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回永樂時代

大道小說網 第六章 商業帝國 第三十二節 爪哇興兵 文 / 清宵好夢

    寬大的浮橋由棕籐綁著的圓木構成,浮橋在水面微微晃動,像條長蛇伏在水面。浮橋很寬,可以跑十匹馬。橋另一頭是路,是條不錯的路,並不是人走的多了踩出來的那種,而是夯過的,用重三百斤的鐵炮夯過的,然後在上面輔硬土,硬土上面灑了層沙。這路給人的感覺就與伊利安島不一樣了,這沙路顯然要高級多了。王厲一路過來看到這邊輔的都是石路,他在這可沒本事去鑿石材,而這幫士兵當初在夷州時都在水泥廠和磚瓦廠幹過,修碼頭還真挖了不少泥,乾脆再取土和泥燒點磚算了,先期燒磚沒那麼容易,並不是哪的泥都能燒磚的,於是燒出來的廢品,都用來輔路了,後來乾脆燒些半磚半土的用來輔路得了。

    小型的煉鐵廠也開工了,燒出了少煤碴,也碾碎了用來修長路,反正這裡雨水多,林子密,但不用擔心有什麼風沙灰塵。

    路邊每五百步左右便設亭設崗,所謂的亭崗也就是個小木屋,設哨兵兩人。

    沿著路往裡走,行兩個時辰可到一處小集市,這被稱為前市,之所以能成市,是因為這裡駐軍一千。再往島內行兩時辰,可到中市,也裡也是駐軍一千,半日後到大市,當地人叫這裡德陸,意思是海灣,但這會不只是個海灣,已經是小城鎮,有港口有船廠在貨倉。

    王厲沒有搞建設的經驗,但在長樂那邊的貨倉給了他很大的啟示,所以他在這裡修的木屋都是整整齊齊的一排一排,工人的房子都修在了陸地上,而官員住的地方大多在木排之上。在另一處地方,還在建磚屋,這是以後真正地集鎮所在地。

    爪哇人意外的是這裡開出來的地非常平整,而且木屋的建設是安著貨倉和軍營來建地。他們看到了很多沒有的建築,比如廁所、水房等等,排水的溝渠也是暗溝,這真的算是很現代了。只是少了些大牆。有些地方設計的比滿都伯夷城都不差。

    爪哇人最吃驚的還是德陸的集市,在這裡真的看到了很多滿都伯夷都看不到的東西。特別是來自大明朝的產品,絲綢、花布、瓷器、茶葉,這些可都是高檔物品,在此處居然也有賣,而且不只是簡單地賣,賣茶葉連茶壺茶杯茶匙一整套都賣,而且是先教會你用,然後再賣。高檔地茶葉和茶具,很多都只有部落的首領才會有興趣。一來這是一種文明富貴的象徵。二來真的不便宜。普通人則開始喝涼茶苦茶,這是好東西,特別是很多還處在鐵器時代地部落,吃的東西主要是水果和燒烤。有時性熱,又處在熱帶,方郎中可是把涼茶當藥開給他們吃的。可笑的是這些涼茶的材料很多還是從他們手上收來的,經過烘炒之後,又磨碎發在沙布包裡賣給他們。

    絲綢賣給當地的部落倒也簡單,他們很少去裁剪,整塊包在身上用個環打個結也就成衣服袍子了,乍一看,還有點那麼回事。他們穿的是麻,哪有絲綢那船的輕柔滑溜。絲綢上的花樣色彩更是他們沒有見過地異國風情。多拉克島周圍的部落,男男女女,哪怕只要有片絲綢擋在胯部,或是小條的別在帽子上,都覺得特別有身份。

    龍城和舊港的商人則弄來了大量的生活用品,柴米油鹽衣食住行,林林種種。把這的小集市塞的滿滿地。

    王厲把船上不需要用地生活用品。都讓人拿出來賣,他要在短期內把這建設成為伊利安島最大的集鎮。其實根本不需要他下命令。很多士兵早早就開始在集市上買賣東西了。特別是一些有點手藝地士兵,趁著空閒的時候,在山野裡取點材料,制些小東西,拿到集市上去換土著的水果和吃食。

    鄭政這次過來得了吩咐,龍城和蘇門達臘那邊要支援些官員過來,王厲看著這裡建設規模不斷擴大,他可有點頂不住了。這個要求,讓隨同鄭政過來的官商們非常開心,回去幾大世家又要坐下來好好討論一下了,這伊利安島上的生意,大家要怎麼來做。

    等鄭政回到龍城之後,一幫人向龍城的宣慰使丘誠大人通報了王厲等人在多拉克島的情況,大家在開心了一會之後,宣慰使大人卻告訴了他們一個驚人的消息。

    當年在爪哇島上,東王其實與大明朝關係較好,在洪武皇帝的時候,也們就開始往在明朝進貢了。鄭和到爪哇島時西王維克拉馬法哈納打敗了東王,鄭和按著中國外交一貫的傳統,尊重爪哇人民的選擇,並沒有干涉其東西王之戰。後來西王也極給中國面子,在誤殺了鄭和的士兵後,決定賠錢,這個數字可是不不小,搬空了爪哇國的國庫。

