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回永樂時代

大道小說網 古代計量單位「料」 文 / 清宵好夢

    自宋至明,中國船常用「料」為其大小的單位,文獻裡常可見到「200料」,「2000料」等等。另外船的載重也常用「石」為衡量單位。再者,船隻是一個立體,有其常用之長、寬、深三個尺度。鄭和所立的一個碑文(靜海寺殘碑)裡就有」2000料」及「1500料」船的記載。但如不能確知」料」為何物,就不能確定」2000料船」究竟有多大或多重。

    船料是一隻船可以載人、物之容積。一料是十立方尺(宋或明尺)。而一料容積之載重,則依貨物之比重而定。船料可由船長、船寬及艙深的乘積估計求得。

    明朝琉球(中山國)與中國關係最為密切,幾乎每年都向明庭朝貢。中國亦送使節賜封其國王。中國使節所使用的船,古稱」封舟」。在約十冊明清」使琉球記」及沈復《浮生六記》、卷五「中山記歷」裡,對這些封舟之大小都有描述。分析這些明清封舟,得到的結論是最大的封舟為5000料船,大部份為4000料船,少數為2000料船。而長程遠洋的2000料船,通常載人員不會超過200人。

    (日)大庭修」明清的中國商船畫卷」(1985)論文裡,列有十一艘明清時中國到日本商船的尺度,這些船包括所謂南京船、寧波船、福州造、南京發船、台灣船、廣東船、福州造廣東發船、廣南船、廈門船、暹邏船、哈吧發船等。暹邏船料最大,約為4000料,其餘八艘在1000至2000料之間,此八艘之平均料值為1310料。

    明清時,無論官船」封舟」或私人商船沒有超過5000料者。官船大都近4000料,商船大都在2000料以下。

    明朝中葉的兩本造船名著《南船記》及《龍江船廠志》都列了400料戰座船之詳細尺寸及船圖。該船的排水量約為260公噸。400料的可容體積當為4,000立方尺(明尺)。此可折算為130立方米。因一立方米之載水重為一公噸。故該400料船之排水量約為可容量之兩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