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零六節隴右(上) 文 / 昨日流雲
數年苦心經營,又剛剛在西涼取得上風,卻又要面對強敵曹操,劉安明白一點,那就是即使要和曹操對戰,也要等自己的後方平定才行。萬般無奈之下,為了以策萬全,劉安決定聽取諸葛亮的諫言,讓司馬孚到洛陽安排搬遷士民事宜,做好從洛陽撤兵的準備--如果時機不允許自己作戰,即使要走,除了搬不走的洛陽地盤,任何能搬走的東西也不能留給曹操,司馬孚在洛陽深得人心,廣有威望,正是一個合適的人選。知道漢中戰事已起,也知道雍州再也無法派遣援軍,一切都要靠自己手頭上的兵馬,送走了張既後,劉安決定不給韓遂整集兵力的時間,立即率兵進取隴右。
「大人,韓遂從青石渡敗走,可以有三條路選擇。一是派成宜或馬玩等人鎮守隴右,阻擋我軍,以贏得時間,自己則回到金城,勾和涼州馬騰,以穩定在這涼州的局勢,然後遣使往益州求救,這是上策。二是派成宜進入我天水後方,依舊對我進行騷擾,然後派人緊守隴右,自己鎮守金城,向西抗住馬騰,向南聯合劉璋,讓劉璋出兵西涼,此乃中策。三是自己率部進入隴右,死守隴右,是為下策。如今,韓遂、成宜等人盡入隴右,與我軍對抗,正是取的下策,據懿估測,隴右一戰可取,韓遂性命也在旦夕之間可得。」抬頭看到劉安決心攻取隴右,司馬懿諫道,「隴右是我軍必取之處,卻不是韓遂要在的地方。大人,若我軍留一軍佯牽制隴右而主力奔金城,金城一旦告急,即使明知道是我們用計,韓遂也不得不從隴右抽身而出,踏進我們的陷阱,如此,我軍半路攔截,可與韓遂在平地之上交戰,遠勝過打隴右的攻堅戰,那時,前後夾擊,一戰擊潰韓遂,不獨隴右不可守,就是金城也盡在大人手中。韓遂勢力必然從此滅亡。」
在青石渡聽到劉安親自率軍攻擊韓遂成功過了河的時候,司馬懿就知道韓遂是必敗之局。司馬懿知道,甘寧不單有見識,而且勇猛異常,王平雖然年輕,卻多聽史書,性格上也是堅毅狠辣,俗話說什麼樣的將官就帶出什麼樣的兵來,這兩員將的手下都是和他們的主將一樣如狼似虎,又具有耐力,正是進攻上的最佳將領,劉安毫不猶豫得將他們全部排到了攻擊的第一線,即使韓遂能夠在劉安進營的時候就發現情況,但一時措手不及,騎兵根本來不及形成戰鬥力,不可能形成堅強的抵禦,再加上劉安善於決斷,定然能夠在韓遂左右兩翼形成威脅之前剪除韓遂的威脅,又有李嚴和自己作為後隊,會對韓遂左右兩翼形成牽制,韓遂的敗亡命運是顯而易見的,所以,司馬懿早已開始了考慮韓遂敗亡後的動向,以及怎麼來對付韓遂。身為軍師,他不能輸給低於自己地位的法正--在這青石渡一戰中,雖然自己也出了計策,但是,最後卻沒見成效,奪取勝利所用的方法卻是法正在一個月以前就提出來的辦法,難道別人不說自己是屍位素食嗎?雖然現在還沒有人評說自己,若是自己不能夠迅速建功,肯定後來會有人提到說自己是名不副實,一想到這一點,就更讓司馬懿不能忍受,也讓他更加小心的考慮這對付韓遂的問題。看到劉安決定進攻隴右,司馬懿將自己的看法提了出來。
看了一下司馬懿,又望了望眾位將領,劉安沉思了一下,道:「仲達之言大有道理。正所謂攻而不攻,不攻自然而攻,金城,這正是要韓遂命的地方。現在,韓遂即使向益州劉璋求援也已經來不及,即使他想同馬騰聯合,時機也已經不在,只要不給他喘息的機會,韓遂滅亡之日就不遠了。隴右,我們必然能夠取下。」
劉安將目光盯在了隴右和金城之間的廣闊的平原上--對上沒有龐大騎兵的韓遂,再加上自己兵力佔有絕對優勢,劉安底氣是大為增長,他決心要和韓遂在這草原之上再決雌雄。
************
韓遂被王平一路追趕,根本來不及收集潰散的兵馬,就一直敗向了隴右。他歷次停下,樹起自己的旗幟招引西涼兵士,可是,王平追得飛快,每次都是剛一停下便出現了王平的身影,根本不讓他有緩一口氣的機會,打又已經沒有士氣,不可能戰勝士氣正盛的王平,讓他不得不再次轉身逃亡,最後,韓遂看看周圍的軍士,知道再也沒有機會收攏敗兵,就帶了這幾百兵士全部退往了隴右。在隴右,接到了敗退下來的成宜,看到成宜的幾千兵馬,終於讓韓遂鬆了一口氣--雖然自己已經是極為虛弱,手上卻也還有兩三萬將士,只要能夠支持一段時間,把士卒從各個地方彙集起來,西涼多有駿馬,士兵又多習騎射,很快就可以將騎兵重新整回來,就可以再在草原上和劉安一決雌雄。
接到傳來的探報,知道李堪在陣前走投無路,不得以投靠了劉安,又知道梁興也被劉安部將活捉,最後也投到了劉安的手下,韓遂卻也興不起殺掉兩家以警戒眾將的念頭。聽到成宜等人敘述,知道他們也是無可奈何的選擇,在臨投降前也是為自己盡了最大的努力--李堪為了拖住劉安的接應李嚴才陷入了重圍,梁興正是為護衛自己在自己眼前而被王平活捉,落到敵人手裡,不是死,也只能夠投降敵人,他們還有什麼別的選擇嗎?韓遂更明白這個時候若是殺了他們的家屬,只會讓自己的部將寒心,也許會讓自己的控制更加不穩定。韓遂親自祭奠了陣亡的張橫,站在張橫衣冠塚前,不勝絮語了一番,想到張橫在自己手下也是頗盡心力,還不由落了幾滴眼淚。韓遂又重賞了歸來的楊秋、成宜和馬玩--楊秋雖然沒能夠在劉安渡河的時候就發出警報,但他拚死力抗,最後還傷了右臂,不得不離開了戰場,成宜在那樣的形勢下卻帶回了數千人馬,現在正是用人、安穩人心之際,韓遂也只能重賞他們,馬玩救了自己性命,俗話說功莫大於救主,自然賞賜也重於楊秋、成宜。
聽到哨探傳說劉安率領兵馬來取隴右,韓遂還有一點高興,可再傳來消息的時候,卻是李嚴率兵來取隴右,劉安自己率領主力趕往金城去了,這讓韓遂大吃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