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當個皇帝高興一回

第二卷 天變 第五章 印書局 文 / 師法自然

    卻說朱由校隨著眾人來到那聚福樓,卻是大吃一驚。原來此刻聚福樓前是人山人海,人頭攢動。

    朱由校上次便是來過這聚福樓,雖說是生意興隆,不過也不曾有這般誇張,還好跟在朱由校身後李進忠是眼疾手快,一步走到朱由校前,用手指著那聚福樓的招牌,驚呼道:「看,原來是在換『酒望子』。」

    朱由校順著李進忠的手指著的方向看去,卻是看見幾個酒樓的小二架空懸在那聚福樓的外牆上,煞是驚險,樓下也是有著幾個小二也是站在梯子上扯著一個剛剛掛上布簾子。

    朱由校看了一眼,那是大吃一驚,原來這是在換廣告牌,沒想到這酒樓還會做廣告,再仔細一看那布簾子上的廣告詞,卻是稀鬆平常的很,『本店發賣四時荷花高酒』(這是明朝正德皇帝自己開的酒樓的廣告詞,今天借用一下)。朱由校一看這廣告詞,沒有任何吸引力,怎麼能起到吸引顧客的作用,頂多就是告訴這邊有酒賣便是了。

    這時這酒望子已是懸掛完畢,圍觀的路人也是慢慢散去,朱由校才慢慢走進了這聚福樓。這時正是傍晚時分,樓中來喝酒吃飯的人已是坐的滿滿噹噹的。

    朱由校一進這酒樓便上來個衣著華麗的中年掌櫃,對著朱由校和眾人帶著歉意的說道:「各位可是訂了位子的麼?」

    姜日廣這回可是做東,便說道:「在下這時剛剛來,沒有預定位子,還請掌櫃通融一下,給在下找個雅間。」

    那掌櫃聽完卻是一臉為難的樣子,哭著臉說道:「哎呀,不是小人我不給你雅間,是實在現在沒有了,要不眾位先到旁邊等一等,估計馬上便會有空位了。」說完,便想把眾人往旁邊引去。」

    朱由校今日本來便是有了些火氣,現在又是連酒都沒得喝,臉色已是沉了下來,姜日廣看到這般情況,也是心中一陣發毛,皇帝現在看來是好好的,要是等下發彪那就不好辦了,便大聲說道:「你們聚福樓會沒有雅間,在下來聚福樓可不是一次兩次了,怎麼聽說你們聚福樓的三樓是有幾個雅間經常空著的麼。」

    這時那個掌櫃臉上是泛起了一陣難色,懦懦的說道:「這位公子,那些雅間是專門預留給朝中大臣的,不是小人能做的主。」

    朱由校一聽,原來是留了幾間專門給當官的,這還不好辦,向身後的錦衣衛示了下意,那錦衣衛趕緊從懷中掏出自己的腰牌,在著掌櫃眼前晃了一晃,那掌櫃一看這錦衣衛手中的腰牌,還是個錦衣衛百戶,立刻是嚇得不輕,錦衣衛那是他能惹得起的,馬上帶著哭腔說道:「這位公子,剛剛是在下的錯,在下這就去給公子安排。」說完便急忙跑進了後台,過了片刻,又是跟了一個50多歲,也是衣著華麗的掌櫃出來。

    那掌櫃見了眾人,便上前諂笑道:「今日不知幾位公子大駕光臨,有些招呼不周,還請各位原諒。」說罷,便領著眾人前去那三樓的雅間。

    朱由校進了雅間,找了個椅子隨便坐了下來,倒是姜日廣幾人現在都是有些拘謹了,還是有些不敢坐,朱由校馬上呵呵笑道:「來,大家都坐下來慢慢聊聊。」眾人才敢慢慢坐下,這時那掌櫃上前說道:「公子,要些什麼酒菜,還是要些歌伎、舞技進來表演一番。」

    朱由校平日在宮中什麼歌舞沒見過,倒是不稀罕這些東西,出來本就是來尋找尋找那種宮中嘗試不到的自由,便說道:「把你們店中的好酒好菜都上些來,至於歌伎、舞技就不必了。」

    這掌櫃聞畢,便囑咐身邊的小二前去廚房傳話。朱由校這時又是想起剛剛這聚福樓更換酒望子之事,便說道:「本公子進來之前,見你們懸掛的那酒望子上寫著『本店發賣四時荷花高酒』。這荷花高酒是什麼玩意?」

    那掌櫃馬上回道:「這荷花高酒是本酒樓的鎮樓之寶,在京師可是有名的很,公子要是有興趣,可以嘗試嘗試本樓的精製荷花高酒,保準公子讚不絕口。」

    朱由校聽得這荷花高酒是這般神奇,便讓這掌櫃趕緊端了上來。

    待到這荷花高酒端上來,身旁的李進忠趕緊上前給朱由校身前的酒盅中倒上一杯,這荷花高酒在杯中呈琥珀色,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迎面撲來,隱約能聞到一股荷花的味道,想來這荷花高酒便是這般得名的。

