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六十四和談下 文 / 木林森

.    其實兩國談判,本來應該先互相試探對方的底線,好為自己爭取到最大的利益,決不該一見面就將自己的底牌完全亮出來。浪訛進忠也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只是現在他以氣得頭昏腦脹,那裡還想什麼以進為退,漫天耍價,就地還錢。只想快些談完了好離開這裡了事,因此也不管其他,一開始就將西夏開出的退兵條件全盤托出了。反正這也是西夏君臣經過反覆商議,認為大宋應該是能夠接受的條件。

    那知劉珙伸手將冊子接了過來,看都沒看一眼,就將冊子扔到茶几上,起身從後面的書案上也拿起一本冊子,遞給浪訛進忠,笑道:「浪訛大人,這是我大宋朝廷提出的條件,只要是你們能夠答應,我們就可以馬上退兵。」

    浪訛進忠接過了冊子,打開一看,不由得臉色大變,「啪」的一聲合上了冊子,終於壓不住火,怒道:「劉大人,你們開出的條件實在太過份了,我大白高國絕不會答應。」

    原來大宋提出議和條件是:西夏要向大宋稱臣,取消大白高國的國號,改稱為西夏,國君由大宋冊封,跪受詔書;並且要求將東起靜塞軍司,西至甘肅軍司以南的全部土地都割讓給大宋,並且一次性陪償大宋白銀五百萬兩,馬二十萬匹,而且從此以後,每年向大宋進貢白銀一百萬兩,馬十萬匹。

    本來西夏以經決定,將湟州、廓州、西寧州、和卓囉和軍司都割讓給大宋,因為這些地方以經被宋軍佔領了,估計宋朝也不會吐出來。但靜塞軍司至甘肅軍司以南的土地,卻是西夏同時讓出土地的三倍,西夏顯然是難以接受的。至於陪償的白銀數量更是高得嚇人,遠比西夏自己估計的多得多,跟本不是西夏所能承受得起的。如果答應這些條件,西夏真還不如乾脆直接亡國算了。

    看著浪訛進忠終於忍不住發火,劉珙還是一付好整以暇的樣子,笑道:「這些就是我大宋提出的條件,浪訛大人不訪回去與你們國君商議一下,再做定論?不過可要快些,如果時間長了,我們可等不得,就要自己去取了。」

    浪訛進忠怒氣沖沖道:「現在你們南宋仗著兵勢,侵佔了我大白高國的土地,還提出這樣無理的要求,未免也太得寸進尺了吧,要知我大白高國可也不是好欺負的。」

    劉珙「哼」了一聲,道:「浪訛大人,你們也不要忘了,這一戰可是你們先挑起來的。我大宋一直都想和你們結為友邦,也從未首先侵犯過你們的邊境。在兩年以前,可是你們首先幫著金國來進攻我大宋,我這話可有錯嗎?」

    浪訛進忠低下頭,雖然自知理虧,但猶自強辯道:「那一次是相國任得敬私自出兵,與我大白高國並無關係。」

    劉珙冷笑道:「好,那一次就算是任得敬的錯,我大宋也以寬大為懷,並沒有追究。那麼今年呢?又是你們屢次侵犯我大宋的蘭州邊境,虜掠我大宋的人口牲畜。現在任得敬以經在靈州安居,這一回可與他沒有任何關係了。你們又如何解釋呢?」

    這一次浪訛進忠更是無言以對,怔了半響才道:「這一回我國是受了金國的挑拔,一時不明是非,才出兵進攻大宋。現在我國上下也追悔莫及啊,所以現在才派本官前來講和,原與大宋重新結好,兩國罷兵,日後永不互相征伐。」

    其實這個理由扯得十分免強,連浪訛進忠自己都不相信,好在劉珙也不說破,淡淡道:「浪訛大人,你說得到是輕巧,一句『追悔莫及』就可以了事了嗎?那麼你們西夏對我大宋造成的損失又該如何處理呢?」

