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神策

第一卷 第691章 唐帝遠遊,太子監國 文 / 黯然銷魂

    第69章唐帝遠遊,太子監國

    霍霍,戰靈軍的時代來了,這是戰靈軍最後一個大老虎,幹掉這個大老虎,戰靈軍就無敵了。過了這一關,韓信白起他們就有充分的時間來學習,來適應九洲軍事。到那時,王策麾下名將如雲啊。

    此外,必須要懷有十分誠懇,十一分熱愛,十二分基情來感謝大家給本投的票。這對你們,對我,都不容易啊。謝謝,終於十萬票了。謝謝大家

    半年前,北策和大律之戰爆發。

    北唐是唯一馳援的,西策府出兵二十萬。不是唐帝不想多派,而是王策當時人在鬼界,北策府沒人能號令北唐軍,增援也沒法有效作戰。

    不過,北唐依然在邊境,也就是西策府和西海府囤兵百萬,以便隨時增援。

    也許你會納悶,王策和顧博不是已經反目,擺明不死不休了嗎。顧博為何好像一點芥蒂都沒有,繼續和王策合作的態度?

    其實,一句話就夠了。王策和顧博的「父子關係」,決定所有衝突,先天都純屬「人民內部矛盾」。除此,各自的利益和方向都是一致。

    王策一回來,北唐就命令囤積在西南和西北邊境的百萬大軍出動。

    百萬大軍兵分兩路出動,而其中一路,數十萬大軍正浩浩蕩蕩的在冰天雪地中行軍。

    數萬先頭軍在前開路,盡量的把雪地給踩實了。紀藏的身子,牽著戰馬,艱難的行走在厚厚的雪地上,卻是面無表情。

    心腹部將知曉,這是紀藏心情不好的表現,卻沒人敢上前去說什麼。

    紀藏是一名標準的軍人,曾被軍機院大佬讚許為「軍人之榜樣」,行為處事和禮儀心態,都相當的符合一個軍人的作風。

    按說,他同為北唐新一代將領,是在北唐十年征戰中崛起的將領,他沒理由反對戰爭。他從被抽調過來,就一直表現出不滿,這是有原因的。

    紀藏是老西北府出身。

    從這一條,所有不懂他態度的人,一下子就豁然了。紀藏不滿的是王策。

    以王策今時今日的威望,基本覆蓋北唐軍,唯一仍對懷有他不滿的,並且很少會有人追究這種不滿的,只有一個可能:對方是老西北府出身。

    老西北府,是王策在軍方崛起的最大受害者。

    當年,平定西梁之戰,老西北府和老北疆府是當仁不讓的主力。打平西梁後,西北府得到嘉獎後,也迎來了一道裁撤西北府的命令,就像一記悶棍。

    當年唐帝下旨裁撤西北府,是被內閣和軍機院一致強烈反對的。後來,是唐帝一意孤行,甩出增設「路級」作戰單位的政治交易,強行通過裁撤的。

    就這麼,為了給王策挪位置,當年戰鬥力穩居八府之首的老西北府被裁撤了,所有將士軍官被打散塞入七府。

    也等於是說,王策二話沒說,直接就把老西北府的甜美果實摘下了。從此,能想像老西北府出身的那些將士是多麼的惱火。

    老北疆府後來也因軍事需要,而被裁撤。但比老西北府幸運的是,老北疆府被裁撤,給王策騰出北方防區之後,以另一種方式,在東北一帶新生了。

    老西北府將士,是有理由,也有資格對王策不滿。事實上,那時確實是王策摘了人家的果實,人家當然有資格不滿。

    不過,隨著密陽戰役,南北之戰。王策威信如日中天,更多的老西北將士漸漸褪去了不滿,其中一樣是老西北出身的秦廣武和秦鐵父子就是代表性人物。

    王策加封為皇儲之後,這種不滿的聲音漸漸平息了。也只有紀藏這種固執的標準軍人,才會念念不忘。

    一隊斥候飛快的從前邊回來:「督帥,前邊二十里就是下林城寨。」

    「報名,讓他們開關。」紀藏冷冷道,下林城寨至今歸屬模糊,很難說是北策府的領土,還是北唐的領土,他不喜歡。

    下林城寨,就是滕沫的老山寨。在北唐和北策府大量物資支持後,此處已成為一個重要的通道關卡,也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天塹。

