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神策

第一卷 第685章 他是神將 文 / 黯然銷魂

    第685章他是神將

    求訂閱,求推薦票。啊啊啊,你猜出來了嗎,沒錯,你猜度了,灰衣武帝是他,會給本書帶來最後一個懸念。

    年十三那一天,皇宮發生過什麼,城外發生過什麼。在今後的日子,漸漸成為北唐的一個不解之謎。[]

    普羅大眾不知,文武百官也不知。

    一群約二十名武帝,一個是北唐人皇,一個是戰靈軍之王,此等人之間當日所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實在不是什麼人都有資格探究的。

    年十三當夜,紛紛察覺皇宮變故的人,其實很多很多。各國的細作特務,各地的投效者。北唐本土人士,文官,武將,都密切關注,卻是注定得不到答案。

    心相夜晚在皇宮爆發,很顯然,凡是有點見識的,泰半都猜出那是王策的心相。因為王策的如意結心相是眾所周知的奇怪心相之一。

    當夜,多股武帝氣息充斥在皇宮。此後,大地宛如地震一樣偶爾震動,這震動是來自城外數十里山巒中的戰鬥,卻是瞞不過人的。

    王策,武帝,皇宮……一連串名字和徵兆,很引人遐想,沒準是心驚膽戰。

    年十三之後,京城氣氛頓時就緊張起來,人人都繃緊了神經,噤若寒蟬的等待他們臆想中某些惡劣事件的發生。

    元宵後的第三天,照舊是大朝會,繼眾說紛紜的年十三後,看來憔悴一點,卻安之若素的唐帝在朝會上拋出了一項議題。

    立儲,立王策為皇儲。

    據私下流言聲稱,當時百官差一點嘩然震動,好在官員們都是演戲的行家,才是掩蓋住心裡的震驚。

    確切的說,從唐帝堅決而肯定的態度來看,不是議題,而是一項決議。唐帝的態度和口吻,各種端倪都說明,他是把這個當成最終決議。

    立儲乍然一看,似乎很簡單,其實從來不是一樁孤立的事,有千絲萬縷的影響。真的不是皇帝一個人說了算。

    在立儲上的影響力,皇族佔四分,皇帝佔兩分,朝廷占三分,剩下一分是宗派和世家。和宗派世家處不好關係的,那要麼是一個昏君,要麼是一個極出色的英主。

    唐帝主動提出來,交給朝廷討論,也是題中應有。

    完全能想像,在發生人心惶惶的年十三之夜事件後,唐帝的突然襲擊,朝廷百官是多麼的惶恐多麼的納悶,也是多麼的沒頭緒。

    一時半會是肯定決定不下來。

    不過,年十三之夜帶來的許多流言和恐慌,倒是在唐帝主動立儲之後,一下子被打破了許多,也安定了許多。

    這時,有心人注意,唐帝是在年十三的第二天,就悄然無息的撤銷了對熊式武管縉雲等人的監視,態度重新回歸正常。

    王策試圖謀反篡位的嫌疑和流言,倒是不攻而破了。

    從這,也能看出,唐帝交代大內營秘密監視熊式武等人,卻不得懷有敵意,實在是絕對有必要的強調。

    光是一個秘密監視,就誕生了這些流言。倘若沒有交代,真要動手起來,那還得了?

    唐帝派遣大內營監視熊式武等人,王策也是年十三之後,才知道的。在那之前,他一直在地下洞xue和皇宮呢。

    知曉監視帶來的流言,王策也只能啞然失笑。旁人以為種種,或許也只有他才知道,唐帝為何派人監視。

    人質,純粹是人質罷了。

    一直以來,阿皮阿克他們就是唐帝的人質,不到最後絕對不會動用的那種人質。說穿了,唐帝是未雨綢繆,擔心王策出什麼ど蛾子,擊敗他,擊斃他。

    打個比方,如果年十三當夜,王策不顧一切的擊敗乃至快要格殺唐帝。唐帝快要敗亡,才會告訴王策「你殺了我,你的所有朋友和親信都會和我一起陪葬」。

    無非就是這麼回事。

    一樣是人質,唐帝比神恩會聰明百倍。唐帝很明白,身份地位越高的人質,才越有價值,並且一定要活著,不殺的人質才是最好的人質。

    庫存起來的核彈,永遠比用出去的核彈有威懾力。

    顧博很聰明,拚命給王策的親信陞官,一來能通過這些人控制北唐方方面面。二來,極大的提升人質的價值。第三,則不動聲色的把人質給攥在掌心。種種能說的,不能說的好處實在很多。

    王策多年前就看穿了顧博的陽謀,所以他當年就知道遲早有回來的一天。說了是陽謀,他就是想反對,也不能……很多人會用「提防多有變故」來教育後輩,做事一定要做完整,才能放心。

