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九十一平叛之戰下 文 / 木林森

.    經過了兩場敗場之後,這時叛軍的兵力己不足四萬,留守在延安府城中的人馬,只有三萬人。而且士氣極為低落。由其是在得知完顏長之善待降兵,只要是到戈投降,一率赦免反叛之罪的消息之後,叛軍的軍心大動,坊州、葭州、丹州等地的守將也紛紛向完顏長之開城投降。叛軍的地盤也迅速縮小,只剩下延安府、保安州、綏德州、鄜州四個郡了。

    而在兩勝叛軍之後,完顏長之的兵力幾乎沒有受到多大的損失,而且通過收降、整編投降的叛軍,兵力還得到了進一步們擴張,以經達到了七萬五千餘人。不僅得下了石州和隰州,又接納了坊州、葭州、丹州等地的投降,毫不費力就收復了叛軍佔領的大半土地,也使金軍的將士才理解為何皇帝在先前要善待這些降兵。

    雖然說眾將對攻取這些地方信心十足,但攻城戰是各種戰爭中損失最大的一種,誰也不敢保證,噩運不會輪到自己的頭上來。而另一方面,對陣的畢竟都是自己人,殺得在多也沒什麼可值得炫耀的。能不用戰爭來解決,也是不錯的結果。

    隨後完顏長之也不理保安州、綏德州、鄜州,而是連續用兵攻佔了延安府的延川、臨真、甘泉等數縣,逐一清掃延安府外圍的各縣,一方面為進攻延安府作好了充分的準備。另一方面也是等待攻城的輜重器貝送到軍中來。

    延安府的防守自然是由孛撒付責,因為他認為是崔立在隰州防守不利,才導致完顏長之能繞道攻到延安府來,因此解除了崔立的所有兵權。崔立自然不服,去向完顏宗政訴苦。而完顏宗政也對孛撒的這個決定不滿,但現在守衛延安府,全仗著孛撒了,因此也只能安慰崔立,讓他暫時忍耐。

    而且這時延安府城中人心惶惶,有不少中下級將領和士兵都在暗中商議、想要投降完顏長之。但完顏宗政、孛撒、完顏永中、完顏永濟、烏林答天錫等人卻知道,別人投降了,也許還能有活路,但自己投降,只是死路一條。因此只能在延安府城中死守,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宋軍身上。同時也加強城防,絕對禁止士兵出逃。好在延安府的守軍大部份都是孛撒的舊部,因此還能暫時控制的住局面。

    在掃清了延安府的外圍之後,攻城的輜重器具也送到了,於是完顏長之揮兵前進,殺到延安府城下,開始攻城。

    因為想要速戰速決,因此完顏長之並沒有釆用挖戰壕、堆土山的方式,在攻城的第一天,金軍就推出了十輛塔車,又派出了兩輛沖城車,同時還架起了床弩和投石機,向城牆上發動了猛攻。

    面對著金軍這種學至宋軍的攻城戰術,叛軍在孛撒的指揮下,也進行了激烈的抵抗。一方面是因為孛撒也善於用兵,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延安府是大金西境的邊防重鎮、城牆高厚不說,戰略物資、器具的諸備也十分豐富,不僅儲備有大量弓箭,也有床弩、投石機、撞車一類的大類器具,同時還有準備了相當一部份火器。對於守城來說,可以揮大的作用。

    因此儘管金軍一連攻了三天,而且多次攻上了城頭,但仍然被守軍一次又一次的打退下來,兵力損失約有六千多人。

    不過儘管叛軍守住了城池,但損失也不小,拆兵近四千則不說,火器也幾乎都用盡了,而且其他物資也者消耗近半。孛撒在無奈之下,只得下令徵集城中的百姓,來幫助守城,同時又拆除數百間民屋,補充守城的物資。

    完顏長之自然也清楚守軍的抵抗力以經下降了不少,雖然自已的損失不少,但只要再堅持幾天,就可以攻下延安府,因此也下令繼續保持進攻的強度,不許放鬆。

    然而就在這時,突然有人來報,宋軍以由銀州出兵,連續攻佔了隩州、保德州、苛嵐州三地。

    完顏長之得知以後,也不由大驚失色,雖然他也預料到叛軍會與南宋有勾結,因此才一直釆用速戰速決的方式,但還是沒有預料到宋軍會這麼快就來了。隩州、保德州、苛嵐州位於河東北路的北端,與西京路相接,向南可以攻取太原府、向西可以攻取代州、向北可以危脅大同府,可以說整個大金的西北都不安會。

    而偏偏又是禍不單行,就在完顏長之收到宋軍出動的消息之後,又傳來了一個壞消息,蒙古大軍再度出去,攻取了桓州。

    完顏長之也不禁迎天長歎,莫非是要天亡大金嗎?