    朱由校輕輕拿起酒盅,淺淺的嘗了一口,這荷花高酒清香醇正,果然是好酒。這時朱由校又是問道:「這酒是你們聚福樓自己釀造的麼?」

    那掌櫃馬上回道:「這可是我們聚福樓的不傳之密,京師也就我們聚福樓一家能釀造出這般美酒。」

    朱由校心想,原來這聚福樓還有這般美酒,加上京中第一美女也是聚福樓的掌櫃,想不生意紅火都不行啊。這時便說道:「本公子還曾聽聞你們聚福樓的大掌櫃可是京師第一美女,怎麼今日不見你們掌櫃啊?」

    想這聚福樓每日能不遇上幾個朱由校這般色膽包天之人,這些聚福樓中的掌櫃早就知道如何應付這般問題,便笑著說道:「那些都是坊間的傳聞,自打我家老爺前年去世,我家小姐,便是現在聚福樓的掌櫃雖是接手了老爺的生意,可是卻未曾拋頭露臉過,大家如何得來我家掌櫃是京師第一美女。至於公子沒有見到我家掌櫃,這是因為我家掌櫃是此來不出面,迎接客人的都是我們這些掌櫃的。」

    朱由校一聽,『哦』了一聲,心想,原來這全曉芸還有這般曲折的經歷,算了,看來今日這第一美女也是瞧不著了,還是安心喝酒好了。

    朱由校這時突然想起,這次已是第二次和這姜日廣在這聚福樓喝酒了,好像自己對他還是不甚瞭解,不過看來倒是膽大心細,看來還得提拔提拔作為自己的親信。

    便轉過頭去,對著姜日廣笑著問道:「姜公子現在在翰林院做些什麼,說來聽聽,大家也好分享分享。」

    姜日廣自打見了朱由校之後,估計最最想聽的便是這麼句話,這個潛台詞稍稍注意便能聽得出來,不就是想知道自己是做什麼的麼,好給自己安排個職位。便興奮的說道:「在下時任翰林院編修一職,編纂整理史書札記。」

    朱由校一聽是管理書籍方面的職務,又想起自己前些日子還想搞個什麼報紙之類的東西,不過一直沒能騰出手來,現在這倒是有了個現成的人物。

    便笑著說道:「原來是這般職務,記得前次在下給宋應星安排的工作麼,在下是個十分重視感情之人,今日有緣,在下也是為姜公子介紹個職位。」

    姜日廣想是接受了上次大叫皇上萬歲被人嘲笑的那番事,這次見屋中也沒有外人,便下跪叩首小聲說道:「微臣謝主龍恩。」

    朱由校馬上笑著說道:「起來吧,今日事微服禮節便不要了,在下給姜公子你講講那你未來的職位如何?」

    姜日廣這時心中早就是樂開了懷,見朱由校也是這般道:「陳公子有何職位介紹給在下,在下洗耳恭聽。」

    朱由校又是拿起桌上的荷花高酒,淺淺的喝了一口,慢慢的說道:「姜公子是進士出身,那便是知道什麼使得你和那些考試落榜之人之間有何區別吧。」

    姜日廣聽了一怔,想了片刻,說道:「在下本以為是文采,不過後來才知原來是知識。正因為在下比那些人掌握了更多的知識。」(在此,作者申明,明朝的科舉並不是你們想像中的那麼無用,相反,明朝的科舉制度對於當時的生產力發展水平是一個切實可行的制度。)

    朱由校又是笑道:「姜公子果然不是那般迂腐之人,在下今日這職位便是與此有關,在下要建個印書局,專職管理出版事宜。」

    姜日廣聽了是一陣糊塗,這些事宜朝中卻是有專門的部門負責,怎麼還有新建一個,便一臉疑惑的問道:「這書籍刊刻出版朝中是有人管理的,為何還要新建這個印書局。」

    朱由校聽得姜日廣之話,大聲笑道:「既然是要新建,便是有其特殊之處,在下與你細講,這印書局印的書可不是一般之書,它可是用來給百姓提供政令,消息之類的書,或者也可以說不是書。據在下所知,現今大明百姓獲取消息大都是坊間風聞,如此一來,便有了眾多妖言惑眾的機會,要是成立這印書局,把這大明的形勢刊印書上,每旬一期,大明統一發行。那那些不近實情的謠言便是不攻自破了。明白了沒有?」

    姜日廣聽到這番新奇之事,一時那裡反應的過來,沉思片刻,抬頭向朱由校望去,見朱由校是一臉笑意,便問道:「可是我大明一有大事便是天下盡發通告,各地官府都有公佈,如此一來這印書局不是又是多此一舉了麼?」

    「各地官府是各地官府,這印書局是印書局,這印書局刊刻的旬刊裡又不都是些官府發令之類東西,可以發些商品行情,邊鎮軍情,風聞趣事,名人軼事。反正百姓喜歡什麼你便印些什麼,只要是對國家有益的你都可以刊刻上去。」朱由校耐心給姜日廣解釋這印書局的妙用。

    對於這印書局,朱由校的本意是要讓其成為官府的喉舌,左右大明的言論。這些日子一來,朱由校深感明朝信息流動速度之慢,大明幅員遼闊,尋常速度從最南邊到遼東那是得花上數月時間,便是朝廷得軍情文書快馬傳送也是得十幾日,這般條件下,京師雖然是對大明邊關之地牢牢掌握在手,不過卻是很難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

    這印綠色∷小說|com|bsp;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