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褻仙

第一卷 臥龍 第六十三章 賢卿 文 / 林加措

    「啊!」那宮女吃這一驚,便要叫出聲來,卻被身前少女機敏回身摀住了嘴巴。

    少女一邊摀住宮女的嘴巴,一邊向著望過來的李禾眨了眨眼睛,似乎是知道李禾已經發現了自己。

    李禾對著花叢笑了笑,便又轉過頭去。[搜索最新更新盡在lvex.]

    「他的牙齒好白!」少女突然冒出的話,讓一旁剛剛受到驚嚇的宮女,再次感到崩潰。

    「喜兒?」少女扭頭看向宮女,漂亮的大眼睛中露出一種亢奮的喜意。

    「殿下!」宮女拚命擠出一臉的可憐樣,作為陪著自家殿下一起長大的貼身侍女,喜兒當然知道自家這位貌似清純的主子,在每次「幹大事」之前,都會露出這等表情的習慣。

    這位少女叫趙嬛嬛,是趙佶的第二十女,原本該稱柔福公主的,可趙佶這位喜歡把什麼都改上一改的皇上,卻把公主的名號給改成了帝姬,因此這位趙嬛嬛現在叫做柔福帝姬。

    柔福年方十五,卻是個自小就喜歡作弄人的性子,從小到大,也不知有多少人被她戲弄過,便是趙佶都沒能倖免。

    這所謂的「幹大事」,便是喜兒給柔福作弄他人的行為起的代名。因為每次柔福搞完事情,總會有人大驚失色地大叫:「出大事,出大事了!」

    趙佶此時正與高俅一干約好的大臣們,斗蟲兒鬥得不亦樂乎。

    高俅獻上的玉寶大將軍,果然是只極品斗蟲兒,幾乎都是一個招面兒,便將對方一個咬摔,狠狠地摔飛出去,每次一聽到斗蟲角鬥的玉罐罐壁發出啪地一聲響,便是玉寶大將軍又勝了一局。

    趙佶興高采烈地拿著他收藏的一幅吳道子的《天王送子圖》作注,此時賭鬥不過剛剛開始,陪他斗蟲的幾位大臣們,便都已變了顏色。

    看著臣下的臉色,趙佶卻一臉無恥的道:「朕的吳道子真跡價值連城,你們作注的幾座宅院,不過一城之萬一,賭注上吃虧的明明是朕,你們卻擺出這般表情,讓朕情何以堪?」

    正拿著一本書在旁邊看著的李禾,濃眉一挑,忽然大著嗓門讀出聲來:

    「相鼠有皮,(看那老鼠有張皮)

    人而無儀。(卻見有人沒威儀)

    人而無儀,(卻見有人沒威儀)

    不死何為!(為何還活不倒斃)

    相鼠有齒,(看那老鼠有牙齒)

    人而無止。(卻見有人無廉恥)

    人而無止,(卻見有人無廉恥)

    不死何俟!(活著不死等何時)

    相鼠有體,(看那老鼠有肢體)

    人而無禮。(卻見有人不懂禮)

    人而無禮,(卻見有人不懂禮)

    胡不遄死!(何不趕快就斷氣)」

    這是《詩經》上的一首《相鼠》,此時被李禾恰在這個時候讀了出來,卻聽得一旁伴駕的內侍宮女們面無人色,有那膽子小的,渾身竟已哆嗦起來。

    好傢伙,這是當面罵皇上:你還不如老鼠有齒哪,你怎麼不去死哇?

    「嗆啷!」

    一旁的帶刀侍衛一見趙佶袖子一甩,立刻拔刀出鞘。

    「狂徒作死!」一名侍衛頭領更是雙手擎刀高高躍起,對著李禾就劈了下去。

    這位名叫李詡的侍衛頭領,家中自大宋開國以來便是世代御前聽用的大內侍衛,他自己也是經歷了層層選拔後的正牌出身,並非憑了祖蔭,素來心高,對於李禾這個棒槌貨能享受官家的特旨殊遇,早就心懷嫉恨,此時一聽李禾出言犯駕,立刻便要借題發揮,將李禾斬於刀下。

    不想這一聲大喝,卻是將惱羞成怒的趙佶給喚醒了,想起自己的聖人身份還需要這頭大強頭給襯托出來,趙佶都來不及平復抽搐的面皮,便開口大喝:「不要傷他!」

    此時李詡已自空中落下,這一刀躍擊招式已然用老,卻是改不得了。

    「啊!」有那膽小的宮女已經一聲尖叫,閉上了自己的眼睛,不敢再看。

    這一式躍擊,卻是當年太祖趙匡胤傳下的斬馬刀法,傳說當年太祖曾以此招躍身一刀,將一匹戰馬一刀劈成兩半。

    這些宮女沒見過斬馬的場面,卻親眼見過這李詡於日常演練時,將那一截粗若車輪的木樁一劈兩段兒的畫面,一想到面前這看上去比其它侍衛都更順眼的黑大個兒,便要落得樹樁一樣的下場,有那多愁善感的宮女,已經作好了暈厥在地的準備。

    那李詡的快刀已經劈了下去,卻發現自己的身體並沒有跟著落下,而是突然停在了空中。

    沒有聽到預料之中的慘叫聲,有宮女便悄悄叉開遮面的手指,從指縫中向外觀瞧,卻見那拔刀的李詡正被人拿著褲腰單手舉在空中。

    那李詡手裡還拿著刀,卻是不敢再次舉刀劈下,只是拚命咬住了牙齒,不使自己叫嚷出來。

    「咚!」李禾放下了李詡,咧嘴一笑,替他正了正歪掉的頭盔。

    李詡黑了臉,一聲不吭地退回到自己的位置。

    趙佶這時候已經省過味兒來,又開始裝起了聖人:「賢卿直言,當賞!」隨手便抓過剛贏來的一疊地契,塞給了李禾。

    賭桌對面的梁師成見了,眼角立時一陣兒抽搐,那疊地契正是他剛剛輸出去的,光是買下這幾處園子後的翻新,便花出去了十多萬的現銀,此時一見這幾處園子歸了李禾,自家便想翻本也沒了指望,心中立時生出一計,道:「古之聖人,以江山社稷賜予賢者承繼,謂之禪讓。陛下古聖轉世,便不以國賜,也當連城之物厚賞之,方顯陛下古聖之德。」

    梁師成這人天生一付好賊膽,敢找人模仿趙佶的筆跡假傳聖旨賣官兒發財,又敢向趙佶說自己是蘇軾的遺腹子,其腹黑皮厚,便是連同為趙佶寵幸的蔡京、高俅等人都為之忌憚。

    他這話一出口,卻是拿住了趙佶稱李禾為賢卿的話柄,說古之聖人遇到賢者都把整個江山送了人家,您是古聖轉世啊,不說把國家送給賢者吧,也要送件價值連城的東西才好意思吧!

    趙佶咧著嘴角把那幅吳道子的真跡畫軸遞給了李禾,心中卻是肉痛無比,顫著聲音道:「此畫仙家筆法,非人間俗物,賢卿當珍重一二,勿使污損。」這話說得已經露骨了,若是給在場這些官油子聽了,肯定是堅辭不受,趙佶也就順水推舟收回這畫,大家皆大歡喜。

    可李禾……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