傷力也更強。

    今天,趙忱等人來觀看的,就是火坊署製造出來的最新火器——火炮。這是根據突火槍的原理,將竹筒改為銅鑄,並加粗加長,也是經過了反覆測試,花費了數萬斤精鋼熟銅,才終於製造完善出來的新式武器。

    在眾人的眼裡,只見是五根六尺多長,一尺多粗的中空大銅柱,口徑約有小碗囗粗,都以架好固定,炮口斜上指向前方,每隔兩丈一個。而其他操作人員正在孫偉的指揮下,向炮囗中填裝火藥,並裝上藥引,裝火藥搗固壓實。

    而在前方三里多遠,豎起了一排大碗口粗,一丈多高木格柵,橫向展開,約有二十多丈寬。而在木格柵的背後約一丈多遠,是一堵土牆,兩丈多高,三尺多厚,也有二十多丈寬。

    這時火藥都以經填裝完畢。每座火炮尾端都生出一條尺許上的藥引線來。

    魏昌來到眾人面前,向趙忱施了一禮,道:「皇上,我們馬上就要開始開炮,請皇上和眾位大人暫時後退十丈以外,以防不測。」

    眾人依言,後退了十餘丈遠。魏昌又道:「炮聲十分震耳,我們點炮的每一個人都會用棉球堵住耳朵,因此還請皇上和各位大人將耳朵堵起來。」說著有人端上來一盤棉花球來。自己拿起兩個,示範著塞進耳朵裡。

    眾人雖然有些不解其意,但也都學著魏昌的樣子,拿起兩個棉球把自己的耳朵堵了起來。一起隨行來的內侍、衛兵都沒有棉球,但都按照魏昌的示意,用雙手摀住了耳朵。

    魏昌見眾人都準備好了,立刻向守在火炮邊的孫偉作了一個手勢,表示可以開始了。

    孫偉點了點頭,轉過身去,將手中的小令旗一晃。立刻有操作人員手執火把,點燃了引線。

    猛然只聽「轟——轟——轟——」數聲巨響,火光並現,黑煙瀰漫,幾乎驚天動地,即使是堵著耳朵,也被震得耳輪中「嗡,嗡」作響。而且雖是離著十餘丈遠,亦覺得大地在抖動一般,震得人搖搖晃晃。眾人都相顧失色,有幾個內侍一時不備,站立不穩,都摔到在地上。可見聲勢是何等驚人。

    等煙霧散盡之後,再看遠處的那一排木格柵,以被轟得七零八落,滿地都是殘木砰屑。背後的土牆完全都被顯露出來。

    緊接著各門大炮邊的技術人員都忙著清理炮膛裡的殘渣,然後又填裝火藥,如此忙了近刻鐘之後,五尊火炮再度噴出火舌,這一次眾人都有了準備,正定了許多,到是都站穩了,而炮轟過後,那面土牆上亦被轟出大小十數個窟窿來。緊接著又連續開了兩輪火炮,土牆上以經被轟出十數個缺囗,裂紋密如蛛網一般。這時火炮發射演才全部結束。

    眾人取出耳中的棉球,這才都長出了一口氣來。楊炎和李顯忠兩人面面相覷,他們都是親臨第一線的將領,顯然剛才所看到的一切讓他們受到的震感最大。火炮的威力,根本不是什麼床弩、火龍出水桶、轟天雷之類所能比似的。不僅破壞力驚人,而且射程極遠,可以達到千步以上。單是這一項優勢,就十分可觀了.一但運用到戰場上,將會給敵軍帶來多麼巨大的殺傷力。現在只是看如何運用,才能將火炮的威力發揮到極至。

    趙忱、韓彥直、劉珙等人雖然沒有楊炎和李顯忠那麼震憾,但也都是有見識的人,也被著巨大的威力感到震驚。這時孫偉和魏昌也一起重新來參見趙忱。

    趙忱穩了穩心神,放聲大笑道:「兩位愛卿辛苦了,朕有此利器,又何懼西夏與金國呢?」其他大臣也紛紛向皇市道喜,大宋又添了利器。趙忱十分高興,立刻下旨,將凡事參與火炮製造人員,一率陞官一階,今天所有人員都賞錢百貫,絹百匹。

    孫偉和魏昌兩人聽了心中大喜,連忙領著眾人一起跪下謝恩。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