    接近十萬大軍的來臨,看著蜿蜒無窮的大軍,得到北唐和北策府雙重任命的隆以征兩眼發直,喃喃道:「開關,放行。快放行。」

    ……

    ……

    「進攻。」

    大律三大方面軍完成戰術運動後,前線大本營的命令,讓三面大軍統統發起了攻勢。

    如潮的大律軍(包括僕從軍)發出鋼鐵一樣的步法怒嘯,整齊劃一的向前推進,並不顯得急躁。

    重騎兵,輕騎兵,突擊騎兵,快速騎兵等等,在大營裡外集結,虎視眈眈的看著戰場,等待也許會有,更可能不會有的出戰命令。

    重步兵,輕步兵,突擊步兵,快速步兵等等,組成一個個的戰術方陣,兵鋒森森的指向北策軍防線。

    步兵方陣之後,是無數的各種大中型戰爭器械,密密麻麻的組成了讓人毛骨悚然的強大戰術威脅。

    也許陽光刺眼,王策瞇眼眺望戰場的血肉廝殺,大律軍的攻勢讓他有很熟悉的感覺。

    一年多前,他和傅希文在為期一個多月的對峙戰中,就是這麼互相消磨時光的。乍然一看,似乎雙方攻防規模都很大,但其實只是很常規的打法。

    戰爭中,絕大多數時候,其實都是這麼打的。

    就像南北之戰,真正有價值的決定性戰役,其實就是一頭一尾的兩次大戰。其他時候,都是這麼互相頻繁的更替攻防位置,純屬常規作戰。

    很多人會為了名將,為了許多具備傳奇色彩的戰役而津津樂道,講述的流傳的,永遠是決定勝負的那一剎那的戰事。

    其實錯了。戰爭在絕大多數時候,都是相當枯燥乏味的,也絕對沒有任何的傳奇味道。

    在實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任何一個水準線以上的主帥,都不會輕易的發起決定性戰役。一旦發起,則表示其中一方已經在常規作戰中,累積了相當的優勢。

    一場規模在百萬以上的大戰,打上三五個月以上才是正常的。南北之戰從爆發,到結束,只花了一個半月,其實是很反常的。

    好比南北之戰,人們津津樂道的講述結尾的那一戰。卻沒人知道,在傅希文發起最終戰役之前的一個半月的常規作戰中,承受了多大的壓力。

    而王策又在常規作戰中,漸漸累積了多少優勢。才最終迫使傅希文破釜沉舟背水一戰。

    九洲五千年的歷史上,規模在千萬以上的大戰不會超過六次。

    沒有歷史經驗,誰都不能判斷,這一戰要打多久。以王策的推測,打上一年半載,恐怕也不稀罕。

    一年半載?王策神情冷峻,這太久了。

    來自顧博的威脅,總是像陰影一樣揮之不去。回憶顧博的許多神態言辭,王策總有不安,是因為顧博太冷靜了?

    亦或,顧博去年忽然提前動手,這裡邊究竟藏著什麼奧妙?

    也許就是因為這兩點,王策感到不安。沒道理的隱約感覺,也許顧博另有後手也說不準。

    如果顧博有後手,那就一定是成為武神。

    須知,以王策現在的實力,除了武神,在一對一中,沒人能殺死他,更不要說生擒他。

    王策有一些笑不出來,無疑,顧博只有一次能抓住他的機會。那一次機會,去年顧博已經動用了,就已經失去了。剩下來的,就不是靠陰謀詭計能實現的。

    以他現在的修為,足以碾壓任何陰謀詭計。

    他和顧博之間,剩下來的,將會是武力之間的最終較量。顧博出現的時候,就是最後的決戰。

    顧博不會放過生存的機會,而王策也絕對不會再有上一次的許多忌憚,也絕對不會放過顧博。

    許多事,可一而不可再。哪怕是父子!

