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晚宋

卷三 抉擇 第十六章 大宋廟堂(三) 文 / 高月

    第十六章大宋廟堂(三)

    崇政殿,大宋皇帝趙昀精神煥發地坐在萬民景仰的天下最高處,他高高在上,俯視著大殿。

    大殿上是井然有序而又神色肅然的百官。

    身邊的太師椅已經沒有了,背後的太后垂簾也沒有了,趙昀再也不用看那兩個人的臉色。他心裡突然有了一種傲視天下的滿足,這麼多年來,他終於體會到做皇帝的滋味。

    「眾卿可有本奏?」

    「皇上有旨,今日有本當奏。」

    當值太監站在鑾台之上,面對著大殿高聲傳旨,聲音空曠悠遠,在大殿上迴盪。

    這是自古帝王的御下之術,皇帝坐在極高處,周圍環境昏暗,讓群臣仰視而看不清上座者面容,但皇帝卻能看清大臣的一舉一動甚至一個眼色,讓群臣感受到皇權的壓抑、恐懼和威嚴。

    趙昀熱切的望著群臣,他希望有天下大事來供他決斷。

    「臣有本奏!」

    禮部尚書真德秀出班,他緊走幾步,跪倒在鑾階前,這是一個頭髮灰白的中年男子,身著從二品朝服,他是當朝儒學泰斗,曾是前太子太傅,也曾是太學教授,桃李滿天下,朝中大臣及宗室子弟大都是他的門生。

    「卿有何事?」

    「臣以為幾天前的蘭陵王府宴會不符合我大宋的禮制,希望皇上下詔禁止這樣的聚會,這是臣的詳細奏本。」有宦官下來接過,轉給了趙昀。

    此言一出,朝堂上一片嘩然,至少有一半的人都參加了那個宴會,甚至包括他真德秀本人,但卻沒人敢反駁,誰也不知道真德秀此劍最後指向誰。

    但趙昀卻不感興趣,他把奏折輕輕一合,擱在當值太監的盤子裡,他今天要聽的是天下大事,而不是這些芝麻小事。

    「此事容後再談,其他愛卿還有何事,事關我大宋社稷的。」

    「皇上有旨,此事暫不朝議,今日只討論社稷大事。」

    當值太監的聲音傳到了大殿的每一個角落,讓低品者能聽清。

    眾人這才明白皇上的意思,也微微放下心來。

    真德秀碰了個軟釘子,他本想參丁大全縱子行兇,現在只得沮喪地退回朝班。

    「陛下,臣有本奏!」聲音洪亮如鐘,正是樞密院副使、次相孟拱。

    「孟卿快快說來!」

    『臣所知,現南北兩蒙大戰夏國故地,關中精兵盡在潼關,此千載良機,臣願親自領兵北伐,趁鳳翔、京兆空虛,一舉拿下關中,望皇上恩准!」

    這才是趙昀想聽的大事,他站起來向群臣望去。

    朝班中站出一人,乃新任兵部尚書李心傳,他大聲反對道:

    「皇上,臣以為孟大人所言不妥!」

    「有何不妥!」孟拱怒道。

    「孟大人,你也是帶兵大將,應知此時我朝戰略重心是打通黃淮,若兩線同時作戰,恐怕不是我朝國力所能承受。」

    「皇上!李大人說得對,現在我朝確實國力空虛,支撐不了兩線作戰!」

    中書門下平章事董槐也出言反對。

    「哼!養兵千日,我朝有百萬帶甲士兵,就算不戰也虛耗糧餉,此時不戰更待何時?再說拿下關中,我軍未必沒有補養,皇上!請給為臣十萬軍馬、半年時間,若臣拿不下關中,臣願提頭來見!皇上,請恩准!」

    「這……〞

    趙昀確實心動了,他此時就是想做幾件大事,讓天下人看看他趙昀決非偏安之帝。

    「孟大人剛剛入相,只為一己之私,就想置皇上於天下之不義否?」

    一個彎酸的聲音從朝班中傳來,彷彿是一瓶二十年的老醋。

    眾人聞聲望去,只見走出一人,相貌玲瓏、身材矮小,卻是清流派三領袖之一的魏了翁。

    「我怎地置皇上於不義,魏大人你要說清楚!」

    「四川百姓前幾年剛飽受蒙古人蹂躪,現在尚未恢復元氣,孟大人又要妄起刀兵,推百姓於水火,適才連你自己都不能保證拿下關中,若蒙古人反撲四川,孟大人何以面對?四川百姓又何以面對?

