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回永樂時代

大道小說網 第二章 風起瀟湘 第一一一節 使團走了 文 / 清宵好夢

    京城過來的一幫人幫開桃江後,在益陽呆了兩天,這兩天,工部和兵部的兩位主事在商量王動說的這幾種火器,對於他們兩人來說,有點震撼,王勸的圖畫出了他們從來沒見過的火器,他們現在無從預期這些火器有多麼厲害,但從王動描述的情況來看,一定非常嚇人,幾千斤重的火炮,二十多斤重的炮彈。當然這會兩人想的是,怎麼制和怎麼配軍。楊成心裡已經有了一個方案,當然這個方案是以內府兵仗局為主導的,不過他沒有想到的這次焦玉完全站到他的對立面,焦玉的想法很簡單,他不想火器落在太監們的手上。當年他獻火神槍給朱元璋,朱元璋雖然看到了這種火器的威力,但也能想像到這種火器,一旦落於對頭手中會是什麼樣,裝備了自家的軍隊,但卻嚴控在自己手上。焦玉獻了火神槍,分到的工作是造槍和做教頭,真正的實戰從不讓他上,更不讓他親自領軍。造槍之法完備後,又交給了兵仗局,他只負責研究新的火器。焦玉本人的志向遠非如此,但又能怎麼樣呢。燕王倒算是重用了焦玉,但也是看上了他懂造懂用火器,請他過來帶兵,結果帶的都是將軍,靖難之役,北軍火器大放神威,永樂帝器重的同時,但他還是被排斥在了心腹將令之外。眼看的王動這些更威猛的火器將有可能被試制和配軍,焦玉倒是擔心起王動的命運來了,他不想王動成為朝庭各派勢力鬥爭的犧牲品,空有一身才華卻被慢慢架空漠視。李遠早先與張強關係不錯,這會也是把王動當個自己人在看,但再怎麼自已人,也不能和皇上上比,永樂帝的心思,他是知道一點點的,王動年少成名,若不能被皇上好好的控制,那就不見得是一件好事了。吏部的曾大人這些天倒是沒與王動談什麼經天緯地的大事,說來說去還都是文學上的東西,他對王動寫的那幾本書還是很佩服的,正好有機會在一起,好好討教一番,當然了,王動也是知道,曾大人文人交流是假,抓些細枝末節的東西,考察他是真。

    京城考察團各有心思的回去了,不過,有一點倒是大家相同的,就是要在人力和財力上,支持火炮的試制,把這些個東西造出來,這也正是王動所想要的結果。

    這幫人中,只李遠和國唯崗兩人問起了水泥,李遠是從覺得桃江工坊投入很大,路用石頭來築不是很好,特別是跑馬,不過他也看到了,工坊好像不需要用動用馬來運東西。國唯崗以前來過,他是感歎,怎麼會在半個月,泥灰路變成了石頭路。王動據實以告,非石也,乃水泥,初似泥粉遇水成漿,硬化後堅如金石,兩人馬上都想到這東西用來築城。

    另外一邊,三湘商行的泥灰坊建起來了,姚大師傅佔了一成股三湘商行四成,王動五成,泥灰坊主要生產水泥和方磚,重新選了地方,王動非常有遠見的在一處山谷圈了地,還在江邊,這樣方便運。

    張浩分管瀟湘學堂後,學堂果然有點不一樣了,他畢竟是東家是小老闆,王動只是個大掌櫃,大掌櫃還不是東家請的。過來讀綠色∷小說絡要比王動強大。他上來第一件事就是發動自己的關係去找各種各樣的異人技師,他也知道王動不可能長時間在這裡教課,要培訓新的教師。還有就是學堂既然建起來了,就要開新的課程,他是知道王動開這學堂的本意的。

    榮和堂裡的常加良是第一個被請來教授植物與動物學的,此人買了一本《本草綱目》,然後便到書局請教行癡道人,也是巧,當日正好碰到王動去書局聽鄭春匯報新書的印製和發行,而鄭春卻好又去了學堂的印書廠,於是王動便在那看書,這會書局租書的地方,已經越來越多人在那看書了,在那看書不用給錢,但要把書帶回家,就要辦個借閱證,還要付錢了。常加良沒找到行癡道人,也沒有馬上走,在書局翻書看,和王動同時都拿同一本書《山海經》,於是兩人便聊上了,張浩過來找王動,聽得兩人在談中草藥,他是認識這個常加良的,長沙府榮和常的少東家,世代良醫,他父親常如鋮湖廣醫界屈指可數。王動肚子裡其實沒多少中醫方面的知識,真要有,西醫的還多過中醫,但不管怎麼樣,後世的醫學常識,他只要知道個皮毛,也能讓常加良大開眼界了,兩人相談甚歡,張浩倒是靈機一轉,常加良可以請來做個講席。回去和王動一說,王動也是一拍大腿,是呀,中醫對於草藥的認識去給廚子們開個常識課,那還不是太輕鬆了,而且有常加良的加入,瀟湘記的藥膳怕是能天下獨步了。

