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恐怖靈異 > 墓邪

第3卷 第249章 頂門石2 文 / 犀利歌

    第249章頂門石2

    「殊不知山無長勢水無長流,再怎麼好的風水龍穴也沒有千秋萬代一成不變的道理,不然當年秦始皇帝的江山也不會只傳二世就歸了他人——但說這昌瑞山以前的確是條不錯的龍脈,可龍也有飛龍在天和潛龍入海之分,此時清室氣數已盡,某種程度上正是源自這昌瑞山的潛龍入海所致,剛才我們由馬家峪下到帝陵時,我就發覺哪裡不對,等到下到地宮中才明白過來,清室既然已亡,龍脈必定傾覆,如今之所以還立在此地,無非是藉著最後一口龍息苟延殘喘而已,若要被炸藥這麼一炸,恐怕不止景陵會瞬間崩塌,整座清東陵都難以保全了……」

    孫殿英雖然沒什麼文化,可經正衡這麼一說,至少從中嗅出了些許危險的氣味,不過還是將信將疑,思忖良久,才故意給自己壯膽似的說:「哎呀,盜個皇陵而已,哪有那麼多的說法?要是聽你這喇喇蛄叫,老子我還種不了地啦?」

    正衡知道孫殿英雖然嘴硬,可心中依然有了幾分懼怕,是個典型的色厲內荏之徒,實際上最容易受人左右:「大帥行伍出身,不信鬼神自是情理之中的,不過我剛才那套說法雖然源自易經卦數,倒也並非全是沒有道理的胡言亂語,如果用西洋的地質學加以解釋,所謂的『震』『崩』之說,可以被理解為清東陵剛好座落在一個斷層帶上,在地質並不活躍的時期,整座皇陵可以說是穩如泰山,可一旦進入到活躍期,任何細微的干擾都很容易打破皇陵的平靜,進而導致嚴重的塌方甚至地震,老實說,您剛才在外面開的那幾槍,已經凶險異常了,不信您仔細看看頭頂閃當券的這一塊,是不是已經有了幾道裂縫?」

    孫殿英順著正衡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穹頂有幾道不小的縫隙,甚至此時還有細碎的沙石自其上窸窸窣窣的落下,顯然是剛形成補償的時間——看來鐵證如山,由不得他不信了。

    不過事已至此,沒有就此退去的理由,一想到作為群雄的魁首,如果無功而返的話必定會招致旁人的笑話,孫殿英不禁直撓頭皮,原地打起轉轉來。過了好半天,才無計可施般的一攤手,問正衡該怎麼辦?

    正衡一笑道:「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敢問大帥以前使用炸藥是何理由?」

    「嗨,不說還好,一提起來我就頭疼,奶奶個熊,上次老子我帶了幾百人摸進裕陵地宮,可不管什麼辦法都打不開石門,最後只好用上炸藥,硬從外面把門炸的稀爛,等到進去後才發現,原來每道石門後面都有快長方形的石頭,剛好卡在石門內側當中的一個凹槽裡,不管多少人在外面使出吃奶的勁頭,也肯定沒有辦法把那麼大塊石頭推開,你倒說說,這皇帝老兒使了什麼陰招,竟然在門關上後,還能用石頭把門頂住?」

    「哦,這個再簡單不過——」正衡胸有成竹地答道,「那塊石頭叫做『頂門石』,長短跟石門的高度相仿,原本斜立在距離石門一定距離的地面上,等到石門被人從外面關上,頂門石受到重力影響自然傾倒,剛好落在石門正當中的凹槽上,一旦完全卡牢,再從外面推就推不開了……」

    「是啊,原來是這麼回事!」孫殿英一拍腦袋,「那除了炸藥,還有什麼辦法打開石門?」

    正衡這次並不著急解釋,轉而問邊上的工兵要了根長短適中的鋼筋,然後將一頭每隔一段距離彎折一次,直到頂端形成了一個英文『u』的形狀,然後一手握住鋼筋的另一端,先將u字的開口向上,順著兩扇石門的縫隙塞了進去,感覺碰到什麼東西時,再將鋼筋轉過四分之一個圓周,開口向左,慢慢試探著直到將其卡在頂門石上,待到卡牢以後,叫上韓四和另外幾個人上前幫忙一起向門內推動鋼筋……

    頂門石機理奇妙,正衡設計的這把「鑰匙」更是精巧,孫殿英從旁看得真切,不禁對正衡佩服得五體投地。轉眼間石門後傳來頂門石落在地上的一聲悶響,大家再上去只輕輕一推,兩扇石門就被輕而易舉地分在左右,手電光線所及的地方,已經能夠看到下一個石門——頭道門了。

    有了正衡的這把「鑰匙」,打開石門的工作顯得輕而易舉,眾人又循規蹈矩的依次打開了頭道門和二道門,可在最後那道三道門前,「鑰匙」卻不再如剛才那般管用了,正衡試了又試,總感覺u形口無法卡在頂門石上,數次調整了u形開口的寬度後仍無效果,似乎預示著這塊頂門石的腰圍比起前面三塊來都要大上很多。

    孫殿英讓工兵再找根更長的剛進來,將開口的寬度調至最大,可正南擺擺手,示意這個方法行不通了:「頂門石越粗,說明它的重量越大,但門縫的寬度有限,恐怕能夠伸進去的最粗的鋼筋,也無力承受將頂門石推開的力量而彎折,所以現在『鑰匙』是不管用了,若想打開三道門,還要另想辦法才行……」

    眼見著只要通過三道門,就可以見到皇帝的棺槨和陪葬品,可卻被困在這裡無計可施,孫殿英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樣,不停地催促正衡快想辦法。

    正衡完全沒有料想到這種困難,加之被催的心煩,越是著急就越是想不出任何辦法,索性坐在石門邊的地上,心中暗想這本不是什麼難事,只要按照孫殿英的做法使用炸藥就可解決,可自己剛才有意賣弄學識,現在若是再提重歸老路,必定會被孫殿英看扁,更別提皇陵潛龍入海的卦數完全是依照易書推演而出,任憑是誰也不敢冒著喪命的風險去試這卦的準確與否吧!

    正南百無聊賴,順著父親正衡的視線望去,剛好看到頭頂的琉璃瓦屋頂上,他忽然想到,為何只有名堂券和金券上方建有琉璃瓦屋頂,其他券門上卻沒有這種佈局?名堂券和金券之間剛好隔著三道門,應該不止是巧合那麼簡單,但琉璃瓦這種東西說不上有多名貴,並且不是十分漂亮的裝飾材料,實在想不通,堂堂康熙大帝為何非要使用它們?再者,這屋頂的琉璃瓦像極了閩南花谷雲樓地下八層的琉璃彩磚,既然同為琉璃質地,這裡的琉璃瓦該不會也有某種特別的功用吧?

    正南想了良久也不得要領,卻忽然發現父親正衡的視線已經停留在琉璃瓦上很長時間了——他不可能見過花谷幻境中的琉璃彩磚,此時之所以如此長時間的盯著琉璃瓦屋頂,該不會是也想到了什麼吧?

    不出正南預料,父親忽的從地上站起身來,問韓四借過他的手槍和軍用水壺,然後將槍口貼在水壺上,倒轉向上,對準了琉璃瓦屋頂,在旁人沒有反應過來時,扣動了扳機。

    「噗——」子彈穿過水壺時發出悶響,直直的打在琉璃瓦上,可彈頭並未被屋頂反彈回來,反而像是射在倒懸的水面上,打出的幾波漣漪由中心向四周散開,直到觸及到琉璃瓦和石塊相接的邊緣,這才重又恢復了原來平靜的形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