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一二六金國求和 文 / 木林森

.    原來金國雖然退居關外,但一直都嚴密的關注著宋蒙的動態。

    蒙古軍突然撤軍,立刻也引起了金國的注意。經過了詳細打探之後,金國也得知了蒙古惡交的事情。金國朝廷上下這才鬆了一口氣。宋蒙惡交,就意味著他們暫時都不會進攻金國了,而自己也終於可以松一囗氣了。

    雖然完顏陳和尚率軍挫敗了蒙古軍進攻錦州,但金國的局面依然十分危險,因為金國不知道宋朝的態度。儘管宋軍暫時沒有出擊的意圖,但如果向蒙古提供一部份物資,派人訓練指導蒙古軍的攻城能力,也夠金國受得了。而且金國現在也經不起這樣長期消耗下去了。

    因此在得知宋蒙決裂,甚至是刀兵相見的時候,完顏陳和尚和張鴰兩人立刻意識到,金國一直苦苦等侍的轉機,終於來了。經過了兩人商議之後,聯名向朝廷建議,立刻派人去向宋朝表示,願意議和,試探一下宋朝的態度。

    但兩人的上言立刻引發了不少大臣的反對,因為金國逃到上京地區苟延殘喘,還不是被宋軍打成這樣的嗎?可以說宋金現在以經是勢不兩立了,怎麼能和宋朝議和呢?

    也有大臣認為,現在宋金兩國的領土以不接壤,因此宋朝對金國以經沒有危脅了,而蒙古軍也被金軍擋住。現在宋蒙惡交,金國更是安全了,完全沒有必要主動向宋朝示好。因為一但議和,金國肯定是弱勢的一方,每年向宋朝進貢,是必不可少的

    但太后完顏瑞仙和尚書令完顏福壽卻支持完顏陳和尚和張鵠的意見。宋蒙雖然惡交,但只有有金國承在,他們就有重新和好的可能。甚致不需要蒙古,僅宋朝一方,現在就有滅掉金國的能力,領土不接壤更不是大事,只要宋蒙協商,就可以解決了。因此必須趁現在宋蒙惡交,先與宋朝議和,那怕是付出一些代價,也再所不惜,致少使金國能有幾年的恢復時間,然後再想辦法拉隴蒙古,一起聯手對付宋朝。而且這也是完顏長之後遺命。

    因此在完顏瑞仙和完顏福壽的支持之下,朝廷終於通過了這個決定。不過現在還不清楚宋朝的態度,因此也不能正式派出議和的使臣,只能派出二名暗使安煦烈和蒲速烈,帶上國書,乘船渡過勃海,希望能夠與宋軍的高層人式,最好是楊炎牴觸,表達金國的意思。

    船隻到達了大宋的海域之後,立刻被宋軍的水軍發現,兩人也不反抗,束手就擒,並向宋軍表明自己是使者的身份,要求轉達給主將。

    李公佐得知以後,也不敢大意,先命人將這二名暗使看好,然後立刻飛報給楊炎。

    而楊炎接到消息之後,立刻命令李公佐將兩人好生送倒燕山府來,並且親自接見了兩名暗使,又問明了情況。然後將兩人留在燕山府,同時派人用八百里加急,傳回建康府。

    楊炎知道,現在大宋其實以經是筋疲力盡了,因此才定下了兩個月內必須結束戰爭的計劃。但楊炎也沒有十足的把握,誰知道蒙古軍會撐到什麼時候。而如果能和金國達成議和,那怕只是開始了議和的談判,情況就大不一樣了,那時蒙古將陷入宋金的夾擊之中,鐵木真再頑固,也會撐不下去了。

    一但議和成功,金國一定是弱勢的一方,每向大宋進貢一定數目的歲幣是不可少的。而在打完這一仗之後,大宋將進入一個恢復的時期,同時還要進行遷都,至少有五到七年的時間裡,不會進行大規模的軍事行動,自然也不會進攻金國。因此與金國達成議和之後,不禁能夠利用金國來牽制蒙古,為大宋營造一個良好的恢復環境,每年還可以從金國那裡得到一筆財物,也是一個不錯的結局。

    不過楊炎雖是這樣想,但不知道朝廷裡的大臣會如何決定,因此也不敢放安煦烈和蒲速烈去建康,因此只把自己的想法寫成公文,一起上傳給朝廷,聽候朝廷的決議。

    就在他剛剛送出公文之後,趙月如也返回到燕山府,同時也帶來了朝廷關於對附蒙古的決議。不過楊炎卻並沒有立刻向蒙古軍發動進攻,因為現在高震在通州守得非常好,不妨讓他多守幾天,磨一磨蒙古軍的銳氣。

    ※※支持原創※《宋翔7※支持正版※※

    這段時間以來,鐵木真心裡確實非常焦急,原以為攻下一個小小的通州不會費多大的精力,那知道在這裡蒙古軍卻又碰到了一塊豎硬的石頭,進攻通州以經有十六天的時間了,宋軍也沒有派來援軍,就是依靠城裡的兵力,牢牢的守住了通州。而且為了攻下通州,蒙古軍以經付出了一萬多人的傷亡,但通州城依然屹立在蒙古大軍的面前,彷彿永遠都不會被攻破一樣。

