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網游動漫 > 巨星

《》第一卷 東山再起 700 遺珠之憾 文 / 三明

    第三十六屆格萊美頒獎典禮已經正式落下了帷幕,惠特尼一休斯頓毫無疑問地成為了最大贏家,四大綜合獎項之中年度最佳專輯、年度最佳製作都歸屬了這位處於鼎盛時期的天後,「我將永遠愛你(1。will。always。love。you)」這首來自也影「保鏢」的主題曲成就了惠特尼最頂尖的時刻。

    而唐妮一布萊斯頓則成為新人歌手之中最大的贏家,年度最佳新人的獎盃不僅是最好的嘉獎,同時她還將最佳流行專輯、最佳節奏藍調女歌手兩座重要獎盃收入囊中,以傲人的姿態橫空出世。

    四大綜合獎項最後一座年度最佳單曲則被也影「阿拉丁」的主題曲「全新世界(a。whole。new。world)」摘下。搖滾部門則是密特一勞弗、史密斯飛船、斯汀瓜分了重要獎項,最佳另類音樂專輯獎則歸屬了u2樂隊。

    這一屆格萊美頒獎典禮無疑是製造了諸多話題,瑪麗亞一凱莉和惠特尼一休斯頓的天後對決以後者的全面勝出告終,這也意味著在格萊美,瑪麗亞依舊沒有能夠得到相對應的認可,這一次的專輯「音樂盒」叫座卻不叫好,無疑是巨大遺憾,而瑪麗亞也親眼見證了自己最大對手惠特尼的登頂,充滿了意味深長的味道。

    而作為過去三個月時間裡製造了最高話題效果的榮耀至死也延續了當年涅檗樂隊的杯具,這也將格萊美直接推上了風口浪尖。

    榮耀至死在年度最佳新人的爭奪之中,輸給了以流行、節奏藍調曲風獲得無數聽眾喜愛的唐妮;而在最佳另類音樂專輯獎的競爭之中,居然又輸給了搖滾樂壇、完全躋身主流的u2樂隊,這著實是讓人哭笑不得。

    榮耀至死不僅被認為是第三十六屆格萊美的一個巨大遺憾,而且還直接導致了媒體對格萊美的猛烈抨擊,這也是「芝加哥論壇報」的相關聯想能夠引起如此熱烈討論的原因。

    「自轉」雜誌認為格萊美對榮耀至死的忽視不僅僅是遺珠之憾,更是對於整個l993年樂壇脈搏把握的失准。

    「第三十六屆格萊美是一次失敗的盛宴。」這就是「自轉」雜誌的卷首語,清晰地表達了他們的失望情緒,尖銳而直接。

    「四大綜合獎項之中,惠特尼一休斯頓的『我將永遠愛你』和『阿拉丁』的『全新世界』都是1992年年底的作品,只是因為格萊美評選時間的限制,錯過了去年第三十五屆格萊美,來到了第三十六屆進行評選,這絕對可以被認為是錯失了l993年全年盛況的一次錯誤決定。而年度最佳新人的唐妮一布萊斯頓固然足夠出色,但她所代表的卻不是l993年的音樂脈搏,這對於一向自詡權威的格萊美來說,是一次致命失誤。

    回顧l993年的音樂市場,流行、節奏藍調、嘻哈的出現都不是美國音樂的走勢,搖滾的復甦才是這一整年的重要符號。一眾搖滾樂隊的出現重現了七十年代搖滾黃金年代的風潮。

    以榮耀至死為首的美國搖滾勢力、以山羊皮樂認為首的英國搖滾勢力,聯手形成了新生代搖滾勢力,對傳統搖滾市場形成了猛烈的衝擊;以涅巢樂隊、珍珠醬為首的中生代搖滾勢力,依舊保持了從l991年以來的強勢,將垃圾搖滾進一步推向了巔峰;史密斯飛船、u2樂認為首的老資格搖滾勢力依舊寶刀未老,貢獻出了讓人稱道的絕對佳作,則進一步鞏固了八十年代延續下來的搖滾傳統。

    在這些搖滾樂隊的共同努力之下,搖滾的復甦勢頭從l992年的十二月份一直延續到了l993年的十二月份,這才是整個l993年的主旋律,幾乎每一個月、每一個星期、每一天都可以感受到搖滾樂的復興勢頭,並且在年末『幾近成名』推出時達到了巔峰,讓全世界都再次唱響了搖滾旋律,回到了那個所有人一起癲狂的年代。

    無論是專輯銷量,還是也台點播率;無論是樂隊出現頻率,還是歌曲傳唱高度;無論是市場衝擊力度,還是文化影響深度……搖滾在1993年都達到了巔峰!這才是屬於1993年的符號,屬於l993年的烙印!

