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我在洪荒

大道小說網 關於鎮元大仙(轉) 文 / 子非魚TAO

    簡介:

    鎮元大仙:是地仙之祖,道號鎮元子,住在西牛賀洲的五莊觀上,道術深厚精深,連觀世音菩薩也讓他三分。他種的人參果,九千年成熟一次,聞一聞神奇的人參果,就能活三百六十歲;吃一顆,就能活四萬七千年。鎮元大仙三綹美髯,貌似童顏,手無兵器,只有一隻玉塵麈。在與孫悟空打鬥中,一隻玉麈抵得住千鈞之力的金箍棒,只兩三個回合,他施展袖裡乾坤的法術,把唐僧師徒連人帶馬裝進袖子裡,本領著實厲害。但大仙心胸開闊,氣度不凡,當孫悟空請來菩薩救活人參果樹後,他不記前嫌,與孫悟空結拜為兄弟,並且慷慨舉辦人參果會,用珍貴的人參果宴眾仙和唐僧師徒,頗有大仙氣度。

    鎮元子,混名與天同君,道場設在西牛賀洲萬壽山五莊觀。在《西遊記》林林總總的神仙中,鎮元子應該是最有風度的一位。

    唐僧師徒取經路過五莊觀,遠見「松篁一簇,樓閣數層」,連孫悟空也一時看不出是觀宇還是寺院。到了近前,才「看不盡那巍巍道德之風,果然漠漠神仙之宅」。雖說孫悟空曾作過齊天大聖,但對鎮元大仙卻一無所知。鎮元子的五莊觀,有一棵天開地辟的靈根人參果樹,萬年一收穫,只得三十個果子。那果子,「聞一聞,就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就活四萬七千年。」大仙地位顯赫,他的弟子解釋:「三清是家師的朋友,四帝是家師的故人,九曜是家師的晚輩,元辰是家師的下賓。」鎮元子只將「天地」二字侍奉香火,為此其弟子還說:「這兩個字,上頭的禮上還當;下邊的還受不了我們的香火。

    是家師謅佞出來的。」鎮元子是地仙之祖,所以敬天「禮上還當」,敬「天地」可能取其和諧。他在道家的位置與玉清、上清、太清平列,或者在「三清候補」之級。從他門下出去的散仙不計其數,身邊尚有四十八個徒弟,都是得道的全真。他的觀內有花園、菜園,孫悟空偷人參果看到菜園,不無譏笑之意說:「他也是個自種自吃的道士」。

    人物故事

    唐僧一行路經時,鎮元子正好應玉清元始天尊之邀,到上清天彌羅宮去講「混元道果」。去時,帶去了四十六位弟子,對留守的清風、明月二弟子特意交待:「不日有一個故人從此經過,卻莫怠慢了他。可將我人參果打兩個與他吃,權表舊日之情」。二弟子得知師父故人是往西天拜佛求經的和尚,說:「孔子云:「道不同,不相為謀。』我等是太乙玄門,怎麼與那和尚做甚相識!」鎮元子解釋說:「那和尚乃金蟬子轉生,西方聖老如來第二個徒弟。五百年前,我與他在『蘭盆會』上相識。他曾親手傳茶,佛子敬我,故此是為故人也」。還交待:「須要防備他手下人羅皂」。

    自以為見多識廣的孫悟空,到了五莊觀,聽了清風、明月對鎮元大仙的介紹後「笑得打跌」,忍不住喝道:「你這個臊道童,你在那個面前搗鬼,扯什麼空心架子!那彌羅宮有誰是太乙天仙?請你這潑牛蹄子去講什麼!」偷食人參果,推倒果樹,不認錯道歉,師徒一行就悄悄開溜;被鎮元大仙追上詢問,又以謊言搪塞。鎮元大仙施手段,連人帶馬捉去,又特意安排與馬草料,以「唐三藏做大不尊」之名,欲用皮鞭打之。並解釋:「這和尚是出家人,不可用刀槍……」。孫悟空見狀,急承擔責任,要求替打,大仙笑道:「這潑猴倒言語膂烈。這等便先打他」。打完,又要打唐僧,孫悟空又求替打,大仙笑道:「這潑猴,雖是狡猾奸頑,卻倒有些孝意。既這等,還打他罷。」當夜孫悟空作法,以柳樹之根替身,使一行人逃脫。次日早,大仙得知,誇獎道:「孫行者,真是一個好猴王!」又說:「你走了便也罷,卻怎麼綁些柳樹在此,冒名頂替?」遂又追上將四人一馬捉拿回觀。

    二次捉住唐僧一行,鎮元大仙命人支起油鍋,要炸孫悟空。孫悟空施法搗了鍋灶。大仙再起鍋灶,要炸唐僧,孫悟空趕快站出來:「我來下油鍋了。」鎮元子見好就收,一把攙住孫悟空,表揚誇讚了一番後,對孫悟空說只要把樹醫活,就與孫悟空八拜為交,結為兄弟。孫悟空也見識了鎮元大仙的手段,不敢狂作非為,趕緊到三島求取醫樹之方。