    他們自然會罵你無能,但更會說皇上不仁,這難道不是置皇上於天下之不義嗎?皇上!國以民為本,孟拱居心叵測、擅動國本,臣建議立刻罷其一切官職,逐出朝堂!」

    老醋突然變成了火油。

    「你!你!腐儒也!」孟拱指著他,氣得說不出話來。

    唇槍舌箭、皆有道理,趙昀有點為難了,他突然瞥見朝班首列的丁大全正坐在那裡微微冷笑。

    「丁愛卿,你久為樞密院使,又曾是兵部尚書,應該知兵,你來說說!」

    「臣遵旨!」

    丁大全慢慢走出,盯了一眼孟拱,又瞟了瞟魏了翁、董槐等人,鼻子輕輕哼了一聲,這才對趙昀說道:「腐儒之言,皆不可聽;孟大人所言戰術上是對的,戰略上卻錯了。」

    「什麼戰略?」

    「取關中可以,但不是現在,我朝不可與蒙、金兩國同時為敵,現在蒙人的正面敵人是女真人,就讓他們去廝殺,等最後兩敗俱傷,我們再取漁翁之利,這何樂而不為?

    再說蒙古人的戰力皇上也應該很清楚,三萬人便可橫掃四川,我們現在去和它打,勝負難料,所以臣以為應先埋頭苦練精兵,以待天時。待時機成熟,皇上再御駕親征,橫掃**,建千古不世之基業。」

    趙昀龍心大悅。『御駕親征,橫掃**,建千古不世之基業』,他彷彿看見自己在接受萬邦的朝拜,這是何等的氣魄!

    「丁愛卿不愧是朕之宰相,准卿所奏!」

    孟拱卻微微一歎。

    丁大全之言,聽似好聽,卻什麼也沒說,以待天時,一百年還是二百年,以大宋目前的情景,恐怕永遠也不要有此奢念。自己拒絕加入丁黨,丁大全懷恨倒也罷了,可眼前這個皇上,本以為他能做點大事,可最終還是讓自己失望了。

    孟拱心如死灰,他聲音微微顫抖地說道:「皇上,臣想告假一年去四川察看軍情地形,請皇上恩准。」

    或許是趙昀心中有愧,或許是他真想北伐,立刻痛快地批准:

    「朕就加封你為利、潼、成四路安撫使,替朕巡視四路軍政。」

    「臣謝主龍恩!」

    丁大全見孟拱因禍得福,掌了四川大權,不由嫉妒萬分,他又上前一步說道:

    「皇上!臣還有本奏!」

    趙昀精神一振,他突然想起今天一早接到黃門來報,說丁大全有急報,但那時他正和賈妃進行著關係到趙家千秋萬代的大事,便命丁大全隨後朝堂上稟報。

    「卿還有何事?快快講來!」

    「臣接陳貴誼快報,陳貴誼已談下彭義斌歸宋之事。恭喜陛下,山東南部的莒、沂、籐、邳、兗、泰安六州即將重返大宋。」

    趙昀欣喜若狂,他再也坐不住了,從龍座『騰!』地站了起來。山東!歷代先祖望了百年的山東終於要在自己的手上回歸了。

    「傳朕旨意,封彭義斌為大宋歸義王、東京路總管,賞銀萬兩、絹五萬匹;陳貴誼出使有功,封端明殿學士、同樞密院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