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回永樂時代

大道小說網 第六章 商業帝國 第四十八節 澳大利亞 十三 文 / 清宵好夢

    好友落星痕開新書《天衍幻塵》,書友去捧個場,點擊,收藏,有票的砸下,在這謝過。

    卡奔塔尼亞灣周邊已經不在是長弓部落的領地,在這裡的部落額頭臉上畫的波浪式的線條,方郎中例把他們叫作海浪部落,一聽這個名字就知道,這個部落大多靠水而居。

    看到大船時,這個部落的人也是驚倒了,小獨木舟靜靜的停在水面上,番人坐船上,站在船上,看著大船慢慢駛進,看著大船收帆落錨,再看著一條條的櫓船放下,櫓船划到他們的獨木舟邊上時,番人仰著頭,看到了長長的漿劈水劃浪,搖漿的人長的與他們不一樣,身上裹的嚴實,不像他們全是光著屁股,大船上的人裹著的是白色樹皮,看著又不大象樹皮,又不像樹葉。不過土著們還是發現,那白色的樹皮可以剝下來,如樹一樣,剝下來之後,這些人裡面露出了比他們稍稍白一點的皮膚。這樹皮真的是神奇,於是,土著把漢人稱為白樹皮人,不過更多的土著,特別是看到漢人大船的部落,他們都稱漢人為大船上的人。

    師大強的隊伍打出了很多旗幟,這些旗上有長弓部落的鱷魚圖騰、袋鼠圖騰、太陽圖騰、大山圖騰、花瓶樹圖騰等等很多很多。海浪部落顯然是就是與長弓部落交好的北邊的部落,他們對於長弓部落的圖騰還是認識的,所以,對師大強的隊伍雖然有些害怕,但也並不敵視。而讓這些土著高興的是,這些白樹皮獵了很多儒艮送給他們。

    對於這些土著,這一年來,吳朝干算是弄明白了,反正往南也好。往西也好,只要是離大明朝越遠的。也就越落後。當然在西洋的時候,那些土著從穿衣住房就能看出高下,而到了南洋。這裡根本就不穿衣,也只是草棚木屋。而且在這南洋更有很多食人的生番,在吳朝干眼裡,食人的是最最野獸,最最落後地,但又不可否認,伊利安島上食人的部落住地要比澳洲的土著還要好些。當然,也這不排除是跟一些先進的部落學地。

    昔日風流的吳朝干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將軍,統兵數千人的將軍。在這海灣,這可是算後一站了,可別在有什麼意外。

    按著後來的計劃,在此地他們會駐紮幾個月,一直七月,然後整軍回伊利安島。.他們的這個計劃也讓海浪部落的土著開了眼了,大船上的人一開始就大肆地砍樹,然後建了圍牆。

    一排排的木豎了起來。足足有兩個人高,土著開始也搞不清大船上的人在裡面幹什麼,等他們在遠處樹上往這營寨裡看時,發現裡面有很多高大的木屋。大船上的人真是特別呀。能造出這麼大的木屋,不過想想也正常,大船上的人能造出那麼大的船,再造出這麼大的屋,也不會有困難。

    與在鱷魚灣一下,吳朝干往腹地走,師大強往西,而王陳則要把這個海灣摸透了。清虛道長留下看這個營寨。離開之前。漢人大肆送食物給海浪部落,並邀請他們到營地吃飯。與上一個營寨不一樣。這次,這個寨子開了四個門,而且不設崗,方便這些土著出入。

    土著到營寨不是搶劫,也不是行獵,大多是好奇,好奇他們所能看到地一切。而漢人這邊也不避嫌,不計較有什麼**,把日常生活只要能展現在土著面前的都展示出來。只要土著有興趣的東西,都可以交換,當然武器、重要的工具除外。

