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回永樂時代

大道小說網 第三三節 馬國漁獵 文 / 清宵好夢

    關於人力資源的問題,分為兩種,一為人才,一為人材,人才要大家去發現去培養,人材嘛,就是象材一樣的人,戰俘排第一,這種在當前沒有權利只有義務的人最好用,還有就是去販奴。人販子年年有,今年特別多,最大奴隸市場從三不管的舊港大有移去了龍城(新加坡)的趨勢。而目前龍城奴隸市場上最熱賣的居然是印度人,當然這是王動的感覺,對於當地人來說,這些印度人被分成了各種各樣部落的名字。後世的印度也是人多部落多,從奴隸市場的情況看,顯然印度那塊大陸永樂年代正在為幾百年後世界第二人口大國打基礎。除了印度人以外,排名第二的便是所謂的崑崙奴,也就是黑人。這兩種人較漢人膚色黑些,一個共同點就是吃苦耐勞,個個都是天生的老黃牛。王動看到他們強大的身軀聽憑矮小人販子打罵,不盡想到了當年去西藏的時候參觀萬惡的農奴社會遺跡,那時的西藏農奴吃豬食馬食居然能把牙齒磨平,功力之深令人髮指,奴隸主慘無人道令人髮指。

    王動只感歎了一兩天就隨著鄭和開拔了,下站滿剌加。巴耶利馬已經在舊港等的不耐煩了,滿剌加的國王也是等的菜都涼了,花都謝了,終於鄭和大人的船隊起錨了,鄭和大人什麼時候起錨和他們的等候無關,王景弘大人的分隊回來,這才是船隊離港時間。

    鄭和的大部隊從舊港出發,王動一幫人則是從龍城出發的,龍城到滿剌加順風兩天便到,而到了滿剌加,王動才發現,此時的滿剌加與後世的西馬來西亞有天壤之別。一是地盤很小,只是控制了後世馬六甲周邊的地區,而其他地方由大大小小的酋長頭目們控制著,注意這裡的酋長和頭目是有分別的,酋長可能有血統世襲的味道,而頭目聚眾是頭就行了,變化性非常大,記住這個分別,後面要用到。這些部落酋長頭目對滿剌加的國王也只是名義上的臣服,私底下他們可能更怕暹羅國。二是落後,真是太tmd的落了,這麼落後的國家,若還沒有人欺侮,簡直沒天理呀,這會王動算是清楚了,為什麼暹羅只收滿剌加一年四十兩黃金的保護費,要多了這實在也是給不起。別的不提,就說滿剌加國最大的shoppingmall百貨市場商場或是集貿市場,這個市場在一座廊橋上,而這個廊橋架在一個名叫大溪的河上,這個廊橋滿打滿算也就相當於二十個小店面的規模,就這樣,已經集中展示了滿剌加全國的農林牧副漁還外加工礦產品,此地出錫。三是人懶,懶到與暹羅有的一比,暹羅人在華州打工賺一天的錢,馬上停工去花,而滿剌加人好像不用做什麼工,從這方面來講,又襯托出自地特產豐富,人口不多。

    就說吃的吧,這裡的人十之**是漁民,弄個獨木舟下海抓魚,抓不到大條的,當然他們也不要大條的,大條弄回去沒法做來吃,要不就是拎個簍子去海裡摸蝦貝,這種東西,幾百里的海灘上到處都是,一把沙抓起都能被蟶子蜆子擱著手。滿剌加離海近,多是鹽鹼地,不能種什麼東西,離海遠的地方有點田,細細一看,還都是漢人在種,不過此地有種沙孤樹,把皮剝下來搗爛過濾出汁水,然後滲淅曬乾為顆粒狀,名為沙孤米,用來煮飯吃,看到不,當地主食不用人種的。海邊有種水草叫茭?葉,果實比雞蛋小點,這個東西用來釀酒,名為茭?酒,味道還行,有那麼點酒味,發現沒,釀酒原料也不要人出力。當然了,熱帶地方吃的最多的吃食就是水果,有甘蔗、巴蕉、波羅蜜、野荔枝之類,菜蔥、姜、蒜、芥、東瓜、西瓜皆有,牛、羊、雞、鴨雖有而不多,老價錢,很貴很貴,這裡的水牛─頭價錢為銀一斤以上,王動看到這個價錢,開始後悔,當初在占城抓那麼多野水牛應該先送到這裡換銀子,然後再用銀子回明朝去買牛,那樣更合算。