    孫悟空訪三島求方醫樹,聽到各路神仙對鎮元子的高度評價;到了觀世音處,又挨了一頓責罵,更瞭解到鎮元子是非凡之仙。觀世音隨孫悟空到了五莊觀,鎮元子恭敬有禮:「小可的勾當,怎麼敢勞菩薩下降?」觀世音也顯示君子之風:「唐僧乃我之弟子,孫悟空衝撞了先生,理當賠償寶樹」。

    人參果樹醫活後,鎮元大仙急令敲下十個人參果,請菩薩唐僧師徒等做了「人參果會」。送走觀世音,大仙又安排蔬酒,與孫悟空結為兄弟。分別時,兩人依依不捨,頗有相見恨晚之意。

    性格特點

    鎮元大仙三綹美髯,貌似童顏,手無兵器,只有一隻玉塵麈。在與齊天大聖孫悟空打鬥中,一隻玉麈抵得住千鈞之力的金箍棒,只兩三個回合,他施展袖裡乾坤的法術,把唐僧師徒連人帶馬裝進袖子裡,本領著實厲害。但大仙心胸開闊,氣度不凡,當孫悟空請來菩薩救活人參果樹後,他不記前嫌,與孫悟空結拜為兄弟,並且慷慨舉辦人參果會,用珍貴的人參果宴眾仙和唐僧師徒,頗有大仙氣度。

    《西遊記》中,佛道勾心鬥角,少有和諧場景。五莊觀發生的這件事,精彩地體現了道家靜虛高遠的境界。鎮元大仙表現出的高超的道法和寬容忍讓精神,對孫悟空忠誠品質與手段功夫的認可,確實為道家爭得了綵頭,展現了真正的道家大仙的風度。

    教育意義

    鎮元大仙是個老同志,但一直升不上去,他的同輩如太上老君等都混得風生水起,他還在人間當什麼地仙。

    鎮元大仙有一個寶貝,比天上的蟠桃寶貴多了。「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頭一萬年方得吃。似這萬年,只結得三十個果子。果子的模樣,就如三朝未滿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鹹備。人若有緣,得那果子聞了一聞,就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就活四萬七千年。」一萬年,在天上也相當於三十多年,如此寶貴,拿這種東西送禮實在是再好沒有了。

    鎮元大仙對取經團隊也想做個感情投資,因此讓他手下最小的兩個老頭子弟子去接待唐僧,給兩個人參果吃。以他的身份,當然是只結交領導唐僧,這麼寶貴的人參果給了幾個手下吃他覺得不值得,所以吩咐那兩個弟子不能讓唐僧手下知道。可惜那兩個弟子白活了一千多年,把這事辦得一團糟。

    他們犯的錯也不能全怪他們,唐僧見識太少以為是小孩不肯吃也太出乎他們意料了。人參果拿出來,那些神仙們都恨不得從喉嚨裡伸出手來,這個師父的故人卻如此少見多怪,確實讓他們沒有想到。他們犯的最大錯誤就是保密工作沒做好,讓豬給聽見了。豬攛掇猴哥去偷了幾個來吃,這個確實是猴哥不對。不過那兩個弟子也太沒有處理這種突發事件的能力了。「兩個出了園門,逕來殿上,指著唐僧,禿前禿後,穢語污言不絕口的亂罵;賊頭鼠腦,臭短臊長,沒好氣的胡嚷。」你師父讓你們給唐僧兩個人參果吃,就是要結交他,你們這麼罵,為了幾個人參果,把取經團隊得罪了,不是因小失大麼?唐僧在處理這個問題上還是比較成熟。他說:「縱有錢沒處買呵,常言道,仁義值千金。教他陪你個禮,便罷了。也還不知是他不是他哩。」唐僧已經把這個意思給點出來了,這兩個活了一千多年的老傢伙就愣沒領會。猴哥已經承認錯誤了,對於鬧了天宮的猴哥來說已經很不容易了,那兩個傻弟子還要爭他們偷了4個還是3個的問題,實在是白活這把年紀了。你爭贏了有什麼好處?他承認偷3個還是4個有什麼意義,反正是少了4個了。惹得猴哥大怒,把人參果樹推倒,驚動了天上各路神仙,把一個好事變成了一場危機。

    假設這兩個弟子稍微沉住氣,對唐僧這麼說,本來應該給你的徒弟們一人一個的,還沒來得及,他們就急著去拿了,是我們動作不及時,請恕罪。說點軟話,本來就理虧的猴哥們肯定會給承認錯誤,大家一團和氣,這個朋友就交下來了。雖然損失了四個人參果,但結交唐僧的目的還是達到了。最後這四個人參果的損失猴哥他們心裡過意不去,肯定在別的方面會想辦法補償。鎮元大仙回來最多也只能怪他們沒有做好保密工作,這麼處理已經是不錯了。

