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四十五大宋的佈防下 文 / 木林森

.    「啪!」的一聲,趙忱一拍手掌,興奮的道:「好,真是太好,如果金國發生內亂,不僅這一次南征將不戰而退,我大宋還可以趁亂而伐,一舉收復中原失地。」

    然後他又對楊炎道:「姐夫,立刻下令中都的職方司人員,想盡一切辦法,也要策動金國的內亂,越快越好,而且動靜越大越好。必要的時候,職方司的人員也可以參與其中,甚至我大宋給他們提供支持,也都可以。」

    原來光衍從中都發回了報告,說在中都金國有一批老臣、宗室、貴族,並不滿意完顏長之的統制,在暗中聚集策劃,尋找機會想要扳到完顏長之。這一次南侵,完顏長之御駕親征,正是一個大好機會,他們有可能會釆取行動。並尋問朝廷,職方司應該怎樣處理這件事情。

    報告一傳到楊炎手上,楊炎就立刻進宮,把這個消息告訴趙忱。

    儘管趙忱以經決議要與金軍決一死戰,但要說絲毫也不擔心,那是根本不可能。畢竟這次面對的對手可不再大理、西夏之流,而是五十多年,就一直是大宋心腹之患的強敵金國,其國勢之大,兵勢之多、人口之眾,猶在大宋之上,豈是好易與的嗎?這一次敢主動出兵,進攻大宋,自然是做好了充份的準備。而且大宋現在還有些底氣不足,畢竟收取西夏之後的國勢還沒有完全恢復過來。

    而且現在的趙忱也不是當初剛繼位時的懵懂少年,只憑著一股銳氣,就可以無所顧忌。隨著年歲的增長,執政經驗的日益豐富,凡事也都會從多個角度來考慮,以救得到最好的解決方法。同時,雖然趙忱並未親上戰場,但大宋復國後的幾次大戰過程,他都瞭解得十分清楚,深知征戰的凶險和不確定性。

    儘管大宋現在有楊炎這根台柱子撐著,但這一次的金軍主將完顏長之也是當代的名將,既使是楊炎也多表示過對完顏長之用兵能力的敬佩,坦言對他也沒有必勝的把握,因此趙忱雖然在大殿上慷慨激昂,但回到宮中之後,想起來也不禁有些忐忑不安起來。這一戰大宋能否抵擋得住呢?萬一敵不過金軍,被金軍打過了長江,兵臨城下,那可怎麼辦,自己是否也要學孝宗皇帝那樣,天子死社稷,也以死殉國呢?

    而正在趙忱胡思亂想的時候,有內侍來報:楊炎進宮求見,趙忱知道必然是有重要的事情發生,因此立刻下旨傳見。

    君臣見禮之後,楊炎立刻遞上了職方司發回來的光衍的奏報。趙忱看完之後,也不禁大喜過望。國君遠征在外,朝內權臣發動政變奪位,這種事情在金國可是很有傳統的。當年完顏雍就是利用完顏亮親征南宋的時候,在中都發動謀反奪位,結果造成了南侵的金軍潰敗,完顏亮也被亂軍所殺。而完顏長之能夠上位,同樣也是利用當時的皇帝完顏允恭親征西夏,朝中空虛,才發動兵變成功。現在看來,金國這一次是又要重蹈覆轍了。

    而對大宋來說,這種好事簡直就像是天上掉下餡餅一樣,怎麼叫趙忱不歡喜呢?

    楊炎卻道:「陛下,金國內部不穩,固然可喜,但卻不足以為持。要想保全大宋目前的這半壁河山,還是要靠我們自己的能力。而且金國的內亂是否會發生,也不在於職方司如何活動,而在於我大宋的抵抗力度。」

    「哦!」趙忱也從狂喜中冷靜下來,笄道:「姐夫前半話朕到是懂,但後半話朕卻有些不解,為何金國內亂,卻在我大宋的抵抗能力?」

    楊炎道:「如果金軍的南侵順利,攻城取地,連連獲勝,那麼完顏長之在國內必然會威信大增,縱然有人想要謀反,也未必就能成功,就如任氏叛亂一樣,曇花一現而與大局無足輕重。相反,如果金軍的進攻受挫,完顏長之就會威信大跌,人心背離,就算有人並無反意,那時恐怕也會另有所圖了。因此金國內部是否會發生叛亂,在江淮戰場上,而不在中都。整軍備戰之事,決不能掉以輕心。」

