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當個皇帝高興一回

第二卷 天變 第十四章 瀋陽之戰 文 / 師法自然

    本書群號11187678,感興趣的加加,進去聊個天也好!!

    ………………………………………………………………

    「砰」,朱由校將手中的軍情奏折重重的扔在面前龍案上,奏折與桌面做了個親密的接觸後,連續翻了幾個跟頭嘩啦啦的掉到了龍案前面,此時朱由校眼睛掃視了一下座下的眾人,憤憤地說道:「小小的後金,竟然就是憑借那區區六萬軍卒便想攻我遼東,也是太不把我大明放在眼中了,太不把朕放在眼中了。」

    「皇上息怒,據報,後金現今為止,只是進攻了奉節堡一番,還是一擊便退,據遼東熊經略來的軍情奏折,我軍奉節堡李秉城總兵奇襲後金先鋒,殺敵200餘人。而武靖營總兵朱萬良遇敵不戰而逃,全軍覆沒,陣亡800人,剩下1200人逃回遼陽城。」內閣大學士孫承宗向鐵青著臉的朱由校匯報著遼東軍情道。

    「不戰而逃,這是我大明的軍隊麼,給我傳旨給熊廷弼,朱萬良臨陣脫逃,斬立決。」朱由校平時便最是討厭這些貪生怕死之輩,恨不得把這些人都給殺了,如今這些人竟然臨陣脫逃,朱由校更是欲殺之而後快。

    「皇上,熊經略上奏說已用皇上親賜的尚方寶劍斬了朱萬良,屍首已是派人運往京中來了。」孫承宗聽得朱由校的狠話,馬上說道。

    朱由校聽得熊廷弼已是斬了這個朱萬良,神色不由一鬆,便對著孫承宗說道:「熊愛卿這次做的好,對於這些貪生怕死,臨陣脫逃的將領,朕是一個都不會輕饒的,斬了就好。」

    這時孫承宗聽得朱由校的話,有些難為的說道:「皇上,不過這朱萬良可不是一般的將領,此人可是是皇室子弟,熊經略雖有尚方寶劍也不能隨意斬皇室成員。不過微臣認為熊經略乃是軍情緊急,迫不得已。」

    朱由校知道孫承宗與熊廷弼還是有些關係,不過自己也不管什麼皇室不皇室的,便對孫承宗說道:「天子犯法尚與庶民同罪,何況他那一個皇親,再說本就是該斬,斬了也是應該,朕不怪罪熊愛卿。」

    「皇上,這祖宗之法不可廢,有些規矩還是要的,熊經略這般斬殺皇親,皇上要是不做些處罰,估計各地親王都會有意見的。」孫承宗知道朱由校現在還是不明白這些複雜的人際關係,便提醒朱由校要注意各地親王。

    朱由校聽完,便想起了現在外患正盛,還是要注意安撫安撫那些各地的親王的感受,低頭想了想,對著孫承宗說道:「傳聖旨給熊廷弼,熊廷弼肆意斬殺皇親,罰俸半年。」

    接著又說道:「再傳聖旨,熊廷弼鎮守遼東,勞苦功高,賜白玉麒麟一對,白銀百兩。」

    朱由校這話一說,誰人都是知道朱由校的偏袒之意了。

    遼陽遼東巡撫衙門內,現在是一片繁忙,熊廷弼自從決定將遼東經略府前移至遼陽,便決定徵用了這遼東巡撫衙門,現在衙門中的衙役和軍中的將士正是在忙著搬運些文書之類的東西。

    遼東巡撫衙門內,孫元化直直的站在熊廷弼前面,高聲喊道:「熊大人,現下瀋陽告急,如是不早些將這些大炮運到瀋陽,瀋陽估計過不了幾日便會失守。」

    熊廷弼冷冷的看著眼前的孫元化,心想,不過是當今內閣大學士徐光啟的弟子而已,便是如此的恃才傲物,以為這戰場是過家家麼,你說把大炮運到瀋陽便能運到,以為後金不會中途搶走麼,畢竟是沒有到過戰場的雛兒,太過理想化。要知那後金酋首努爾哈赤自起兵叛變起至今是未嘗一敗,就是自己何嘗也不是要小心翼翼的對付這努爾哈赤。

    便冷笑道:「孫大人,現在把大炮運至瀋陽,在下看來不如直接送至後金軍營去好了,我大明現下根本就沒有能力確保這些大炮能安全運至瀋陽,要是給後金繳獲了這些火炮,那我大明遼東的城池還需要防守麼?」

    孫元化又是爭辯道:「遼東我明軍有十二萬,而且還有各地增援部隊趕來,而後金只是區區六萬,熊大人便如此害怕麼?」孫元化見尋常方法不行,便使起了激將法。

    誰知這方法根本對熊廷弼毫無用處,熊廷弼聽得孫元化的激將之言,連面色都是沒有改,談談的回道:「孫大人,在下聽聞孫大人是現今內閣大學士徐大人的弟子,精通火器和西學,不知是否。」

    孫元化對徐光啟是十分崇敬,立刻正色說道:「正是恩師,在下蒙恩師教導,對那些火槍大炮甚是瞭解,這番便是因為這個奉皇上之命來遼東的。」

    熊廷弼聽得孫元化之言,便斷然說道:「那樣便好,孫大人來這遼東是為大炮而來的,火器是孫大人的專長,但是帶兵打仗孫大人可比不上在下了,而且皇上傳旨說了,孫大人在遼東卻是一切需聽從在下的安排,現今本官給孫大人的任務便是加緊訓練些火炮射手,然後隨時準備救援瀋陽便是了。現在就前往瀋陽之事休要再提。」說完便是不再理會孫元化,一拂衣袖,轉頭離去。

