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八十一各自出擊 文 / 木林森

.    完顏長之只覺得兩股熱流順著自己的雙手傳入體內,暖融融的,十分舒服。這才緩緩睜開雙眼,只見鳩摩羅什握著自己的雙手,顯然是在給自己運功。而其他人見他醒過來,也都鬆了一口氣。

    而這時鳩摩羅什才鬆開完顏長之的手,道:「長之,師祖在圓寂之前曾說,生老病死,人皆難逃,因此請長之不必為此耿耿於懷。」頓了一頓,他又道:「方纔我為長之運功時發現你的內息條亂不穩、氣脈游絲不定,仍是心神不守、憂思不寧己像,因此還請長之放寬心胸,以國事為重。」

    完顏長之苦笑了一聲,雙手合什,像鳩摩羅什行了一禮,道:「多謝大師伯,我自己會安心的。」

    其實在完顏長之繼位的時候,普風就告訴過完顏長之,自己命不久矣。因此現在得到普風的死迅,並不算意外。只是普風去得實在太不是時侯了,現在大金目前正是內憂外困,風雨飄遙之時,普風在這個時侯去世,對大金、對完顏長之來說,都不諦於又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完顏長之又道:「大師伯,不知師祖在臨終之前,可還有什麼遺言轉告給我嗎?」

    鳩摩羅什點點頭道:「有,師尊在圓寂之前,曾經說過,要長之不要忘記他當曰之言。」

    完顏長之怔了一怔,這才想起,在自己繼位的時侯,普風曾經對自己說過,到了時不可解的時候,不訪退守遼東,以待時機。難道大金現在真的到了那一步了嗎?

    完顏長之又沉默了一會兒,才道:「大師伯,師祖圓寂,論禮我和陳和尚都應該親自回會寧寺中祭拜尊師祖之靈,並且送師祖入土為安,只是現在大金的局勢大師伯想必也是知道吧?我和陳和尚實在都是無脫身。」

    鳩摩羅什又點了點頭,道:「長之,這一點你不用多說了,師尊在世之時,素來不在意這些俗禮,凡事還是當以國事為重,因此你也不必為此掛懷。」

    完顏長之又問道:「幾位師伯還要在中都停留幾天?」

    鳩摩羅什和其他三人互相看了一眼,道:「我們四人只是來向長之傳達師尊圓寂之事,現在師尊的法身還停留在寺裡,我們還要盡快趕回去為師尊辦理後事,因此也不能在中都多作停留,我們想明天就離開中都,返回寺裡。」

    完顏長之想了一想,道:「好,明天我親自送四位師伯啟程。」然後命人招呼四人去休息。

    就在當天睌上,完顏長之招集完顏福壽、張鵠、石抹燕山、蒲察定住等人,又商議了一夜。到了第二天一早,完顏長之下旨,遣派完顏福壽為使者、代替自己去會寧府,主持普風的安葬儀式。同時跟隨完顏福壽一起去的,還有太子完顏承麟。原來是完顏長之命太子入住會守寺,代替自己為師祖守孝。不過完顏承麟今年才十歲,年紀幼小,因此皇后完顏瑞仙也隨行前往,照顧太子的生活起居。並派翰勒明和烏延托赤兩人率領兩萬人馬護架前往。還帶去了大量物品。

    鳩摩羅什等四人雖然覺得有些意外,但在完顏長之和完顏陳和尚都無法親自趕到會寧寺參加普風的葬禮的情況下,完顏長之派出自己最親的岳父、妻子和長子代替自己去弔奠普風,也是充分表示了自己對師袓的敬重,這樣的安排也是十分合理的,別人也說不出什麼來。

    等完顏福壽等一行離開之後,完顏長之立刻開始調兵遣將,準備發兵延安府,平定叛亂。首先將駐守奉聖州的術魯和他部下的一萬五千人馬調回中都,並從北境又抽調了二萬人馬,從中都周邊其他各地方抽調了二萬人馬,幾天的時間,就共計集結了大約七八萬人馬,駐紮在中都。

    完顏長之立刻下旨,命張鵠和術魯帶兩萬人馬留守中都,自己帶石抹燕山和蒲察定住率領六萬人馬,親征延安府,平定這場叛亂。

    不過在完顏長之做出這個決定之後,立刻就遭到了張鵠等人的反對,因為在幾天之前,完顏長之收到普風的死迅,吐血昏倒的事情他們都知道,雖然完顏長之功力深厚,但這己是他在近期內第二次吐血了,因此他們都擔心完顏長之的身體是否還受得了軍馬勞苦,認為在這個時候,完顏長之還是坐鎮在中都,調養身體,全面調度才好,征討延安府,平定叛亂的事情,還是另選他人為將,率軍前往為好。反上石抹燕山和蒲察定住都在,誰都可以獨當一面。

