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褻仙

第一卷 臥龍 第五十七章 淬心 文 / 林加措

    早已經歷了無數大賽的黑馬,此時不用馬王爺示意什麼,已經習慣性的壓低了腦袋伸長了馬頸,探出馬嘴去撞那虛架在兩根立桿上,象徵著第一名的鍛帶。

    「嗯?」黑馬腳步沒停,馬眼卻是突然睜大,唇上習慣的觸感沒有傳來,撞空了?

    馬王爺更是一臉不可思議地看著終點上突然憑空消失的鍛帶:活見鬼了?[搜索最新更新盡在lvex.]

    「灰……」一聲馬嘶響起,嚇傻了的懷孕母馬,這時才想起驚叫一聲,感覺眼前突然倒轉的世界又突然正了過來,四蹄著地,卻是被李禾給輕輕放到了地面。

    「你,你你你……」馬王爺指著李禾,確切的說是指著李禾脖子上那條鍛帶,一臉活見了鬼的樣子。

    「蠻牛!蠻牛!蠻牛!」喊聲雷動,全場再次陷入癲狂之中。

    李禾確實沒有雙腳落地,李禾確實沒有人馬脫離,李禾,再一次成功的鑽了規則的空子。

    「蠻牛!蠻牛!蠻牛!」氣喘吁吁跑到終點的趙佶手舞足蹈,與場中十萬禁軍一起忘形吼叫。

    終於到了最後一場比試。

    趙佶一把扯去托盤上的蓋頭,盤子裡孤零零地一塊木牌,上書兩個墨字:蹴鞠!

    蹴鞠之戲,據說為黃帝所傳,史有所載的,則可上溯至春秋戰國時的齊國,當時齊地蹴鞠風氣極盛。至漢代時,更是被列入軍隊訓練科目,到了唐代,蹴鞠大大小小各種玩法,已差不多數過百種。

    到了如今大宋,太祖趙匡胤自己便是蹴鞠高手,蹴鞠更是得到了空前發展,圓社,也就是以蹴鞠愛好形成的社團,遍及全國各地,各地蹴鞠之風都是極盛,玩法更是不計其數。

    但總的來說,都不出文、武兩種比法。

    所謂文比,便是指賽中雙方身體沒有接觸,基本規則是在場中間設一網架,雙方踢毬過網,接不到毬或踢出界外的,便算輸上一籌。稱為攔打。

    武比則是由漢代軍中蹴鞠而來,稱射轅。轅者,車前駕牲畜的兩直木。軍中行營紮寨時,為圖方便,便將車豎起,車轅衝上,兩車相對,形成一個由車轅組成的大門,稱為轅門。

    所謂射轅,便是在場地兩端各立一轅門,分作兩隊人馬,若兩軍對壘互衝營門一般,在不許動手觸毬的情況下,想方設法將毬送入對方轅門之中。射轅成功破門者,便算拔得一籌。

    由令官兼任的計籌官便會給破門一軍加上一籌。比賽結束時,得籌多者勝。

    文武兩種比法之外,還有一種不用門、網的玩法,就是大家一起將球互相踢來踢去,不使落地,甚至一個人自己踢也可以,稱為白打。

    高俅當年便是開封有名的毬頭,號稱文武雙全,各種玩法樣樣精通。

    今天要比的蹴鞠,便是由高俅親自製定規則的七人射轅比賽。

    站在開闊平整的射轅場地上,李禾看著手中的皮毬,一臉怔怔,竟是當眾發起呆來。

    父親去世前,李禾也是個蹴鞠愛好者,父親過世後,為生計所累的李禾,自然沒了玩耍時間,每次見到小夥伴們踢毬,都只能強壓下上場的心思,低著頭匆匆繞道而過。

    父親過世後的第一年,不知多少次在夢中,李禾夢到自己重新回到了蹴鞠場上,與小夥伴們盡情踢毬,醒來後,卻只有淒冷寒夜……

    一枚小小的皮毬,既是父親在世時那幸福時光的縮影,也是父親去世後那午夜夢迴的酸澀。

    法術可以封印記憶,卻阻不住十四年重如山嶽的情感沉澱。

    酸與甜、苦與樂,十四年來的種種情緒,齊齊湧上李禾的心頭。

    失憶前,一直處於自我壓抑的李禾,從未有過像今天這樣面對自己的種種情緒。也恰恰因為失憶,沒有了憶起往事的干擾,李禾此時面對的,便只是那一股股曾經流過心頭的純粹情感。

    大千世界人海茫茫,卻從無一人能如李禾此時一般,如此清澈無擾的徹底面對自己過往所有的真實情感。

    心底沉澱無餘泛起,便如大浪淘沙,泥沙去後只有真金能夠留下。

    正給李禾講解規則的趙佶,見狀立刻閉緊了嘴巴,並抬手示意眾人不得打擾。

    李禾之前連續的出位表演,正合了趙佶的心思,此時一見李禾如此,還以為他那怪招迭出的腦子,又想出什麼歪主意了,雙眼巴巴地看著李禾。

    便在這時,李禾目光陡然一清,全身上下都透出一種說不出的味道。

    「哦?」趙佶心中一喜,以為是李禾又有了什麼異想天開的主意,立刻迫不及待地湊了上去,詢問李禾比賽是不是可以開始了。

    「他們有七個人,我這邊……」

    李禾還沒說完,便被趙佶打斷。

    「愛卿準備自己以一對七?哎呀呀,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好,不要理什麼規則,朕准了!」

    「我這邊……還缺六個。」李禾用目光看著趙佶的一班隨駕人馬,與禁軍打擂,這人自然不能從對手一方選。

    「啊?」趙佶一呆,知道自己擺了烏龍,面上不由一紅,道:「哦,朕准了,朕帶來的人,愛卿可以隨意挑選。」

    見李禾把眼光遞向了自己,高俅善解人意地攬下了選人的活計。

    很快,一支由朝中一、二品大員與御前侍衛組成的陣容便出爐了,高俅自己也在其中。

    對面禁軍已經在自己的半場站好,看站位,他們今天選擇的陣形是七星陣。

    射轅屬於蹴鞠武比,本就是漢代軍中練兵之法,所謂排兵佈陣,這射轅自也有其陣法。

    高俅嘴角微翹一臉不屑,這些陣法以及臨場運用,可都是自己教給他們的,眼睛只一看對面的人員組成,便已心中有數,雙腿叉開在自家半場中間一站。

    射轅參賽雙方稱為兩軍,故毬頭又名領軍。

    便如軍中排陣一般,何種陣法,對於訓練有素的毬卒,只需一看領軍所在位置與站姿,便可知曉。

    高俅在隨駕隊伍裡選出的人,那可都是平日裡能夠陪著趙佶蹴鞠的,文化不一定高,於蹴鞠一道卻都是能夠著書立說的一代宗師。一看高俅叉腿站定,立刻便自覺的以他為中心,站成了一個圓圈。

    對方毬頭一見,卻是露出一臉古怪神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