    不過他們的錯誤也讓我們可以看看唐僧命價幾何。鎮元大仙回來後,聽說他的樹沒了,當然大怒了。「鎮元大仙靠什麼和王母娘娘等天上神仙聯絡感情,靠什麼結識唐僧這些後起之秀?靠的就是這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過三千年才成熟的人參果。過去等九千年,還能等到三十個人參果,現在連樹都沒有了,鎮元大仙真的是寡婦死了兒子,沒指望了,怎麼能不惱羞成怒呢?」(摘自《品西遊-解讀職場潛規則》)他綁架了唐僧,又綁又打甚至拿猴哥下油鍋,大搞法西斯酷刑。最後拿唐僧的命要挾猴哥去醫樹。唐僧在西遊記裡能耐不大,惹的麻煩卻不小。因為他的肉吃了能長生不老,因此引來了不少的妖怪。但去掉了肉的長生價值,唐僧到底命值多少錢呢?在這裡,我們得以略知一二。

    吳思先生在《血酬定律》裡說:「掏錢贖票者並不是人質本人,而是他的親屬、代理人或其他利益相關者。這些利益相關者對人質的性命的估價,對人質生死與自身利害關係的預測,直接決定著掏不掏錢,掏多少錢。」對於鎮元大仙來說,唐僧的一萬條命也抵不上他的人參果樹,但從他願意給唐僧兩個人參果吃來看,大概唐僧的價值應該在兩個人參果之上,其實我看如果鎮元大仙不是因為樹倒了的話,單吃他六個人參果,他應該還不至於如那兩個傻弟子般翻臉。對於猴哥來說,唐僧是救他出來的恩人,又是自己進入體制的希望,因此從猴哥角度看,價值遠高於人參果樹和自己去求人的尊嚴。對於觀音來說,唐僧肯定不能死,否則她主管的這個工程就完全失敗了,因此她必須醫活這棵樹。於是在這個基礎上,成交了。

    然而,歸根結底,鎮元大仙還是虧大了。「鎮元大仙原來因為不捨得讓猴哥等人吃人參果,結果被別人吃了十幾個人參果,礙於面子,甚至讓福壽祿等對自己一點價值都沒有的人也吃了三個。」(摘自《品西遊-解讀職場潛規則》)這就是把招待工作如此重要的工作交給兩個傻弟子的後果。招待所長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當的。

    吳思先生在《潛規則》裡提到:「伺候上官及討好過客,這些都是官場必需的應酬,其實質是搜刮百姓之後的利益再分配,是民脂民膏的分肥。官場宦游,誰知道明天誰富誰貴?培植關係本來就是正常的投資,不得罪人更是必要的保險。陪著轉轉,一起吃兩頓,送點土特產,照顧點路費,怎麼就把人家說成吸血的蚊蟲?再說,吳縣刮來了民脂民膏別人沾點光,別人刮來了他袁宏道也可以去沾光。這是一張人人都要承擔責任和義務的官場關係網。」如此重要的關係網的重要節點的招待工作,讓兩個傻弟子干,鎮元大仙為什麼一直升不上去的原因我們也就略知一二了。

    這件事情過去後,雖然鎮元大仙極力彌補,但為時已晚,和西天第三梯隊交好的機會一去不復返了。猴哥和他結拜,但後來出了事從來不找這個兄弟幫忙,河水不犯井水。觀音等雖然吃了他的人參果,但只會認為是幫他忙應該的。鎮元大仙損失了十多個人參果,什麼也沒撈到。從鎮元大仙這邊來看,總結經驗教訓,首先要選拔一個得力的招待所長。其次要搞好情報工作,對於過客的身份、喜好等要有全面的瞭解,才能對症下藥,皆大歡喜。

    人物法力

    西遊記中高中排名第二:鎮元大仙(武力99)。一位之拜天地之神仙,據說玉帝都都小他一輩?這裡有點爭議,有人認為鎮元大仙勝過菩提老祖,請容在下稍候講來。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三位一體圍攻鎮元大仙不下,且三師兄弟被鎮元大仙收入「乾坤袖」中,可見鎮元大仙武功之高。要知道,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當時天地各界最強的陣法,就現代戰爭來看,屬於海陸空三位一體的立體攻防(孫悟空是當時最先進的「戰鬥機」,適合10萬8千里的超遠程洲際作戰,迄今為止都沒有戰鬥機能與之相提並論;豬八戒曾是天宮10萬天兵的「元帥」,可見統領步軍有一定的經驗,九齒釘耙橫掃千軍;沙僧曾是天界8萬海軍統領「卷戀大將」,海軍作戰經驗和水下本領沙僧當屬奇才)。這種情況下,三人力戰鎮元大仙而不下,可見鎮元之實力。話又說回來,鎮元大仙比菩提老祖略輸一籌:鎮元大仙自己承認,他也拿孫悟空無可奈何,只能暫時困住悟空,所以鎮元不得不扣押唐僧等人要挾孫悟空找人弄活那人參果樹。從鎮元子用出「油鍋」「鞭刑」後,不但拿孫悟空無奈且被悟空嘲笑,鎮元毫無辦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