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回永樂時代

大道小說網 第二章 風起瀟湘 第五六節 漕幫紅院 文 / 清宵好夢

    時間:大明永樂五(1407)年,二月初六

    地點:大明岳州巴陵城,瀟湘記,聽濤居

    人物:王動瀟湘記大掌櫃

    張浩瀟湘記三公子

    董標漕幫洞庭湖舵主

    楊剛漕幫洞庭湖船主幕僚

    會議內容:三湘商行物流、茶葉、食用油及巴陵城步行街項目

    秘書:他們那會還沒,腦子好,能記住

    會議首先是王動簡單介紹了三湘商行成立的宗旨和目標,以及目前商行的主要架構,然後由董標介紹了漕幫的總體情況和運營模式,接下來是張浩介紹了三湘商行新項目的開發情況,最後是張浩介紹了巴陵縣正在進行的步行街開發計劃,此後是討論。

    於生意這一方面,董舵主不懂,他只知道簡單的價錢,但聽得王動和張浩介紹,也是吃驚,這才是大生意,特別是三湘商行成立時間不長,已經做下不少事情了,特別是羽絨被還有酒,這兩項生意,不單單只是賣在湖廣路,那是要賣到整個大明的。

    「王某設想,商行買下漕幫船隻,船上幫眾算作是商行夥計,商行眾商家亦將各自大小船隻一併交於漕幫打理,此後商行轉運一事,由漕幫負責,漕幫亦可外接生意,不知董幫主意下如何」

    這可把董楊二人嚇了一跳「此事體大,董某不敢作主。」

    「靜之,操之過急了吧!」張浩圓場

    「只是一說,董某可告知嚴幫主。」

    王動其實也只是想試探他們一下,目的是為探知嚴幫主給他們的底牌是什麼。

    「董舵主,漕幫之力在於轉運,在於護衛,商行的生意,轉運護衛一職可交於漕幫,不知董舵主意下如何。」

    「大掌櫃所言極是,如此再好不過。」

    「董舵主這樣把,商行可先交船隻於漕幫,漕幫負責轉運,初以運費抵船價,可好。」

    「此事董某尚可作主。」

    「董舵主,君山島上漕幫勢力如何?」

    「實不相瞞,島上百姓皆漕幫子弟。」

    「如此甚好,島上物產有茶葉和茶油兩項,可以謀劃。」

    「王某想以商行名義統包島上茶葉和茶油,由商行打理生意,不知董舵主以為如何。」

    「董某不大清楚大掌櫃想法,不知大掌櫃如何做這茶葉和茶油的生意?」

    「簡單的很,此後三湘商行與島上茶民簽個契約,定下價錢,包下茶樹,凡那茶樹所出,茶葉也可,茶籽也可,敗葉枯枝也可,只要離了那茶樹的,均歸商行所有。另外,島上所有空餘之地,商行願高價買下。」

