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二十五飲馬黃河 文 / 木林森

.    高逸和西壁賀帶著殘兵敗將一起退回到克夷門城之後,查點敗軍,騎軍到是還剩下兩萬多人,但步軍的損失則極為慘重,出兵時是三萬人,逃回城中的,只剩下六千多人。這一戰的人馬損失竟超過了半數,而且還有數千人帶傷。敗得實在真是太慘了。

    兩人這才算是知道了這伙在他們看來頭胸簡單的蠻夷的厲害,但現在蒙古軍就在城外,不容兩人多沮喪了,當下兩人商議決定,把傷兵全都留在克夷門城中治療,高逸帶一萬騎軍立刻趕回婁博貝城去駐守,從此以後再也不出城迎戰了,然後寫表去興慶府請救朝廷再派兵增援。

    商議己定之後,高逸立刻連夜帶著一萬騎軍趕回婁博貝城去。好在一路上並沒有遇到蒙古軍,平安到了婁博貝城。進城之後,高逸立刻下令緊閉城門,嚴加防守,以防蒙古軍來攻城,守城的兵力不足,就把所有騎兵全部改為步兵,一率上城幫助守城。而在克夷門城中,西壁賀也做出了同樣佈置。

    不過蒙古軍雖然在野戰中大獲全勝,但在這由土木工程所建造的人為防線面前,即使是城中的守城力量現在以經有所不足,但蒙古城依舊那這兩座堅城沒有辦法。

    鐵木真率領著蒙古大軍在城外徘徊了兩天,再一次堅定了日後一定要訓練出一支善於攻堅的蒙古軍的想法。但目前也只能望城興歎,只好繞過堅城,繼續南下。

    繞過了克夷門城之後,蒙古大軍進入了興慶府管轄的範圍之內,而西夏軍只得放棄郊區,全部退守到城中,憑藉著堅固城防來對抗蒙古軍的進攻。而蒙古軍依然放棄攻城,在城市之間來回穿梭,大肆劫掠著城外的鄉村鎮店,又掠取了大量的百姓和財富。並且將大軍駐紮在興慶府以東十里的地方。

    雖然沒有攻下幾座西夏的城池,但是按照蒙古與宋朝的協議,蒙古大軍以經率先到達了興慶府城下了。現在就只等宋軍殺過黃河,合圍興慶府了。

    不過在這裡,鐵木真也終於見識了傳聞中奔流不絕的黃河。這條大河從南奔湧而來,如同一把利劍,將河套平原同河套以外的沙化草原一劈兩半。河水洶湧澎湃,發出如雷鳴般的轟然濤聲,一路前衝而去,穿越最後沙丘與鹽池之後,消失在北方的群山峻嶺之間。

    「好寬的河面啊!恐怕將斡難、怯綠漣與土兀剌三條河並列起來,也不如它寬闊呢。」同樣是第一次見到黃河的蒙古眾將看到這雄偉的景像之後,這時也都不禁發出了驚歎。

    鐵木真也點點頭,舉目遠眺,道:「不知道這條河是流到那裡去?」

    札八兒火者到是多次出入西夏和金國境內,也見過幾次黃河,知道黃河的走向,道:「大汗,黃河的走向就像漢字的一個「幾」字型,現在是像北流,會在阿剌海城附近轉向東流,然後流進金國境內,又轉向南流,最後又拐向東去,流入大海裡。」說著用長槍在地上畫了一個「幾」字型的圖案。又道:「我在金國境內也見過黃河,河面比這裡的還要寬闊得多。」

    耶律阿海接著道:「大汗,在中原,黃河還不是最大的河流,在南方,宋朝的境內,有一條大河叫做長江。我雖然沒有見過長江,但聽人說長江比黃河還要大上數倍。當年金國攻宋,就是因為受阻於長江,無法南渡,才沒有滅掉宋朝。」

    鐵木真聽得不禁悠然神往,道:「天下之大,果然是無奇不有,聽你們這麼一說,真想有一天親自去看一看長江才好。」

    耶律阿海道:「大汗英明神武,蒙古勇士所向無敵,只要大汗願意,又有什麼樣的願望達不到呢?何況是飲馬長江。」

    鐵木真看了他一眼,笑了一笑,用馬鞭虛指著對岸,道:「現在宋軍正在對岸作戰吧?不知道現在楊炎怎麼樣了?」

    耶律禿花道:「聽說西夏軍在黃河對岸布下了大軍沿線防守,宋軍恐怕也不容易輕鬆取勝,也許現在楊炎正對著西夏軍一籌莫展呢?」

    因為當年宋金兩國曾聯合滅遼,他們兄弟兩對宋朝並沒有好印像,一提到宋朝,絕沒有好話,而且他們兄弟兩雖然聽說過楊炎的一些事跡,但必竟沒有親自見過楊炎,因此連帶著對楊炎也不大瞧得起,提起楊炎,也不客氣。