    浪訛進忠忙道:「我國自然也知道對大宋造成了很大的損失,也願意陪償大宋,只是你們開出條件也實在太苛刻了一些……」

    劉珙不等他說完,一口截斷了他的話道:「這些條件是必須接受的,如果你們不同意,那麼我們大宋就會繼續進軍,直搗興慶府去。」

    浪訛進忠的火「騰」的又撞到腦門子上,一下子站起身來,道:「要打就打,難到我大白高國還怕你們南宋不成。」

    劉珙呵呵笑道:「浪訛大人,你的口氣到是不小,這一次你們西夏的十二萬大軍被我大宋打得大敗,傷損過半,你們還拿什麼來和我大宋相抗爭?」

    浪訛進忠「哼」了一聲,道:「勝敗仍兵家常事,之前你們雖然僥倖獲勝,但我大白高國尚有雄軍數十萬,上將千員,現在上下一心,與你們決一死戰,勝負之屬,也未必可知?」

    劉珙搖搖頭,笑道:「浪訛大人,你當我不知道嗎?現在興慶府中,雖然還有十五六萬大軍,但大多都是地方守軍和新招入伍的百姓,根本就是烏合之眾,不堪一戰。而任得敬手下到是還有十餘萬雄兵,只可惜他與你們國君有隙,也不可指望,還談什麼上下一心,兩國再戰這勝負之數,還用得著細說嗎?」

    浪訛進忠道:「你也不要忘記,金國以經答應我國,絕不會坐視不管,到時候你們能夠同時應對我國與大金聯手嗎?」

    劉珙又笑了,道:「兩年以前,你們不是就以經和金國聯合,進攻大宋了嗎?那時我大宋尚且不怕,何況是現在。而且現在金國內部尚未自顧不暇,那裡有空來管西夏的事情,自古以來,也未有將一國之興亡寄於另一國之力者。浪訛大人,是戰是和,你們自己好自為之吧。我就不多說了,送客。」

    浪訛進忠被劉珙說得實在徹底無語了,而且對方以經送客了,也不要繼續糾纏,於是連招呼也不打一個,氣呼呼的就走了。

    看著浪訛進忠離開的背影,劉珙輕輕歎了一口氣,臉上的笑容也變得凝重起來,心裡默默念道:「楊炎,現在一切都按你的構想在進行,但願你不要弄巧成拙。」

    事實上對於這一次西夏求和,以陳俊卿為首的一批老臣都認為別看宋軍連打了幾個勝仗,但實際以經是孤軍深入,而且再向後,金國一定會干涉其中,現在大宋同樣也沒有與金國攤牌的實力,因此應該直接答應西夏的條件,早早談成議和,佔點便宜就算了。

    但趙忱和趙汝愚則認為,即使談成議和,也不過是西夏的權宜之計,只能使西夏更堅決的站在金國那一邊,一但宋金再度開戰,西夏一定會又隨金國一起出兵,那麼這一戰的跟本目地就沒有達到。因此絕不能這麼和西夏議和,一定要扶植起任得敬,能夠左右西夏朝廷,使西夏以後再也不能參與宋金之間的戰爭的目地。

    韓彥直和劉珙心裡也清楚這一點,不過想要達到這一點也不容易。關建是金國會干涉到什麼程度,如果金國為了西夏,不惜和大宋全面開戰,那可就不好收拾了,即使宋金兩國不全面開戰,但在邊境給大宋施壓,現在朝廷目前也很難再向西夏戰場投入兵力了,因此以目前楊炎的兵力,能否繼續保持給西夏的壓力,還不好說。可以說趙忱、趙汝愚、楊炎的選擇不並於在懸崖邊跳舞,實在太冒險了。

    因此從心裡說,如果讓劉珙自己來選擇,他一定會贊同陳俊卿的意見。但皇帝即然以經做出了決定,劉珙同樣也會堅決執行,盡全力支持楊炎,他心裡其實也未償不希望楊炎能夠成功。

    ※※支持原創※《宋翔》於※※※

    浪訛進忠氣沖沖的離開了興州,回到興慶府,將議和的經過原原本本進述了一遍,並且把宋朝的議和條件也上報給了李仁孝。

    李仁孝萬沒想到宋朝的條件會這麼苛刻,看來這是存心要滅了西夏,心裡頓時又緊張起來,而且也沒有主意,只好又招集文武大臣,商議對策。

    高山都本不讚誠議和,借這個機會,又向皇帝建議死守興慶府決一死戰,和宋軍以死相拼之類。只可惜現在西夏的文武群臣絕大多數都沒有置死地而後生的勇氣,都在想著怎樣才能讓宋朝降低一點條件,還是早點談成議和才好。甚至有人還想說服皇帝,乾脆就答應南宋的條件算了。而高山都的資歷、威望都不及嵬名繼忠,群臣對他都沒有半點信心,因此他的建議,根本無人響應。