    孫元化眼睜睜的看著熊廷弼離去,心中有種說不出的感覺,早就聽說這熊廷弼為人剛正不阿,不過也是快言快語,從不顧慮他人感受,今日也是算是見識到了,不過想想,熊廷弼說的還真是有些道理,看來還是如他所說,自己長處是火器而不是帶兵打仗。

    卻說熊廷弼轉身離開了孫元化,心中也是煩悶的很,現在遼東局勢真的是十分微妙,後金一直駐紮在薩爾滸,隨時都可以進攻瀋陽,其中後金的探子已是密佈遼東,現在遼東的部署估計再過幾日後金就能弄清楚了,這樣看來後金估計就會在這幾日進攻了。

    這時一個傳令兵跑到熊廷弼身前,喊道:「大人,後金全軍出動,圍攻瀋陽,現在已是失去聯絡……」

    泰昌元年十一月二十日,後金大汗努爾哈赤親自率領後金八旗雄師猛將,傾後金國之師十萬餘人,帶著大量的木板、雲梯、戰車等,順渾河而下,水陸並進,向瀋陽進發。

    為了掃除攻佔瀋陽城的障礙,後金奴酋努爾哈赤派遣四貝勒皇太極領兵馬一萬人,去攻打虎皮驛。同時,又派三貝勒莽古爾泰帶兵馬一萬人,去攻打奉節堡。

    十一月二十二日,努爾哈赤帶領大隊人馬,兵抵瀋陽城下,只是派出小股兵力,沿城進行突襲性的偵探,等待前鋒軍攻打虎皮驛和奉節堡的消息。

    明軍虎皮驛守將梁仲善,奉節堡守將李秉城按照熊廷弼的命令,在堅守後金三日猛攻後突圍後撤至遼陽。

    自此瀋陽屏障虎皮驛和奉節堡失守,瀋陽大門敞開,努爾哈赤開始集結兵力準備攻打瀋陽城。

    這瀋陽城,對明朝來說,雖不如遼陽重要,也是遼東重鎮之一,一直被作為遼陽的「藩蔽」而受到重視。瀋陽城高池深,明朝把它譽為一座「堅城」。

    為了保住這座城,使它發揮對遼陽的護衛作用,幾年前曾經過一番加固。在城外挖深壕,用大木頭立為柵欄。在靠近城牆的地方,挖壕兩道,各寬五丈,深二丈,壕底埋下光木樁。在壕的內側,即接近城牆的一則,再構築馬牆一道,間留炮眼,排列戰車、槍炮。在大壕外邊,挖了一道道溝塹,設下陷阱,井底插上光木樁,上面鋪上秫秸,掩上土。城外這套複雜的工事,專是用來對付後金騎兵的,並能阻止步兵及其攻城器械接近城下,若是不瞭解情況,準會吃虧的。

    努爾哈赤得到虎皮驛、奉節堡已被拿下的戰報之下,於十一月二十五日早晨,指揮八旗兵馬進抵瀋陽城郊。

    從偵探那裡,努爾哈赤得知瀋陽防守甚嚴的消息,便沒有輕舉妄動,吩咐軍隊駐守在城東七里的王家灣,用大量的木板搭成柵營。

    努爾哈赤騎在一匹高大健壯的白馬上,手中馬鞭向瀋陽城指去,對著身邊的眾將說道:「這瀋陽城壕深牆高,據探馬來報,這城中已是有六萬人馬,我軍雖是有十萬雄師,不過要是這般強攻,至少也得折上幾萬人馬,我大金人丁稀少,現在這十萬已是動用全國之力,根本就不可以去強攻明軍的城池,先前進攻那虎皮驛和那奉節堡便折了我四千兵馬,如今各位說說應當如何是好?」

    這時三貝勒莽古爾泰上前說道:「咱後金大兵十萬有餘,憑借父王聲威,又有八旗的神勇,還怕不破小小的瀋陽城?不如讓我打先鋒,我定當第一個衝上明軍的城牆。」

    努爾哈赤聽得不由眉頭一皺,暗道,兇猛有餘,智謀不足,便笑著說道:「你的勇猛可謂是我大金第一人,瀋陽城要是我大金強攻,那也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我大金的目標是整個遼東,如是在這瀋陽折了太多兵馬,如何去取那遼陽。還是回去多看看兵書,每次都是只知道打殺。」

    莽古爾泰嘿嘿笑道:「我又不是只是莽撞的亂衝亂殺,那次大戰我莽古爾泰不是殺敵最多的。」

    這時範文程在旁說道:「三貝勒英勇無敵那是我大金眾所皆知之事,不過所謂上兵伐謀,攻城為下,對付堅城自古便有幾大妙法破解,一是內通,二是誘敵。內通我軍可以遣明軍的降將李永芳去勸降明軍,誘敵我軍則可示敵以弱,誘得明軍出城來野戰,論到野戰,天下那有能戰過我大金八旗的。」

    努爾哈赤聽得此番話,暗合心意,便喜著說道:「還是范先生足智多謀,今日之計甚好。」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