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二十八突破 黃河防線(二) 文 / 木林森

.    鐵木真心裡卻在暗想,如果在對岸換了自己和蒙古軍,那麼自己肯定不會讓西夏的援軍這麼輕易的就接近到靈武城邊。在西夏軍剛從翔慶軍出發的時候,就會不斷的派遣小股騎兵去襲擊和騷擾西夏軍,令西夏軍到達靈武的時候,以經是師老兵疲,然後在全力出擊,一鼓作氣打敗西夏軍。而到了現在這個時候,只能和西夏軍硬拚了。就算打敗了西夏軍,自己的損失也不會小。

    不過通過這幾天和蒙古眾將,以及耶律阿海和耶律脫花兄弟的分析討論,鐵木真也明白,宋軍堆起的土山,挖掘的壕溝等等,都是為了防守西夏軍用的。只是鐵木真以前從未見過這樣的防守戰,也不知道究竟能夠有多大的作用,到是要親眼看一看了。

    而耶律阿海和耶律脫花兄弟雖然一向對宋朝抱有很深的敵對態度,但也想看一看金國和蒙古都十分看重的楊炎究竟有多大的本事。

    ※※支持原創※《宋翔》於※※※

    雙方對持的時間長了,高山都心裡卻漸漸有些焦急起來,因為西夏軍是來救援靈武,雖然現在以經非常接近靈武城了,但畢竟是還沒有和城中的西夏匯合,而且宋軍仍然包圍著靈武城,如果遲遲不動,時間拖得太長了,恐怕也不利。但是如果現在就發起進攻的話,以西夏軍目前的實力,能夠攻得開宋軍的防線嗎?一時間高山都心裡反覆思索,但依然拿不定主意。

    然而就在這時,只聽圈內殺聲四起,顯然是宋軍又開始進攻靈武城了。

    因為視線受到土山的遮擋,高山都看不見在內圈宋軍攻城的情景,只能聽到裡面的喊殺聲一陣高過一陣,顯然戰事進行的頗為激烈。因此高山都更加沉不住氣了,也不知道城內的守軍是否還堅持得住。

    不過高山都轉念一想,如果現在內圈的宋軍開始攻城,那麼必然合牽扯住宋軍一部份兵力,說不定自己就有機會了。無論如果,也要試一試了。

    這一次來救援靈武的八萬大軍中,約有一半都是騎兵,其中還有一千五百名「鐵鷂子」。當然這種攻堅戰的損傷極大,不可能讓「鐵鷂子」來擔任這種消耗極大的任務,因此高山都首先派出五千騎軍打第一陣,先試探一下宋軍的防守力量再說。

    隨著高山都一聲令下,西夏軍的五千騎兵一起催開戰馬,向宋軍的陣線衝了過去。戰場上頓時人喊馬乍,聲勢到也不小。

    西夏軍的動向楊炎早己經在土山上看得清楚。早在開始出兵進攻靈武的時候,他就以經考慮到西夏軍會動用大軍來救援靈武的情況。這樣一來無疑將就是宋軍和西夏軍的主力決戰,因此在靈武城外修築工事的時候,楊炎就在外圍同樣也修築了工事,就是為了準備迎戰西夏軍的援軍。

    而等西夏軍的援軍到了之後,楊炎也看準了西夏軍遠路而來,利在速戰,因此令宋軍擺出固守的樣子來,一步一步把西夏軍拖入宋軍最希望的模式:讓西夏軍來強攻宋軍依托工事而構築的防線。現在西夏軍顯然以是騎虎難下,終於主動進攻上來,也正是宋軍大顯身手的時機了。

    附近二十多座土山上的床弩早己經調過頭來,隨著旗手們將楊炎的命令傳到其他各個山頭,每座土山上的床弩輪流發射,如手臂般粗細的弩槍,帶出令人心寒的呼嘯聲,飛越了近四百步的距離,射入西夏軍衝刺的騎兵陣中。

    打頭陣的西夏騎兵雖然不是「鐵鷂子」,但也都穿著甲冑,保護著身體的要害部位,而且人人都配有盾牌,但在床弩可怕的勁道面前,盾牌和甲冑就如紙糊一般不堪一擊。慘叫的聲音立刻在騎兵陣中響起,不少西夏士兵和戰馬都被弩槍慣穿了身體,倒在塵埃之中。

    不過騎兵們都知道,一但全隊都沖了起來,別說是回頭,就是一停下來,也會立刻被後面的同伴撞倒踐踏,因此無論遇到什麼,也只能一鼓作氣的向前衝去。而且宋軍床弩的力道雖然可怕,但數量到底有限,而且每發射一次之後,需要重新拉開弩弦,非常花費時間,因此對西夏軍的打擊力度十分有限。也並不能完全阻攔西夏軍的衝鋒。

