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九十五御駕親征 文 / 木林森

.    在開封府城外,宋軍紮下的營寨連綿十數里,一眼都難以看到盡頭。而就在這時,在大營中間,一根高聳屹立的旗桿上,一面數丈長的明黃色大旗正在緩緩升起,上面繡著一條五爪長龍,迎風招展,彷彿躍躍欲飛一般。

    宋軍的將士們都面向著這面黃色龍旗的方向,齊聲高呼著「萬歲,萬萬歲。」聲振雲霄,數里之外都可以聽得清清楚楚。

    而這時在大旗之下,大宋的皇帝趙忱金盔金甲,披明黃色戰袍,左帶彎弓,右佩長劍,一身戎裝,騎著高頭大馬,在文武大臣的陪同下,走到早己為他搭建好的金頂御帳前。

    原來趙忱決定御駕親征之後,朝中的大臣立刻開始淮備策劃,眾人商議決定,一起出征的大臣是韓彥直和王炎,出動了五萬大軍護駕,由主管殿前司公事李顯忠領軍。

    不過這次趙忱親征,並不在前線設置行宮,因此各地的公文還是送到建康府來,由以趙汝愚為首矷執政大臣參閱處理,如果有決定不下來的事情,再派人送到前線,由趙忱批視。因為這次隨趙忱親征的有兩位執政大臣,為此又特意選拔陳亮和陳良翰兩人暫時進入政事堂,補齊執政大臣的人數。

    一般來說,大宋的皇帝親征,都不會親臨第一線,只需在前線稍後的位置坐鎮即可。因此韓彥直、王炎、李顯忠等人商議,就在蔡州設立臨時行在,皇帝的一行人馬就駐紮在那裡遙控指揮作戰,或許提前一步,到陳州或是許州也可以。但趙忱卻認為這樣也未免太消極了,堅持一定要到第一線的軍營中去坐鎮,眾大臣也勸止不住,御駕也只好一路向北,來到了楊炎駐紮在臨蔡關的大營。

    臨蔡關在開封府正北約不到三十里的地方,比起當年岳飛進軍的朱仙鎮,更加靠近了開封府。在這裡幾乎可以與金兵守衛開封府的外圍防線遙遙相望了。而也是宋軍進攻開封府的主要路線,在這裡駐紮著六萬大軍。並且以經與金軍的前哨人馬發生了多次小規模的戰鬥。

    楊炎早己得到趙忱將會親臨自己大營的消息,對趙忱御駕親征,楊炎並不反對,相反還十分支持。對目前的大宋來說,皇帝尚武並不是一件壞事。而且在楊炎看來,戰事發展到現在這一步,攻取開封府,並不是十分困難的事情。因此也在營中搭建好了御帳,等待著皇帝的一行人馬到來。

    眾人一起翻身下馬,擁促著趙忱,走進了御帳。然後趙忱居中就坐,眾人參拜禮畢之後,各自就座。在趙忱左側是宋軍北伐的主將楊炎,右側是這次隨同趙忱御駕親征的當朝首相韓彥直。其他隨行的官員和宋軍的主要戰將按班次分列左右。聽皇帝訓話。

    趙忱起身道:「諸位愛卿,我大宋自靖康以來,被金虜所欺,掠我二聖北狩,奪我半壁江山,佔我陵寢,使祖宗不得瞑目,虜我子民,使百姓流離失所。凡我大宋朝民,皆萬世不可忘此辱!如今我大宋出師北伐,幸蒙眾卿勤力王事,三軍用命,旌旗所到勢如破竹,收復失地一雪前恥,此皆將士之功。如今金虜己屢經敗衄,銳氣沮喪,東京再望,強弱已見。中興大業,在此一舉。還望各位愛卿精誠竭力,興朝廷踐土之望,拯斯民塗炭之中。日後凌霄閣上,名垂青史,子孫萬代,皆受恩澤。」

    眾將聽了,也都群情激揚,齊聲道:「臣等必當盡心竭力,以報朝廷。」

    趙忱點點頭,又道:「朕雖然親征於陣前,但並非全軍主將,故此兵旅之事,仍由楊愛卿全權付責,攻殺戰守大計,皆可便宜行事。朕絕不干涉。凡事有敢違抗軍令,就是朕帶來的人馬,也任由楊卿依軍法處置,絕不姑息。」

    眾人聽了這番話,也都大為放心。絕大多數人都不喜歡皇帝御駕親征,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擔心皇帝會因為自已的好惡,任意干涉前線將領的指揮,結果不但不能鼓舞將士的士氣,反而造成政令不能統一,甚致是亂指揮,而引起混亂。

    趙忱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而且他對楊炎的能力和為人都是是絕對信任,也知道在行軍打仗方面,自巳還是個門外漢,因此一開始就申明,在軍中仍然還以楊炎的號令為準,從而也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眾將又齊聲稱喝,然後楊炎才分派眾將任務,隨後散帳。

