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回永樂時代

大道小說網 第五五節 以番制番 文 / 清宵好夢

    真臘國王參烈昭平牙在他父親死後,上表永樂封他為王,永樂的冊封對他來說就像護身符。參烈昭平牙不認識王動,但他也發現了這人的特別,在鄭和一幫高級官員中,他甚至都輪不到介紹,但在宴會上,卻有很多人跑去和王動喝上一杯,即使鄭和下面的將軍和副使太監都沒有王動這麼風光,但這個年青人蠻有風度,不卑不亢。

    問了下人之後,真臘王知道王動是鄭和的秘書,還是鄭和的甥婿,另外還是個大商人。朝貢貿易之事,由此人全權負責。邊上又有人補充,剛被滅國的那孤爾戰事就是王動指揮的,而且傳說中蘇門達剌國新的女王便是嫁給了此人。這個補充太重要,就好比以前看民國歷史,段琪瑞政府總理(陸軍總長),那個括弧裡的頭銜才是真正嚇人的。

    真臘國在經過三百多年的發展之後,已經開始沒落,與之不對稱的是豪奢,國力的衰弱並不代表國家的王公貴族們跟不上世界的潮流,相反,在東南亞,近百年來的潮流是真臘國引領的。王朝吳哥,數不盡的寺廟佛塔,如果說在大城,王動已經覺得到是到了個佛國,那麼吳哥或算的上是西天佛境了,這裡有寺廟與風物結合完美,整個城市像是一個大公園,而那些寺廟就像是公園裡一個個的景點。

    東南亞國家不缺水,但風景中能把水運用的如此大氣的唯有吳哥。吳哥王朝?耶跋摩七世挖掘的?耶塔泰卡是城裡最大的水塘,運河把吳哥與整個真臘國的水系聯為一體,各地的物產源源不斷的運到都城供王公貴族們享用。早期的水繫在吳哥通王城裡還有灌溉的功用,但這會的真臘都城已經是個奢靡之城,一個物質享受之城,他們自然很歡迎王動這樣的大商人。

    果然,王動帶給他們的不只是來自大明朝的物產,居然還有來自阿拉伯的商品,王動是到了真臘才想起來,這裡出寶石,當年紅色高棉在森林裡打了那麼多年游擊,主要的收入來源就是寶石。相對於滿剌加的錫,蘇門達拉的香料和古裡國的胡椒,王動還是真喜歡真臘國的寶石和錫蘭山的珍珠,這種體積小價值大的東西才有意思嘛。其實胡椒也是好東西,只是作為了後來人王動,實在看不上,總會下意識的忽略。

    這天鄭和又帶著一大票人到寺廟裡去進香,這幾乎已經成了固定的模式,就像後世國事訪問時,一定要去該國最出名的地方留個影簽個到一樣,鄭和到哪都會找個有名的廟拜拜。為了表示尊重,同去的人很多,大多數佛教國家的使臣們都去走過場,者米蘭沒跟著去了,蘇門達剌這會回回教排第一。

    王動則是延續著他的老習慣,四處走走,不過他現在走也不是很方便了,陪著他走的人越來越多。自在舊港國說了要帶王國忠的女兒到中國玩玩後,王國忠在王動前腳到過暹羅的時候,他後腳就把女兒送了過來。而且這會跟著王動回大明朝的還有幾個世家的代表,這些人都想跟著王動去大明朝看看。

    這些世家在海外百年,嚴格的家教和中國文化在海外的傳承,使得他們都認為中國是他們的祖國,去中國看看仍然是很受過教育的人的夢想,雖然沒有穆斯林去聖城那麼虔誠,但尋根和正源的信念還是很強。當然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緊緊團結在王動周圍一起做生意發大財。

    真臘國吃的東西,讓王動開眼了,後世廣東出名的三叫菜在真臘也是有。用的是沒睜開眼的小鼠胎,全身無毛,肉蠕蠕的一團,以蜂蜜餵著,拿個木製的食盒送到桌上,用筷子一夾便聽到吱吱作聲。王動是看個稀奇,而劉秀珠看到已經蹙眉頭了,綠柳整個人都已經抖了,者米蘭倒不以為意,原來蘇門達刺這種古怪的吃食也是不少,不過只有土人才懂才會去吃。

    一幫人中還是吳朝干膽子大,點了一盒十隻,他一人幹掉三個,但第四個怎麼也吃不下了。王動看著他吃的有味,便在一邊打趣,「嘴角有點東西,線頭,噢,原來是老鼠的腸子」,這話一出,很多人歪頭猛吐。

