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回永樂時代

大道小說網 第六一節 夷州規劃 文 / 清宵好夢

    王動學地理的時候只知道台灣有高山族,後來開放之後,得到一些台灣的信息,才知道台灣有很多個民族,而這些人,在漢民族嘴裡被稱為原住民,僅此而已。這天的集會,馬上就發現了這個問題,來的人三五成群,有的十多人一起,就這樣還是分了十三個族,然後這十三個部分裡又分為多個部落,而且還有多個東北部的部落來不及通知,沒有趕過來。有的一看就知道是漁民,有的則是住在森林裡的,有的臉上有刺青,而且還一個重要問題是,語言。他們各自都有自己的語言,或是同種語言,但口音不同,反正王動是聽不懂。一到長樂他只要出門,都會帶上小孟,由小孟做通譯。回想一下,後世推廣普通話多麼重要呀,而在大明朝,你要不會說官話(鳳陽口音),再大的本事也沒用,皇上是有可能看你的文章,但一面聖,兩人無法交流,那問題就大了。

    到了夷州,這裡有漢人,居然還有識字的漢人,這個問題很好的解決了,現在的翻譯。這些漢人,特別是識字的,居然大多數算是死囚,基本都是朱元璋對頭張士誠手下人的後代,當年打敗了逃到夷州,在夷州久了,也不想去大陸了,如今若不是王動一再稱既往不咎,重新開始,他們大多還不敢站出來。通過這些人,王動大致上對這個島瞭解了個七七八八,有了些第一手的資料。

    從商人的角度來說,王動只想知道,這裡有什麼資源,市場有多大,別的他不會在意。但他現在是借了明政府的名義,那事情就多了。第一個是把這幫人住哪裡有多少人有什麼生活習慣要弄清楚,第二個才是好好去找找人力資源和地理資源。好在,這次過來的陳貴年齡年長些,還能壓的住,而陳貴以前負責採購,海鹽,井鹽,池鹽散佈在明朝不同的省份,他也是到處跑,也是走南闖北,還行,還能對付。

    當天王動人分成兩隊,一路他帶隊向北,一路陳澤帶隊向南,由幾個少數民族帶著,四處走走看看。他要找到高雄和基隆,確定這兩個港口,然後要在鹽場設在花蓮,然後開始大規模種水稻種甘蔗,然後再造建船廠造槍炮。不過,他的生產中心會放在島的外側,而城市港口則在台灣海峽這邊。

    王動沒有弄到台灣的地圖,不過問題不大,這幫火長(船長,領航員)對夷州周邊海域還是很熟悉的。十多天後,王動和陳澤在東寧碰頭,這也是他們最初上台灣的地方,這裡在元朝的時候便得到過發展,後來明朝有也曾經有官府機構設在這裡,而這裡的漢人也是最多。

    現在王動知道了,從名稱上講,還沒有高雄,但邊上有打狗山,有個碼頭打狗碼頭,大家習慣還是叫打狗山。蓮花的名字是哆?滿,基隆有但叫雞籠,得名於邊上的雞籠山。

    先讓肖勇來選泥灰場,結果選在打狗山,於是一部分工匠跟著肖勇先去了打狗山,在那開始燒磚找石灰石製水泥。而陳貴帶來的人,則去了哆?滿,在那開始挖鹽田。

    自從王動決定在夷州制鹽,他周圍知情的人,便清楚,王動開始走上一條不歸路了。鹽鐵的專營在大明朝是死律,官府最大的讓步就是給商人份額,而這個份額帶來的**隨時都可能把鹽鐵監的官員和商人送上斷頭台,更別說,生產和銷售私鹽。

