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當個皇帝高興一回

第三卷 烏雲 第十二章 入宮淨身麼? 文 / 師法自然

    「哦,原來是還是股份制商號,你們兩個佔了多少股份?」朱由校對於這些商人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感到驚奇,自己雖是不斷的讓姜日廣鼓吹這些新的東西,可是真正有多少人接受自己還是心中無底,特別是姜府被燒那次事情發生後,朱由校更是對明朝人思想的封閉而感到痛心,這次竟然碰到這麼稀奇的事情,自然要問個究竟。

    要說劉大富和王及公開始還是恐懼的不得了,可是和朱由校聊上幾句後,反倒是輕鬆起來,特別是看到朱由校也是一臉和善,平易近人的模樣,那發抖的手自然是稍微好了起來,

    聽及朱由校的問題,劉大富還是有些顧及,這個皇上的稱呼可是大事,隨便叫那不是自己拿頭往刀口上送麼,不過想到剛剛也是沒事,便是狠下心思回道:「陳公子……,這個馬車廠我與王掌櫃二人都是只有小股份,每人一成而已,好似叫做小股東吧!」

    「對,對,就是叫做小股東!」

    朱由校這時倒是對劉大富感興趣起來,看來劉大富還是對那些大明書冊上發表的東西還是有些研究的,這些專業詞彙還這般熟悉,便接著說道:「劉掌櫃對那大明書冊上的那些經濟方面的東西很感興趣麼?不如和本公子探討探討!」

    劉大富頓時有些尷尬,心中暗想,自己認識的字也就是那麼些,除了算帳不會算錯,其他的字是他認識字,字卻不認識他,所以那裡會去看什麼大明書冊,真正要看也是揀些有圖畫的看看,更不要說會去看那些所謂的經濟方面的文章,自己懂得那些都是平日裡和茶樓裡的茶客瞎侃聽來的,如何上的了檯面。

    便是懦懦的對著朱由校說道:「陳公子博學多才,學富五車,滿腹經綸,原來對這些也很有研究,可惜在下對這些東西不是很熟捻,剛剛是班門弄斧了,其實陳公子剛剛問及的夏掌櫃可是其中的高手,可惜夏掌櫃現在不在這裡,不過還好,王掌櫃對這些也有些研究,不如陳公子和王掌櫃探討探討了!」

    朱由校聽了劉大富蹩腳的馬屁,臉上頓時有了笑意,這般人一看便知道是那些沒有什麼受過什麼教育之人,說話之間透露出那淡淡的傻氣,於是忍著笑意回道:「哦,原來如此,那王掌櫃對那大明書冊上的那些經濟版的文章有什麼看法呢?」

    王及公此刻要不是顧及朱由校的身份,定然要掀桌子和劉大富翻臉,這小子平時對自己就是沒幾句好話,此刻竟然把這麼燙手的東西一把就扔給自己,饒是再好的性子也要發彪,不過看著朱由校正是一臉笑意的盯著自己,也是只好放下那般心思認真對待朱由校的問題。

    「在古語中,「經濟」一詞是「經邦」和「濟民」、「經國」和「濟世」,以及「經世濟民」等詞的綜合和簡化,含有「治國平天下」的意思。」王及公把大明書冊上的那關於這個經濟的解釋說了出來。

    「對,大明書冊上是如此說的!」朱由校立刻回道。

    「如此說來,我們這些買賣貨物的商人也是在為當今皇上治國平天下奉獻著微薄之力了?這大明書冊上儘是說大明之人人人平等,可是人分士農工商,商卻是最後一等,為何?」王及公明明知道對面坐的是皇帝,可是還是忍不住說了出來。

    朱由校見到王及公竟然敢這樣和自己說話,更是來了興趣,原以為這幾人知道了自己的身份,說話會很拘謹,沒有想到倒是有些指桑罵槐的質問自己了,意外啊!

