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第七十三節 文 / 昨日流雲
由陳震迎接從荊州而來的劉表特使韓嵩,得知韓嵩此來是為了讓自己出兵江夏,劉安心中不由猶豫,召集文武將官商議此事。
「以嚴看,我軍救援劉表,此時沒有利益可圖,不如拒絕劉表的要求。」李嚴看了看劉安,道,「現在劉表雖然連連敗於周瑜之手,但還有相當的實力,尚佔據著荊州大部,所以,我軍遠道出兵江夏,勝,我軍在荊州站不住腳跟,所取之地盡歸劉表,毫無利益,敗,則徒捨兵將,那時,劉表對我們定然也是相當看輕,縱然有所補償,只怕也遠小於我們所失去的,再說,他也不一定補償。所以,無論我軍出兵勝還是敗,劉表對我們雍州的依靠力將大大減小,在這之前,劉表什麼時候派出過象韓嵩這樣地位的人來過雍州?事到臨頭才抱佛腳,現在才看得起我們雍州,就是看到了我們剛取得漢中表現出來的實力,我們何必要為他賣命?最後,我們發兵遠取江夏,要和江東孫氏為敵,而孫策曾經遣人向朝廷保奏大人為雍州牧,結好之意由此可見,若這樣就同孫氏開戰,不單沒有實際益處,又多交了一個敵人,實在不划算。因此,以嚴之見,不如拒絕為是。」
「大人,以繇之愚見,應當救援。」鍾繇卻持不同的見解,道,「雖然以前劉表從未派過名士、重臣來我雍州,來表達交好的念頭,但是,大人歷次派陳震陳大人出使荊州,世所共見,交好意念人所共知,若是這樣就拒絕了劉表的要求,會大失人望的。再有一點,三年前,佔據了宛城,兵缺將少,面對強敵曹操,大人曾經遣陳震陳大人向荊州劉表求救,雖然曹操主動退卻,對我們來說,卻也受過劉表大恩,若這時不出兵,將會和荊州交惡,不單荊州將四面受敵,也於大人名譽有所污損。況且,江東孫策保奏大人為雍州牧,也只是做給我們看看,和劉備、劉表的保奏一樣,都是虛假的。我們和孫策向無往來,他保奏,多半和我們與劉表交好有關係。因此,以繇愚見,應當救援。」
「大人,依屬下淺見,應當不救援。」崔琰站了出來,道,「大人雖然已經佔據了雍州、漢中和司隸的一部分,地盤不小,但這些地方都是久經戰火,人民稀少,兵力欠缺,糧食現在依然不足,實力遠遠弱於荊州等任何一個州。若是大人出兵遠到江夏,根本顧及不到雍州,曹操雖然被拖在河北,無暇西顧,但就是西涼馬騰、韓遂也不好辦,他兩個直指長安,若長安失陷,我軍東西不能相連,首尾不能相顧,這才是心腹之患啊。」
「崔大人之言雖然有理,但以屬下淺見,卻不可取。西涼是雍州的心腹禍患,這正是大人要出兵荊州的原因。」孫禮反駁道,「劉表是什麼樣的人?三年前,劉表趁大人進兵洛陽的時候,出兵宛城,但是,到了宛城卻駐足不前,看了看紛亂的洛陽,就退回了荊州,可見其心志只是要保住荊州而已。若大人這時候與劉表交惡,將來,我軍周圍敵人除了曹操、馬騰、韓遂,就還有了劉表,那將是四面受敵,實在是不可取。所以,以屬下淺見,不如派幾千兵應應形勢,我們只推說扶風大旱,糧草不足,兼且我軍連年征戰,兵員不足,也極為疲勞,再加上有西涼入侵的心腹禍患,不便於遠征,想來劉表也應該明白。這樣,可以同劉表交好如初,又可震懾西涼。」
「大人,少量出兵,肯定達不到交好的意念,甚至還不如不出兵。」崔琰看了看孫禮,又看了看劉安,諫道,「大人兵出漢中的時候,加上李嚴將軍率領的偏軍,總兵力已經超過三萬,著只是一兩個月以前的事,現在大人若只出兵幾千,可以肯定,荊州人心定然不滿,認為我們沒有誠意,照樣會和我們交惡,甚至有可能吃掉我們派出去的軍馬,很是危險。若是盡量出兵,大人遠離了雍州,又會造成相對西涼的有利態勢,眾位可能沒體會到那種心情。想大人出兵進入到漢中的時候,琰留守長安,是提心吊膽,坐臥不安,整日害怕西涼兵馬來到,所以,以琰之淺見,不如借口推脫,除掉西涼這心腹禍患。」
「崔大人說得極有道理。」法正對崔琰的看法很是贊同,道,「以正看去,其實,無論我們出不出兵荊州,都不會對荊州、雍州之間的關係造成多大傷害。若我軍出兵,幫劉表奪回江夏,將使兩家關係更加合好,劉表現在實力衰退,不敢打我軍的主意,然而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劉表勢力仍然強大於我軍,我軍出兵荊州也不能打荊州的主意,自始至終,兩家只能是聯盟的關係,這樣,我軍就帶來了一個不可忽視的後果,那就將對西涼造成有利的態勢,長安將會受到攻擊的威脅。若是不出兵,就如我們一樣,我們不能夠再多荊州劉表一個敵人,而劉表也不能夠多我們一個敵人,若我軍趁此機會出兵上庸,必將和劉表激戰,我軍取不了好處,劉表怕要丟掉江陵和襄陽,劉表不會在和江東孫氏交戰的同時,再和我們交戰的,所以,他也只能忍下去,繼續和我們交好。因此,大人不如推脫,只說去了心腹禍患西涼馬騰、韓遂之後,便出兵江夏,幫助收回江夏。到了那時,實力增強,我們可以乘機奪取荊州。」
聽到下面議論紛紛,劉安心中歎息,不由看了看身邊已升為軍師的徐庶,只見他臉上露出笑意,心中一動。劉安正要開口讓徐庶說話,卻見法正身側又站出一個人來,只見他看了看周圍文武將官,從容道,「依屬下淺見,雍州極力援助劉表是勢在必行,圖謀西涼也是刻不容緩,可以雙管齊下,並可以同時在兩面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