    其實不然。天底下有的是變故,有的是偶然,這一點沒人否認。但,不是每一樁事都會出現變故,不然,那一定是小說,而不是現實。無巧不成書嘛。

    就現實來說,大多時候,很多事是不會有變故的。好比立儲,就基本沒有

    o瀾。

    唐正耀死了,皇族最後一個有話語權的沒了。其實,就是唐正耀活著,哪怕他不喜歡王策,也會默認王策成為皇儲。

    實實在在是沒有人有資格和王策競爭,幾次災難後,皇族無人,清一色平庸之輩和邊緣人。

    從武道修為,從心相,從軍事,從人脈,從領袖能力。莫要說北唐,當今天下能和王策比肩的人屈指可數,他這個年紀的,往上數三千年,往下數三千年,也唯獨他一個。

    王策在單一領域,沒有一樣是最強。心相,世上的諸子學士沒有一百也有八十,武道,他也不過是意志境,上邊還有無上境呢。

    說軍事,他擊敗傅希文,卻還有北陸侯為首的名將。說人脈,說領袖能力,他在任何一個領域都不是第一。和大律一樣,在單一領域都沒有達到第一。

    但是,綜合起來,大律是九洲唯一的超級大國。而王策,毫無疑問的是當今天下最強最傑出的人之一。

    表面上,實際上,都沒有人,都不可能有人阻撓王策成為皇儲。除非他自己不樂意。

    鮮少有人知道,登上皇儲之位,是王策和唐帝的談判成果的一部分。

    事不關己,小武帝八部龍等很淡定,沒有參與談判。

    相反,關係自身利益,費飲血等當仁不讓的參與了。

    談判的過程,無須贅言。總之,有費飲血等人緩衝,是在較為和諧的氣氛中完成的。

    有半帝王hun,灰衣武帝,忘情天子。王策一方的武力,對比顧博一方,呈現相當大的優勢,談判的結果很自然的傾向王策。

    王策的主要承諾是,今次放過顧博,並離開北唐。

    唐帝主要承諾,今後不會把王策的人當成人質,並且,三年後離開北唐。三年後,沒有王策同意,每年不得在北唐逗留超過一個月。並且交出老顧和蘇寐。

    費飲血等人的利益,都扎根在北唐,北唐是不能丟的,必須要有一個領袖,不是顧博就是王策。

    王策執意逼迫顧博離開,作為代價,他人不在北唐,但必須要履行皇儲的責任。若顧博身死,或連續五年沒有返回北唐,王策則必須回來繼位。

    不許把王策的人當成人質,看來是廢掉了顧博的一個保命退路,其實對他來說,阿皮阿克他們在今後已經沒有人質意義了。

    包括唐帝在內,費飲血等其實不想王策離開北唐,不說旁的,戰靈軍啊。

    可惜,王策的意思很明白。顧博在北唐,他就絕對不會回北唐。不會,也絕無可能與顧博共存。

    費飲血等人的利益和顧氏是一致的,而這個顧氏的領袖是顧博,還是王策,其實對他們的影響不是太大。

    「我不在乎你們想什麼,有什麼打算,我只告訴你們,我不想看見他。」

    王策的表態很明確,他今次肯放過顧博,是半帝王hun不肯出手,打得過,卻殺不了顧博。在此先決條件下,再考慮一下弒父的罪名,也就只有談了。

    王策輕描淡寫:「今後,我不回北唐,而他,也絕對不要出現在我面前。」

    折返北鎮,王策冷笑對海棠父女道:「我說的東西,費飲血他們真的不相信?信不信,只怕不好說。他們無非以為,我要控制顧氏一脈,就不會殺他們。」

    諸相如沒吱聲,卻是默認了。信不信「顧博要汲王策精血和元氣」,不重要,是不是感到寒心,在利益面前也只有淪落為次要的。畢竟,顧博基本成功了。

    「放心,你爹沒事的。」王策安撫揪心的海棠姑娘,顧博不會在這件事上找諸相如秋後算賬:「真要擔心,那就去北策府吧。」

    海棠姑娘不太懂,諸相如卻懂。顧博會不會秋後算賬,不重要,費飲血等人會制止顧博的。其中緣由,也無謂多說。

    說了一會兒話,王策噓氣,懶洋洋的靠下來。

    這幾天談判,也委實有點心力交瘁。他和顧博的矛盾,是生與死的核心矛盾,他不會妥協,顧博也絕對不可能放棄。

    本來是一個較為簡單的談判,費飲血等人卻摻入了其他東西,比如希望王策能率領北策府狙擊大律等相關的不相關的內容。

    談判很煩,立儲也不輕鬆。身為皇儲候選人,他總要露面和官員們認識一下。

    此外,又要一**的接見管縉雲等親信,並安撫對方,告訴對方沒問題,做好你的官兒就是了。

    這會兒終於抽身,懶洋洋的靠著,卻才想起來,這幾日來,居然一直沒有時間和灰衣武帝談一談。

    「真煩啊。」王策苦笑,搓搓臉,他真不想面對這個灰衣武帝。

    王策到來的時候,灰衣武帝猶如羽毛,輕飄飄的坐在樹梢,凝注一株尖尖的新芽:「你來了。」

    能不來嗎。王策歎了口氣:「我有一個心願,你能幫我實現。」一頓,他凝視道:「我希望你告訴我,你不是神將。」

    灰衣武帝輕輕一笑:「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你的心願繼續保留吧。」

    「你沒錯,我是神將……rq!。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