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恐怖靈異 > 墓邪

第3卷 第256章 衣冠塚 文 / 犀利歌

    第256章衣冠塚

    話說一半,正衡忽然停住了,他明白了石原龍泰讓他看這枚印章的用意,原來還是為了向他證明這裡是裕陵而已。

    正衡糊塗了,區區一枚印章雖小,可它所透露出來的信息卻絕對不會有錯。一枚乾隆時期的印章,絕無道理出現在康熙皇帝的陵墓裡,也就是說自己所在的真的是裕陵。可他記得自己分明是跟隨孫殿英進到的景陵的墓道,怎麼會一轉眼又跑到裕陵來了呢?

    對了,琉璃瓦,一定是琉璃瓦在作怪——正衡原本想通過它進入到景陵的墓室,可卻不知發生了什麼故障,轉而跑到裕陵來了。這雖然聽上去讓人難以接受,不過仔細想想也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畢竟琉璃瓦本就是為了聯通兩個空間而存在,其原理之玄妙,對於正衡來說此前根本就聞所未聞。正所謂存在即合理,既然它有聯通同一個陵墓的墓道和墓室的能力,誰又能說它不能聯到另外一座陵墓的墓室中呢!

    正衡的心潮澎湃,一方面是因為他發現自己竟然鬼使神差般的穿越了如此大的一段距離,由景陵跑到裕陵來了;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發現裕陵墓室內的情形,並非是他早先認為的那樣——看來石原龍泰說的並沒有錯,孫殿英上次盜掘皇陵時,的確未曾進到裕陵,不然這裡也不會被保存得如此完好了。

    話又說回來了,完好不等於正常,頂住門口的石棺既然不是康熙皇帝的,那也應該屬於乾隆皇帝才對,可裡面不見屍體,儘是些陪葬的東西填充其間,如果裕陵此前並沒有被人盜掘,就只能說明下葬的時候就是被這樣安排的。再或者兩者都不是的話,那……

    說話間石原龍泰的手下已經把棺木裡的東西全部清空出來,正衡注意到他們根本就沒有選中任何東西,心中不禁納悶於這幫鬼子也太過挑剔了。滿滿一棺的陪葬品甚至都挑不出一件來,難道他們要的根本不是東西,而是本應在這棺材裡的乾隆皇帝的屍體?

    正衡滿腹狐疑間眼睛一亮,順手從地上拾起一把劍來。劍身五尺有餘,劍柄特長,劍鞘用名貴鯊魚皮製成,嵌滿紅藍寶石及金剛鑽,僅從外觀就能判斷起價值連城。不過更讓正衡驚詫的是劍柄上雕刻著九條栩栩如生的金龍,可不就是傳說中乾隆皇帝的九龍寶劍嘛!

    坊間傳聞,當年孫殿英盜掘裕陵的事件敗露,受迫於形勢,他只好委託軍統頭子戴笠用九龍寶劍向蔣介石行賄,可戴笠還沒等將劍交給蔣,自己就死於墜機事件,寶劍的行蹤也就此成疑,不復在世間出現了。現在看來,這些傳聞並不可信,九龍寶劍一直都在裕陵當中並未離開半步,這也從另一個層面上證實,先前孫殿英的確是沒能進到過裕陵。

    九龍寶劍這種國寶級的文物,竟然也不入石原隆泰的法眼,這更堅定了正衡對於他們前來盜墓的真正目的的懷疑。即便生前身為帝后,死後也躲不過腐爛霉變的命運,應該沒人會要這幾具毫無用處的屍體,這樣看來,鬼子們找尋的應該是某些更加重要的東西,或者至少對他們來說堪稱重要……

    正衡忽然想到什麼,轉過身去望向石床,自言自語道:「上面的幾口棺材,該不會也是空的吧?」

    石原龍泰這個日本鬼子竟然沒有看上石棺內任何一件古董,正衡對此深感困惑,覺得這其中肯定還另有隱情。不過他轉過身來時,忽然靈機一動,想起另外一件事來。

    這口頂在墓門上的石棺原本應屬乾隆皇帝所有,可其內儘是金銀玉器等陪葬品,不見屍體的蹤影。按理說,就算是陪葬之物頗豐,可也沒有盡數塞進皇帝棺槨裡的做法,除非,這些東西原本被分別放在六口棺材,以及墓室的祭台上的,可後來卻被人全部收斂起來,放置在了一起,為的只是增加這口棺槨的重量,借此頂住石門,好讓外面的人無法輕易闖入……

    這樣看來,還有旁人一早就參透了琉璃瓦的特性,進到裕陵來做了這許多事,只不過不知道他們有什麼目的,竟然沒有拿一件隨葬品,卻又不知將乾隆皇帝的屍體從石棺中搬出,安置在了哪裡。又或者,對方並非是什麼都沒有拿,只是拿的不多卻很重要,旁人一時無法看出來罷了。就跟眼下石原龍泰的做法一樣——正衡忽然想到,先前是自己低估了石原龍泰,甚至對於這次盜掘皇陵的真實意圖都遠稱不上明晰,還當他們只是為了錢財而來。

    圖財或許是孫殿英的本來目的,但眼前這幾個日本鬼子肯定不是那麼簡單,正衡甚至注意到,隱藏在石原龍泰平靜的外表下,早已數次展現出了對於自己的殺心,只不過這鬼子可能一時還拿捏不準他所扮演的角色,尤其是看到他竟然神出鬼沒般地現身於封閉的墓室中後,在狀況還不明朗前暫時留得他的活口而已。

    想到這裡,正衡脊背發涼,原本設計好的對付孫殿英的招數在這裡顯然毫無用處,按照鬼子的個性,真是無法預料到他們什麼時候翻臉,看來眼下惟有轉移矛盾,將他們的注意力暫時引向別處,以求自保了。

    正因如此,正衡才故作自言自語般地道出那句懷疑其餘棺材也都是空棺的話,其實是故意讓石原龍泰聽到,混淆他們的心緒的。石原龍泰果然中招,問正衡這話有何根據?

    正衡裝出一副不求甚解的樣子,茫然地回道:「沒什麼根據,就是覺得既然石棺空空如也,忽然想到裕陵該不會是一座『衣冠塚』,裡面根本就沒有屍體吧!」

    堂堂大清帝國乾隆皇帝的裕陵只是「衣冠塚」,能夠提出這樣的說法正衡自己都在心下暗笑了幾個回合,他無非是想混淆那幾個讓日本人的思維而已,可卻見石原龍泰並不以為介,只是撇了撇嘴道:

    「中國的墓葬制度歷史悠久,沒有什麼不是不可能的,所謂『葬』即『藏』也,無非是人死後想將自己的屍體藏匿於別人發現不了的地方,小到平頭百姓,大到君主帝王,有誰願意被後人偷墳掘?如此說來,滿清的帝陵如此招搖地屹立於世間,似乎就與此常識相違背了,真要是暗度陳倉的『衣冠塚』,也不奇怪……」

    石原龍泰滔滔不絕地講出這番道理,倒讓正衡大感意外,先前他只戲謔地說裕陵是座空墳,卻沒想到石原龍泰不僅把他的「理論」進一步延伸和強化,更是提出了支撐其成立的道理,雖然這樣的猜測難免給人以詭辯的感覺,可正衡又一時無法找出反駁的依據,更何況所謂的「衣冠塚」的說法是最先自己提出來的,現在又不好改口了,只好攤攤手,說是要想驗證也很容易,只要打開其它幾口棺材就清楚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