    淡淡一笑,回道:「我大明聖祖起便是重農抑商,為何?大明邊境自開國以來便是一日沒有平靜,國家要打仗,倉庫中自然不能缺少糧草,地方要防災,倉庫中自然也是不能少糧食,大明所有的物資都被徵集起來,囤積倉庫,以備一時之患,而商人的基礎是什麼,商品,商品便是那些糧食,手工品等等,可惜這些都被囤積在倉庫中,所以既然沒有商品,如何來商人,不過那是我大明剛剛開疆闢土的時期,後來國家安定之後,還是實行這般政策便是不合時宜了,可惜自聖祖以來這重農抑商的看法還被明朝的這些皇帝遵循著,可惜啊!」

    王及公聽了朱由校的話倒是明白了很多,又是聽得朱由校這般自我的嘲諷,頓時對朱由校產生了敬意,剛剛想說話,便被朱由校打斷,只聽朱由校又是說道:「其實現今大明朝商人是越多越好才對,據我所知,我大明至少有數以千萬計的百姓失去了土地,為何,我大明的土地是有限的,可是人口卻是不斷的增長,可是對於這些百姓來說獲得土地已經是非常困難之事了,既然不可能再種地,有很多選擇的,比如你們二人與那個夏掌櫃的馬車廠便是要招收不少人手吧,再者如那些海上的海商,只是把我大明的一些瓷器和其他特產運到其他國家去便能賺到不少銀子,人不一定要種地的!」

    朱由校說完是長長的噓了口氣,雖然說的有些凌亂,不過唬唬王及公這種水平的還是綽綽有餘。這時茶樓的小二端了砂制茶壺上來,帶著一套茶具,喊道:「這位客官,這個『普洱茶』茶可是我清品茶樓的極品茶葉,我們掌櫃的可不輕易出賣,今日客官可是可以大大的飽個口福了。」說完便是拿出一包用幾層紙仔細包著的茶葉,放入茶壺中……

    朱由校拿起那泡好的茶葉,喝了一口,頓時覺得味道非常不錯,不過也就是和宮中的那些貢品差不多而已,對於喝灌了好茶的朱由校來說也算不得什麼。

    其實剛剛朱由校說完,王及公便是有些話想說,不過恰好碰到朱由校這般品茶,便是憋在心中,見到朱由校喝完便是想再開口。

    沒想到朱由校見到王及公的表情,便是先了一步,指著桌上的小茶杯說道:「王掌櫃,來一杯嘗嘗!不愧是好茶!這種好茶也只有我們大明有,別的地方還喝不上呢?」

    王及公只好順勢接過茶杯,淺淺的喝了一口,便是說道:「這個茶葉真是好東西,遼東的那些韃子可是十分喜好我們大明的茶葉,我前往遼東收購皮毛的時候很多韃子還要我用茶葉與他們換,可是我們大明嚴命禁止將茶葉賣與那些韃子,可惜了!」

    朱由校想起王及公是專門做皮毛生意的,也算是服裝業的了,又突然想到了自己那宮裡的那些大小衙門的問題還沒有解決,心中頓時有了個想法,便是問道:「王掌櫃,我這裡有個生意要和王掌櫃商量商量,不知道王掌櫃有興趣麼?」

    王及公那裡敢說沒有興趣,便是說道:「陳公子的話,我那裡敢不從!當然有興趣!」

    朱由校笑了笑,對著王及公說道:「宮中有二十四監你知道麼?現在聽聞宮中正在對這二十四監做些改革,其中巾帽局、針工局、內織染局正準備找個管事的,不知道王掌櫃有興趣麼?」

    王及公那裡會不知道二十四監,自己是京師著名的皮毛商,那巾帽局的很多原料還是從自己的店中採購的,就是那巾帽局的掌印太監自己也沒有少送銀子,可是對於朱由校後面說的王及公可是大吃一驚,或者說是被嚇個半死,巾帽局、針工局、內織染局的管事的不就是掌印太監麼,朱由校讓自己去當管事的,不就是要自己進宮麼,那不就是當太監了麼?王及公是越想越怕,難道剛剛自己那裡惹皇上不高興了!