    既然百分之**十都是漁民,餘下的呢,餘下的是礦工,這出錫礦,錫是此地主要的財政收入,這個國家沒有貨幣,也不像亞洲除中國外的其他的國家那樣聰明和簡單,那些國家使用中國的銅錢,只要是中國銅錢就行,哪個朝代的不管。滿剌加交易工具支付工具就是錫塊,而後讓人哭笑不得的是,作為貨幣的錫塊標準化程度非常的差,大的不止一斤八兩重,小的一斤四兩還欠點,差別居然有四兩之多。每十塊用個籐綁上,名為小把,四十塊綁個大把,所有的吃喝用度的物品計價,不是塊就是小把大把,讓人極其鬱悶。後世通貨膨脹極其嚴重的國家喝杯咖啡要花幾百萬,賣塊手錶要帶上一麻袋的鈔票,問題是,那些紙幣整麻袋一人還能扛得動,而在這裡就不一樣了,當地貌似叫化子般的貴族,買一匹絲綢,命人拉了半車的錫塊過來,他手下的人,還在一大把,兩大把,三大把,四大把……數的不亦樂向乎,而這邊王動手下的人,已經看的呆掉了,不就是一匹綢嘛,賣你這麼點東西,我還得雇三個人來扛錫塊呀!

    不過王動很開心是,明朝人在打制錫器方面技術很高,這東西弄回國去也能賣個價錢,不用弄回國了,龍城現在好像就有銅匠輔,唉,滿剌加這裡的錫礦山,最好自己直接採來提煉,讓滿剌加人開採煉錫,浪費太大污染太大。

    滿剌加國王拜裡迷蘇真是捧對了靴子,額骨頭亮,他去了趟中國,拜了下永樂皇帝,自己還真成了個國王,拜裡迷蘇在王動嘴裡就是拜你沒錯。候顯曾經笑著對王動說過,拜裡迷蘇本來只是個番人頭目(注意噢,只是個頭目),據了五嶼之地,入宮拜了皇上,如今還真成了個國王。滿剌加國主要控制的地方海域名稱為五嶼,這附近的陸地也就以此為名,拜你沒錯就是佔了這麼塊地方,結果永樂帝為封他為王了,還非常客氣的把這裡命名為滿剌加國,鄭和過來還在這豎了塊石碑,當然了,碑文並非鄭和到此一遊,而是洋洋灑灑數十字,某年某月某日某人受某人之命到某地干了某此事情見證了某某之間的友誼然後立碑為證,然後再就是萬古千古之類。石碑都是鄭和從中國帶來的,船到了滿剌加時現寫現刻。鄭和還遞交了國書賜了國王的金印給拜你沒錯,當然這個拜你沒錯自見到鄭和就開始拜,反正拜你沒錯。

    到了這種地方,王動真是沒事可幹,幾個小組又散出去了,他也沒地方可逛,無奈之下,帶著一幫人去抓魚打獵。不過說到抓魚打獵,在這個地方還真是值得一玩。

    先說抓魚,首當其衝的龍魚,順便提一句,王景弘大人船上除養珍珠魚以外,已經養龍魚了,當然他不知道開始是因為王動實在吃噁心了,才送他養的。滿剌加的大溪,往上逆水二十里有片沼澤地,番人不敢進,傳言有黑魚龍,王動等人哪管什麼龍不龍的,龍魚都吃噁心了,還怕你們魚龍,結果在那水邊一紮營,沒多久便開了眼,長丈餘的八胡鯰魚,上百斤重,怪不得被認作是黑魚龍,王動的護衛可不是吃素的,投槍一出,那鯰魚怪還在水面撲騰,七八槍扎中,馬上水面轉渾水全變紅,不管是鯰魚豆腐也好,還是鯰魚粉絲也好,就這一條,干醃的魚肉都有了。

