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一百入駐東京 文 / 木林森

.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射到開封府城的城牆上,給青灰色的牆體鍍上了一層金黃色的光澤,將城門洞上的「汴梁」兩個大字照得分外清晰。

    在卯時末、辰時初的時候,外城正南的南薰門前吊橋放下,城門霍然大開,然後順著御街,內城的朱雀門,大內的大慶門、宣佑門等也都依次而開。

    今天以經是宋軍完全收復汴梁城的第三天,趙忱也要正式進城。這也是自靖康之變,徽欽二帝被金人抓走之後,五十餘年來的第一位大宋皇帝,重新進入這座昔日的大宋故都。

    金軍不戰而退,主動放棄了汴梁城,到是有些出乎宋軍的意料之外。不過楊炎到是早就想到了這一種可能。局勢發展到現在這一步,金軍肯定是無法守住汴梁了。因此金軍主動撤軍,保存實力,退守到河北一線,到也在當前來說,一種明智的選擇。不過為了保證宋軍的鬥志,楊炎並沒有說,但以經考慮到出顯這種情況的對策。

    因此得知金軍撤退了汴梁之後,楊炎立刻下令宋軍,全面進駐城中,佔領各個城門及府衙據點,徹底控制整個城市。然後又命人通告給在營中等候消息的皇帝趙忱。

    趙忱等人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後,自然也是激動萬分,雖然在此前宋軍取得一系列輝皇的戰利,因此大宋收復開封府有很大時把握,但在歷史上也不乏死守孤城,最後反而取得勝利的戰例。因此在沒有直正攻下汴梁以前,就不能算成功,還存在這相當多的變數。

    但現在終於以經攻下了汴梁,宋軍徹底佔領了開封府,收復了這麼對於大宋來說,無論是戰略價值還是政治意義都不同於一般的城市。也為前一階段的戰事劃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同時也像征著大宋這一次北伐取得了完美的勝利。

    在這極大的喜悅情緒之下,趙忱當時就要下旨,自己要立刻進城。但馬上就被韓彥直和王炎勸阻住了。因為現在宋軍剛剛佔領汴梁,一切尚未安排就緒,在這個時候進城,顯然不妥。因此韓彥直和王炎建議不妨再等上二三天,等城中的秩序治安完全恢復之後,再進城也不遲。

    趙忱聽了之後,也覺得自已是有些心急了,反正汴梁以被宋軍攻下,也不急於這一時,於是也就按韓彥直和王炎所說,暫時等待。同時君臣等人還商議,由王炎率先進城,協助楊炎恢復城中的秩序,並且準備迎接趙忱入城。

    楊炎自然是在第一時間進入汴梁城中,這時城中基本以經沒有了金軍,不可金軍在撤退的時候,將無法帶後的物資全都放火燒燬,因為走得匆忙,這時火勢正燃燒得正旺,並且還波及到不少周圍的屋宅,如果不及時撲救,有可能會蔓延到整個城中,而且還有不少地痞無賴趁亂打劫,哄搶商舖店面。

    楊炎立刻下令,宋軍先去分佔汴梁的各個城門,然後立刻撲滅城中的大火,搶救物資,能救多少算多少。並且又通知全城百姓,城中實行戒嚴軍管,任何人都必須尊守秩序,不許搶劫傷人,否則決不輕饒。而且時潛伏在城中的大宋諜人員也都不用隱藏,紛紛顯身,協助宋軍管理,穩定住城中的局面。

    他們都是久在城中居住,對城中的一切都十分庶悉,在他們的幫助下,宋軍很快就佔領了汴梁的九座城門,那後控制住城中的火勢,一一撲滅。並且在他們的指引下,抓住了相當一批趁亂打劫的地痞無賴,也使治安得到了控制。

    而汴梁城中的漢族人對宋軍本來就沒有牴觸情緒,相反由於有了上一些趙月如短暫的攻入汴梁的經歷,對宋軍再次進入汴梁城還十分歡迎。同時宋軍的軍紀也十分嚴格,基本對百姓秋毫無犯,因此更嬴得許多百姓的好感。不少人都紛紛出來,主要幫助宋軍救火、搶運物資,維持秩序。雖然女真族的居民對宋軍還抱有敵意,但這時以經大勢以去,也無能為力了。

    經過了三天的整頓之後,汴梁城中終於基本恢復了秩序。而這時楊炎和王炎才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迎接趙忱入城。

    只見在一頂九曲彎柄鎏金黃羅傘下,大宋皇帝趙忱頭戴雙龍戲珠的金冠,一身金甲,身披明黃色繡龍戰袍,跨騎高頭大馬,在韓彥直、王炎、李顯忠、陳敏、戚方等文武大臣的族擁下,來到了南薰門前。

