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回永樂時代

大道小說網 第二章 風起瀟湘 第七十節 王府灌水 文 / 清宵好夢

    那頓酒,王府一干人幾乎都是抬回去的,王動是使了眼色的,所以那酒一直上,而且大掌櫃發話了,既然朱龍喊程掌櫃大哥,那這酒,瀟湘記請了。且第二天,王動還要再請兩位殿下,算是王動請,不過,大殿下倒是請王動到王府小坐,王動求之不得,當下謝過。

    第二日,王動做好準備,往那楚王王府而去。

    禮品在長沙府的時候,就開始計劃了,只是當時沒定要送什麼人,等張浩帶著這些個東西到岳州時,王動當時還在想,能不能全送出去。

    一床鴨絨被送王爺,飛機上的紀念品,吊墜六個送王妃,這個東西真好用,哈哈,送女人最好,送給大殿下是的圓珠筆,也是六支,最後的那罈酒,送二殿下。遠遠看著兩人,還有些禮盒的樣子,王府的門正看著笑了,到王府送禮哪個不是大車小車,怎麼此人,只一個隨從一匹馬就搞定,看著也就幾個木盒子外加一罈酒。

    王動在包裝上可是用足了腦子,可以百分之百的說,裝筆和飛機掛件的那些個木盒子,放到後世,絕對是珍品古董,大盒子裡裝小盒子,小盒子裡裝筆和吊墜。地道安南國出香檀木,裡面襯都是真絲。裝那床鴨絨的檀木盒更是大,裡面是什麼,門正也不知,上面倒是幾個字,三湘精品,角頭篆書的湘字很是醒目,裡的被子就不用多說了,湘繡坊出柳老闆親制,全手工呀,當然了,那年代都是handmade。那裝在箱子盒子裡的東西,他看不到。這些個盒子,也是拜託阮記竹器特製的。酒就不多說了,白沙液,裝酒的瓷壇是長沙貢窯外興私窯所出,門正也算是識貨的,一看那瓷罈子,知道官窯的手藝,畢竟王府裡皇上賜下的官窯瓷器也是不少。

    其實大殿下早就交待了,今日瀟湘記大掌櫃,長沙府才子王動,王靜之會造訪,得大殿下親自關照的人可是不多,門正也沒敢小看,本來瀟湘記他也是去喝過酒的,也知道那可是全大明聯號,這來的是大掌櫃,還真不知是什麼樣的一個人物。結果王動到門口遞貼子的時候,他也愣了一下,心想,不是老頭呀,這麼年青的一個後生。

    迎到王府裡,帶著王動往大殿下的府宅裡走,這一路,把王動看的也是心潮澎湃。本身過來的時候,沿著王府城牆走,青綠城牆,大至有個十米高吧,廊房青黛,溜牆根根本看不到上面的建築。走的是正門,丹漆,金塗銅釘,豪華壯觀,正門匾額鐫刻著「鎮楚門」三字。再往裡走,更是驚人,整個就是一個城中城,裡什麼都有,大街,不比王府外的大街窄,差別就是街上行人不多,街上有酒樓,有布莊,連賣小吃的都有。遠遠看一座大殿,重簷歇山頂面闊,大門上書「承運殿」。王動知道楚王迷信,但沒想到的是,裡面不只是有和尚廟,道觀也是有。

    門正倒是很實在:「大掌櫃,今日個王爺沒在,大殿下說了,直接引著大掌櫃去他那。」

    他說這話的時候,王動還在到處看,「噢。」

    王動真沒記住路,反正就是到了一座大宅前,門正通?了一下,把王動交給了門子,那門正就回了。王動沒走幾步,就聽到了朱孟烷的聲音「瀟湘記大掌櫃,王動,表字靜之。」

    與大殿下在一起的還有一位長者。朱孟烷因這長者也在,沒起身相迎,遠遠看到王動,便拱手作禮。

    進去一介紹,王府長吏,姓文,名字刀三,王府長吏,坐這個位置的人是皇上指定的,不是王爺喜歡當王府長吏的,所以坐這個位置的人,一般都很微妙。王動只是覺得此人表字很奇怪,刀三,但也不敢多問,一問,自己那點古典文學的底子就捅漏了。(此名乃同是——新人朋友友情提供)