    趙忱沉呤了一會兒,才點點頭,道:「還是姐夫看得周全,到是朕把這事情看得太過簡單了。說起來完顏亮和完顏允恭確實也都是在親征受挫之後,國內才發生叛亂的。而史彌遠和任氏發動的叛亂,卻是在我大宋獲勝之時,縱然能夠一時得呈,但到底人心不附,所以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不過金國這次南侵,也是來者不善,不知姐夫以為勝負如何呢?」

    楊炎道:「陛下儘管放心,別看金國這回來勢兇猛,但不過是以攻代守而己。其目地只是攻取江北之地而己,絕不會渡過長江。」說著就把樞密院討論的金軍規模和戰略目標向趙忱詳細說了一遍。然後又道:「所以我大宋必需加強兵力,固守江北之地,與金軍對持,並不急於進攻,花費的時間越久,對金軍就越不利。只要先遏制住了金軍的勢頭,然後再讓人在中都活動,煽動金國的大臣叛亂。只等金國內部一亂,金軍必會撤軍。到那時我們就可以乘勝追擊,順勢收復中原失地。」

    聽說金軍這一次不會渡江,趙忱也不禁大為安心,後來又聽楊炎分析的情況,趙忱也完全放下心來,笑道:「看來姐夫果然是成竹在胸,此番大宋中興大計,就全在姐夫肩上了。」

    雖然說還沒有正式宣佈,但目前的大宋,也確實只能由楊炎領軍去迎戰金軍,這一點是任誰也不會反對。因此趙忱現在就這樣說了,到也並不為過。

    楊炎聽了,立刻拜伏於地,道:「陛下放心,臣必當盡心竭力,為國盡忠。只是此番出戰對手不同於往常,因此勝負得失,或許會反覆拉距,陛下在朝中切不求勝心切,因一時小勝而輕視金軍,希望畢其功於一役。更不可因一時小敗而驚慌失措,喪失信心。」

    趙忱點點頭,道:「姐夫請儘管放心,軍前之事朕盡於附姐夫,一切安排,皆由姐夫做主,朕決不會從中御駛。」

    ※※支持原創※《宋翔》於※支持正版※※

    三天以後,經過樞密院、兵部、禁軍三部的共同商議,終於制定出一個詳盡的防禦計劃。

    十二支御前駐軍各守自己防區,安西路、利州西路,由畢再遇節制、利州東路由孟宗政節制、淮東、淮西仍分由曹勳和高震節制。而全部的戰區則由楊炎統一節制。不過在實際上,是把大宋的全部防區分為三塊,畢再遇付責雍涼和漢中一線,孟宗政付責川陝一線,楊炎付責荊湖和江淮一線。當然在名義上,全都是由楊炎來統一調配。

    而兵馬情況。由主管侍衛馬軍司公事陳敏,率馬軍司忠銳、威邊兩軍、步軍司左、中、右三軍,共計三萬人馬,駐守荊門軍,可以隨時增援荊湖路和利州路的戰場。而由主管侍衛步軍司公事戚方,率領步軍司前、後、雄武、效順四軍、馬軍司飛騎軍,共計兩萬七千人馬,駐守廬州、作為江淮一線的守軍後盾。

    而楊炎率領殿前司驍捷、游奕兩軍,馬軍司威遠、克戎兩軍,步軍司常寧、勁勇兩軍,並會同先前調出的殿前司催鋒軍和踏白軍,馬軍司驍騎軍。共計五萬四千人馬,駐紮在鄂州,作為整個湖北、江淮以至川陝的總體接應人馬。另外殿前司的前、後、中、左、右五軍作為後援人馬,暫時在建康集結,聽候調遣。

    同時命李寶率領殿前司水軍,趕到楚州,與楚州御前駐軍都統剎李公佐匯合,準備從海上出擊,進攻金國的山東沿海各地。並且又在長江沿岸徵集大小船一千五百餘艘,沿岸停靠,準備隨時運送物資兵員。