    在南亞一帶,這會有個不爭的事實就是,爪哇國還是老大,不管是軍事實力或是占的地盤他都是老大,不過這個老大在沒落也是個事實。

    爪哇國史上又稱滿者伯夷,這個滿者伯夷其實是印度教神樹的名字,可見這個帝國立國之教是印度教,可這會,國王卻要聽長老們講《可蘭經》,所以蘇拉威西島、伊利安島的部落和附屬國要離他而去了。其實,在爪哇國,應該說是從蘇門達臘島往南往東,伊斯蘭教已經漸入民心,國王要信真主,也是大勢所趨。還有個特別的現象就是,伊斯蘭教在爪國雖然被小老百姓們普遍接受,可國家機器卻沒有根上,很多宗教儀俗還是原來印度教那套。這個帝國往東往南,就不一樣了,大家還是信印度教,更遠的地方,如伊利安島,大家還都是信部落自己的神。

    按著當地的傳統,王位傳女不傳男,國王還真有個叫蘇希達女兒很能幹,與吳誠的老婆有的一比。好在這會,吳誠的老婆只顧著做慈善事業,沒搶吳誠的風頭。可蘇希達就不一樣了,她早早的就開始被國王培養,往下一任女王地目標而發展。

    舊港在投靠中國之前。主子是爪哇國,在爪哇國那裡也有封印,而施大娘與蘇希達關係還不錯,蘇希達通過施大娘給吳誠遞了個消息過來。

    蘇希達想弄清楚。在帝汶島和伊利安島出現的船隊到底與龍城、與舊港有什麼關係。她的父王陷入戰爭的陷阱之中,尊崇印度教地麻拉甘親王與皈依真主的大王子,鼓動父王征討伊利安島。

    而蘇希達清楚的很,以現在爪哇國的實力,根本沒有辦法去征討伊利安島上的部落。伊利安島上任何一個大的部落至少都有兩萬部隊,而這些個部落,幾乎同時斷貢,可見,不是各自獨立行事,而有早有商量的。一旦國王興兵必敗無疑。而兵敗之後。蘇希達的叔叔和哥哥一定會大幹一場。這會爪哇國的國王身體還很不錯,國家的軍隊恰恰是由親王與王子掌控著。要征討伊利安島,理由卻是,他們在鬧獨立。而且有外部勢力進來了。所以蘇希達想弄清楚,在那地駐軍到底跟龍城舊港有什麼關係。

    吳城擔心地是,這會要是打起來了,龍城一定不是爪哇的對手,而且他也知道,爪哇國這會國王還能調動三四萬兵馬的,龍城這會滿打滿算也就一萬的兵力,這還是年年擴軍工地才有的數字。在伊利安島也五千部隊,一旦爪哇國發兵伊利安島,接下來的可能不是他們的內戰。而是一場大戰。

    本來是宗教之爭,這會演變成爪哇兩大勢力之爭,又以伊利安島焦點,導火線是王厲的船隊。這會主要的戰船都南下了,多拉克島上雖然有四千多的陸軍,但船不多,這可不好打。而且真打起來。鄭政還不一定能幫的上他們。鄭政的海軍要去支援多拉克島路太遠了。且一路上橫穿整個爪哇國,哪都可能被狙擊。

    怎麼解釋多拉克島上的漢人軍隊和他們在島上地行為呢?

    蘇希達過來探風。不只是她的意思,可能背後也有國王的意思。

    要說與龍城無關,這是不可能的。戰船和士兵的作裝全都一樣,而且一路上,王厲等人身份換來換去,其中有一條就是,他們是龍城的商隊。

    丘誠只是王動在龍城的大管家,這裡所有地一切,說到底還都是王動地。丘誠這會有點擔心了,王大人這會在哪,他都不清楚。近在眼前的可能是戰事,這種東西已經超出了他地能力了。

    三日後,議事的改為了幾大世家的頭目了,他們在王動到來之後,形成了一個海外漢人的統一觀念,只有海外漢人的權益有保障,自家的權益才有保障。雖然王動沒有在,但這會,他們因為利益主使,逼得他們一定要保龍城保舊港,那就一定要保護多拉克島,且王動一再強調,伊利安島南面有個大島,大過大明朝,有無數寶藏。

    「爪哇國是,與我等無干,龍城的船隻是言商。且事先,吳朝干將軍也是去過爪哇的滿者伯夷城,也是說去行商。」丘誠的意思很明白,「事不關已,高高掛起。」

    「怕是沒這麼簡單,一旦戰事起,爪哇國內若親王與王子同時用兵,興許能打下伊利安島,此時,島上諸部人向吳將軍求援。若打不下那島,島上諸部是合是分,又將如何應對。」鄭政說的也對,要是簡單的旁觀很容易,關鍵是有了結果之後。