    ……

    ……

    戰場上的廝殺,每三天持續一次。

    站在高台上觀戰,王策瞄了一眼韓信白起李靖等戰靈,在營地裡晃悠來去,細心的檢查各種軍械裝備,並仔細的觀察將士們的戰鬥力等等。

    沒人敢否認韓信白起他們的軍事才華,他們曾經在一個文明的歷史時代中,各自都是最耀眼奪目的那一個。

    他們永遠是最特殊的那一個。

    不過,很遺憾,韓信也好,白起也好。對這一批名將戰靈來說,九洲太陌生了,他們殘存的上一世的軍事經驗和戰法,基本沒有價值。

    韓信他們的價值,不是上一世的軍事經驗,而是他們本身的軍事才華。作為一個文明中最特殊的那一批,無論在任何一個時代,自身的才華,都會讓他們成為最耀眼的恆星。

    說來,王策也做錯了。他以前是真沒想到,他會有統帥人類大軍的時候,那時的他,也真沒想過,多給白起等名將一些在外邊的時間,才能更快的熟悉九洲。

    於是,韓信和白起他們現在不得不盡快熟悉。不過,鑒於他們對九洲的陌生,短期內不可能給出戰術上的建議。

    軍事戰略是相通的,這是白起他們唯一能給王策的謀略幫助。

    王策收回眼神,看向戰場,側臉道:「如何?」

    「暫時沒有發現。」一群軍機參謀一致搖頭:「看起來,大律暫時沒有把精銳集中使用的意思。」

    毫無疑問,傅希文集中使用精銳和絕對主力,讓所有軍事將領都為之眼前一亮,那是對付戰靈軍的一個絕佳戰術。尤其是對付炮灰戰靈軍。

    南北之戰,震驚天下。戰後,傅希文的一系列戰術戰略運用,飛快的就成為各**方研究的經典戰例。

    戰靈軍,要數量有炮灰軍團,要質量有主力軍團。

    如何遏制戰靈軍,已成為一個半公開的軍事課題,也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無疑,傅希文已成為遏制戰靈軍的開拓者。