    而且石抹燕山和蒲察定住也主動請纓,要求由他們兩人領軍前往就行了。張鵠也認為這樣的安排更合適一些。

    但完顏長之卻執意要自己親自領軍出征,一來是他的性格決定了,在這個時候決不甘留守在後方,另一方面完顏長之也是考慮到,延安府與南宋相接,雖然他們並不知道完顏宗政和南宋達成了什麼協議,但即然他們選在延安府為據地,絕不會是沒有道理的。而且現在南宋的安西、利州等地的軍馬都在攻取關中地區,卻偏偏沒有對鄜延路用兵,可見雙方一定是有勾結的。

    因此這一次出兵,金軍面臨的對手很可能是叛軍和宋軍的聯軍,石抹燕山和蒲察定住是否能夠應付得了,還很難說。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完顏長之才認為只有自己親自領軍出征,才能夠放心。

    而張鵠等人見皇帝堅持己見,也只好聽從了。就這樣在第二天,完顏長之帶著石抹燕山和蒲察定住,率軍出征了。

    ※※支持原創※《宋翔》於7k※支持正版※※

    就在完顏長之率領著金軍進攻延安府,平定叛亂的時候,楊炎也完成了各項準備工作,指揮著宋軍,向開封府發動了全面進攻。

    開封府是四方通達之地,當年大宋以此為都,正是看中了它是天下之沖、四通五達之郊。不過也恰恰是這樣,汴梁自古就是有名的四戰之地、雖是兵家必爭的要衝,但卻無險可守,大宋自開國之後,就在開封陸續彙集了全國的精銳之帥數十萬之眾,固然是出自強幹弱枝的需要,但多少有是無奈的選擇。既然無險可守,只時依靠軍隊的數量取勝了。

    這時金軍在南京、山東一線還有二十五六萬左右的兵力,但同時還要分出一部分兵力保衛山東,因此要想完全守住中原地區,是根本不可能的,只能把防線收縮在以南京為核心的周邊地區。

    因此完顏陳和尚下令,將原來宋金邊境的地區全部分棄,重點佈防在汝州、陳州、許州、毫州四地。這四州都位於開封府以南,幾乎是一字並列橫行排開。擋住了宋軍進攻開封府的必經之路。金軍在南京防線一共有近二十萬人馬,俱體的安排是由石盞守汝州、溫古孫守陳州、唐國瑞守許州、商景亮守毫州,每各領三萬人馬,完顏陳和尚和蒲阿統領七萬人馬,坐守南京,總接應各路守軍。

    山東一線同有七萬守軍,重點佈防是徐州和邳州兩地,由石定越率三萬人馬鎮守徐州、古裡甲領二萬人馬駐守邳州。僕散忠義率兩萬人馬協防山東沿海各地。

    而宋軍這時也集中了荊湖、兩淮的六支御前駐軍,再加上從建康府抽調的禁軍十餘萬和各地的廂軍人馬,總兵力達到三十二萬左右。

    其實現在宋軍有兩個選擇,首先是進攻中原還是山東,從純軍事角度來說,進攻山東似乎要更合適一些,因為首先金軍佈防的重點是開封府,山東只有區區七萬的兵力,其次是宋軍在海上有絕對的優勢,可以在山東沿海的任何地方登陸上岸,展開點攻去。而且一但佔領了山東之地,不僅對中原地區形成圍攻之勢,而且就連中都就處在宋軍兵鋒的危脅之下。因此進攻山東地區,才是便好的選擇。

    但戰爭從來都不能完全從純軍事角度來考慮,而是為政治服務,開封是大宋的故都,無論是從政治影響力還是對大宋軍民的士氣提升,以及北伐的成敗關建,都是其他地方所不能相比的。完顏陳和尚也正是瞭解大宋的這種心態,才把佈防的重點放在開封府,而不是徐州。

    而楊炎對此也有沒有別的意見,相反他也認為宋軍進攻的重點也只能是開封府,而不是山東。因此在具體的兵力分派安排,只是安排由李公佐率領楚州御前駐軍駐守海州,牽制金軍的山東兵力,其餘的人馬全都集中在進攻開封府的一戰來。

    針對金軍重點佈防的四州,楊炎下令,將高震調到荊湖一線,為西路進攻的主將、率領襄陽府、德安府兩支御前駐軍,共計八萬大軍,進攻汝州,曹勳為東路進攻的主將,因為東路與山東相接,因此率領光州、盱眙軍、濠州三支御前駐軍,共計十萬大軍,進攻毫州,而楊炎匯同馬軍司主管公事陳敏、步軍司主管公事戚方,為中路軍,率領大軍十三萬,分兩路進攻許州和陳州,對金軍的防線實行全面進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