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褻仙

作品相關 感謝書友「從小立志」的書評! 文 / 林加措

    先引用下「從小立志當壞人」發在書評區的完整書評:「發表下看法。作者文筆不錯的,但筆力就有點欠缺了,恕我直言,有些地方太過囉嗦,細節描寫太多,以至於情節節奏沒跟上。比如描寫柳道然,其實大都是不必細寫的,當時讀者更關心的是七女下一步的命運,沒想到卻看了一大堆柳的宏圖偉略,情節緊張感肯定下降不少。

    另外一個關於筆力的問題,就是人的描寫,性格描寫作者還是很成功的,但人性描寫就很差了,可能是為了配合情節吧,人性的變化太突兀,給人種生硬感,很不飽滿,七女從欲殺主角到認賊做夫,只用了區區百字的心理描寫,我差點看不下去。不過話說回來,情節與人性兼顧的小說實在很少有,作者也可當我這點沒說。

    作者還犯了一個寫作的大忌,就是敘述角度的不客觀,也就是作者沒保持中立。角色可以跟角色開玩笑,說花癡,但作者不能直接說誰花癡。不保持中立,讀者彷彿只看到作者在和書中角色打情罵俏自娛自樂,就沒讀者什麼事了,臨場感和優越感下降不少。

    書若不好,誰願意用手機寫這麼一大堆,作者,你懂的……」

    這是加措《褻仙》自開寫以來,最具專業水準的一篇書評,且又是用手機一個字一個字打的「長篇」,說感動、感激、感恩這些話,加措自己都覺得虛,只能通過在作品相關區特立一貼稍稍表達一下心中所感:

    「發表下看法。作者文筆不錯的,但筆力就有點欠缺了,恕我直言,有些地方太過囉嗦,細節描寫太多,以至於情節節奏沒跟上。比如描寫柳道然,其實大都是不必細寫的,當時讀者更關心的是七女下一步的命運,沒想到卻看了一大堆柳的宏圖偉略,情節緊張感肯定下降不少。」

    從小立志兄第一段關於筆力的評價,加措試著概括為四個字「詳略得當」,這是寫作中對於節奏感把握的最關鍵處。一方面,加措筆鋒尚在磨礪之中,對於一些情節的詳略處理,確實就是筆力不足,這一點毋須諱言。另一方面,則是網絡連載的特殊性。所謂「三分寫,七分改」,一部作品初稿之後,通常都要改過數稿之後,才有可能達到「詳略得當」的地步,而網絡作品基本就是且寫且傳,大家看到的就是初稿,根本沒有二稿三稿之說。若要初稿便能達到詳略得當的水準,加措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另外一個關於筆力的問題,就是人的描寫,性格描寫作者還是很成功的,但人性描寫就很差了,可能是為了配合情節吧,人性的變化太突兀,給人種生硬感,很不飽滿,七女從欲殺主角到認賊做夫,只用了區區百字的心理描寫,我差點看不下去。不過話說回來,情節與人性兼顧的小說實在很少有,作者也可當我這點沒說。」

    這一點,純粹就是加措人生閱歷的問題了。記得金庸先生在談到他的武俠小說時,也說過這個問題,原話加措已無法準確複述,只記得金先生說的大致意思,言道自己當初所寫的人物,有一些現在看是不合理的,但那時人生閱歷不夠,後來才知道,人在那種情況下,其實並不是那樣一種反應。

    「作者還犯了一個寫作的大忌,就是敘述角度的不客觀,也就是作者沒保持中立。角色可以跟角色開玩笑,說花癡,但作者不能直接說誰花癡。不保持中立,讀者彷彿只看到作者在和書中角色打情罵俏自娛自樂,就沒讀者什麼事了,臨場感和優越感下降不少。」

    這一段所言,是說的中性敘述,所謂「只敘述,不評論,一切交給角色自己」,這一點加措今後會盡量注意,但有時習慣使然,卻也或許會偶有復發。

    《褻仙》是加措的第一部仙俠作品,種種不夠盡善之處,還望各位讀者指正同時,也能海涵一二。

    最後,還是那句話:

    《褻仙》之路長漫漫,加措,願與諸君同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