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第二章 風起瀟湘 第九三節 學堂開業 一 文 / 清宵好夢
瀟湘學堂已經完工了,在王動眼裡,這是個技工學校,所以實驗室一定要有,而且王動考慮到大明朝只此一家,選地的時候,留了後手,八百畝,還不算周圍的山,雖然那是為了印刷廠,買四周的地,可是費了番口水,最後還是說動了長沙縣,讓他們出面去和當地的鄉紳說,讓出部分地給瀟湘記,好處是,以後經過他們周邊通向學堂的路橋,瀟湘記包了。
王動在他們蓋房子的時候,去看了一下。明朝蓋房子很簡單,也就是磚瓦木就行了,當然了木是要去買的,樹雖然多,但能成木材用的不多,做個門框還行,樑柱那就不妥了,磚瓦自己燒就行了,所以當他們要蓋房子的時候,找來的泥水匠大師傅自己就在附近的山下有小土窯,自己動手,就著建築這個產業鏈向下兼併,此人還真有些生意頭腦,不只是個簡單的匠人,當然了,也正是因為這個,張浩才決定買下他的作坊收了他手下這幫人的。不過張浩不會想到,這個大師傅能投向三湘商會,最大的吸引力不是錢,而是王動。
王動在選址的時候就去了,然後是看他們的房子的圖,整個學堂的佈局,每個課室什麼樣的結構,然後是定下怎麼裝修,還與木匠一起設計桌椅。這些就算了,連磚瓦他都過問,紅磚青磚,不要,王動自己設計了空心磚,最讓這位大師傅想不到的是,他把潭州煤爐那邊燒鐵製陶後的煤渣送了過來,讓他們磨碎制磚,反正王動出的錢也不錯,這年代最不值錢的就是人力,於是,這個大師傅也樂的湊這個熱鬧。其實最關鍵的是,他知道王動是瀟湘記的大掌櫃,另外,王動還是大學問家,文章做的好,這種人能折節去喊他大師傅,讓他激動不已,所以也就以誠相待,不過當第一窯磚出來的時候,他以一個資深磚瓦匠的職業經驗判斷,這個磚是個好東西。為什麼呢,輕!雖然明朝粘土還是不是什麼重要資源,所以他還沒這方面的認識,只是感覺到這個磚輕,而且他也知道加了煤渣會防火、且隔熱、還能吸聲、防潮,這些都比土磚強,這叫一個佩服呀,你說人家讀書人怎麼會懂這些,年紀也不大呀,大師傅家裡幾代和磚石找交道,自己祖傳的手藝都沒弄明白這些個東西,人家一個讀書人,看那樣子都沒和過泥的,居然知道這些。這也就算了,王大掌櫃居然還懂石灰,然後更讓他吃驚的是,大掌櫃告訴他,還有一種東西,更好用,叫水泥,也是燒石而成,再磨成粉,一遇水比石還硬。這勾起了他的興趣,作為了個磚瓦匠,最大的自豪是自己能參與大型宮殿的建設,比如他本人就參加了潭王府的建設,後來谷王過來的時候,重修他又被召了過去,本來瀟湘記這種小工程,他是不會放在眼裡的,去個徒弟就行了。不過湘翁的面子是要給的,三公子可是直接到他府上來找他的,這位大師傅可是參加過瀟湘記開業活動的,在長沙府也算是個名人,當然了,這也是他的日常談資之一。如果還能製出一個新的建材出來,那可是留名青史的呀,這個水泥,吊起了大師傅的興致,不過王動卻要去查一下,他雖然知道個大概,但能查到資料最好,少走彎路。最後王動告訴大師傅以石灰石和土為主要原料,先經磨碎,再摻在一起,放到窯中燒,燒好後再磨細,加入石膏拌好就行了。王動就知道這麼多,怎麼整,就交給這個大師傅了,王動只是時不時的過來看看,然後從幾大窯場送點廢料過來,看能不能幫上忙。不用多說,水泥還是被他們制了出來,且成了總要的發明,這是王氏產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王動到了明朝,怎麼為人處事,是家教,是大學的集體生活,是機關的工作經驗,但發財的本事大多是初中高中的讀死書死讀書,看來中國的應試教育還是有長處的,另外一個關鍵就是他上崗前在農村扶貧一年,這一年時間,他生活在農村,在那幫著農民弄化肥,弄種子,修路修橋,鎮裡的磚瓦廠,小水泥都是他們蹲點扶持的對象。本來王動也是農民家庭出來的(後來農村城鎮化了),加上這一年的農村生活,使他對農業更有體會,認識更深,也積累了一定的農業知識。同他在一個扶貧工作組的,還有一位是省農墾集團的一位農場場長,農大畢業的,是省農墾系統最年輕的場長(處長級),這位場長也是教給了他很多農業常識,但非常不幸,後世的常識,放到明朝有的也是太先進了,用不上。但一年的扎根農村的生活,對他在明朝的生活太有幫助了。
王動到學堂的時候,自己也不認識了,本來他反對搞個圍牆,但後來一想,學堂裡有些他不大看的上眼的東西,放在大明朝可能是很值錢的商業秘密,於是也沒反對,這會過去一看,那圍牆其實不高,不到兩米,上面還有瓦蓋著,青瓦白牆,遠遠就是一道風景,這個王動是從後世蘇州城的感覺而定下的,就是白和青這兩色,別的不要,素雅,這會一看,正是他想要的感覺。越過黛瓦就能看到裡面的房子,整整齊齊的好幾排,王動還留了操場,學生教室十間,實驗用的課室整二十間,光教工和瀟湘記的宿舍,他就蓋了四五十間,至於為什麼要這麼搞,那王動是和張晉湘商量過的,做什麼樣的生意,最後都是人的問題,大師傅可以從外面挖,但下面的幫手能自己培養的都要自己培養。瀟湘記現在只開了兩科,就是廚師和小二,但接下來,王動說了,要開的東西很多,比如帳房,王動的算帳的本事,張晉湘可是驚為天人的,那些個阿拉伯數字的使用,現代數字的知識,早就讓他們震驚過了,要是這些算帳的都會,那一個帳房可以看幾個店。
至於老師,從外面請一定是要的,但店裡當值的大師傅,掌櫃都要輪流到學堂裡來教課,那些從店裡退下來的老師傅,更是當仁不讓,能講的就去講,不能講的去看實驗室。開始瀟湘記裝修的時候,他們就已經見識到了培訓的好處,以前沒有總結這麼一說,總結出來的經驗那是傳家寶,不會給外人知道的,除非你拜到我門下做徒弟,現在不一樣了,居然去聽課就行了,一人講下面十多人同時在學。後來在董大家的學堂裡,長沙府的管事們都過來了,培訓結束後,統一的制服發了出去,廚師小二重新定級,新的記帳方法開始實行,統一的採購也有了,瀟湘菜譜各店都有,從早餐,早茶,中餐,下午茶,晚餐,宵夜,六個營業進段,多種多樣的經營模式也很快建立了起來。本來王動說這些的時候,張晉湘張浩還有老徐掌櫃以為至少要兩三個月,才能把長沙府統一起來,結果只是半個月,培訓完後,老徐掌櫃作為欽差在長沙府的十幾個店走了一圈,看了一下,居然都做的不錯,有模有樣了,更重要的是,瀟湘記變了,完全變的和別的酒樓不一樣了,客人一進去的感覺就不一樣了。內部傳幫帶學的風氣已經起來了,個個都在比級別,都要學東西。如此上進,真不比外面的讀書人差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