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恐怖靈異 > 墓邪

第1卷 第18章 北海寶寶(2) 文 / 犀利歌

    第18章北海寶寶(2)()

    此時大金牙已是酒足飯飽,見正南還在苦苦琢磨當中,不禁打趣道:都說書生意氣,我就不明白正爺您放著大公司的高薪不要,怎麼就非得在這魚龍混雜的潘家園混飯吃呢?要知道耍弄嘴皮子的功夫已經不是每個人都能夠練就的了,更不要說要想出人頭地就必須有更加獨到的手段。你看我那兩個朋友哪回不是刀山火海的闖蕩這才有了今天在行內的威望,等他們從雲南回來我給你引見一下,說不定還能給你開拓出一條新的思路來呢……

    大金牙看似胡言亂語,其實句句都在試探著正南——他那兩個朋友究竟幹的是什麼買賣正南心裡早就有數,只不過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卻沒想到此時大金牙言下之意競想拉他入伙,就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柄蒙古短刀的緣故了。

    正南胡亂的應付了幾句,大金牙見他不上道,也便識趣地把話題重新找補回到了短刀之上。他嘬著一嘴的牙花子,煞有介事地將手指在酒杯裡沾濕,然後在桌子上寫下了四個歪歪扭扭的字:蘇武牧羊!

    貝加爾湖——正南靈光一現,不禁暗自咒罵自己竟如此健忘,當年在大學裡的時候還曾經專門寫過一篇講述如何振興東北地區經濟的論文,其中談及老東北工業區的歷史問題時,古名北海的貝加爾湖可是重要的一個章節。

    西漢時期,貝加爾湖是在匈奴的版圖之內,名曰「北海」;東漢、三國和西晉時期,貝加爾湖是在鮮卑的控制範圍,名亦為「北海」;東晉十六國時期,改稱為「於巳尼大水」;到了南北朝時期,先被柔然控制,後又被突厥控制,名仍稱為「於巳尼大水」;隋時期,被東突厥控制,復改稱「北海」;到了李唐時代,成為大唐帝國版圖的一部分,歸關內道骨利干屬,改稱為「小海」;唐末,貝加爾湖復歸突厥,後又歸回鶻所轄,仍稱「小海」;宋代,被蒙古八剌忽部控制;到了元代又劃入大元帝國版圖,屬「嶺北行省」;明時期,被瓦剌不裡牙惕部控制;直到滿清時期,才被沙俄控制,清後期一度稱為「柏海兒湖」;現在則是位於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南部伊爾庫茨克州及布裡亞特共和國境內,距離蒙古只有一百多公里的距離……

    大金牙點頭稱是,告訴正南他所說的北海正是現在歸屬老毛子的貝加爾湖。

    正南有些奇怪,一把蒙古短刀怎麼會扯到大老遠的貝加爾湖上去了,要說起來包伊爾他老家所在的旗縣倒是位於中俄蒙三國交界的地方,但距離那個所謂的北海卻有上千公里之遙,都差不多是北京到上海的距離了,怎麼看兩者之間也沒有什麼聯繫啊!

    大金牙指著刀鞘上的幾個蒙文告訴正南說,這個翻譯過來就是「北海寶寶」的意思,如此說來涉及到貝加爾湖卻是千真萬確,童叟無欺的了。

    「不瞞兄弟,你哥哥我可是宋末明初大金國將軍金兀朮的後代,當年宋金元三國鼎立,互相之間攻伐不斷,咱的祖先在其中可是一號響噹噹的角色,後來哥哥我做了古玩生意,對那段時期歷史可是有過專門的研究,所以可以拍著胸脯說在潘家園這潭深水裡,除了我再沒第二號人物能夠識得這柄短刀的來歷了……」

    正南心想這大金牙未免口氣大了點,只不過幾個蒙文而已,古玩的資深玩家多如牛毛,怎會就他一個人可以辨識。除非在這幾個字之下還隱藏著什麼別的不為人知的典故,那樣的話確實要好好探探這其中的底細了。

    大金牙幾杯啤酒下肚後臉漲得通紅,話匣子一打開就收不住了,對著正南賣弄起學識來:

    「要說起這四個字的意思其實也容易理解,元末明初元朝有位大將軍叫王寶寶的你知道吧,他可是元朝抵禦朱元璋的最後一員猛將,是當時唯一一個能夠與徐達常遇春抗衡的天才將領,可惜的是元朝氣數將盡,任憑誰也無法扭轉戰局,據說王寶寶追隨北元皇帝退守蒙古高原,最終病死在途中,皇帝為他追封了謚號,並且在北海選擇一處風水寶地修建了一座規模宏大的陵寢,只不過史書上對此記載語焉不詳,陵墓的真實所在地說法不一了。」