    不過其他蒙古眾將可不這麼看,他們都和楊炎共事過一段時間,深知楊炎的武功和用兵之法,蒙古人敬重英雄好漢,因此對楊炎都十分敬佩。

    博爾術道:「耶律將軍,你們可不要小看了楊炎,憑西夏軍的能力,想要抵擋住楊炎,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木華黎也點點頭,道:「西夏軍雖然屯重兵於黃河東岸,看起來好像十分牢固,但想突破這種防線並不難,至少我就有不少於三四種方法,我想以楊炎的用兵能力,一定不會被這條防線難倒。」

    耶律阿海和耶律禿花互相看了一眼,雖然不再說話,但眼神之中卻都帶出不以為然的神情來。

    要知道博爾術和木華黎卻是鐵木真最信賴和倚重的蒙古大將之一,在鐵木真稱成吉思汗之後,封賞眾將,一共封了九十五個千戶,只有博爾術和木華黎兩人被封為萬戶,而且博爾術一直都被鐵木真稱為「好朋友」,而木華黎則在萬戶之上又加了「國王」的尊號,在整個蒙古部中,只有號稱「眾人之長」的者勒滅才能與他們相比,就連鐵木真的四個弟弟和四個養弟都不及。

    而他們兄弟兩人終究只是降將,雖然鐵木真對他們同樣十分信任,還授於了耶律阿海「同飲班朱尼河之人」的尊號,但也不敢隨意與博爾術和木華黎爭辯。

    對此鐵木真只是微微一笑,道:「好吧,我們就在這邊等著看楊炎如何突破西夏人的防線,希望他不會讓我們失望。」

    說著,鐵木真一抖韁繩,座下的銀鬃戰馬發出一聲長撕,撒開四蹄衝下黃河大堤。其他人見了,也忙紛紛催馬,緊跟著鐵木真而去。

    ※※支持原創※《宋翔》於※※※

    而這時的興慶府,以經籠罩在一片恐懼的氣氛之中。

    雖然知道蒙古軍從北方攻來的消息,但西夏君臣依然沒有把蒙古軍太當一回事,以為他們還像過去一樣,不過是要劫掠一些人口和財逼,等搶夠了之後,自然就會退出西夏境內了。因此西夏的防禦重點依然還是宋軍。

    那知蒙古軍不僅攻佔了阿剌海城,而且又在磴口附近把高逸和西壁賀的聯軍打得大敗。原以為只要守住婁博貝和克夷門兩城,就可以抵擋住蒙古大軍,但沒想到蒙古軍的作戰方式與西夏以前所見過的大不相同,是打到那裡就搶到那裡,基本沒有後勤供應一說。因此可以毫不費力的繞過婁博貝和克夷門兩城,直奔興慶府而來。

    現在西夏軍的主力全都在黃河東岸防守宋軍。雖然防線還沒有被宋軍突破,但卻連吃敗仗,損失了三四萬人馬,李仁孝迫不得己,只得又給高山都派去了兩萬援軍。這時興慶府一帶的守軍只有五六萬人,其中興慶府的守軍只有三萬多人,就連高逸和西壁賀派人回來救援都以經發不出援軍了。因此面對著城外的蒙古大軍,西夏軍也只能躲在城中駐守,根本不敢出戰。

    有人向李仁孝建議,索性把興慶府以外的所有城池都放棄算了,把所有的人馬全都調進興慶府來防守,等待金軍來援。也有人建議從河東的防線中抽調一部分人馬回興慶府防守,李仁孝聽了這些意見,也不知該用那一個,於是立刻招集文武大臣商議。

    焦景顏當即表示反對,道:「蒙古軍雖然來勢凶凶,但他們只善長野戰,而不善於攻城。雖然打到了興慶府邊,但沿途的城市一座也沒有攻下,只是高逸和西壁賀貪功心切,冒然出戰,才遭到大敗。因此只要下令各城的人馬一率不許出城與蒙古軍交戰,只能在城中駐守,則蒙古軍並不足懼。等其師老兵疲,銳氣盡失之後,自然就會退兵了。因此只要高山都在河東擋住宋軍,興慶府就可以確保無事。又何必要遷都到肅州去呢?」

    李仁孝聽了之後,仔細一想,焦景顏說的果然是這麼回事,這才覺得心裡有了一點底,也安心了不少。急忙下詔黃河西岸的各地,凡事蒙古軍攻來,一率只許在城中駐守,不許出戰,凡擅自出戰的,雖然有功,亦要治罪。

    然後李仁孝又道:「雖然現在高山都能夠在河東抵擋宋軍,但恐怕時間長了,也底擋不住,等宋軍殺過了黃河,興慶府同樣也危險了,諸卿還有什麼好辦法沒有。」

    焦景顏出列道:「陛下,唯今之計,只有再派人去金國,請金國速發兵來救援我國,否則別無他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