    等到眾將散去之後,大帳中只剩下趙忱、楊炎、趙月如、韓彥直、王炎、李顯忠、戚方等幾人時,趙忱這才問起現在的戰況。

    目前宋軍以經在開封府的治所汴梁城一線聚集了十六萬的兵力。在西線,高震從洛陽回兵之後,由中牟出兵,進駐到離汴梁城只有二十里的八角鎮。而宋軍到達最遠的地方,以經打到了汴梁城東部偏北的津通關。

    宋軍的主攻線路還是集中在西路和中路。西路由高震指揮,共計有五萬人馬。中路由楊炎指揮,有七萬大軍。另外在津通關由陳敏駐守,有兩萬人馬,牽制金軍的兵力。其餘的人馬分別朱仙鎮、陳留、潘崗等地,保證三路人馬之間的聯繫。

    可以說宋軍現在以經對汴梁城形成了三面的圍攻之勢,而且火炮、投石機、床弩、塔車、撞城車等輜重武器也都到位。而趙忱這次御駕親征帶來了五萬人馬,也大大加強了宋軍的兵力。只等下一步將這些兵力分配整編好之後,就可以向汴梁城發動全線進攻。

    趙忱一邊看著地圖,一邊聽楊炎介紹著戰況,不住的點著頭,對宋軍目前的進展十分滿意。同時也表示一但開戰,自己將親臨戰場,為士兵擂鼓助威,鼓舞三軍的士氣。

    隨後,趙忱又在韓彥直、楊炎、趙月如、王炎、李顯忠等人的陪同下,輪流到各營去巡視,並且親自慰問中低級的將士,鼓勵他們努力作戰,打敗金軍。同時還到病營中去看望了受傷的士兵。

    趙忱每到一處,都會引起了宋兵們的一片沸滕。因為皇帝在不少士兵心裡,都是一個近乎於神的存在,他們作夢都沒有想到,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居然還有機會能夠親自見了皇帝的天顏,甚致可以聽到皇帝對自已說話。而且皇帝雖然年輕,但言語和藹,態度親切,士兵們心中的激動之情,自然是溢於言表。

    不過趙忱的活動只能局限於楊炎的駐地,對於其他各路的宋軍,只能派遣韓彥直和王炎為代表,去慰問當地的駐軍。雖然趙忱沒有親自前往,但也起到了幾乎相同的作用,宋軍的士氣也進一步提升,逐漸達到了極點。

    ※※支持原創※《宋翔》於※支持正版※※

    而這時在汴梁城中,完顏陳和尚卻幾乎以經陷入了絕望。

    經過了前期的激戰之後,金軍的兵力只剩下十三萬左右,雖然汴梁城是一座國都級的大城,但這樣的兵力守衛汴梁城還是基本足夠的。而且經過補充之後,汴梁城裡的糧草物資也齊備了不少,足以支持半年左右的時間。

    但這時完顏陳和尚以經收到了完顏長之的來信,才知道金軍的平亂大計也陷入了極大的困境中。宋朝、蒙古、叛軍三方以經聯起手來,面對著十幾萬大軍的三面進攻,以完顏長之這樣精通兵法的人,也只能被迫退守到太原府駐防。這個時候完顏長之別說是平叛,只要能夠駐守住大原,保證大金的東北無恙,就以經很不錯了。這也就是說,想等完顏長之平定了叛亂之後,再來援助開封府,以經是不可能了。

    儘管這時留守中都的張鵠也在想盡一切辦法,調集地方軍隊,招募民軍,擴充新軍,但新軍的整編和訓練都需要時間,十萬沒有經過任何訓練的新軍在戰場上的作用恐怕還抵不上一千身經百戰的老兵。因此至少在三個月的時間裡,完顏陳和尚現在以經得不到自己後方的援助了。

    然而更令完顏陳和尚痛苦的是,對於這個壞消息,他還必須完全保密,絕不能外洩出去。同時在將士們面前,完顏陳和尚還必須裝出一付胸有成竹的樣子來,並且不斷安慰士兵們,只要努力堅守下去,皇帝馬上就能平定叛敵,然後就會來救援我們,然後就能夠打敗宋軍。就連蒲阿統、石盞這樣的會寧寺弟子也沒有告訴,到不是完顏陳和尚不信任他們,而是但心他們知道真像之後,會沉不住氣,在行為表情中露出破綻來。

    不過儘管絕望,完顏陳和尚也並沒有消沉下去,而是積極佈置防禦,將有限的兵力盡量能夠合理運用安排。如果對手是別人,完顏陳和尚或許還會有一些主動出擊、出奇制勝的想法,但他知道,楊炎是不會留給自己任何機會的。因此現在完顏陳和尚只是希望能夠在開封府中堅守的時間長一些,看一看在此其間,能不能發生什麼奇跡出來。

    而就在這時,傳來了大宋皇帝趙忱御駕親征,以經到達楊炎大營的消息,完顏陳和尚明白,宋軍即將向汴梁發動進攻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