    朱由校見到王及公的臉色不斷變換,那張臉已是變成豬肝一副,再看到王及公身邊的劉大富是一臉偷笑的神情,才想起了自己剛剛的話中的語病,頓時大聲笑了起來,對著正是鬱悶的王及公小聲說道:「我的意思不是讓王掌櫃淨身了,只是我準備把那巾帽局、針工局、內織染局改革了,準備找個懂些經營的人來打理,可是宮中那裡找得到這種人才,所以只好到外面來挑選了,本來我的意思是以後專門搞個招聘會的,可是今天遇上王掌櫃了,如果王掌櫃答應了,這道功夫便是免了。」

    王及公聽了朱由校解釋,那失落到了極點的心情頓時回復過來,要是真讓自己進宮當太監,還不如把自己殺了,自己剛剛娶的小妾還等著自己痛愛呢,待到聽了朱由校的提議,又是有了些心動,這般看來是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的事情,另外還可以和皇上搭上線,估計這輩子也是沒有這麼好的機會了,何況皇上都問到頭上來了,自己一句不敢興趣還不是把自己的小命給填上了,綜合一下,王及公立刻做了決定。

    堅決的對著朱由校說道:「我王及公雖然是商人一個,一直想為大明做些事情,既然現在有這般的好機會,怎麼能夠錯過呢,不過我倒是擔心自己能力不足,誤了陳公子的大事!」

    朱由校聽到王及公答應也是高興,自己前幾日還在為這些ceo職位的人選頭痛不已呢,那些掌印太監收銀子估計是把好手,要想他們管理著這些巾帽局、針工局、內織染局賺錢,那可是個大笑話,如果這些人選到戶部去找那更是笑話,如此只好在民間找了,如今可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劉大富這時在旁邊卻是鬱悶的不行了,憑藉著自己那從商的天賦,從朱由校和王及公的對話中,劉大富嗅探到了一股強烈的機會,見到王及公答應了更是心動不已,連忙壯著膽子對著朱由校說道:「陳公子,這個……,還有沒有其他的讓我也過把癮啊!」

    「哈哈……」朱由校又是大聲的笑了起來,沒想到這個劉大富倒是這般有趣之人,連這種話也是敢和自己說。

    便是嚴肅的說道:「其他的都是有啊,不過現在改革的就只有巾帽局、針工局、內織染局這幾個而已,其他的你要麼?」

    劉大富沒有聽出朱由校的隱含意義,聽到朱由校還要位子給自己,連忙高興的說道:「要,如何不要!」

    「嘿嘿,你可說好了,等等我就讓人給你淨身了,這樣才可以進宮!」朱由校陰險的對著劉大富一陣賊笑。

    劉大富此刻才是領會到朱由校剛剛之話的意味,驚出一身冷汗,連連擺手說道:「不要了,我不要了!」

    朱由校又是一笑,說道:「其實你也不用怕,宮裡已經不招收小太監了,你就是想淨身入宮也是沒有機會了,不過說到這個位子,我暫時不知道什麼適合你,你好似是做食貨店的吧!現在宮中的尚膳監由於安全問題還沒有改革的意向,不過我可以先給你記上名,萬一那天尚膳監改革了,你就算是第一個報名的了!不過我透露個消息給你,算是今日給你的賞賜了,尚膳監準備和京師聚福樓合資建個大酒樓,到時你可以去那裡和這個酒樓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優先採購你的那食貨店的東西。」

    朱由校這時又是對著王及公說道:「你也算是成功人士了,剛剛你答應的其實可以回去考慮一下,我那改革還沒有開始,你三日之內反悔都是可以的,如果你答應了便到紫禁城去找魏朝便是了。」

    王及公那裡想到朱由校是這般好說話之人,一時是百感交集,激動說道:「還有什麼好考慮的,能為當今皇上辦事,能為當今大明辦事,我還有什麼好想的!」

    「好,你剛剛不是說當今分士農工商,現今你要是答應了這個職位,可就不是一般的商了,這宮裡的巾帽局、針工局、內織染局裡光太監和工匠至少就有幾千人,就是有萬人以上也是正常,到時候你可是大明朝最大的商人了!商人的名譽就靠你來扶正了!」

    |com|bsp;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