    ※※支持原創※《宋翔》於※支持正版※※

    宋軍在中原一線向金軍發動全面進攻的同時,在西北邊境,同樣也對關中地區發動了猛烈的攻勢。

    宋軍的攻勢是分為南北兩路,南路由孟宗政率領,金州、興州、興元府三支御前駐軍,共計八萬人馬,向金國的京兆府路發動進攻。

    宋軍首先攻取了秦州和鳳翔府兩個關中地區的重鎮、對京兆府形成了半包圍局面,然後分兵兩路,一路進攻乾州、一路進攻商州,向京兆府形成夾擊之勢。

    由於自身的兵力不足,京兆府的守將郭蝦蟆面對宋軍咄咄逼人的攻勢,也只能釆用收縮防區的方式,京兆府是古都長安,也是關中地區的核心,只要京兆府不失,金軍就能在關中地區立足。因此郭蝦蟆以京兆府為核心,分守乾州、商州、虢州等地。並且充份利用有利的地形優勢,抵擋著宋軍的進攻。

    面對金軍這樣的收縮防守,宋軍也有些無計可施,分別從多個戰線向金軍發動進攻,但也都沒有取得多大的成效。雙方暫時都陷入了僵持之中。

    而相對於宋軍在南線的收穫不大,宋軍在北線卻是勢如破竹一般,由畢再遇和楊昌鵬兩人出動七萬大軍,向鳳翔路和慶原路兩地發動了進攻。由於金國重占防守京兆府一帶,因此在鳳翔路和慶原路的守衛都十分薄弱,雖然也有險可守,但也擋不住宋軍強大的兵鋒。

    畢再遇和楊昌鵬兩人分兵兩路,畢再遇從慶陽府開始,楊昌鵬從德順州山兵,兩軍分從西北兩個方向,實行鐵臂合圍戰術,十餘天之後,兩軍在涇州匯合,鎮戎州、平涼府、環州、原州等地都以陷入宋軍的鐵臂包圍之中。

    而就在這時,楊炎傳令到安西路,命令安西路的宋軍注意金國的叛亂情況,並且準備出兵進入金國西北境內,幫助叛軍對抗完顏長之。並且尋找機會,收復靠近安西路東北邊的大同府、應州、代州、朔州、蔚州等地。

    大同府、應州、朔州、蔚州都屬於昔日大宋力圖收復的燕雲十六州的地區,是自古以來中原政權防範北方遊牧民族南侵的險要所在,自從被石敬瑭割讓紿遼國之後,就在也沒有回到大宋的境內,但這些地方也是趙忱和楊炎認為必須收復的失地。因此借支援叛軍的機會,正好可以先收復幾郡。

    安西路的經略安撫使辛棄疾對此自然是心知肚明,因此一接到楊炎的將令之後,一面派人招回畢再遇,一面又遣李好義帶領二萬人馬,先行出發,進取隩州、保德州、苛嵐州三郡,為宋軍下一步全面進取金國北境作好準備。

    畢再遇接到調令之後,也沒有多少猶豫,只留下楊昌鵬帶領三萬人馬,繼續清掃鳳翔路和慶原路的其餘地方,並配合孟宗政,奪取京兆府,全面佔領關中地區。自己則率領四萬人馬回師銀州,準備向金國的北境出兵。

    這時在蒙古草原,自從木華黎上一次出兵,攻破了界壕,殺入金國境內之後。木華黎又發動了兩次進攻,但金國也加強了邊境的守衛,因此蒙古軍都未的再次突破界壕。木華黎見金軍守衛嚴密,也暫時停止了進攻,尋找金軍的弱點。

    同時,木華黎也積極與耶律阿海和耶律禿花商議,進攻金國的方法。最後也得出了結論,如果蒙古軍想要全面進攻金國,就必須改變過去那種打到金國境內劫掠一番,然後再退回草原的作戰方式。而是在攻下一地之後,不要破壞,而是進行永久性的佔領,然後以此為基礎,再向金國腹地進攻。這一點也和耶律楚材的觀點相同。

    因此木華黎也決定改變蒙古軍的作戰方式,尋找機會,先奪取幾座蒙金邊境的城市,永久佔領。

    而就在這時,金國叛亂,白彥敬帶走了兩萬邊境人馬,參與叛亂,而完顏長之為了平息叛亂,又從北境調走了兩萬人馬。一下子減少了四萬的兵力,金國的北境防守立刻露出了不少漏洞。

    木華黎趁機集中兵力,又一次向金國發動了進攻。並且一舉突破了界壕,圍攻桓州。在耶律阿海和耶律禿花的訓練下,蒙古步兵以經有了長足的進步,連續攻打了數日之後,終於攻破了桓州。

    這一次木華黎禁止蒙古軍再掠奪城池,而是清查戶籍財產,加強城防,永久佔領桓州。

    而隨著宋軍和蒙古軍的介入,也使金國的平亂戰鬥變得複雜起來。完顏長之現在必須面對來自三個方向的進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