    王策沉吟,來到一個空地上,一次十萬的放出了一百萬炮灰軍團。

    王策眼神掃向滕沫:「騰將軍,我命令你,準備展開反擊衝鋒。」

    半個時辰後,轟轟烈烈的炮灰軍團,像瘋了一樣的衝擊著早有準備的大律軍。

    二月二十八,些許新芽在白皚皚的雪地覆蓋中,茁壯堅定的生長出來。

    這一天,王策在西南戰線投放百萬炮灰軍團,憑無數戰靈軍,一舉鼓舞士氣。

    炮灰軍團率先悍不畏死的發動衝鋒,二十萬北策軍隨後發動全線衝鋒戰,一戰把大律西南軍打退三十里。此乃半年來,北策軍第一次向前推進。

    半年多前,大律向北策府開戰。開戰的頭一個月,大律軍興許是忌憚忘情天子,攻勢並不強烈,多少有點兒拉鋸戰的味道。

    然,繼第一個月後,大律一百多萬後續大軍來臨。大律三大方面軍以猛烈的攻勢,終結了拉鋸戰,從那一個月開始,北策軍節節敗退,只有撤退,再沒能有一次前進。

    就本身來說,此乃半年來最振奮士氣的第一次戰術反擊。同時,也意味著,戰略相持階段降臨了。

    王策是二月中旬返回的,回來之後,一直忙於各種事務,見忘情天子,見薛天子等來助戰的,見許多來投效的。並始終在熟悉,瞭解戰局。

    這段時間,也是大律軍攝於戰靈軍機動力,三路大軍實施戰術運動,互相靠攏的暫時休戰期。

    戰術反擊戰,是王策親自下令的。此戰的最大意義,標誌著王策正式全面接管北策軍,標誌戰略對峙戰降臨。

    大律和北策之戰,轉入下一個階段。

    王策的接管,親自策動的戰術反擊,迫使大律在下一階段戰爭來臨的時候,必須在「分散兵力和集中兵力」的兩個戰略方針上做出一個選擇。

    三月三,燕自愁親率五十萬混編北路軍,從下林城寨方向浩浩蕩蕩的前來,並抵達北策府,麾下將星如雲,管縉雲,孟東宗,紀藏等等。

    三月五,北策軍和大律軍展開激烈大戰。當日,大律第一批增援大軍來臨,是半年前從南方抽調,囤積在北方備戰的三百萬僕從軍中的一百萬十個軍團,抵達前線。

    三月七,顏鼎親率另外五十萬混編南路軍,從臨海的通道抵達北策府,麾下有裴語琳,卞應晟,段宣等高級將領。

    三月十二,大律第二批增援大軍抵達,是一百萬從北方六府調來的本土八個軍團。

    戰爭號角持續奏響,戰爭的烏雲揮之不去的籠罩在整個北洲,乃至九洲。

    至此,大律的前線兵力,已經多達四十個軍團,兵力高達五百五十萬。

    北策軍的前線兵力,多達二十五個軍團,兵力高達三百萬。

    一次規模無限接近千萬的大戰,以最溫吞水的方式,悄然無息的來臨。沒人會否認,這也許是千年來最浩大,最震撼,最激動人心的大戰。

    「進攻。」

    很難說,是王策的命令,還是大律軍的命令。

    總之,在某一日,也許史會銘記,這一天,是三月十五。

    在這一天,北策軍或大律軍幾乎不分先後的向對方發動進攻。

    王策要求東南和東北兩線採取守勢,在西南線投放三百萬炮灰軍團,曹魏和蜀漢兩個小軍團,以決死的方式策動正面強攻。

    饒是大律軍謹慎佈防,也在數量恐怖的炮灰軍團強攻掩護中,被一天連續攻破兩條防線。戰損過十萬,而王策的炮灰軍團僅僅一天,就戰損一百多萬。

    這一次必將決定九洲歸屬的超規模大戰,就這麼被拉開序幕了。

    ……

    ……

    北唐。皇宮。

    站在一株桃花樹下,唐帝神色蔚然,吞吐一口氣,許是被嗆著了,咳嗽數聲,才道:「打起來了?」

    「是的,陛下。」諸相如垂首,雖然過去一年多了,他每次面對唐帝,仍然感到一種心虛和尷尬:「是王大人親自策動的進攻。」

    「嗯。」唐帝深邃的點點頭,示意諸相如下去。忽然喚住他:「你背叛了朕,知道朕為何沒有懲戒你嗎。」

    諸相如沉默的垂首下去。

    「他是朕的兒子。」唐帝像是自言自語:「你背叛了朕,就不能背叛他。去。」

    諸相如沉默的轉身就走。

    唐帝凝視他的背影,直到消失,眼中冷光一凝,很快變得複雜:「老汪。」

    老汪太監悄然上前,唐帝嘴角微微上翹,緩緩沉聲道:「召集眾人,是時候做大事了。」

    「春天,它來了。」

    唐帝捻住一朵嬌花,這麼笑了笑。

    接下來的幾天,朝廷百官都感到相當的費解,唐帝陸續下了一些很奇怪的旨意。其中之一,就是和軍機院商議之後,再一次把獨斷裁決大權授予王策。

    其次,在很莫名其妙的情況下,唐帝要求軍機院下令擴大西策府編制,擴編為一百萬。其中本土軍編制為六十萬,僕從軍編制為四十萬。

    須知,其他七府當前的最大編製,也不過就是五十萬罷了。

    擴編,不擴兵,就意味王策的西策府一個能抵得過兩府,本身又多是精兵猛將,等若是一個西策府的戰鬥力恐怕就相當三府總和。

    此番馳援北策府的百萬兵力,有三分之一是來自安原府和北疆府。

    進入北洲作戰的北唐軍,目前已達到一百二十萬。西策府還有二十萬坐鎮本土,也就是說,王策直接統轄,並控制的北唐軍,已經接近一百五十萬。

    能影響的兵力,恐怕還要翻上一翻。也就是說,必要之時,除非有唐帝的命令,否則王策一個人就很可能調動三百萬北唐軍。

    這是一個恐怖的數字,讓文官頭皮發麻的數字。

    很多官員都有一些猜測,尤其是發現,北疆府前年在東寧入侵時節節潰敗,作戰不利,直到顏鼎走馬上任才止住潰敗。而安原府是唯一駐紮在北唐腹地的野戰軍,卻始終碌碌無為。

    從前年東寧入侵以來,北疆府表現爛透了,安原府簡直碌碌無為。唐帝卻始終沒有追究過。不免古怪。

    眾多官員懷疑的時候,軍機院的一個調令,讓很多人都肯定了某些猜測。

    熊式武這個上任一年多的中原府副都督,被調入安原府擔任副都督。

    這個調令,讓很多官員恍然大悟。原來陛下不是不追究,而是……等王策來追究。

    某些官員咀嚼出某些味道的時候,唐帝忽然召集內閣和軍機院商議大事,出來的時候,人人臉色沉重,或有喜色。

    次日,唐帝在朝會上下詔,引起北唐朝野嘩然。

    「朕要遠遊,請太子監國。」

    言簡意賅的詔,讓整個北唐為之震動不已。說是退位,也顯然不像。不過,唐帝在最後一天的大朝會上宣佈,他留有遺詔,若然五年內未回來,則由王策繼位。

    無數官員被這個突如其來的決定震撼得傻了。

    北唐嘩然,天下嘩然。無人知曉唐帝想幹什麼,更加不知道,這是顧博和王策的承諾一部分。

    如此一來,很多官員倒是懂了唐帝之前的許多安排。無非就是想要王策控制住軍隊和兩衙,以及大內營,這三大暴力集團。

    也不理會外界像沸騰了一樣。

    劍神山的三大劍帝,費飲血,顧隱(杭劍帝),呂植。

    唐帝的微笑深邃,轉臉:「臨天無敵,今次又有勞你了。」

    臨天無敵傲然比劃兩根指頭:「這是第二次,剩下最後一次出手機會了。」

    唐帝深沉一笑,跺足一動,率先飛上天空:「我們走!」

    呂植等接二連三的跟上,問道:「主上,我們這是要去哪裡?」

    「上陽。」

    唐帝雲淡風輕:「上陽和他們的……皇帝。」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