    一般地,土著們會跟著大船上的人,膽小的遠遠的跟著,膽大的跟的近些,在他們眼中,大船上的人是個迷。當他們看到大船上的人,砍樹撥草,又挖土敲石時,更好奇了。

    海浪部落地主食是魚蝦,他們對山上地東西知道的不多,他們用地最多的武器是長槍,用來叉魚,也有籐編的籠,用來抓魚和螃蟹,僅此,他們用的最大的工具就是獨木船,而大船上的人則不一樣,他們有很小巧的弓箭,有很利的刀,大刀小刀,還有很多很多

    澳洲就是多礦,真的沒的說,這次他們找到的是富礦,銅、金和鉛……

    王陳第一次看到儒艮的時候,並不認識這種動物,真的沒見過。但在這裡,在這澳洲的大海灣這裡的儒艮可真的多,別看這畜牲體大,但膽子卻是小的很,只要被人發現,總是在逃,不過游的速度不快,倒是很容易捕捉。讓王陳高興的是這種動物的肉很好吃,而且皮也可以制革。成年的儒艮身體裡有大量的脂肪,這畜牲真的是肥,殺了之後,這些肥油倒是方便了王陳,這下子煎炸食品有油了。土著喜歡用這種動物的骨頭做裝飾品,看那些海浪部落的人脖子上掛的一圈骨頭中,能找出儒艮的骨頭在其中。

    熱帶氣旋是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上的低壓渦旋,是一種強大而深厚的熱帶天氣系統。要想解釋清楚這個東西很困難,一定要氣象學專家才行。這個東西,王動所處的後世有人叫它颱風或是颶風。發生在孟加拉灣和阿拉伯海的,稱為氣旋性風暴;靠近菲律賓的,叫做「巴加峨斯」或「碧瑤風」。當然了在氣象學上,則只有風速達到某一程度的熱帶氣旋才會被冠以「颱風」或「颶風」等名字。不過後世澳洲人對他的描述最有意思,「威力威力」,意思是詭計多端、狡猾可怕,重複「威力」,告訴人們要加倍警惕。

    王陳的船隊已經出發了三天了,基本都是沿著海岸線在走,他手上有王動給的地圖,大致能知道這個大海灣的情況,地圖不大,海灣裡共有兩個大島。按著王陳這會的經驗,小地圖上是兩個大島,那到了海裡,可能就是以這兩個大島嶼為中的一串島嶼。

    這條經驗屢試不爽,至少。他已經發現了一處群島(菲爾斯利群島),他下一個目標是另一個較大的島(格魯特島)。

    第四天天氣有點變化了。海面的風大了,溫度也下來了些,天空不在是萬里無雲。或是炮筒上可以煎餅,而是有厚厚的雲層。這一路南下北上地,他們遇到過非常驚人的雷陣雨,那些來地快去的也快,不過殺傷力驚人,教訓很深。今日這種狀況,倒讓王陳有點奇怪了。

    王陳奇怪這天氣的變化,他本人是算是個北方人。不過也跟著王動混地久了,特別是在夷洲日本一段時間,他在夷洲和日本的時候好像是秋天冬天的時節。另外的營長是湖廣人士,跟著王陳的郎中劉順和道塵,這兩人卻是不折不扣的蘇杭人士,這兩人一看這天氣,都得出了一個結論「怕是有颶風」。

    颶風這個東西就是王動後世的颱風,在海上如果碰到了這個東西,那可真就玩完了。強大的雷陣雨還能逃開。如果遇到了颶風,就是鄭和大人地寶船也很難說呀。

    關於颱風是怎麼形成的,要有很多條件:

    第一,海水表面溫度不低於26.5攝氏。且水深不少於五十米,因為這個溫度的海水造成上層大氣足夠的不穩定,因而能維持對流和雷暴。這好像是澳洲東部那片珊瑚海的真實真實呀。

    第二,大氣溫度來有意思,颱風的動力來源是在高空水汽冷凝時釋放出的熱量。

    第三,潮濕的空氣,尤其在對流層的中下層。大氣濕潤有利於天氣擾動地形成。好了好了,不講了。太複雜了。其實還有很多,更專業的專業名詞出現。不過什麼樣的名詞都沒用,大家也弄不明白,這會大家只要明白一點。在澳洲東北部的那片珊瑚海,是颱風地主要生成地點之一。