    海邊還有種龍名為鼉龍,其龍高三四尺,四足,滿身鱗甲,背刺排生,龍頭撩牙,遇人即嚙。傳說是很嚇人的,但什麼樣的東西都嚇不倒王動及其手下吃了熊心豹子膽的護衛們,王動一聽這描述就知道,大蜥蜴而已,這種東西味道也是很不錯的。

    滿剌加還出一種老虎,比中國黃虎略小,其毛黑,亦有暗花紋。傳說中滿剌加國中有虎化為人,入集市混入人群而行,然後如此如此這般這般的禍害百姓,王動自然也不會信,不就是小個的孟加拉虎嘛,虎皮做衣服,虎肉吃了,虎骨泡酒,虎鞭送大人們,噢!不行,大明朝使團裡的真正能被稱為大人的,十之七八用不上虎鞭酒,沒關係,收好了,帶回中國賣給中藥房去,或是弄兩個偏方,煉製些虎豹丸送給皇上,永樂帝自打進了南京城就開始陽萎了,知道這個秘密的人,除了皇上和與皇上零距離接觸過的美女們以外,只有王動一人。

    接連幾天的狩獵活動,王動及其夫人近距離的與大自然有了接觸,通過這種有益身心健康的運動,大家陶冶了性情,更鍛煉了膽識,體現出了革命的大無畏精神,不懼鬼神,不避妖獸。在滿剌加國造成了極大的影響,稍稍離王動他們這幫人近點的番民,親眼目睹了王動等人的戰果,更是驚異於王動等人把戰果瞬間變成美食藏於腸胃能力。由他們傳給二道販子,在二道販子的嘴裡,王動等天朝上使到了滿剌加素日以擒龍搏虎為嬉,更以食虎吞龍為快。再由他們傳給三道販子,天朝神仙鄭和大人手下諸神如名王動者,生吃虎龍,吞骨飲血,每日需食一龍一虎,否則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這幫人四處傳播這些驚人的小道消息,弄得不大下船的大人和將軍們也有點震動了,王動怎麼玩的他們不清楚,可是王動送來的大四腳蛇他們沒少吃,將軍們更是人人都喝了虎骨酒,弄的趙大娘手底下的姑娘們,最近也是妖艷欲滴,一看就知是猛男疼的。

    這天王動帶著他的護衛們去抓蝦,順便把大人們弄到水邊搞個野餐會。經過十多日的漁獵,附近大的魚龍鳥獸都被他們弄的七七八八了,王動這下總算清楚了,人類出現後這幾十萬年進化過程中,最先滅絕的動物不是因為自然環境的改變,而是因為人的胃口太大,大多數都是被吃光的。

    大溪裡的蝦非常多,當地人抓蝦的方法也是很好玩,開始的時候,王動等人喝完椰子水挖完椰子肉就把殼丟了,結果就有光屁股的番人小鬼過來撿,大家不知他們撿去幹什麼,這地方有的是椰子,這些小黑鬼爬椰子樹比猴子都利落。後來一問才知,人吃完椰子後,殼內總還有些剩肉,用細繩綁著椰殼掛在根樹枝上整個放到水裡,不一會就會有蝦去殼內吃椰肉,到時你只需要時不時的提起椰殼看下就行了,有就抓了放一邊,沒有放下繼續等。於是,當王景弘周鼎等人被王動召去河邊開野餐會的時候,很奇怪的看到,王動手下的一幫護衛,個個挽個褲管站在河裡,每個人周圍都是幾根樹枝在浮著,這幫人從樹枝這頭走到那頭,時不時拎起個東西起來看下,然後又放回去,這十多個人在水面上這麼折騰,場面非常滑稽。而王動這會非常愜意的坐一躺椅上(王動特製,大明獨有),整張的芭蕉葉蒙著臉,手邊石頭上放著椰子香蕉之類,嘴裡唱著十分古怪低俗的曲子,"我悄悄的蒙上你的眼睛,讓你猜猜我是誰……"

    這幫大人和將軍們還以為,王動這些天送他們吃的虎肉龍肉就是這麼獵來的,個個都是佩服不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