    這一次大宋總共調動了正規軍四十三萬,加上邊境的輔助人馬和水軍,總體兵力超過了五十萬。這是因為大宋是處於守勢,每一處防線都要保證有足夠的兵力駐守。再加上考慮到後來可能會展開反擊,因此投入的兵力還要多於金國。

    趙忱和中書省的四名宰相認真審閱了對這份防禦計劃,也都覺得十分滿意,同時也都一致認同,由楊炎全權付責指揮這場戰鬥,五名執政大臣全都留在建康,保證後勤供應,但不到前線去坐鎮。

    而且這時幾位執政大臣也知道金國內部不穩的消息,儘管還不能完全確定金國一定會發生內亂,但對大宋來說,畢竟是一個好消息。因此也對這次迎擊金軍充滿了信心。同時為了保守秘密,不讓金國事先有所防備,暫時只有這幾位執政大臣知道,並沒有對外公佈這一消息。

    於是這時在楊炎家裡又開始忙碌起來,眾夫人都知道楊炎又要出征,而這一次出戰的任務重大,擔子不輕,而在家裡閒了近三年的趙月如終於也忍不住了,這一次一定要陪同楊炎一起出戰,葉沐雪為人謙和,同時也覺得自己並不適合征戰,因此也沒有和趙月如爭。

    而且趙倩如也覺得家裡留著這樣一個高手坐鎮,也能安心一些,畢竟現在楊家也是家大業大,難免會有些麻煩事情,楊炎和趙月如這兩大支柱一走,趙倩如一人在家難免也有些孤掌難鳴,谷雪萍這時己有八個冉的身孕,臨近生產,鐵成林也抽不出多大精力來。而趙倩如又不願事事都經官府或皇室出面來處理。有葉沐雪在家裡,有許多事情也都可以私下解決。

    因此眾夫人商議了一番之後,也一致同意了。趙月如所生的載道就交由流蘇代為照料。

    這時載道也快滿兩歲了,以經差不多到了可以斷奶的年紀,而且能跑能跳,說一些簡單的語言。家裡的兄弟姐妹也多,不缺玩伴,流蘇在家中一向溫順細心,對所有的孩子都十分關愛,上一次葉沐雪陪楊炎出征,弄影在她的照料下,幾乎和葉沐雪再家時沒有區別,而且現在她的女兒舜華都快七歲了,完全有精力來照顧載道。舜華的年紀雖不大,但也頗有大姐的風範,對弟妹們都非常友愛。因此把載道交給她照料,趙月如也能放心離開。

    商議決定好以後,眾夫人立刻為楊炎和趙月如收拾行裝,趕製衣物,準備他們出征。

    幾天以後,金國傳來消息,完顏長之在中都正試誓師南征。

    同時大宋也由兵部尚書陳亮執筆草詔,正式向金國宣戰,詔書云:天道好還,中國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順,匹夫無不報之仇。蠢爾丑虜,猶托要盟,朘生靈之資,奉溪壑之欲,此非出於得已,彼乃謂之當然。軍入塞而公肆創殘,使來廷而敢為桀驁,洎行李之繼遷,復嫚詞之見加;含垢納污,在人情而已極,聲罪致招,屬胡運之將傾。兵出有名,師直為壯,言乎遠,言乎近,孰無忠義之心?為人子,為人臣,當念祖宗之憤。敏則有功,時哉勿失!

    此詔一頒,趙忱又下旨,加封楊炎領淮東、淮西、湖北、利州東、西共五路宣撫使,河北、中原、山東、關中諸路行軍都總管,付責整個大宋的軍事計劃安排。畢再遇領秦鳳路招撫使、孟宗政領永興軍路招撫使、曹勳領山東路招撫使,高震領京東路招撫使。

    招撫使是大宋南渡後設立的軍務的官職,職權大置與安撫使相當,要低於宣撫使,區別在於招撫使一般加用於對外作戰的時候,而安撫使用於綏御戎夷。不過這幾個招撫使的地方實際都是被金國佔領著的,因此基本算是虛職。這也是大宋南渡之後,給武將加上一些金國佔領地區的招撫使頭街虛職,主要是顯示收復失地的態度。

    就在這時,從蒙古也傳回來消息。鐵木真派遣大將木華黎、赤老溫兩人,也從北方發動進攻。以支援大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