    正南點了點頭說:蒙古族的發源地就在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亞一代,這裡歷來是水草豐美的富庶之地,極其有利於遊牧民族的休養生息,所以歷史上很多吃了敗仗的少數民族帝王將領們都會退守此地,等待東山再起的時機,即便無法成功,也就索性選擇上一處風水寶地,希望死後葬在這裡借此可以蔭庇後代——不過令我不解的是,如果說這個王寶寶的長眠之地就在貝加爾湖附近,那麼刻著他的名字的短刀為什麼竟然會出現在千里之外的內蒙古呢?

    大金牙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一樣說道:正老弟你可真是實在之人,難道就沒想到傳說之所以存在必定是有其中的道理的。舉個例子說吧,世人都知道秦始皇葬在驪山,兩千多年來卻從來沒有被盜取過,難不成就始終沒有人打過它的主意?其實不然,這只不過是秦始皇臨死之前故弄玄虛的金蟬脫殼之計罷了,誰知道這老粽子現在長眠在哪個隱秘而又絕佳的風水寶地裡?所以說,傳聞往往是引導別人走向相反的方向的……

    正南恍然大悟:

    「依著你的意思,這個王寶寶的墓葬就在內蒙東部的牧區了?」

    大金牙見正南似乎開了竅不住的點頭,不過話鋒一轉繼續說道:「如果那個牧民沒有撒謊,他確實是在湖水退去的地上撿到這個東西的話,那反而不能確定墓穴的具體位置了……」

    正南大感意外,連忙追問原因,大金牙壓低了聲音故作神秘的說:這也是個傳聞,真實性如何還要老弟自己去鑒別:據說蒙古高原上的湖泊都彼此溝通,並且與大海相連,水地氣脈自成體系,所以歷史上除了這王寶寶之外甚至還有諸如成吉思汗和忽必烈這樣的人物都葬在湖水中的傳聞,墓穴隨流海而動,位置變幻莫定,即使是盜墓行內的箇中高手也很難窺見其中的玄妙之處,自然是千秋萬代的穩固所在了。

    正南暗想這大金牙懂得還真多,蒙古高原至西伯利亞的遼闊土地上有流動的大湖是被現代科學證實和解釋的地質現象,卻沒想到早在數百年之前就被人利用來修築死後之所,要說起來蒙古可是以擅長打仗和遊牧的民族,對風水的研究可能是受到當時宋朝漢人的影響,不過要說起舉一反三的創新精神來可是一點也不輸給他們的漢人老師了。可惜自己對尋龍點穴的盜墓之術不甚精通,只是從父親留下的半本日記裡略微瞭解了些陰陽風水方面的知識,不然一定去實地查看一二,即便是開開眼界也好啊!

    想到這裡正南不禁歎了口氣,大金牙立刻就明白了他的意思,鼓動他道:正爺有了這把短刀的指引,探得那王寶寶的陵墓也不一定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再說咱們自家兄弟也並非全是泛泛之輩,估計不消說你也知道哥哥我認識的胡爺和胖爺可都是深藏不露的高手,要是你真的有興趣的話,待到他們從雲南那邊回來,你可與他們商量著結伴同行,相互之間也好有個照應,至於獲利的分配嘛,自然是見者有份,三分其一了!

    正南只是覺得好笑,這個大金牙不愧是生意場上的人物,三番兩次的攛掇他去幹摸金的買賣不說,還非要把自己行內的朋友硬塞進來,更有甚者在事情八字還沒一撇的時候就想好了分贓的方法。不過他正南也不是任人擺佈的毛頭小子,即便真的要有一行,那也絕對不會容許別人插上一手,白白讓別人分享了利益不說,說不定到時候還會招惹來其它不必要的麻煩,實在是得不償失。

    正南心下這樣想著,嘴上卻說:小弟我只是個正經商人,盜墓挖墳的事情可是想也不敢想的,閒來無事與大哥你胡扯而已。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區區一個王寶寶非帝非王的,諒他不過是一介武夫,即便陵墓造的多麼隱蔽,其中也不過只有些這種值不了多少錢的短刀長劍而已,想來也沒有多少油水,你那兩位朋友何等人物,哪會不遠千里地白跑一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