    秘書監王舉首先出列,道:「先前嵬名令公十二萬大軍,還有『鐵鷂子」尚且被宋軍打得大敗,如今南宋己有二十萬大軍,深入我國境內,危要之地盡失,又如何能與宋軍硬拚呢?因此臣以為還是應與南宋議和,讓他們早些退兵才是。」

    高山都「哼」了一聲,道:「不是以經派人去與南宋議和了嗎?結果又怎樣呢?再去議和豈不是自討沒趣嗎?」

    其實李仁孝也巴不得議和能夠早些成功,只是宋朝提出的條件根本無法接受,又問道:「卿等可有辦法,再與南宋議和嗎?」

    眾臣都沉默了一會,翰林學士焦景顏出列,道:「陛下,唯今之計,只能請金國出兵相助,南宋或會有所顧忌,不敢過份緊逼。當然再請金國從中周旋,迫使南宋與我議和退兵。」

    李仁孝點了點頭,上一次焦景顏出使金國,帶回了金國願意出兵幫助西夏的承諾。不過李仁孝也知道請神容易送神難的道理,當然不願讓金國出兵到西夏來,因此婉言謝絕。但現在以經被逼得沒有辦法了,明知是請虎驅狼,但也只能飲鴆止渴了。於是立刻加封焦景顏為參知政事,讓他再次出使金國,請金國出兵相助。

    這時金國在京兆府路的邊境兵力約有十餘萬,與大宋大致相當。而紇石列志寧和完顏陳和尚以經到京兆府上任,大金早就做好了援助西夏的準備,

    現在宋金雙方在邊境上都互相劍拔弩張,戰事彷彿一觸即發,其實兩國都不願撕破兩年前的議和協定,因此也都十分有默契控制著互相的分寸,絕不過份刺激對方,也為曰後修復關係留有餘地。如果把戰場放在西夏,雙方在第三國的地方就少了許多顧忌,即使是打上一仗,也有挽回的餘地,自然是再好也不過了。因此紇石列志寧一接到西夏的求救,立刻派完顏陳和尚率領三萬大軍,進入了西夏。

    而焦景顏到達了中都,將西夏與宋朝笫一次議和的經過和結果向金國通報,並請金國從中周旋,給宋朝施加壓力,讓宋朝降低議和的條件。

    完顏雍聽完他的發言之後,先讓焦景顏去館驛休息,然後也招集群臣,一起商議該怎麼辦。南宋莫非是真要滅掉西夏嗎?如果真是如此,那麼金國可不能管,那怕是再發動一次南征,也再所不惜。

    僕散忠義是參與過兩年以前,與宋朝議和的整個過程,到是非常有經驗,當即指出,南宋絕不會是想要滅掉西夏,之所以把條件開得這麼高,不過是一種和談的計巧而己,因此只要大金出面,給雙方一個體面的台階下,是萬全可以促使南宋與西夏重新開啟和談。不過只是在口頭上說說,也許不能夠引起南宋的足夠重視,因此金國也必須做出一些實質性的行動出來,要讓南宋清楚的明白大金的態度,以至於不敢鋌而走險。同時南宋與西夏重新和談的時候,大金絕好也派人參與他們的談判過程,一但雙方又談僵了,好有人從中調和。

    完顏雍聽了之後,也覺得僕散忠義說的有道理,又和眾臣商議一番,做出點決定,首先派人通知還留在建康的白彥敬,讓他向南宋朝延重伸金國的態度,敦促南宋再次答應與西夏議和;同時又在京兆府路增兵三萬,隨時增加支援西夏的兵力;最後又派遣參知政事石琚到興州,一但南宋與西夏再次議和,一定要參與雙方的談判過程,盡量調解雙方的矛盾,最終促成雙方議和成功。

    就這樣焦景顏順利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務,返回西夏。而金國與宋朝,又在另一個戰場上,開始了新一輪的角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