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四十八節 綿竹(4) 文 / 昨日流雲
看看城門打開,吊橋也隨之落下,劉循心下不敢怠慢,提馬就想過去吊橋,正在這個時候,身邊吳懿突然「啊」的一聲慘叫,從馬上摔落了下來。顯然是中了暗算!這讓劉循心中大驚,轉目四望,只見附近陰影處將士中間催馬跑出來一個將領,那人大聲叫道:「劉循休走,雍州龐德在此!」
原來,劉循率領部下將士衝入了劉安囤糧之所卻被劉安伏擊,出來的時候又被成宜回轉過來劫殺,一片混亂,趁著這個機會,龐德率領屬下將士幾十個打扮成川軍模樣混了進來。這個時候,川軍人人都知道中了埋伏,人人都在慌亂之中,人人都忙於逃命,誰又會想到會有這麼一著、去注意自己的將士中間混有敵人的將士?再說了,背後劉安率領眾人追趕地甚是急切,縱然劉循想到這一點,可哪裡來的時間讓他檢查驗證?劉循等人無心,龐德等人有意,自然就讓龐德鑽了這個空子。龐德緊緊跟上劉循,一直位於劉循不遠的地方,就是在等待這個奪取綿竹的機會。事實也如法正所言,龐德趕上了這個機會。龐德趁著眾人都只注意城門、想進入綿竹的機會,射殺了吳懿,然後催馬來擒劉循。
劉循做夢也沒想到到了這個時候竟然還有劉安的部下將士--自己劫營,可以說從踏出綿竹的那一個時刻起,所有的事情都被劉安所控制。他又後悔不聽從鄧芝的勸阻來。心下所有感覺湧上來,待到從中驚醒過來的時候,劉循發現龐德已經衝散眾人,來到了自己面前,剛想舉刀抗拒,卻被龐德只一下就磕飛了出去,然後被龐德順手生擒了過去。
城頭上的鄧芝想提吊橋,想關城門,可這個時候哪裡還來得及?城外的軍士想衝到城裡,可是,龐德催馬站在大路中央,率領部下將士已經攔住了整個路口,誰又能夠衝得過去?重要的是,由於劫營時候冷苞死了,在這城門口吳懿死了,主將劉循又被龐德生擒了,已經沒有人能夠指揮城下的兵馬。俗話說鳥無頭則不飛,正是如此。川軍人馬雖多,卻不能夠來戰龐德了,背後又有劉安率領軍馬趕到,只得是四散而逃,或者是投降了。
綿竹落到了劉安手中。進入綿竹,劉安看這高牆闊池,心下也不勝感歎--當年吳起說得再正確不過了,城高河闊不足為恃,再險要的關隘落到無能的人手中,最後也只能是城破一條道路,對於這綿竹,若是落到象陸遜這樣的人手中,自己縱使再提十萬大軍只怕也難以攻破,甚至有可能被這守城的人擊敗。可是,劉安非常明白,這個世上沒有什麼如果,有的只是事實。可見,得人才者可得天下,失人才者只怕連自己已經佔據的地盤都難,劉安不由想到。
看看被推上來的劉循,劉安忙命人將他捆綁鬆開,又令人取酒與劉循壓驚,看他喝了,才道:「劉將軍,你這劉姓一家是為漢室宗親,乃是當今陛下近人,又蒙陛下恩遇得為益州之主,如何能夠憑強自恃而不向朝廷納貢呢?」
這話一問,登時讓劉循無話可說。可是,劉循心中也是非常的明白,在這亂世之中,別說是自己一家沒將那個傀儡皇帝放在眼裡,就是你劉安又何曾孝敬過當今皇帝呢?退一步講,自己一家縱使想納貢,卻離許昌有數千里,道路上又多是諸侯之地,那貢品也不會輕易送到許昌去,還不是落到這些人的手裡?可話不能這麼說,自己現在落在劉安手裡,理由也就佔在劉安身上。
正在劉循無語的時候,劉安又續了下去,道,「奉朝廷命令,劉安率領部下將士進入西川,只是想當面問問令尊這其中的原因,並無其它的意思,這點還請劉將軍放心。想令尊鎮守這西川幾十年,讓西川的百姓免於流離之苦,又多行仁義之事,縱然這些都不算作功勞,也可以算作苦勞,陛下自然會明察秋毫,不會輕易責怪將軍一家。劉安受當今陛下恩賜,榮任雍州刺史,當然也要為國家分憂解難,這是為官者的本分--但教有劉安在,定然可以保得將軍一家富貴,更無性命憂慮。」
說出這話來,又是當著眾人的面子,劉安自然不會輕易翻過言辭,可是,西涼馬超,也如自己一家人現在的處境一般,投降的瞬間卻被劉安斬殺,劉循心中也不無憂慮。到了這個時候,劉循心中也是非常明白,現在西川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路途,自然也沒有人來幫助自己這一家人來對付劉安,同劉安及其部屬將士的幾場交戰,再加上已經面臨的形勢,完全摧毀了自己心中的抵抗意志,再要抗拒下去,別說遠在許昌的那個皇帝,就是天王老子來也難保住自己一家人的性命,可是,若不抵抗,若得不到劉安有效的保證,自己一家人仍然是生死難卜,馬超就是個見證。看這情形,自己倒可以回到成都,到底是勸父親抗爭呢還是不抗爭。面對著劉安的劉循,心中是舉棋不定。
「將軍不必疑慮。西涼馬超有心投靠我雍州,卻又心懷不軌,劉安召他卻遲遲不至,故將他殺之。將軍若能夠勸得令尊放棄抵抗,自然是大功一件,劉安斷然不會追究令尊犯下的抵抗罪責,也能保住今日的榮華。劉安可以立下文書為憑。」說到這裡,劉安從案上取過筆墨,刷刷刷寫完一道布召,然後蓋上了雍州刺史的大印,命人遞給了劉循--對於劉循心中的疑慮,劉安看得一清二楚,當然不會有所猶豫。
到了這個地步,劉循什麼也不能說了:劉安能給的保證都給出來了。其實,劉循也聽出了劉安話中的意思,若是再要抗拒,自己一家真的就如馬超一家了,當下只能站了起來謝恩--縱然是心中有疑慮也得收起來,道:「謝過大人恩賜,罪將劉循願意回去勸說父親歸降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