    王動把身邊幾人找到一起,研究夷州的發展,陳澤,楊剛,張浩,蔣武和陳貴。

    鹽田放在哆?滿,外海船少,減少被發現的風險,還有,鹽場盡量離海遠些,通過溝渠引海水;鹽場周圍十里要設暗哨,把地能買的全買下來,不能買的與周圍少數民族打好交道,付錢,告訴他們那裡不能進,再不行的,裝神弄貴,實在不行,暗殺,總之不能讓人接近。海上也是,周邊海域也要這樣玩,總之一句話,不能讓人迫近。另外,要防颱風,自夏到秋,台灣這裡會有颱風,王動怕陳貴不知,特別交待。到時建屋子,一定要修的結實,用磚和水泥,不可學島民搭木屋。防衛用的戰船,王動已經和鄭和說過了,鄭和從舊的戰船中調一條小福船,其他的櫓船自己去買,武器裝備,益陽的阮靖會慢慢送來。

    台灣現在已經有上千的漢人居住在這裡,但分的很散,他們主要也是漁獵,有人種水稻,但不多,而且少數民族裡居然有好幾個民族自己種水稻,這倒讓王動意外了。王動的想法是,初步先沿著台灣的河流開水田,先自給自足,扶持少數民族種,這樣不會有流民,島上人口變化不大,不會引起官府的注意。所以要幹的事,就是好的種子,好的種植方法,以及先進的農具,至於農藥化肥這些東西,那會還沒有不用考慮。良種簡單,可以去大明朝找人去弄,農具主要就是鐵器和耕牛,種植方法,那就需要去摸索了,應該當地少數民族更懂些。

    種甘蔗容易,只要請人過小種一下,然後教少數民族去種,自己收就行了。

    大家討論的最多是的,對島上這些漢人和少數民族的管理,現在他們不大會去大明朝,很多交換也就是通過澎湖島的漢人進行的,一旦這些人生活條件改善了之後,怎麼才能切斷與大明朝的聯繫。畢竟這裡只要有一點信息被傳遞到官府,那都可能帶來滅頂之災,這也正是王動開始沒把台灣放在第一位的重要原因。結論議來議去,都沒個很好的辦法,最後陳澤認為,這個問題還是等夷州有物產之後再說吧,現在可能為時過早,就此擱到了一邊。不過有一點,只要是漢人,明確規定,只能進不能出,就說是朝庭定下的規矩。

    陳澤已經開始讓瀟湘學堂培養護衛了,理由很簡單,生意做的大,需要護衛。以往都是招現成的,以退役的軍人和江湖人士為主,但陳澤看到王動在京城培養護衛時,他就與王動商量了,以後要自己的人,如果在社會上招,數量過十過百馬上就會引起官府的注意,還不如,二三十左右從窮苦人家的孩子開始培訓起。於是瀟湘學堂,木匠,廚師,鐵匠,磚瓦匠,船工,眾多專業中,又多了一科保安。講席課制一年,招生對象,年齡為十五歲至二十歲男子,老師現成的,張萍回長沙跟著去的有一班的護衛,這班護衛留下六個,選有專長的去教,另六個這會跟著陳貴到了夷州,王動準備把這六人留在台灣。這些人跟小六子熟,由他們在這裡,小六子和王鑄的安全沒有問題。王動早就瞭解過了,台灣的少數民族還停留在弓箭刀劍時代,與他的護衛相比,差了好幾個等次,好比是後世的特種兵對義務兵,而且基本上少數民族與漢人之間沒有什麼矛盾衝突,沒有敵視情緒。

    過段時間,長沙和南京,會慢慢送些人過來,主要是工匠,這些人將把夷州發展的基礎設施搞起來,王動已經算過了,憑著雪糖和味精的生意,這個錢,夠這裡打個底了,餘下的,就要看怎麼來經營這個島了,他需要一兩個知縣知府這種角色,但這種人,還真不好找。

    本來以為可以帶兩位夫人好好的玩玩,結果,跑來跑去,發現台灣的風景區在山上,又考慮到交通考慮到安全都沒去成,不過綠柳倒是對淡水那邊印象不錯,還想著以後在那蓋個木屋,住在水邊。王動心裡暗笑,到時,整個台灣隨便你點哪裡。

    回到長樂的時候,鄭和的艦隊已經集結的差不多了,物資也快要備齊了。定下了月底祭完天妃娘娘,十二月正式掛帆遠航。

    注資料有載台灣大體上有十二個民族,考慮荷蘭和日本在台期間,曾有滅族事件,故多放了一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