    隨著雙方的距離拉近到兩百佘步的時候,宋軍的木柵後面,又有二千名神臂弓手和一千名連射弩手開始對西夏軍發射弩箭。對西夏軍的遠程打擊,也陡然增加了數十倍。

    在宋軍這種密集箭雨的打擊下,西夏軍的傷亡也猛然大增。無數的人馬中箭倒下,伏屍於戰場。鮮血和著塵土,又被後面的人馬踐踏而過,顯示出一付慘烈的景像。西夏軍的五千騎兵還沒衝到宋軍的陣前,就以經傷亡過半了。

    雖然在進攻的過程中,西夏騎兵也用弓箭像宋軍還擊,但射出的箭矢無論是強度還是密度,都遠不及宋軍,而且宋軍還有木柵掩護,因此宋軍被射死的人數不過只有幾十名。

    而既使是躲過箭雨的西夏騎兵也並不表示他們就是幸運,噩運只不過是來得稍遲了一些。因為等待著他們的木柵突然放倒,露出了一排排矩馬,尖銳的突刺斜指向前方,對準了西夏騎軍。而宋軍的弓弩手們早己收好弓弩,向後退守下去,將防守的位置留給了長槍兵。

    西夏的騎兵急忙緊急勒馬,但距離實在大近,許多騎兵根本就收不住腳,結果都一頭撞到拒馬上,被尖銳的突刺摜穿身體,就算饒幸未死,也會被宋軍的長槍兵用長槍刺穿。而少數停住腳步的騎兵面對著宋軍列好的拒馬,也無法再前進一步,蹓了兩步之後,只好拔轉馬頭,退了回去。而宋軍的弓弩手們趁機又放箭追射,又射死不少西夏軍。

    整個進攻過程還不到兩刻鐘的時間就結束,西夏軍的五千騎兵逃回去的不足千人。而宋軍趁機再度豎好木柵,神臂弓手,連射弩手,弓箭手也立刻就位,各自重新佔住好了防守的位置。

    西夏軍的第一輪試探性進攻就此結束,高山都在陣後看得一清二楚,不由得緊皺著眉頭,雖然他也沒想過第一輪進攻就攻破宋軍的防線,但也沒有想到會是這樣一個結局收場,看來宋軍的防線遠比自己預想的要堅固得多。但到了現在這一步,收兵以經是來不及了,只能硬拚下去了。

    雖然這只是一次試探性的進攻,但以經讓黃河對岸的鐵木真和蒙古眾將看得目瞪口呆,誰也沒有想到,宋軍構築的這些防禦工事以及宋軍使用的軍器竟會這麼大的威力。西夏軍的戰鬥力雖然不及蒙古軍,但這種依靠騎兵衝擊的進攻方式卻是和蒙古軍一樣。鐵木真心裡暗暗比較,如果換了是蒙古軍來進攻這道防線會是怎樣?

    以前如果是面對這種堅固防線,可以利用蒙古士兵精湛的騎射能力,以弓箭為主要的進攻手段,因為蒙古軍處於快速移動中,而防線處於靜止不動中,因此雙方對射起來,蒙古軍自然大佔便宜,也不必與敵人硬拚。但從剛才看來,宋軍弓弩的射程明顯比西夏軍,以及蒙古軍自己都要高出一大截,由其是設置在土山上的床弩,簡直就是一個可怕的怪物,竟然可以把弩槍射出這麼遠的距離去,如果不是自己親眼見到,只怕無論如何也不會相信的。

    因此這樣一來蒙古軍善長騎射的優勢也將大打折扣,就算是換了蒙古軍進攻宋軍的防線,結果恐怕也不會比西夏軍好多少。

    其實面對宋軍這種嚴密的防線,最好的辦法就是佯攻中路,從兩側迂迴包操。這個道理高山都也不是不明白,只可惜現在的戰場一側是黃河,而在另一側,就是繞到東城,還是有宋軍構築的防禦工事,因此都是行不通的,只能從中路硬攻了。

    而且高山都也清楚,從中路硬攻,如果不能破壞宋軍的拒馬,用騎兵衝擊拒馬顯然是白費兵力,只能先用步兵衝上去破壞宋軍的拒馬,才能攻破宋軍的防線。

    因此高山都這一次調集了三萬步軍,向宋軍發動了第二次進攻。

    三萬步軍列著隊伍,向宋軍的防線推進過去。雖然動靜比上一次的騎軍衝擊要小了許多,但全隊橫向展開之後,聲勢和規模卻比上一次大得多。而且最前面幾排的西夏軍都舉盾牌,庶擋箭矢。

    宋軍對此依然如舊,等西夏軍進入射程之後,床弩射。

    由於這一次西夏軍全是步軍,隊型排列也要密集得多,因此床弩的命中率要高得多,十支弩槍往往會有五六支命中。而且步軍前進的速度也要比騎軍慢得多,這樣一來,也給了床弩多輪發射的機會。

    而且西夏軍的盾牌對弩槍基本沒有多少防護的效果,絕大多數弩槍都可以穿透盾牌。因此隨著西夏軍的推進,一個又一個士兵的身體被弩槍慣穿之後,慘叫著倒地,有時甚至一支弩槍可以連繼射穿兩三名西夏士兵的身體。對面對這樣可怕的武器,西夏的士兵也只能聽天由命,射中誰就該誰倒霉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