    但是自詡為主旋律的格萊美卻對搖滾完全忽略,四大獎項之中有三個獎項都頒發給了1992年發行的歌曲,而最後僅剩的一今年度最佳新人也忽視了搖滾的影響力——哪怕提名之中有三個席位都屬於搖滾樂隊,這絕對可以稱得上是格萊美落後於時代、落後於市場、落後於群眾的選擇。

    榮耀至死樂隊的『幾近成名』完成度雖然略遜一籌,但是『鋰(lithium),和『不要為往事而懊惱(don,t。look。back。in。anger),都毫無疑問達到了格萊美的審美標準,甚至超過了這個標準,放在整個1993年來看,放在整個音樂發展歷史長河來看,這兩首歌都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但它們卻在格萊美上沒有得到任何相對應的認可,這絕對是讓人嗤之以鼻的一個結果。

    年度最佳新人獎應該屬於榮耀至死最佳另類音樂專輯獎也應該屬於榮耀至死這兩個獎項的頒發錯誤,讓格萊美完全喪失了權威,甚至喪失了對音樂發展脈搏的把握,這無疑是格萊美的一次失策,甚至是一次倒退。

    榮耀至死沒有能夠得到他們應得的認可,這將會成為格萊美歷史上最大的一次錯誤,只需要五年時間,歷史就將會證明這一點。」

    「自轉」雜誌言辭激烈地對格萊美得獎名單進行了批判,甚至將四大綜合獎項批判得一文不值,猛烈地為榮耀至死鳴不平,這顯然也可以看出目前獨立音樂領域裡榮耀至死所贏得的喜愛和支持。

    不僅是「自轉」就連一直都對榮耀至死不待見的「另類選擇」這一次都站在了榮耀至死這一邊,不過他們並不是支持榮耀至死而是支持榮耀至死所代表的搖滾,或者更為準確一點說:地下音樂、實驗音樂。

    「另類選擇」的言辭更為激進,「槍斃格萊美」這樣的標題都準確地表達了他們的憤怒。

    「當人們期盼了十五年之後,搖滾重新重現了當初的榮光,但格萊美卻愚蠢至極地選擇了無視,這只是讓他們的獎項評選看起來更加商業更加糟糕更加噁心。

    1993年搖滾專輯的總銷量佔據了市場份額的百分之二十六,冠居所有音樂類型;1993年湧現出來的新人搖滾樂隊更是達到了過去十年之最,並且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浪潮;l993年全年搖滾音樂在也台的點播率打破了鄉村音樂近十年的壟斷,位居全年第……·

    這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在過去一年時間裡搖滾音樂黃金年代重新復甦的格局,但就是這樣的搖滾音樂,卻在格萊美四大綜合獎項上空手而歸。雖然我們本來就不應該對充滿商業臭味的格萊美抱有希望,但這毫無疑問是主流媒體、主流音樂市場對搖滾的一種打擊報復,可恥、下賤、噁心的報復!

    當涅檗樂隊在1991年橫空出世時,他們得到了市場的歡呼,卻被格萊美無視了;當珍珠醬1992年創造奇跡時,他們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卻依舊被格萊美無視了;當榮耀至死在1993年再次掀起爭議時,他們得到了市場的追捧,卻還是被格萊美無視了。

    進入九十年代之後,搖滾復甦勢頭一年比一年強勁,但格萊美卻始終不願意給予足夠的重視,只願意將自己的焦點鎖定在u2、斯汀、史密斯飛船這樣的八十年代傳統搖滾身上,這無疑是可悲的,也許只有等格萊美意識到,槍炮與玫瑰樂隊的沒落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時,他們才能夠真正對搖滾的變革給予重視。

    但是在格萊美醒悟之前,他們就應該吃一顆槍子。最佳另類音樂專輯獎屬於u2樂隊?笑話!年度最佳新人屬於唐妮一布萊斯頓?笑話!最佳搖滾樂隊屬於史密斯飛船?笑話!

    也許,格萊美唯一正確的選擇就是最佳搖滾專輯獎,密特一勞弗拿到了這一獎項。但可笑的是,難道『地獄蝙蝠2:回到地獄,不是應該拿最佳另類音樂專輯獎嗎?

    荒謬可笑、荒唐下作的格萊美,不關注也罷!」

    「另類選擇」措辭激烈的評論雖然沒有直接為榮耀至死說話,但其實他們話裡話外都是在支持榮耀至死的,包括表達了年度最佳新人、最佳另類音樂專輯獎得主的強烈不滿。

    也許「另類選擇」依舊看不上榮耀至死但他們卻不允許格萊美這樣的商業頒獎典禮對搖滾進行任何形式的侮辱。內部鬥爭和外部矛盾的區別,他們一向都分得十分清楚。

    毋庸置疑,榮耀至死在第三十六屆格萊美的空手而歸,也就成為了最大的遺珠之憾,無數媒體都在紛紛為雨果打抱不平,就在這樣的情況下,醫院的事情爆發了,「芝加哥論壇報」又火上澆油,這頓時讓「榮耀至死錯失格萊美……」的事件爆發出更大的能量。

    不過,「紐約郵報」的報道雖然狡猾而且高明,但終究還是有漏洞的;「國家詢問報」的報道雖然尖銳而且刺激,但漏洞卻十分明顯;「芝加哥論壇報」的報道雖然直接而強力,但根本就站不住腳。所以,願意維護雨果的媒體很輕易就能夠找到借力點和爆發點,願意揭露當天醫院真實情況的媒體也絕對不再少數。這一次,「洛杉磯時報」、「紐約時報」等報紙都沒有第一時間出現在醫院,所以,率先扛起支持雨果大旗的赫然是以八卦新聞為生的「美國週刊」還有來自英國的專業音樂雜誌「q雜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