    同時被張浩拉來的還有一位岳麓書院的學生,此人名樂豐,荊州人,與鄭春一樣,也是出自殷實之家,他的特點是喜歡遊歷天下,大明朝他沒走個全部也有個大半,他也正是見聞廣才和張浩相熟的,張浩本人也是隨著張晉湘走了好多地方。拉他過來講地理天文。這樣自然一課,不需要王動去講了。

    格物一課王動也不知張浩從哪挖來一個道士,不過此人肚子裡還真有貨,練丹出身,嘴也會講。另外配合的居然是磚瓦場的一位肖姓爐頭,此人做過木匠做過磚瓦匠還會制陶燒瓷,甚至還打過鐵,而且不是樣樣松的那種,跟著姚大師傅多年,在磚瓦行僅次於姚大師傅,坐了個老二,後摔傷了腿,姚大師傅自己設窯場燒磚的時候,他做了個爐頭,管著制磚制瓦,水泥的研究除王動外,他是首功。這個爐頭到學堂討書,管事的問張浩,這引起了張浩的注意,結果一聊,發現還真是個人材。

    為了培養新的教師,最累的人居然是綠柳,王動想著編專業姓的書,而《簡明大不列顛百科全書》是按拼音排的,於是他要把裡面的詞條先分類,然後再一條一條摘出來,再讓綠柳去謄寫,其後王動再整理,修飾文字,添上說明,再由綠柳去抄。若不是後來張萍也加入,綠柳這個抄寫員,怕真的要累死。不過這抄來抄去的,綠柳張萍倒成了個大學問家,這成了後來的美談。

    王動出的第一批教輔書是發給講課的教師的,蠟紙油印,發了書後,王動還特別一一輔導了一下。楊偉把這些書收齊後,送到到了他老師的桌上,同時送到的,還有早先王動給張家兩兄妹講課時,張萍整理的講席錄,這個講席錄在張浩的強烈要求之下,已經列入一出書的計劃,而鄭春的想法是,不發急再等等,等到識字讀書之人都知道王動的名聲的時候,再印。王動出的《人間詞話》之類的書,這幫文人還能爭鳴一下,後來的《數學》和《形學》很多人就弄不大明白了。等這些教輔書一出的時候,楊偉馬上就知道王動是怎麼樣的一個高手了。有個楊偉的師兄看了王動的書後,精闢的說,「某家是個點,家師乃一線,靜之如一面。」差太遠了。

    陳澤被王動派去武昌了,楚王是得皇上恩寵的,且不久會入主宗人府,交好於楚王對王動來說很重要。這次陳澤過去的主要任務有三條,一是近一步打好與楚王府的關係,這一點不用王動多說,陳澤也知道,但楚王能在眾多王爺中深得皇上的依賴,陳澤就不知道了,畢竟這會裝孫子的王爺大把,楚王中等之材,但王動說會,那可能性就很大了;二是拿下黃鶴樓,三湘商行要做新的生意,臨走之前,陳澤去特意去了岳陽,打好了腹稿才去見楚王,黃鶴樓這會歸楚王在玩。三就是打點與省級衙門的關係和湖廣鹽商和茶商的關係,把三湘商會做大。湖南在王動眼裡這會是大本營,湖廣,也就是湖南湖此,那是基礎,這些是他的基地。湖廣行省現在有四個王爺,王動至少要把其中三人吃的死死的,谷王就算了,還有一位王爺早夭,所以楚王一定要搞定。

    王動穿越後,就開始在張府那段日子悠閒,其後一直在忙,這段教書的日子,他相對倒是自在了,有課就去教課,沒課就往書局酒樓跑,還有時候的話,就去春花樓,另外再單列個時間陪劉秀珠和綠柳,日子倒有規律了。王動這一規律化,得了最大好處的是春花樓,春花樓已經花重金打通京城教坊司,只要有犯官家千金入籍,馬上買下。明朝的教坊司不同與唐宋,唐宋兩朝這裡玩的大多還高雅一些,入了明朝,皇上就是混混出身的,民俗文化多些,教坊司大眾化程度高。朱元璋和朱棣抄殺的文臣武將之多,歷史為最,這也大大充實了教坊司的實力。

    永樂時期的犯官,初年時以建文帝臣子為主,一旦犯案被抄殺,家中妻女全教得到永樂帝的照顧「著教坊司領刺了。」全都沒入教坊司,如齊泰黃子澄等人家中的女眷更是慘,每天二十四小時不息,個個安排了二十多位壯漢伺服,日夜輪姦,結果懷孕生下孩子之後,永樂還御批,「生子令做小龜子」,生女繼續充當官妓「由他不的,長到大便是個『淫』賤材兒。」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