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六十三襄樊(三) 文 / 木林森

.    其實不只是金軍,就連絕大多數的宋軍也是第一次見到火炮發射的威力,張大的嘴吧也久久合不上。時俊固然被震驚得目瞪口呆,就連劉仁先只是送炮進襄陽,此前也從來沒有見過火炮的發射。

    雖然他聽見過火炮發射的陳敏說得神乎其神,信誓旦旦,只要把這十門火炮送進了襄陽城中,就可以保證一定守得住襄陽。但劉仁先心裡還是半信半疑,現在看了真正的火炮發射之後,才真的相信,陳敏說的真是一點都沒有誇大其辭。真的只要把這十門火炮送進了襄陽城中,就可以確保襄陽無憂了。

    這時十門火炮經過了六七輪的轟擊之後,以經成功的敲掉了金軍在襄陽堆起的四座土山,當然並不是說將土山徹底削平,但致少塌陷了一半有餘,架設在土山上的床弩、投石機全都摔了下來,砸得七零八落。再也無法對城上照成危脅。

    而其餘幾座土山上的金兵也不敢繼續在土山上守著,紛紛扔掉床弩和投石機,紛紛逃下山來。這到並不是金兵膽小怕死,而且因為人們對於不知名的事物本能的都帶有著恐距的心理。與士兵的勇敢並無關係。就連完顏長之也無心去責備這些金軍,只命令將他們收回陣列中。

    看著金兵們連滾帶爬的逃下土山,宋軍也不禁哈哈大笑,彷彿是在嘲笑金軍不戰而退一樣。這時付責指揮火炮發射的正將來到時俊和劉仁先面前,道:「時都統、劉都統,現在金兵都逃下了土山,我們是繼續打其他的土山,還是直接打金軍的本陣。」

    時俊有些不信,道:「金軍的本陣離這裡有四百餘步,火炮能夠打得那麼遠嗎?」

    那正將答道:「回稟時都統,火炮的射程打到五百步是沒有問題,最遠差不多可以打到六百步。」

    時俊和劉仁先都露出了難以致信的神情,能夠打到五百步遠,只有過去宋軍裝配的三床弩可以免強達到。只是這種三床弩不僅體積龐大,難以搬動,而且在使用的時候,需要二三十人同時用力,才能拉開,因此實用價值並不大,現在宋軍以經很少生產了,現存的幾十架三床弩都放在建康城中。除此之外,好像還沒有什麼武器能夠打到那遠的距離,因此金軍把陣勢列在離城牆四百左右的地方,就肯定是萬無一失了,而火炮真的也能打到那麼遠嗎?

    時俊道:「好,如果真的可以打到那麼遠,那麼就直接打金軍的陣勢吧。」

    那員正將答應了一聲「得令」,然後立刻揮動旗幟,將命令傳給操作每一門火炮的宋兵。接到了命令之後,宋兵們立刻重新調整火炮的角度,然後再重新填裝火藥炮彈,一切準備齊備之後,隨著正將搖動旗幟,沉寂了一會兒的火炮再度發出了震耳做轟鳴聲。而在四百餘步開外,金軍的陣列中,也發出一聲又一聲巨大的轟鳴聲,激得地面上塵土飛濺,砂石亂舞。無數的金兵金將也發出淒厲的慘叫聲,隨著每一次炮擊,不斷在金軍陣中響起。

    完顏長之也不禁大吃一驚,想不到宋軍的這種「噴火鐵筒」居然可以打得這麼遠,其實只要留心觀察,就可以發現,火炮轟擊的威勢雖然驚天動地,但實際的殺傷力並不大,一炮下去,最多也就轟死二十多個金兵,比一顆轟天雷或是霹靂彈強不了多少,而且發射的間隔也很長,雖然十門火炮分為兩批,輪留發射,但消耗的時間比過去用神臂弩還要久一些。

    但在心理上帶來的震懾卻是難以言喻的。金兵金將早就被嚇昏了頭,那裡還顧得上觀察什麼火炮的殺傷力,陣型立刻大亂起來,受驚的戰馬也四處亂竄,人馬紛紛向後逃去,只想躲得越遠越好。

    完顏長之到是想認真觀察一下火炮的特點和真正的殺傷力,但他所在的土山離城牆的距離比陣列還近,只有三百多步,而且現在只有這一座土山上還有金軍守著,人數還有不少,因此宋軍也專門分出了兩門火炮,對準這一座土山發射。只是宋軍並不知道大金的皇帝完顏長之就在這座土山上,否則一定會把十門火炮都對準這座土山轟擊,只要有一炮能夠擊中,那麼這場戰事恐怕就結速了。