    「依董某看問題不大,待董某與島上百姓商議一下,會有結果,只是價錢方面,不知大掌計算?」

    「漕幫也是商行的東家之一,商行管事會會如今眾股東商討此事,到時王某會寫個東西給大家來看。」

    「董幫主,巴陵城樓前街改制一事,實乃瀟湘記主理,因這一段共有兩處碼頭,碼頭歷來是漕幫掌控,此事還需漕幫兄弟配合」

    「但聽大掌櫃吩咐。」

    「吩咐不敢,王某想在岳陽樓外湖面上做些生意。湖面搭台不易經濟,行畫舫為最,畫舫可作酒樓生意,也可行勾欄之事,巴陵城裡有秋紅苑,不知漕幫可有接觸。」

    「哈哈哈,大掌櫃,不瞞你說,秋紅苑大娘乃董某相好,一直吹風要在湖上跑些畫舫,只是本錢不足,由大掌櫃力撐,想來易如反掌握。」

    「此事成亦,浩然你與舵主去訂四艘畫舫,要大過張府的畫舫。」

    「靜之,要多大,大過戰船可好!」

    聽濤居議事很快,這是王動的風格,接下來,董標把他們帶去了秋紅苑,吃喝玩樂,吃喝已經完了,餘下應該是玩樂了。

    其實也是在一條街上的,抬頭就能看到,隔著百步而已。

    這個秋紅苑與長沙府的和益陽城的不大一樣。和王動在後世片子看到的很像了,也是兩層樓,門口,二樓憑欄已經能看到很多姑娘在那媚眼弄姿了,王動一看,心裡就想,這才像個妓院的樣子嘛。因為有岳陽樓的緣故,因為巴陵城在洞庭洞邊,這裡往來不是有商人,不是文人,就是江湖客,這些人是放浪的,故這秋紅苑也是很放浪。

    聽得王大掌櫃過來,一下子沒客人的姑娘都過來看,這下把王動弄的不好意思了,不用說,他詞名在外。

    雅間,秋紅苑大娘鶯鶯燕燕的喊了一大幫人過來,結果除了董標以外,一人兩姑娘,左一個右一個,另外還有幾個在邊上操琴唱曲作陪,更有一個拿著筆墨在邊上候著,就等著大才子什麼時候興起賦詩一首度詞一曲。

    王動看這架式,馬上開始推廣敲棒子,他不想玩什麼酒令,這些他玩不過明朝人,行酒令,他連薛蟠的本事都沒有。

    幾下一敲打,酒也賣了不少,大娘也開心,「今日大掌櫃過來就行了,聽得大掌櫃到了巴陵城已經有些時日,居然不願移步秋紅苑,苑裡的姑娘可是哭倒多人噢」

    「有嗎,哪裡有?這裡哪位姑娘哭倒,王動打賞銀兩。」

    「銀兩就不用了,王公子能賜曲贈詞是真正看得起秋紅苑,看得上秋紅苑的姑娘。」

    「哈哈,那還不是小事,張嘴就來。」

    一聽得大才子要寫東西,大家都靜了下來,王動把杯中酒一飲,臉紅紅,以手打節拍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王菲版蘇軾詞,王動這一唱,把從人唱的呆掉了。董標能坐到舵主的位置,靠的是功夫,還有就是他的手段,他不懂這些曲詞,但他也是個場面上的人,不懂不會裝,但知道不出聲,笑著喝自己的笑。其他們可都是知道這詞的,早先詞就是歌詞,都是可以唱的,所以才有壯漢持銅琵琶唱大江東去,有二八佳人操琴唱寒蟬淒切,但到元明時,詞已經成了一種文體,慢慢的,原先的曲都彌失了。後世王動所知的也只有白石道人的工尺譜《揚州慢》。這會他唱蘇詞,可說是別開聲面,個個聽得如癡如醉,原來詞也是可以這樣唱的。當晚王動走後,在房間裡所有的姑娘聚到一起你一句我一句,唱的不對大家改,把王動今日的腔詞又找了一遍,然後記下曲譜。晚上開始演練,

    第二日,王動一眾人又去了秋紅苑,不過這次同去的還有巴陵縣令,父母官逛妓院還是第一次,沒辦法,王動說了,大人也是管事之一,如今去秋紅苑是議事,瀟湘記出錢,秋紅苑出人,漕幫負責管理,岳陽樓前將常年駐著四艘畫舫。因靠著岳陽樓,所以這稅金如何收取,要大人過來議一下。

    其實也沒議什麼,大人不大會算經濟帳,只是拉他過來走個場子,要讓街面上所有的商家都知道,以後只要沾著岳陽樓的每一份生意官府都要過問,每一分稅錢都是官府都不會落下,不會再有搭便車,不會再有吃白食。當然,這位縣官大人,若是知道,今夜的秋紅苑之行,能讓他日後丟了官帽,估計打死他,他也不會去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