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第九十二節 文 / 昨日流雲
回到長安,派陳震前往江東下聘,準備迎娶孫家小姐,同時,劉安任命諸葛亮、司馬懿分別為左、右軍師,徐庶改為中軍師,又命諸葛亮與徐庶、司馬懿、法正、鍾繇、崔琰、孫禮、張既等人重新議定漢律--漢室延續至今,已經有四百年,其中多有變化,漢律卻與昔日變化不大,如今天下混亂,世易時移,也應當順時而變,如何又能夠按照昔日規範?所以,雖然崔琰反對變更,劉安還是執意進行修訂,並把崔琰也加進最後的條例審閱,以求讓修訂的雍州地方律例更符合雍州實際。其實,在從襄陽回到長安的這一路之上,劉安就在不斷的思考這一問題,同司馬懿和諸葛亮交換了這一意見。司馬懿也為諸葛亮的見解所折服,支持諸葛亮提出的幾個方面的改變,這讓劉安決定加快改變的步伐--既然決定要做,就要盡最大的努力盡快地做好,豈能遷延日月?
議定後的律例迅速頒布了出來,取代原先的漢律,除了三年前已經議定的選拔人才、鼓勵增加人口等幾個方面,又改變、加強了以下措施:
1:鑒於官吏忙於治理及軍事等事項,結合雍州當地情形,將選拔人才的職能從現役官員中所考察的職能中抽調出來,由當地有名望的人士進行評定,由此設立四品中正制,對從雍州最高輔助官員到雍州各個地方官員進行品評,最後由劉安進行考察品評決定,能高者任職。
與此同時,對群英館的招賢也定為制度,從長安到治下各個郡都設立類似館驛,由長安派出的專門官吏分成文武兩類成制度定期進行考察各郡中人才出仕情況,對決定出仕的人才以答卷和現場展示兩種形式進行評定,已經通過郡中考察議定的人才,最後匯總到長安,由劉安進行面視,決定人才的使用、任職情況。
2:鑒於天下紛亂,律例施行大受阻礙,豪族實力龐大、少受刑罰,嚴重影響了漢室治理,形成富族無罪犯的局面,形勢嚴峻,因此加重刑罰,上至雍州最高官吏,下至貧民百姓,有罪同誅。
採取諸葛亮」威之以法」、」限之以爵」和」榮恩並濟」提出的治理方針,嚴厲打擊」專權自恣」的土著地主,對外來的不法官吏也嚴懲不貨,嚴厲執行」賞不遺遠,罰不阿近」的法治路線,盡力實現人懷自勵,道不拾遺,強不侵弱的有利於劉安治理、鞏固、強化雍州實力的有利局面。
3:增加地方軍隊的職能,除原來的防禦和屯田職能外,再增加興修水利等要求。由地方官吏考察地方情況,選擇適當的地方修造溝渠、河壩等,盡量讓雍州相當一部分地區成為旱、澇都能保豐收的上等良田,減輕目前軍糧壓力。
強化直屬部隊的戰鬥能力,訓練出終生為軍的精於技擊、防禦等各項能力的上等士卒,由諸葛亮等單獨訓練,以提高戰鬥力。
4:進一步鼓勵工商,擴大雍州同周圍各個地方之間的交易,繁榮雍州經濟,增加雍州收入。
5:進一步加強現任官吏的考評,實行官吏的輪換制,能力不高或是沒有能力的,或是不能夠繼續盡力任職的,將由劉安全權決定去留。
新律例的實行,在諸葛亮有利的推動和執行下,迅速在雍州治下施行了起來,一方面加強了雍州軍事、經濟、政治力量,另一方面進一步強化了劉安對治下的控制,許多由豪族控制的地方決定權也全部轉到了劉安手中。
一轉眼,黃葉飄下,秋天來臨,時間已經不能夠再等待,劉安決定動兵西涼。
「大人,根據從江東傳回來的消息,估計孫家小姐已經過了長江,大禮日期就在眼前,現在怎麼能夠出兵?」鍾繇阻止道,「若大人出兵,大禮之日大人必定回不到長安來,日期必定要拖延,這不好對江東交代。再說,外人本不該言談家事,可是,大人家事就是雍州大事,若大人出征,難免會讓孫小姐心裡留下不快,從此必將影響到大人,也必然影響到雍州將來。因此,大人不可輕動。」
「大人,以屬下愚見,出兵不如推遲兩個月,待大禮過後再動兵不遲,也對將來的夫人有個交代。」石韜支持鍾繇的觀點,諫言道。這石韜本是徐庶荊州密友,在劉安出兵荊州後,即前來投奔長安的徐庶,後來,劉安便把他拔為諸葛亮的助手,治理雍州治下農事。
「以懿之愚見,此時正是出兵的上好時機。」司馬懿站了出來,持截然相反的觀點,道,「前時不進取西涼,那是因為西涼鐵板一塊,進取幾無勝算,而如今西涼已經混亂,馬騰、韓遂全部集結到涼州城下決戰,此時有機可乘,放棄豈不可惜?大人即將大禮之際,為維護長安安定,調動兵馬也屬常情,讓人極易產生錯覺,西涼必然放鬆警惕,出兵正是時候。」
「走天水進取隴右,切斷西涼同益州的全部聯繫,讓西涼孤立起來,那時,馬騰、韓遂即使再次聯合,力量也已經有限,攻取最後必定勝利。」徐庶道。
劉安看了看諸葛亮,見他點了點頭,顯然也是贊同徐庶和司馬懿的意見,心中安定下來,又看了看眾文武將官,道:「世事無常例,規矩因人而變,豈可一概而論?就依仲達之言,立刻準備進兵。」停了聽,又道,「至於孫小姐來到雍州之事,婚禮儀式要照常進行,此事已另有安排。」
當下,劉安令霍峻進入漢中駐守定軍山,又令趙雲推薦的原漢中張衛部下降將後來留在漢中的楊任進駐閬中,同趙雲一起防備益州劉璋--現在大戰將起,閬中深入西川重地,劉璋極有可能抓住機會進攻漢中。令崔琰出使西川,盡量與益州劉璋交好,劉安又留諸葛亮坐鎮長安,總理雍州治下軍政要事,鍾繇、司馬孚、孫禮、張魯、張既等輔助諸葛亮,以穩定雍州形勢,東面防止曹操的小股騷擾,同時,還要支持漢中趙雲和劉璋之間可能產生的大規模的抗爭。劉安自己從各地提兵五萬,由甘寧為先鋒,帶領陳到、李嚴、王平、張衛、侯選、程銀等整集兵馬,以維護長安安定為名,一起來圖西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