    雖然宋軍連轟幾炮,都沒有打中山頂上,但打在土山的山體上,也不是金軍能受得了。爆炸揚起的砂石泥土也濺了山上的人一身。

    石盞趕忙對完顏長之說道:「皇上,這裡太危險了,我們還是趕快下山去吧。」

    完顏長之點點頭,從容不迫的椅子上起身來,在眾人的擁簇下,下了土山。而就在他們前腳剛走,就有一炮正好擊中了山頂,只打得土砂亂飛,泥石紛揚,幾個走得稍晚一步的金兵慘叫了一聲,從土山上栽倒了下來。

    而這時完顏長之剛剛走了半山腰,他回頭看了山頂一眼,嘴角也不禁泛起了一絲微笑。等眾人一起下到山下之後,完顏長之忽然道:「我們就在這裡停住,不要再向後走了。」

    眾將也都不解其意,僕散忠義道:「皇上,這裡也不安全啊!我們還是向後再退一段距離吧。」

    完顏長之搖搖頭,道:「你們看,宋軍的這種『噴火鐵筒』足以打到四五百步遠,就算我們現在退後,在相當長的一段距離內,都在它們的打擊範圍之列,說不定就會被它們打中,因此還不如留在這裡不動,土山自然會為我們作掩護,而且宋軍見土山上沒有了目標,就會改變距離,打到遠處去,留在這裡,反面還安全一些,等宋軍打完收兵之後,我們再從容撤退回營。」

    眾將和金兵都面面相覷,雖然他們都承認完顏長之說的有一定的道理,但誰知道宋軍的這和「噴火鐵筒」還有什麼特殊的功能,有人甚致都在胡思亂想,也許它們能夠拐彎,或者能夠鑽洞。總之留在這裡不動也是一場豪賭,如果宋軍賭輸了,沒有半點損失,而完顏長之一但賭輸了,那可就是連翻本的機會都沒有了。

    但即然皇帝這麼說了,其他人也只有照辦,畢竟就如完顏長之所說,就算現在向後逃,也未必能夠躲得開火炮的轟擊。因此到不此躲在這裡。

    果然宋軍又朝這座土山上開了幾炮,但都被山體擋住,雖然震掉了一些泥土砂石,但對躲在土山背後的人並沒有造成任何的打擊。而且宋軍見土山上沒有人了,就立刻重新調整了火炮的角度,去轟擊金軍的敗軍去了。其他人見後來火炮都打到自己身後去了,這才都鬆了一口氣,至少自己暫時是安全的了。同時也都佩服完顏長之,在這種危急的時候,居然還能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做出正確的判斷,實在是難得。

    而完顏長之臉上到沒有露出任何的喜悅之色,而是背對著土山,趁著這個機會,仔細觀察著火炮的特點和殺傷力,同時還再計算火炮的發射數量。

    等金軍全都逃離了火炮的射程範圍之後,宋軍才停止了炮擊。完顏長之又命眾人再等一會兒,因此又過了近半個時辰,才命人從土山背後轉過頭去,果然城牆上的宋軍都以收兵了。而連架在城垛口的粗大鐵筒也都收了回去。

    這時完顏長之才下令,眾人一起離開了土山背後,返回金軍的大營,同時在路上又認真觀察火炮打到最遠的地方。

    回到大營之中,完顏長之到沒有責備逃跑的士兵,反而對他們好言安憵,只留下守衛的士兵,讓其他人去休息。同時又立刻命人去查點損失。按照不少金兵金將的想法,這一次只怕是損失慘重了,少說也會有大幾千,甚致上萬也不是不可能,那知一去查點,竟然發現全軍的傷亡還不到兩千,只有一千七百二十三個人。

    查點損失的人還以為是自己算錯了,然後又認真的再復察了一遍,結果竟是千真萬確,只有一千七百二十三個人。

    當計查損失的人員把這個數字告訴完顏長之的時候。完顏長之到沒有顯出任何的懷疑表情。因為他當當時在土山背後以經看得十分清楚,這種「噴火鐵筒」的實際殺傷力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而且在回營的路上也觀察過炮擊之後的痕跡,殺傷範圍也就在二三仗之間。

    同時完顏長之也計算過,從自己下到土山之後,宋軍一共對金軍的陣列炮擊了三十七次,再加上先前沒有統計的炮擊,大約在七十至八十次左右,這樣算起來,一炮也就只能打死二十人左右,這還是在人員密集的情況下,如果士兵們散開之後,損失還要小一些,因此宋軍的這種「噴火鐵筒」除了距離打得極遠之外,其餘的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可怕。

    但怎樣才能讓士兵們消除對「噴火鐵筒」的恐懼呢?完顏長之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