    「若是伊利安島諸部降了呢?」沒錯,也還有這種可能。

    「降沒有可能,都自在了好幾年了,又多個籠頭,哪裡可以。」

    「龍城都得了消息,怕是島上也是知道爪哇國要興兵了。」

    「按鄭將軍所述,島上部落林立,但彼此間和睦的很,此時怕是已經在構和備戰了,爪哇動武伊島是假,黨爭是真,打也只是想著耗手的實力,想來大家不必擔心太多。」

    龍城的軍隊,除了日常的護商和巡島之外,除非丘與鄭兩人同時簽命令,才能調動,而大規模調動軍隊。王動不在時,除非緊急情況,必需要如上幾大世家的族長會議一致同意才能調兵。王動是吃準了幾大世家多年來的利益衝突,還有他本人在此地培植起來的勢力。比如鄭家。

    幾日之後,鄭政又出發了,他帶上了大大小小三十多條戰船,把龍城的駐港內地軍艦全帶走了,另外還有五千的陸軍。同行的還有三十條商船,對外的名義是為商船護航,而商船上主要載地都是士兵。不過除了士兵以外,更多的是器械和匠師,由舊港、龍城和蘇門達臘徵集來的工匠。

    與以往清一色的大明朝過來的工匠不同,這會蘇門達臘派出了不少女工過來。她們帶來了紡機。織布織麻的都有。舊港過來的很多都是釀造酒的工人,他們還帶來了很多種水稻的傢俱。伊利安島有煤,這裡將會是全面使用蒸汽動力的第一個島嶼。

    阿瑪在爪哇使臣上岸地第一天,就知道來者不善了。而且他也感覺到了,爪哇使者在意地不保是他的部落,更關注多拉克島上的情況,相對而言,往北邊的島上地部落去更方便,但他探聽到的消息卻是,使臣只出來這此,都是往他這來的。

    來的使臣有三撥,分別來自親王、王子和公主。阿瑪信的是印度教,他不會因宗教信仰而亂了王權主權。他可知道,這三批人都不是好惹的主,說到底,就是要阿瑪低個頭,進貢都可以免了,但要低下頭,認個主子。阿瑪這個頭。早就不想低了。想反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而且他還有島上眾多部落的支持,這早就大家有默契的事情。就等你爪哇國翻臉,你一翻臉,這邊也就馬上撕破臉皮。

    阿瑪那天的夜宴也是精心安排的,出場地不只是他自己的部落,方圓數百里的部落能請到的都到了。口號很一致,歡迎爪哇國的使臣,還當他們是上使。問題在於,王厲也被請來了。

    若是真還承認臣伏於爪哇國的話,那王厲這種在島上租地駐軍大搞建設的事一定要瞞著,怎麼可能推到前台,事後,還組織大家一起去多拉克島上參觀訪問,這就很過分了。

    阿瑪也是要看,看這三批不同使臣地態度。使臣過來也是探個虛實,來了,看了,走了。阿瑪倒緊張了,他沒有得到他想要地信息,只能備戰了。

    沒幾日,消息果然傳來,滿都伯夷那邊準備發兵伊利安島,罪詔可能不日送至。阿瑪自然不會怠慢,武器早就向多拉克的漢人在買了,周邊地部落信使都傳了消息去。要求各部落集合議事,統一迎戰。

    島上大的部落有三個,前面有交待,北部王陳打過交道的極樂鳥部落、南部的鱷魚部落和阿瑪自己,每個部落都有可戰之士兩萬,若算上僕從的部落,各自都能組織起四萬到四萬的部隊。爪哇國如果來征討,一定只有兩個可能,一個是從帝汶島過來,一個是從蘇拉威特島過來。從帝汶島過來,應戰的將是阿瑪的部落,若從蘇拉威特島過來,那極樂島的部落首當其衝,不管怎麼打都不可能繞到東南部。

    阿瑪這邊能聚起的兵力可以達到五萬人,戰船三百條。北邊的極樂半島也能聚個三萬人,五百條戰船。別人不管,他這邊的策略很簡單,放棄小部落,能遷能躲的盡量準備多幾個棲身之處。不能閃開的的部落一旦爪哇人攻來,他們就投降,反正戰士都集中到阿瑪這裡的。水上三百條戰船,阿瑪放棄了,這船划兩百條給北邊的部落,那邊準備把決戰放在海上。他只要守好部落所在的這個村寨就好了,五萬人,問題應該不大,有守的住。

    讓阿瑪失望的是,東南的鱷魚部落沒有派別自己部落的軍隊過來,不過為了表示個姿態,他們從僕從部落裡調了四千戰士過來,兩千支持極樂半島,兩千支持阿瑪。不偏不依,有總比沒有好。

    還有一個大問題,這四千戰士怎麼過來,怎麼去西北的極樂半島。船,只能用船,兩千士兵橫穿伊利安島,按他們現在的能力至少半年時間。按他們目前的船要運四千士兵,至少要運上三個月。

    多拉克島有船。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