    真臘王宴請明朝使臣,大擺酒宴,奢豪程度讓王動看了也是咂舌。王動一向不喜歡這種國宴,他總是有選擇的參加,一般也都是吃吃看看。真臘王也許是為了顯示與中國的友好,這會用的不是金碗金盤,而是一水的大明朝的瓷器,王動一看就知道這是官窯出的,想來應該是中國哪個皇帝御賜的東西,筷子全是象牙的。

    王動還在發呆著,那邊過來敬酒了,於是又跟著舉杯。不多會,有人帶著通譯過來找他,喝酒,一介紹,還是個親王,國王的弟弟。敬完了酒,便開始拉話,說來說去,都是圍繞著王動從中國帶來的酒、絲綢和瓷器,這些東西上面。這些王動已經聽到膩了,每個國家總會有些王公大臣們會和他聊這些,無非就是想多從王動手上弄些好東西,有的是弄回去自己享用,有的是當個生意在談,這位親王顯然是為了自己享受。

    沒多時又有人過來敬酒,這人倒是提出了一個讓王動很意外的要求,問王動有沒有火槍賣,那孤爾國的戰事顯然傳了出來,而在一起武將的眼裡,王動這個能力通天的特殊商人,也許能弄到他們想要的東西。這人也是國王的弟弟,看來當國王的,兄弟多也不是壞事,凡事都有人幫著分擔。

    王動很明確的告訴親王,軍械是明朝嚴格控制的東西,聽到這話,那親王面色一暗。不過能不能賣要鄭和大人說了算,他作不了主,這下,親王的臉又陰轉多雲。

    王動下西洋的時候,沒有想到說要賣軍火,因為他在國內制軍械,知道明朝政府對兵器管理的很嚴格,所以他根本沒往這方面想。他自己的護衛所用的兵器,雖然要比軍隊裡的更好,但他還是很小心的避開了,沒有用制式武器,比如鋼刀,長槍,火槍等。他的護衛用的是匕首、手弩,以及他們自己以行走江湖用的兵器。今天這個親王一提,倒讓王動想起軍火貿易,這可是大有賺頭的生意呀。明朝這會可是世界上屯兵最多的國家,而且這些年,特別是王動穿越後,武器方便有了長足的發展,淘汰下來的軍械也許可以,轉賣一下,發點小財。

    當然了發財是小,要是能配合到國家的外交軍事策略,那才是更重要的,或是說,軍火貿易要是能與國是拉上關係,才能實施的起來,才能名正言順,真臘這種國家還真可以扶一扶。歷史上的吳哥王朝就是在明朝給滅掉的,首都從吳哥遷到金邊,而滅他的國家正是暹羅,暹羅人打進真臘把吳哥洗劫一空,直接導致了吳哥王朝的垮台,後來才有了柬埔寨這個稱呼。

    王動把這個想法告訴了鄭和,鄭和覺得可行,但這事還要永樂點頭才可以,當然只要鄭和說可行,那麼王動就會有折中的辦法。吳哥通王城裡也是有漢人的商號在,其中也有南洋世家的產業,王動馬上在這裡存下了大量的武器,當然是以鐵製武器為主,這些將以損耗的名義或是以用於下次下西洋補給的名義存下都可。只要永樂大筆一揮,這些武器將直接轉賣給真臘國。雖說要等永樂去批,但王動估計,只要鄭和把南中國海這裡的局勢添油加醋的多吹上一吹,永樂應該會同意的。所以,他私底下倒是向親王收了一大筆的行賄用款和定金,這下把王動賺到笑了。

    離開真臘時,親王也跟著一起去了,暹羅國的使臣已經拍著胸脯向真臘王保證,兩國人民將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弦可以鬆一鬆了,但松只是表面,事實上,兩國都趁這個時機加緊準備,貌似平靜的南中國海,其實一點都不平靜。

    中國的大後方近年有三個不老實的小兄弟,一個是安南,如今已經變成了交趾,另一個便是暹羅,但他對大明朝還是謙恭有禮的,還有一個便是錫蘭山。爪哇國本來也是個剌頭,但這會東西王一鬧之後,國力大傷,相對老實了。伸手不打笑面人,面上一套背後一套的暹羅,中國還真對他沒什麼辦法,如果能以番制番,那是上上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