    鐵木真才算是領教了宋軍守城的能力,簡直就是銅牆鐵壁一般。因此鐵木真的火氣也越來越大,越來越爆。每天都把自己的怒火發洩到抓來侍奉他的幾名女奴身上。

    就在進攻通州的第十天,鐵木真迫於無奈,只得又把駐守建州的郭寶玉調來,指揮蒙古軍攻城。但郭寶玉到了軍中之後,又攻了三天,依然還是一無所獲。

    而郭寶玉也向鐵木真直言不違,以現在蒙古軍的攻城能力,除非宋軍的守城物資消耗殆盡,或者是因為糧草用盡,否則蒙古軍是根本沒有可能攻下通州。目前唯一的辦法就是繞過通州,實行第二階段的戰略,直接殺入河北境內。

    但鐵木真清楚,如果通州沒有攻下,蒙古軍將對燕山府就沒有一點牽制能力,如果冒然繞過通州,楊炎只需要率領宋軍,追著蒙古軍的後隊,就可以將蒙古軍擊敗。因此這個計劃在沒有攻下通州之前,是絕對不能實行的。

    其實郭寶玉也明白這個道理,故意這麼說,就是希望能夠用事實來勸說鐵木真退兵回蒙古。

    雖然這一段時間以來,鐵木真的脾氣越漲,但還算能夠克制住自己,並沒有怒遷給他人。而且他也知道郭寶玉說的都是事實。看了這幾天的攻城戰,鐵木真心裡也清楚,蒙古軍的攻城能力與宋軍的守城能力,根本就不在同一個呈面上。再繼續進攻下去,只能白白消耗兵力。但如果就這麼退兵,鐵木真又覺得不太甘心,難道就這麼算了嗎?難到博爾忽的仇就不報了嗎?

    然而就在這時,從北方又傳來了壞消息,宋軍以經連續攻取了宣德州、弘州、奉聖州三地。

    原來就在楊炎在燕山府一帶與蒙古軍對持的時候,畢再遇和孟宗政以經出兵,向宣德州、弘州、奉聖州等地發動了進攻。

    蒙古軍在這些地方的守軍本來就不多,而且為了供應大軍的消耗,只能靠掠奪當地的居民來取得糧食物資,百姓稍有不從,就會遭到凶狠的殺戳。而宣德州、弘州、奉聖州等地本來就是胡漢雜居,民風悍勇,蒙古軍的暴行立刻激起了百姓們的反抗。

    如果是在平常,百姓反抗到也不算是什麼大事,畢競不是正規的軍隊。但在宋蒙決裂的時候,情況就不同了。宋軍殺到之後,百姓們紛紛響應,開城獻關,因此畢再遇和孟宗政並沒有費多少力氣,就收復了宣德州、弘州、奉聖州三地。而至此,昔日的燕雲十六州之地中,只剩下順州和薊州兩地了。

    鐵木真收到消息之後,自然是更加急燥,憋著一肚子火,卻偏偏無處發洩,又招集眾將商議,是繼續在這裡攻打通州,還是回兵去重新復奪宣德州、弘州、奉聖州三地。

    眾將大多都主張去復奪宣德州、弘州、奉聖州,因為即然現在攻不下通州,到不如換個地方試試,說不定還能夠打開局面。但這又遇到了另一個問題,一但蒙古軍撤走,楊炎趁機進攻順州、薊州又怎麼辦?留的人馬少,難以抵擋得住宋軍的進攻,留下的人馬多了,復奪三州的兵力又不夠。宋軍的守城能力之強,相信每一個蒙古士兵都以經清楚了。

    鐵木真這才發現,和宋軍相比,蒙古軍的兵力確實是單薄了一些。而就在這時,又有人來報,原來一直穩守在燕山府城中的宋軍終於出動了。楊炎率軍出擊,進攻順州。

    原來楊炎得知宋軍收復了宣德州、弘州、奉聖州之後,也怕蒙古軍會撤軍去復奪這些地方,這樣一來,就成了拉據戰,不知還要拖多久才能結束戰爭,而且現在也把蒙古軍耗得差不多了,因此楊炎和趙月如才率領七萬人馬,從燕山府出擊,去進攻順州,同時留下了曹勳看家。

    得知宋軍終於出城了,鐵木真也不禁大喜,只要是能打野戰,那可就比什麼都好,因此鐵木真立刻打消了復奪三州的念頭,只留下郭寶玉帶領兩萬人馬,與通州的守軍對持,自己率領約八萬左右的蒙古大軍以及所有的大將,趕到順州,去與宋軍決一死戰。

    雙方的大軍在順州南部的溫榆河邊相遇,展開了一場激戰。

    新書【龍嘯大明】已開始上傳,希望各位書友繼續支持木林森

    7b94448

    明朝末年,是一段屈辱的歷史,也是一個痛心的時代;有人前赴後繼,誓死抗擊,也有人卑恭屈膝,首鼠兩端;是非以經顛倒,公道失去標準,這不僅僅中國最後一個漢人王朝轟然倒塌,而是中華歷史中最大的悲哀。

    而一個二十一世紀的特種兵商毅穿越到崇楨十五年42年,得到了一個修改三百年前那場錯誤的機會。

    〔龍嘯大明第一卷野望篇〕

    特種兵商毅穿越到了明末的崇楨十五年山東的一個小山村,這時的中國以是天下崩亂,群雄並起,內部四處烽煙,外有強酋虎視。朝廷依舊勾心鬥角、黨同伐異。商毅怎樣從這個小山村中走出,去面對這個紛亂的世界……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