    文大人顯然對王動還是蠻有興趣的,當然了,人家也是個讀書人,王動流傳在外的那些個詞,不世奇才呀,名聲在外了。

    果然,今天天氣,身體健康,高壽,福氣,精神,一大通廢話之後,講著講著,又回到了詩文方面,這時的王動已經有幾套路子對付他們了,都是在茶餘酒後,被那些個關係近的有點文化的給練出來的,也就那麼回事,只要把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搞一段出來就行了。

    「靜之以為,人之做學問,有三種天地,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的人憔悴。第三境界: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這個三階論斷實在是高絕,把兩人聽的神飛萬里,撫掌稱妙。

    「人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孩童見識,率真率性,又言,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成年之語,觀山有感,遇水作歎,或言,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返樸歸真,辛駕軒高人也,此一端,言盡人生感悟。」

    王動的聽眾,以前從來沒有人向他們這樣解釋過詞句,聽的心中慚愧呀。觀此人年歲雙十開外,竟有如此見解,神人。打娘胎裡讀書,自牙語時觀人間百態,莫不過如此。特別是那文大人,端著茶杯,竟然聽的呆了,一口茶,一直沒嚥下去。心中五味瓶倒,人家這才叫做學問。把這學問做到透了,也就是做人,以學問來透徹生活。不用多說了,大殿下搞定,多了一上級別的粉絲,王府的這位長吏也是搞定。

    言談間,二殿下也過來了,他知道王動過來了,不過,他來,是衝著那酒來的,來了就拉著去吃飯,硬是不要在他大哥府上,要去王府內的酒樓。於是一行人,又往上酒樓而去。

    《水調歌頭·武昌》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今日得寬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高峽出平湖。

    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這首詞是王動在多喝了幾杯後,呤於武昌楚王王府,又是技驚四座,絕對的崇拜。

    席間,王動得知,楚王今日去九真山上的九真觀,去那進香,王動聽了微微一笑,昨天他已經做足了功課,知道這王爺這會非常的迷信,武昌的寺廟道觀大半有他的印跡,而這九真山的九真觀就是他所建,九真觀出名的是煉丹,在古代煉丹是極為費錢的事情,沒有足夠的財力支持是玩不起來的,正是因為武昌府有個楚王到處灑金,這裡的煉丹氣氛非常之重。煉丹不就是玩點化學的東西嘛,不過,王動倒是馬上想到,這些煉丹術士可是非常好的化學實驗人才,應該多接觸,收容一些,將來造玻璃造火藥都用的上。

    當下,王動也轉了話題,從秦始皇的徐福求煉仙丹說起,說到晉朝的五石散,說到明朝的「神品」,從葛洪說到陶洪景,說的座上三人駭然,坐上幾位算是儒生,大致也通些黃老之術,但沒想到這個王靜之竟是此道高手,詩文且不提,也是一付孔子門生的樣子,怎麼對於道家的東西,也是這麼精純。呵呵,這些東西,都是王動後世參加禁毒成果展學到的知識。

    此後,王動又轉話題,從佛學談起,大談禪宗,從六祖慧能的故事說起,禪宗的「自心是佛」、「本心生萬法」、「明心見性」。吹的自己感覺都有真有些禪意,有幾分佛性了,然後一轉,到陸九淵和王守仁的「吾心便是宇宙」、「心外無物」、「明心見理」。如果說慧能的禪宗,座上三人都還知道一點點,陸九淵這個南宋人,大明朝的讀書人那就很清楚他了,他是中國「心學」的創始人,但王守仁,他們就不知了,主要是這會這個王陽明還沒出世,王動對王陽明的「心學」還是知道的,在他喜歡看的書裡,哲學,經濟學,心理學,歷史學,社會學,歷史學是排第四,哲學是第一,中國古典哲學裡,明朝王守仁的「心學」也就是主觀唯心主義,可是中國哲學史上一個高峰,他知道,只要在明朝文人中,拋出這個東西,一定是有極大反響的。

    王動回瀟湘記後,大殿下回到自己府裡,端坐,拿筆寫下了王動背出的,王守仁的名言,當然這會改成了王動名言。

    「無善無惡者心之體,有善有惡者心之用,知善知惡者良知,為善去惡者格物」

    邊上小字,「淮左靜之席間記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