    楊炎和趙月如旱己在南薰門前迎候趙忱的大駕。雙方匯合之後,由南薰門進入到汴梁城中。進城之後便是御街,一路前行,可以到達內城的朱雀門,而進入朱雀門之後,從州橋上過了汴河,就是著名的大相國寺,在大相國寺的左側,是都亭驛,再向前便景靈西宮、景靈東宮和尚書省,然後就可以到達內宮的大慶門。

    而在沿街兩側,都站立著披甲宋兵駐守,在宋兵身後,是汴梁城中居住的漢族百姓,一見皇帝的御駕進城,百姓們紛紛在御街兩側跪拜於地,焚香禱告。而宋兵們卻齊聲高呼「萬歲、萬萬歲」。趙忱也在馬上頻頻向兩側的百姓招手示意。

    等人馬來到朱雀門前,只在這裡雲集了更多的百姓,而在大道的正中位置,正跪著三十幾個人,見趙忱的御駕走近,眾人齊聲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楊炎這才告訴趙忱,跪在當前的,都是汴梁城裡漢人中的頭臉人物,當初送趙月如離開汴梁的十幾個老者也都在其列。今天也都是來歡迎趙忱入城的。

    趙忱聽了,立刻想起了前情,翻身下馬,在楊炎和趙月如的陪同下,來到眾人近前,道:「各位鄉親父老,都請起平身吧。」說著將最近的一個老人扶了起來。

    這個老人正是當初送趙月如離開汴梁城的老漢潘祥年,這時也不禁抓著趙忱的衣袖,大哭道:「皇上啊!當初徽欽二聖被金人虜走之時,老漢不過才是個十幾歲的孩子,想不到在半截身子入土的年紀,還有幸能夠見到大宋皇帝的天顏,老漢就是馬上死去,也能閉眼了。」

    趙忱聽了也十分感動,道:「老人家,想不到你若大年紀,還能不忘大宋故朝,真是忠心可嘉,先起來說話吧。」

    潘祥年起身之後,又問道:「皇上,這次朝廷的大軍還會離開汴梁嗎?」

    趙忱笑道:「老人家,你們都放心吧,這一次大宋北伐,收復失地,決不會再離開了,從此以後,你們就又是大宋的子民,不會受金人的統治了。而且朝廷的大軍不僅是要收復東西二京,還要殺過黃河,收復河北失地,仍致昔曰失陷於契丹的燕雲十六州,都要一一收回。」

    潘祥年和其他幾十人聽了之後,又再度跪下,高呼萬歲,齊聲道:「「不圖我等今日復得為宋民,雖夕而死無憾。」

    趙忱又將眾人一一扶起,又好言安慰了他們一番,隨後又賜給他們一些賞賜。然後過了朱雀門,又上馬繼續前行。在沿路居民的歡呼聲中,來到了皇城前。看著昔曰大宋歷代皇帝居住的皇城,趙忱的心情也是久久不能平靜下來。帶領著眾人穿過了大慶門,來到了大慶殿上。

    大慶殿是皇城的外殿,在大宋以汴梁為都的時代,這是就是大宋皇帝升朝議事,與眾大臣一起處理國家大事的場所。而由大慶殿向裡,就是大內,供皇帝、皇子、后妃們居住的地方。

    在靖康之變以後,汴梁在宋金兩國之間來回倒手多次,直到紹興十年(40年)之後,才徹底被金國攻有,雖然經過了不少戰亂,而且大宋的宮殿皇城也遭到多處的破壞,但大體的建築基礎,還是基本都保留了下來。

    後來金熙宗繼位之後,將這裡定為大金的南京,宮殿皇城也就成為皇帝的行宮,也派人對損壞的地方進行了修膳,而在完顏亮當政的時候,一度曾想遷都到開封府,還大興土木,對汴梁的皇宮做了一番整新修理,基本算恢復了原貌。金世宗在位期間,雖然取消了遷都開封府的決議,但定開封府為南京卻沒有變,宮殿皇城依然是行,。後來大金數次南征,皇帝都在這裡居住。因此宮殿皇城不僅保存得十分完好,而且宮中的內侍宮女,也都一應俱全。

    宋軍攻佔了汴梁之後,宋軍雖然將皇城裡面詳細的搜查了一番,但也嚴守軍紀,雖然抓了幾個窩藏逃兵的內侍,就沒有任何出格的舉行,而且搜查完畢之後,宋軍立刻就退出了皇城,只在皇城以處駐守。同時楊炎到也沒有為難皇城裡的內待宮女,命他們依舊住在皇城裡,不許亂跑,每天依舊打掃各間宮殿,只是不許亂跑。不過在趙忱決定進城之後,大慶殿就被趙忱帶來的內侍宮女們接手,同時還有一部份宋軍進城守衛,金國留下來的人全部被遷入宣佑門裡,聽候趙忱的處置。

    不過現在趙忱可沒空還處理這些事情,於是下令,先將宣佑門封閉,裡面的人無故不得外出。自己暫時就在大慶殿居住。同時又下旨,在大慶殿上大擺酒宴,歡慶宋軍奪取了汴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