    就在王陳起錨的當天,一個颱風就已經形成了,這會已經是颱風了,不是什麼弱氣旋之類。這個颱風走的不快,三天時間才跨過大堡礁,橫過澳洲東北的半島,這已經算是登陸了一次,這次登陸,使得這個颱風的風力有所下降,第四天,颱風進入了卡奔塔尼亞灣風要起了,要趕快行船,斥候已經探報前方二十里處有島,上帆,逕直去那島避下。」王陳下了命令的時候,雨已經開始有點下了,不過不大,風也不大,海面浪高不足丈。天並沒有亮起來,而是有進一步變暗的樣子,這可不是好兆頭。以王陳不多的天氣知識,雨下時,天越來越暗,那雨一定是越下越大,若天越來越亮,那雨就證明過去了。當然了,碰到傍晚天黑除外。

    如果說王陳亮幫將軍大人們氣候知識不夠豐富,那麼,水師裡地幫舵工那可就是整日與海打交道地人了,他們這會更知道情況的危險。

    半個時辰,雨大了,風也開始大了,不過所有地船都已經離岸很近了,船上的主帆全都張著,斥候兩刻鐘前報來了前面島的情況,整個船隊全力衝向一處沙灘,什麼都不想,搶岸,趕快上岸,如果留在船上,那麼船毀了,人一定是死,沒的說的。

    雨很大,大到王陳明明知道在他左右各有兩條兩千料的船,雖然說收縮點隊形,兩船之間間距百步左右,但這會根本看不見。前面也看不見岸,看不見島,雨茫茫一片,白茫茫一片,幾乎所有的士兵都到了甲板之上,雨水直接從天上倒下來。

    雷地,這雷好像不是在天上打,而是在海面上炸開一般,炸的海面都在振動一樣,還好,這雷還沒到近前,若是到了近前,可能情況更不妙。

    「船觸灘之後,放下小船登岸,逕直上岸,上岸後再找地方續集!」風雨中,這些話要用喊,且是一個傳一個。

    王陳的船衝上岸的時候,非常的險,因為就在離船十步之遠,就已經有條船卡在沙灘上了。等他們發現這船時,個個嚇的呆了,這要是撞上去,這船上的人估計沒幾個能上發岸去,好在為主帥掌舵的舵工還是有一套的,三人把著那舵才穩住了船,硬是把船頭掉了個大的角度,以至於這船衝到沙灘上時,與那船只有這兩步之遠。

    與王陳等吩咐的不同的是,這船觸沙灘之後,士兵不需要放小船上岸了,因為大風把這船直接送到了沙灘上,士兵從船上跳下即可,根本沒有落在水裡,而是直接跳在了沙灘上。人跳到了沙灘上還是沒用,風大雨大,個個都是貓著腰在雨裡跑,以期跑到林子避避雨。

    斥候早到了一步,也只是能勉強從船上弄下了很多弄下了器械營帳等,王陳上了岸還算是有處較說的過去的地方避雨。

    王陳發現颱風的時候,其實颱風中心離他還遠的很,中心至少離他還有一百多公里,但就這樣,已經是受不了。

    颱風的風向其實是很有意思的,因為颱風是低氣壓,它的中心氣壓最低,所以颱風的風向總是往颱風的中心吹。當空氣從四周向颱風中心集中時,要受到地球自轉的影響,因此風向要偏轉一個角度。這種偏轉,就造成了南半球檯風的水平範圍的風向,總是以順時針方向從四周吹向中心的。所以颱風區內各處的風向是不同的,但在一定地方又有一定的風向。

    王陳的船隊很幸運,因為這個風向他們的船按拋物線一樣的往外堆,這個往外,又恰好是切向了這個島,又恰好直直的頂到了這個沙灘上。

    註:有人認為,古代人們把颱風叫颶風,到了明末清初才開始使用「飆風」,後推行簡化字才由飆風簡化為颱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